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珍的诗词全集、作品集(共100首)

 沧海一粟1951 2023-05-25 发布于江苏
  • 郑珍简介

  •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孩、五尺道人、且同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
  • 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还是晚清宋派作家,其诗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 诗文

  • 1.《平夷生日
  • 今年岁丙申,今日月初十。年是母生年,日是我生日。

    我年已三十,母寿六十一。母老儿亦老,儿悲何由说。

    半世求禄心,甘为古人拙。负母一生力,枯我十年血。

    维母天地眼,责命不责术。但母得如此,又敢自暇逸。

    千秋非所知,儿死此事毕。


  • 2.《观上滩者
  • 纤者尻益高,詹诸钝爬沙。篙师跌臕熊,又若曝肚蛙。

    一上复一上,舟如缘边虾。游游竞尺寸,终见舌胜牙。

    哀哉水不平,民劳致堪嗟。万一缆中断,倒冲宁救邪。

    念昔榜铜水,滩更多于麻。祼挽冰雪底,髀骭红霞霞。

    锥刀利能几,不给半箸奢。努力潕阳船,腰环犹可誇。


  • 3.《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一
  • 蠕蠕此毛骨,静念夫为谁。若无异乎物,于彼何等差。

    蟠桃有美实,千载谁与期。力有及子孙,聊谋一日炊。


  • 4.《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六·移枝
  • 筐载似襁负,蠕蠕缘不禁。后时要尔养,肯谓恩勤深。

