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智阴中用阳——世人皆落“鳖宝之忌”

 禅心慧海 2023-05-25 发布于江西
故事出《阅微草堂笔记》。这也是发生在纪晓岚身边的奇事,读来颇有些人间山海经的苍茫之感。
纪晓岚说,四川藩司(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主管一省民政和财务)张宝南,是他先祖母的堂弟。张宝南的母亲喜欢吃鳖肉羹,有一次,家里的厨子买来一只大鳖,回来处理时,刚斩掉鳖头,就有个四五寸的小人从鳖脖子里钻了出来,绕着鳖转圈。厨子被这一下吓惨了,直接晕倒在地上。等到众人发现把他救醒,小人已经不知去向。等到剖开鳖腹时,发现小人还是在这里,已经死了。
纪晓岚的先祖母当时还曾把这个死掉的小人拿来看过,那时他的母亲还年幼,也在一边看到了。这小人的装扮,就像《职贡图》(古代描绘藩属国进贡场景的绘画)中回族人的样子,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蓝色的便服,腰带是红色的,靴子是黑色的,衣饰和面目手足,就像画出来的一样。
有学馆的老师岑生认识这个东西,说:“这东西叫鳖宝,如果在它活着的时候得到它,剖开自己的手臂把它养在里面,它就可以靠吸食人的血活着。人的手臂中要是有这个东西,那么哪里的地下埋着金银珠宝,就能隔着土也能看见。等这个人被鳖宝吸尽血而死,子孙把它从手臂中剖出来再养在自己手臂里,如此便可以世世代代都大富大贵。”
那个厨子听说了这回事后,十分的懊悔,每次一想起这事儿就猛抽自己嘴巴子。纪晓岚的外祖母曹太夫人就对他说:“根据岑生说的,这是以命博财。人如果愿意以命博财,那办法多得是,何必非要靠这个办法呢!”这本是半嘲讽半安慰的话,而厨子却依然执迷不悟,最后竟然因此饮恨而终。
故事及结局,荒诞而真实,所谓人间山海经。人之爱财,不惜以命换取,这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事儿,因为不只包括走邪路的铤而走险,走捷径的剑走偏锋,也包括那些人人都有的殚精竭虑、透支过劳。虽然其中有些确实属于生存压力下的不得已,但以命博财的定性总是不错的。所以就算有不得已,也要注意这个事实,在命与财间做好一个权衡,这是照应自己。至于信奉富贵险中求,迷了眼而看不到自己命的人,甚至没出息到如厨子那般,那便只有嘲讽而已了。
而这个故事的内涵外延却远不仅如此,这些只是引子而已。巨鳖与鳖宝,乃是个大寓言,关乎阴阳的寓言,并揭示了一个阴阳的大法则。
易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龙马负图,神龟载书;河图为体,洛书为用。“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天上地下,龙与马是纯阳的象征,龙马即代表纯阳本身。这纯阳所负,却是象征着静定纯阴之河图。上古诚敬之至而用龟甲卜于天地神明,神龟(巨鳖)所象征的也是纯阴性灵,所以可载洛书之纯阳大用。阴阳及其脉连,全在这个大象中。
禅宗在六祖之后分出两大支脉,南岳怀让系与青原行思系。两支法脉大盛于他们各自的弟子马祖道一与石头希迁,其开源之禅风一凌厉直截,一委曲回互,有如阴阳。作为阴祖之石头希迁禅师,《五灯会元》载,就曾夜梦与六祖同乘灵龟游于深池。觉后道:“灵龟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性海矣。”于是作《参同契》。灵龟游泳深池,亦如巨鳖生藏鳖宝。
龟鳖之为象,就是因为这种生灵静且寿,实质即是真阴之喻。所以巨鳖与鳖宝:巨鳖,即真阴之喻;鳖宝,则真阳之喻。真阴中而生真阳,真阳须藏真阴之中,才是合乎道法的。合乎道法的人,居阴而用阳,即是那个阴阳大法则。概括为四个字,就是“阴中用阳”。无阴或寡阴而用阳,即落我所谓“鳖宝之忌”,一切所求所得便都成为以命博取那种性质。命为本也,故此种终是亏本买卖。而世间这样的人,确实保守说也是十之八九,称为不道之人。
说到“不道”,《道德经》中,有句话老子曾强调两次,分别在三十章和五十五章:“物壮则老,是谓(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结束,死掉)。”这里的不道,亦即是我所谓不道。物壮则老,也不仅仅是物极必反意,这只是最表面的。其内在的道理,同样是我所谓的,孤阳之干烧,与没装水的水壶之干烧如出一辙。不盈、不满的真正内涵,就是这个阴阳关系及法则:真阴充足处,真阳自然不盈不满;所有的盈满,都因孤阳无阴。就像天空中可以容纳一切的风云变幻,而从没有堵塞之感;着火的房子里,则即使烟尘也可以致人死地。人事亦是如此,阴中用阳,则搅动风云亦自冲淡;孤阳干烧,则起心动念亦是躁狂;不在阳之大小多少,只在阴之深浅厚薄。
