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子规评析24】——亲贤远小,日益成长

 槿心文集 2023-05-25 发布于北京

这是张寸功的第 70 期分享

原文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01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能亲近“仁”,将会有数不清的好处。品德日益增进。犯错的概率也会每天减少。

“仁”在这里可以是指代某种原则或者标准,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同时“仁”在这里也可以指代的是“仁德之人、贤能之人”。

为什么亲近仁就会有数不清的好处呢?在这里,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

“仁”是什么?

《说文》中对仁的解释是这样的:“仁,亲也。从人,从二。”本义是对人友善、相亲。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人。”是指相互亲近,彼此友好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是说仁就是懂得去爱别人,可以体现为关心别人,对别人好。

《墨子·经说下》:“仁,仁爱也。”是说仁具有仁爱的意思。

《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是指对别人有爱,对万物有益处有帮助。但是庄子所讲的爱人利物还是要站在道法自然的无为立场去说,比如曹础基注:“作者所说的爱人利物与儒家所说的仁者爱人,墨家所说的兼爱等不同,他认为任随人与物本性的自然就是爱人利物了,而绝非要对人对物表示亲爱。”

《孟子·梁惠王下》:“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这里指仁德的意思,代表的是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格和美德。

《礼记·乡饮酒义》:“养之,长之,假之,仁也”孔颖达疏:“五行,春为仁,夏为礼,今春为圣、夏为仁者,春夏皆生养万物,俱有仁恩之义,故此夏亦仁也。”这里讲的就是生养万物,对万物都有生生之恩。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恻隐之心也就是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之心。这里的仁是厚道的意思。

汉贾谊《新书·道德说》:“安利物者,仁行也。仁行出于德,故曰:'仁者,德之出也。’”这里的仁是指惠施利,以恩德济助。

明王廷相《慎言·作圣篇》:“仁者,与物贯通而无间者也。”这里的仁说的是相通相贯的意思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仁的意思有——友善、亲爱、对别人付出、关爱、同情、利他、厚道、融会贯通等。当然,这只是对仁的部分定义,仁的含义一定是不能是确定固定的,否则容易沦为形而下的论述,也就达不到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境界了。仁是一种流动发展的状态,同时也是围绕着一种我们所说的“品德”不会离开的。

当我们简单了解了仁的含义之后,我们就能够发下,亲近仁对于沃恩个人的成长和品行的提升是有百利而不无一害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能亲仁,无限好”,不断围绕着这些品行去修行自己,品德自然会日日增进,而犯错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

02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不亲近人就会有无限的害处,就会让小人有可乘之机,做什么事都不会有好结果。

从以上我们对于仁的论述,可以看出“仁”对于我们为人处事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原则性意义。不断保持自己接近仁的要求,我们整个人就会越来越好,而远离仁的要求,则会让我们难以分别身边的人的行为对我们来说到底是好是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身边难免有些人会对我们阿谀奉承甜言蜜语,说这些话的人多数是小人,但是值得反思的是我们都很喜欢听好话。这时候就会难以分辨,就会让小人在身边聚集越来越多,从而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成功。

《终身成长》这本书中讲述的固定型思维的人,为了不断地证明自己的价值,会对自己身边优秀的人产生敌意,害怕他们的崛起取代自己的位置,并且喜欢身边围绕着都是对他恭维的人,因为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完美觉得自己优秀。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不会,他们会迎接挑战,喜欢跟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不断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

我们人的一生,都要每天努力的去提升自己,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德性。就是让自己不断的回归到原本的初心,保持自己的内心不离开良知。

好啦,本期就先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关注我,带你成长

关注我,带你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