    不知家已移,食饱眠于林。蚕乎我诚苦,待儿无此心。


  • 5.《吴生招偕同人游东村饮其妹氏家村在诸葛洞后
  • 诸君诚喜余,不惜导幽骋。渡江行十里,果造远人境。

    兹村信深僻,水裹山以亘。占田仅七户,居人无数姓。

    蔓老甘蔓荒,雨余茈姜净。橘柚青黄间,时立美人靓。

    秋梨惊尚花,节候讶非应。入竹纵缓步,观松得吾性。

    惊禽时一鸣,薄日漾虚映。吴生故好事,置具累亲倩。

    大巢煮新尖,脆笋掘早迸。半岁羡罨法,味果生韵胜。

    事事惬所尚,为子一醉竟。几见迂广文,鱼鸟能送迎。

    酣歌谢林谷,斯游准难更。后日君等来,尚忆谷口郑。

  • 6.《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八·上机

  • 今日机杼地,旧时空破屋。织师有手诀,可授不可读。

    岁织竿万端,远散侯甸服。劝君毋作伪,作伪天不谷。


  • 7.《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十·永不税

  • 生为穷陬民,如未得父赀。千方获小利,又索真苦儿。

    堂堂永不税,楔此三字楣。不无桑宏羊,咏言请深思。


  • 8.《

  • 避暑巧成钓,脱喧翻怪幽。水风长在竹,鸟影不惊钩。

    欲举却仍住,将移还更投。此心随物付,得失尽悠悠。


  • 9.《同柏容郘亭泛舟过禹门山还饮姑园

  • 老去人事多,所乐在襟带。向来济胜具,浪掷悔无赖。

    东里山水平,当门此其最。五弟入村来,食藿不我粝。

    老檬又好事,能令小船大。秀才作游戏,方舟正无害。

    水光青竹间,山影红树外。招提上绝壁,草木纷晚馤。

    放言徒充栋,子余所沾丐。吾儒有奇邪,何责彼狡狯。

    老僧喜我醉,请书压涛濑。为攀千丈崖,印我百年蜕。

    两孺尽葵栗,催归荫松盖。野人飨官具,邱嫂无已太。

    公然登蟹羹,此真未前蔡。明傥不吝晴,上流可扬汰。

    会禽石斑鱼,更与斫新鲙。


  • 10.《遂过圆通寺登补陀岩

  • 熏香梅花林,往听海潮音。大士无语印以心,补陀山高海深深。

    登高临风望乡国,似到蓬莱方壶之绝壁。忽讶何时身已仙,老亲稚子抛不得,失声一呼落羽翼。

    胡僧在旁俯长眉,知我多情不可医。笑指海天认归鹤,云白山青无尽时。


  • 11.《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三

  • 记我出门时,梅花绕茅亭。携儿坐石上,吹笛使酒醒。

    山妻持镫来,大字写纵横。妹女各袖扇,争书压吾肱。

    閧閧一宵事,不知难已鸣。今朝梅树下,小卓当窗棂。

    寒日在黄叶,萧萧儿授经。读书究何用,秖觉伤人情。

    不学耕亦得,看我黔阳城。


  • 12.《邯郸

  • 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少年老去才人嫁,独对春城看夕阳。

  • 13.《南洞

  • 南洞更奇极,壁立千丈崖。谁将顾陆画,挂向苍江隈。

    崭崭丹翠间,错落金银台。石扇敞云顶,画檐飞嵬嵬。

    路缘屋脊上,僧出蜂孔陪。高空来鬼神,中天风雨回。

    凭阑望晴霄,天门如可阶。安知已巉绝,异境中岩开。

    五步一小峰,峰峰瘦皱排。石林夹幽径,绿蓊掌大苔。

    沈沈静白日,花深无鸟喈。浑忘在壁上,竹影摇尊罍。

    坐疑西南徼,兹胜何由胎。帝应怜黔山,鬘花而髻魋。

    为割海上奇,一令耳目恢。有力夜负至,左股失蓬莱。

    孰云过者过,观者返自涯。长啸语山灵,孤诣自古来。


  • 14.《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二

  • 弃置难弃置,悲端满天地。去年客罗山,千里度除岁。

    所依为至亲,亲念亦稍慰。今宵此一身,计集几双泪。

    炉边有耶娘,灯畔多姊妹。心心有远人,强欢总无味。

    忆在十载前,旧事已酸鼻。老怀况愈慈,如何淡此际。

    无名亲戚悲,名得又反累。得失俱可怜,伤哉功名事。


  • 15.《舟出合江

  • 岸晓树光浮,晴江浩浩流。掉头迷鳛部,弹指见巴州。

    汗漫非前计,苍茫信壮游。独来苏李后,同路不同舟。


  • 16.《望苏门怀孙钟元先生

  • 积雪高寒见夏峰,百泉知傍草堂松。鸾皇啸断无消息,谁念涂穷哭嗣宗。

  • 17.《溆口晏起

  • 想到莫知其处去,睡成无可奈何来。底缘水石亦煎煼,起对沙头阿滥堆。

  • 18.《书明孙文正公五律四首墨迹后

  • 高阳诸葛流,策进先善守。崇祯五十相,谁欤出其右。

    如何松涛亭,间此活国手。旁观送日月,浩叹付诗酒。

