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块上班的有个小伙子,我问他,如果让你选择拥有一项超能力,你会选择什么? 他说我会用一个超能力,让人们全部都沉浸在幸福的梦里。 我问他这个超能力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他说,可以让每个人都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啊 我又问,那对你来说有什么用呢? 他回答说,大家都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多好啊! 我没有继续追问,反而开始问我自己 我为什么要一直追问这个事情是否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呢? 我又重新深入挖掘了一下我这个思想的来源,步入社会以后,每天想的就是,我做的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用?能不能见到效果?对我来说有没有价值?它能不能赚到钱? 是的,生活所迫,已经太久没有出于爱心去做某些事情了。即便是有,内心多少也会有些累,总希望得到些什么。好像不得到什么,这个事情就不应该去做一样。 我读过的很多书,学到的很多理论,都不认同这样的价值观。那些所以优秀的人,圣人也好,伟人也罢,都在鼓吹着一个价值观,那就是要做利他的事情。 利他没有错,但是要看具体情况。成功的人讲利他心,是因为他成功了之后回过头来看发现自己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之上的。而对于没有成功的人来说,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安慰或鼓励——因为相信而看见,而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做利他的事情,不是会马上有结果的,这不是商业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更像是种庄稼,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中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如果去做利他的事情,就更不应该怀有想得到回报的心思。因为那不是利他,那是交易。从表面现象来看,春种秋收是自然的,人们图的只是一个收获。而利他之心,更像是浇水、施肥、除草、照顾庄稼的过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我想,这之间的区别是在于心态的。如果是单独靠庄稼收成为生的农民,一年的辛苦耕耘碰上荒年灾年,那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们不可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有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不仅仅是靠种庄稼为生的人,才有资格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穷则独善其身和达则兼济天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点,那就是活下去。 最近生活捉襟见肘,不免很焦虑。但是上天降苦难于我,或许是想让我思考一下事情。生活中的每一个情节,都是在给我们的生命一个提醒。 钱的问题上受困很久,挣钱的时候,省吃俭用,有时候,做些简单的兼职挣个十块二十块都舍不得买点东西吃。突然有一天,在和朋友自嘲的半开玩笑讲这个舍不得花钱买食物的事情的时候,突然又醒悟了一些什么,钱不就是用来花的么? 生命的真实内容,不是钱,而是生活本身。太多时候,因为金钱裹挟而失去自我了。少年的心是纯粹的,他没有被生活的染缸所浸染,也没有被金钱的压力所制约,因此内心相对还是澄澈的。我曾经看山是山,现在看山已不是山了,终究,还是要向着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出发。再回归到那个纯粹的状态当中去。 要懂得以心役物,而不要以物役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