所以老子的这两次强调,三十章是本于“不以兵强天下”、“不敢以取强”。五十五章是本于“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和之至也”。很显然,分别是一用一体,亦即一阳一阴。不强而“善有果(效果、结果、成果)”,和之至而“精之至(精气充沛)”,则正是个阴中用阳。阴阳圆融,即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所谓的:“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说:“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中医说阴阳,常以龙之在海为喻。阳精所降,龙为什么会降?必是因为海枯,海枯则龙死,阳降故人夭。所以奉阴正是奉阳,奉阴才是奉阳,还是个阴中用阳。龙之将死,则会挣扎翻腾,犹如世人之“折腾”,还以为在开活路、谋生机。得阳者生,得阴者寿,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生”与“寿”其实是两个课题,就像做大做强和基业长青是两个课题,需要分别做足功课。而世人多只关心阳而背离阴,“夭”也就成了一种宿命,如世间那些不断涌现的昙花一现,且不乏反噬。真正的智者,则一开始就懂得阴中用阳的道理,一开始就会考虑个既把事情做好,也要做得长久。
以上,对于我们的生命和人生,到底什么是这阴与阳,又该如何阴中用阳呢?这有着很多个面向,比如刚说到的做事情首先要考虑做得长久,在这个基础上再谋求做大,这便是阴中用阳。
再比如人人都渴望富贵,而有句老话说“小富靠勤,中富靠德,大富靠命”,这三个所靠,便就是阴,在这个基础上能求取到的富贵,就是阳。这阴中用阳的总体呈现,也就是我前段时间在《追求富贵易,不招惹因果难(可点开阅读)中所说的:走正道(德),靠勤奋(勤),能知足(命)。这件事质朴,但其中的道理,却实不简单。
再比如我们的身心健康,北京同仁堂的中医关庆维讲中医之所以不需要依靠解剖学治病,是因为内在的病变都会在外在呈现出来,所以不需要用解剖。传统文化中也有相学,从人外貌层面的展现就能揭示人的禀性潜能以及命运走向,其中原理我们从人皆有气质而性格决定命运中就能窥得一二。佛教也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讲人的精神面貌可以反映于形体面貌。总之是内在可以反映于外在,外在诠释着内在。那么这就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一定要学会尊重自己身心之真实感受呈现,这个就是阴,这里需要“如是我闻”。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向是身心实际感受所标示出的,则就是阴中用阳。比如你如实感受你身体的感受,你的气息就会自动调理这种感受所呈现的种种不适,如此便不失为一种颇合道法自然的养生之法。我在《龙火须从——处理痛苦的最高明智慧》中所说的,也是这个。
人身之真阴,概括起来:于神曰静,于气曰和,于精曰藏,于形曰松。宁静,平和,去锐,放松;在这个状态中,而应对世间万事,即是阴中用阳之智者也。但这不是说脾气如何,脾气大小曲直皆可,这些说的是“底色”。直脾气大脾气,如禅宗那些大祖师,亦并不违背于此。
再比如修行,但凡了解一些的都知道一件事,便是“保持觉照”。但其真正意义,却未必所有人都清楚——觉照,正是真阴所在。于一切事保持觉照,在觉照中不废种种功用,即是阴中用阳。没有觉照的动用,所以是无明造作、愚痴内耗。人往往就是这样,不曾离于道,不曾缺少办法;而只是离于和缺少,对道与办法的透彻理解与真正领会。
老子是以云:“众人皆有以(聪明、高明),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真阴)。”

深度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