    回首山海东,心尽百八叩。辽左等闲弃,神京究何有。

    昏昏一世人,狺吠随指嗾。庄烈固英主,补牢未为后。

    岂真四城复,斯人遽衰朽。终要宁远关,何惜祖大寿。

    擎天竟听去,明社焉不覆。流传翰墨缘,虹光照虚牖。

    旧闻须如戟,谓当平原肘。绕指一何柔,始叹包孕富。


  • 19.《寄答莫五

  • 南北二万里,得归便可喜。止当看山来,名心淡如洗。

    君才不一世,群心有窃比。水母目濛濛,焉识长鲸事。

    何必说高言,不入里人耳。自非此病药,固让溲勃使。

    且吾观古贤,谁能不骳骪。金待百鍊柔,木要九枸美。

    安知屡摧坐,学问不在此。迩来吴桥上,槴尘光玼玼。

    左对而右弄,弟妹绕肩背。朝会小斋食,夜温北堂被。

    闲来拥寒毡,铅椠伴针黹。富贵诚无权,兹岂不足恃。

    俗儿那可道,追膻若奔蚁。神血先未凝,尸虫食其髓。

    可怜负当年,赢作昏昏鬼。念此耸毛骨,百年固无几。

    父母七尺躯,责备塞天地。区区一科目,真不与荣靡。

    我今老复懒,负贱不自耻。澜浪适平夷,半载绊盐米。

    叔夜本无虱,把搔不自已。数月断家书,乡梦乱难理。

    未识今年秋,溪田有收否。又未识家人,御冬作何计。

    阿卯出门时,论语读数纸。至今知所诵,曾否到孟子。

    悠悠我之思,肠中转轮似。如何接君书,亦复穷尔尔。

    下无缝裤襦,上无奉甘旨。吾侪傥定穷,理也奈何彼。

    子贫且在家,我贫更客里。客里贫转甚,春衣今未褫。

    日夕数来店,弟辈默以傒。拟得一个来,兹事有人庀。

    依然满箧书,随渡乌盘水。携手慰离索,一笑愁城圮。

    翻瓮饱黄齑,冷寻红叶寺。更当出秘籍,共读梅花底。


  • 20.《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七·煮茧

  • 同命蹈汤火,吾怜蚕此时。要为世衣被,不尔安得治。

    所求补生民,可悯不在斯。我观古仁人,用心如见其。


  • 21.《乡举与燕上中丞贺耦庚先生

  • 文学无贵贱,师弟有因缘。当公领解日,我始双鬌悬。

    公名丽中外,孺子心已笺。时从乡先达,一问庆历贤。

    有如泥忆云,何人识肫颛。旌花照黔服,草木增华鲜。

    下士悬势分,呼来侍之前。吕医受薰浴,始见韩门全。

    手赠研经书,谓我能终篇。念自束发来,抱遗望古先。

    意薄言鹦鹉,力遂忘其孱。我朝盛明经,诸老起接肩。

    阎胡奋前茅,江载持中权。六经有实义,大师非汉遍。

    皇皇一代学,足破诸子禅。何言毋歛生,得淑洨长传。

    千金学屠龙,用志良亦专。但恐岁月逝,芜秽愁方荃。

    因公庶有就,不致中道捐。又苦念穷蹇,力削此肿卷。

    白袍五千士,讵少万选钱。已分枭悬投,竟呼鱼与牵。

    居然如巨鳌,赑屃承群仙。钩楹预礼礼,清簧间朱弦。

    国家作人意,寓此宾之筵。今日所厚醴,异时待敷宣。

    岂其以筐篚,慰尔穷青毡。念此自惭顾,中心如沸煎。

    未举怨时命,实成人舍旃。一朝落人穫,依然骄莠田。

    不独羞世上,仰岂无惧焉。科目正难称,炊沙何足饘。

    惟山见五岳,惟水观九川。尘滴乞沾丐,期无负当年。


  • 22.《下滩

  • 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

    岸竹密走阵,沙洲圆转磨。指梅呼速看,著橘怪相左。

    半语落上严,已向滩脚坐。榜师打懒浆,篙律遵定课。

    却见上水船,去速胜于我。入舟将及旬,历此不计个。

    费日捉急流,险快胆欲懦。滩头心夜归,写觅强伴和。


  • 23.《上屋左山顶

  • 携子攀援偶,临虚眺望通。远巾阴见日,高树静闻风。

    玉黍连村熟,金粳压陌同。儿乎知饱饭,可不叫门东。


  • 24.《比干墓下作并序

  • 王子骨肉閒,力欲醒天梦。封墓不及后,孥戮知已纵。

    公旦岂异人,三笞得贤诵。同圣不同福,千载有馀痛。


  • 25.《到京即病稍闲偶成

  • 病里潜消满面沙,欲书一纸寄天涯。踌躇已近春三月,却恐身先信到家。

  • 26.《山中杂诗四首·其三

  • 绝怜乌子无朝暮,飞去飞来桂树閒。不以群鸦止贪饱,直须日落始知还。

  • 27.《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三·春放蚕

  • 谁能妻不衣,谁能儿不哺。都仰蚕腹钱,那避山中露。

    得不辛苦得,即得神亦妒。春山九十朝,报君以纨素。


  • 28.《月夜诵山谷江湖吞天之作感次其韵

  • 磨骨养肠胃,卖舌抚唇口。俯仰同桔槔,机肉随薄厚。

    计来真自苦,谁逼君浪走。上床无锦褐,下腹孰羔韭。

