分享

鸡淘虫

 蛋鸡保健 2023-05-25 发布于河北

鸡绦虫

戴文科赖利属动物

  • 戴文科赖利属动物
  • 鸡绦虫 (Polystoma)经常感染鸡的绦虫有四种,分别是四角赖利绦虫、棘沟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和节片戴文绦虫。属于

    中文名

    鸡绦虫

    拉丁学名

    Polystoma

    动物界

    扁形动物门

    绦虫纲

    快速
    导航

    危害

    防治

  • 危害
  • 防治
  • 赖利绦虫

    棘沟赖利绦虫

    棘沟赖利绦虫长25cm,宽1-4mm,呈乳白色扁平带状,吸盘呈圆形,虫体分为头节、体节、孕节(妊节),头节吸盘吸附于肠壁,吸盘上倒钩翻出上有8~10排小钩。顶突有200~240个丁字形小钩,钩在肠壁上,绦虫主要靠头节进行运动。孕节内包裹着大量的卵囊约90~150个,每个卵囊含虫卵6~12个,集中早上7-9点在粪便上可观察到乳白色,芝麻粒样节片有时会伸缩蠕动,节片排出后两个小时就会溶解虫卵溢出便无法观察。[1]

    生活发育史

    绦虫的发育要经过,成虫排出孕卵——中间宿主(蚂蚁、苍蝇、鞘翅目昆虫)吞噬虫卵后在体内发育成六钩蚴或似囊尾蚴——携带似囊尾蚴、六钩蚴的中间宿主被鸡啄食后在鸡的体内吸食营养发育为成虫再次排出孕节。[1][2]

    危害

    绦虫寄生在肠道中大量的吸取饲料营养,造成蛋鸡种鸡营养不良饲料营养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鸡体消瘦体重不达标,开产蛋鸡产蛋率上不去、无高峰、高峰维持时间短,蛋重轻、蛋个小、蛋壳颜色质量差,淘汰鸡体重轻。绦虫自身代谢的有毒物质造成鸡神经症状如:痉挛等。在绦虫吸食营养和产卵的运动过程中(绦虫在十二指肠吸食营养在直肠附近排出孕节)依靠头节吸附肠壁运动,头节吸附肠壁时对肠壁造成损伤,肠粘膜受损引起肠道出血,造成饲料颗粒无法充分吸收利用就排出体外,引起常见的“红粪过料”按球虫肠毒肠炎无法治愈。

    绦虫引起的红粪过料

    防治

    绦虫的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要彻底消灭绦虫病,不仅要合理的选用驱虫药,而且还必须控制绦虫的中间宿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阻断其传播。理想的抗绦虫药,应能完全驱杀虫体,若仅使绦虫体节孕节脱落,则完整的头节大概在两周内又会生出体节。根据调查2011年之前还有许多养殖户使用左旋咪唑阿维菌素,这两种药是属于驱线虫药的范围对绦虫是无效的。而吡喹酮在养殖户的持续使用下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些养殖户连用两次才能驱干净,而且吡喹酮属于全身吸收性药物剂量掌握不好容易引起中毒。要慎重选择驱绦虫的组方药物,单一的驱虫药无法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3]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