    身世一穷了,何者更掣肘。挽畦羹淖糜,缗泽贯杨柳。

    夕偃心太平,朝游大垂手。怡声问翁媪,正色对亲友。

    陶公亦后觉,持身易五斗。安知公田秫,中有恶狮吼。

    静念发深省,窗月正相守。欲持山谷诗,归谋东坡妇。

    衣食端须几,百咏当饮酒。


  • 29.《文待诏凤兮砚歌并序

  • 郎州太守得片石,云是停云馆主凤兮砚。文家旧物三百年,叹息遗珍眼中见。

    我闻二十七砚在当时,并宠争妍皆异姿。曾孙眼枯元血碧,凤兮飘摇何处归。

    培远堂中赖有居亭主,太症经国资赞辅。大胜先生思想帖,出门即受钤山污。

    景曜流晖嗟命贫,至今老衲写梵文。尔复不为主人辱,太守业与榕门亲。

    太守况住姑胥门,红阑旧里相比邻。楚人失弓楚人得,世间木落定归根。

    他年竹啸轩中访鸾友,落落殊翁照胥纽。玉磬同时问故寮,尚有音尘无恙否。

    抚今感昔怆我神,绝怜八十四岁之老人。心长手软细镌刻,岂期飞下横山村。

    两承已是麟鸾种,何况凡鸟为儿孙。凤兮尔不见桉头大元璧,古篆长生祝无极。

    汉皇不守未央宫,何论词宗一块石。凤兮凤兮尔德终不衰,吾歌正不为尔一石悲横来。


  • 30.《腕伤将复聊短述

  • 庚戌九月望,柴翁左腕折。是时方晨雨,移桐视佣掘。

    著屐指栽处,下阶齿忽蹶。卷卧泥沟中,但觉半体劣。

    家人扶而起,不审中何骨。摇之响如箨,非断即挫折。

    傅以药使苏,夹之板防脱。痛苦经一旬,寝饭赖结发。

    余时又奉檄,矜佩教城阙。舁去焉能已,震掉岂得说。

    俗云伤筋骨,瘥不百日越。直以不治治,弃投药与楔。

    果然距至今,肿散脉归穴。微微与右异,稍稍终不别。

    吁嗟老可悯,百网末由出。人患与天刑,静思怨尤灭。

    为冶足必烙,为匠指必血。弄潮死潮头,厌虎落虎舌。

    善将树下绝,善骑板齿裂。祸福尽自召,事异理可决。

    山堂本童山,十载树成列。不知几千株,非候亦旋活。

    岂知适心时,已逼丧己节。利害相倚伏,于兹悟根橛。

    敬慎栗不败,万端堕昏忽。


  • 31.《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三

  • 卯卯今夕乐,乐到不可名。不解忆郎罢,但知烧粉蒸。

    守岁强不卧,喧搅至五更。班班稍解事,针缕亦略能。

    头试活莌花,安排拜新正。章章小而娇,其舌甘若饧。

    亦知岁已尽,向母索珠婴。阿耶十年来,慈祥喜渊明。

    青袍误愚我,残灯澧州城。安得与尔辈,叫跃如沸羹。

    今日趁么回,假面可市曾。卯须张飞胡,章也称鹘靘。

    还应篾黄竹,预办虾蟹镫。他年若命来,似耶今远行。

    此乐便难得,徒令涕纵横。愁思无可寄,笑调声泪并。


  • 32.《桂之树

  • 桂之树,树在僦宅前。三株离立各合抱,一株踞右独茂圆。

    其后大冢京兆阡,其前壁下蒋家田。乐安溪水绕田过,清浅可厉无桥船。

    年年负担指南走,次次涉此求涂便。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岁八九旋。

    一回别母一回送,桂之树下坐石弦。度溪越陌两不见,母归入竹儿登箯。

    此景何时是绝笔,十月初四己亥年。嗟嗟乎,桂之树,吾欲祝尔旦暮死,使我茫无旧迹更可怜。

    吾不祝尔旦暮死,使我自今抚尔长潸然。桂树止无情,永念对葱芊。


  • 33.《完末场卷,矮屋无聊,成诗数十韵,揭晓后因续成之

  • 我亦胡不足,而必求科名。
    名成得美仕,岂遂贵此生。
    十年弃制蓺,汗漫窥六经。
    友串亡称举,谓我手笔精。
    安知公等长,真非予所能。
    所以来试者,亦复有至情。
    父母两忠厚,辛苦自夙婴。
    一编持授我,望我有所成。
    未尽无所成,而世以此轻。
    因之忘颜厚,自量非不明。
    贵从老亲眼,见此娇子荣。
    痴心有弋获,焉知非我丁。
    独叹少也苦,精力遂不撑。
    四更赴辕门,坐地眠瞢腾。
    五更随唱入,阶误东西行。
    揩眼视达官,蠕蠕动两枨。
    喜赖搜挟手,按摩腰股醒。
    携篮仗朋辈,许贿亲火兵。
    拳卧半边屋,隔舍闻丁丁。
    黄帘自知晚,蜗牛喜观镫。
    梦醒见题纸,细摩压摺平。
    功令多于题,关防映红青。
    文字如榨膏,槷急膏亦倾。
    卷完自嗤笑,此又虫语冰。
    安知上钓鲇,突作掉尾鲸。
    自视此穷骨,何让棱等登。
    归去见儿女,誇我头衔增。
    但愁世上语,高文真有灵。
    又愁邻舍翁,故生分别惊。
    寒檠照秋馆,苦续号虫声。
    同砚有良友,鋻此欣慨并。
    难与外人言,果蠃于螟蛉。

  • 34.《醴陵坡谒蔡忠烈公

  • 谁似先生少,成仁鼎沸时。磔身无李芾,里葬有句卑。

    穹昊心难转,英雄泪暗垂。即今瞻墓道,松柏尚含悲。


  • 35.《闲庭

  • 闲庭贪久坐,风色静沉沉。明月来深夜,低星阁远林。

    鱼龙吹雾影,猫犬共花阴。兴惬尘嚣外,凭柯起浩吟。


  • 36.《早起

  • 昧明更底逼,安卧良独难。怕待来年想,仍将去日看。

    孤心时入静,瘦骨早惊寒。有福惭诸弟,红窗自睡鼾。


  • 37.《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四·秋放蚕

  • 君谷熟田中,我蚕熟山颠。熟时两通易,丰歉情相连。

    昼要秋日小,夜须秋月娟。天解人愿从,我腹定果然。


  • 38.《大风宿滹沱南岸

  • 去年今日天南头,诸弟饯余昆明海上大观楼。海天风晴满杨柳,百花齐上楼头酒。

    弱弟牵衣不放归,我道明岁重来游此池。岂知今日远辞家,黄尘塞天不能车。

    滹沱河边晚呼饭,鼻孔封泥沙满牙。旧事凄凉万馀里,酒酣斫地舞刀起。

    镫光屋气皆沙尘,绿水青山思杀人。


  • 39.《汎昆明池至近华浦大观楼

  • 云南正月半,杨柳青满湖。浮舟出郡郭,逌然如画图。

    汪汪千顷波,晴沙畅平铺。和风弄舞燕,微澜漾浮凫。

    赤脚两桨女,妙称樗散徒。踏舷唱小梅,浩气淩八区。

    沐氏旧西园,宛在似篷壶。早树发初绿,粉墙明精庐。

    诸渔集门曲,幽清无鸟呼。何人构层楼,倒映水府居。

    凭阑纵周眺,心目乃以舒。群山从北来,柘城烟有无。

    九十九水窦,足锸十万夫。夕阳转西山,岩观正模糊。

    何处昆阳州,风帆尽南趋。俯仰一杯酒,襟怀千载馀。

    霸业垂扫尽,苍茫留此潴。海风送黄鹤,思便朝清都。

    弟妹各牵衣,白云不可呼。长啸动归桡,月上东城隅。


  • 40.《黄焦石

  • 后园黄焦石,厥癞如虾蟆。古柏覆其顶,苍苔布其窊。

    石脚何所有,纂纂楙木瓜。石缝何所有,黄黄蘹香花。

    初来治兹圃,地瘠不可铧。辛勤我母力,十年拥粪渣。

    不知鋊几锄,硌确化为畬。秋分摘番椒,夏至区紫笳。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头上覆尺巾,细意毫不差。

    时来憩石上,汗泚慈色加。指麾小儿女,亦学事作家。

    观之不如意,复起为补苴。旧时值坐处,尘涴风与爬。

    尔来三四年,荒翳藏蛇蛙。独拨莽中觅,陨涕至日斜。


  • 41.《有感·其一

  • 一榻来青阁,三霜古白田。丹铅销削布,文献付山川。

    服渐为人指,刀应善自全。长怀豆卢杖,搔首意茫然。


  • 42.《山中杂诗四首·其四

  • 经旬积雨鸡不鸣,路断何人裹饭行。惟有瑶琴伴桑户,鼓来犹是旧时声。

  • 43.《高斋》

    高斋开户牖,佳日得晴暄。风定瓶花落,云来砚气昏。

    牧牛溪上路,迎虎社边村。坐领山林趣,潜夫欲著论。

  • 44.《晦雨

  • 度墙乃细细,津叶暂疏疏。昨所润不到,雨馀枯自如。

    凉声欢鸟雀,落照睨村墟。肯怨行多露,度阡还破庐。


  • 45.《寒宵

  • 何补饥寒计,椠铅宵更忙。穷来通世味,长去恋时光。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际黄。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


  • 46.《北洞

  • 北洞虽名洞,迥与洞不同。入穴出自穴,已非意想通。

    谓是不知处,乃即东桥东。临江蹲蟆颐,吐吸白玉虹。

    行人渡虹背,扰扰如蠛蠓。屡转入蜂房,又当穴正中。

    小口嵌玻璃,照见千樯篷。天匠妙布置,似穷正未穷。

    一线上云霄,阑楯非人工。是树瘦屈盘,是石苍玲珑。

    如缘古梅椿,凸凹穿藓封。绝叫出青壁,浩浩乘积风。

    神仙好居处,倒垂绿芙蓉。面面开户牖,剔透凌烟空。

    下视古舞州,秀若壁挂弓。欲携驰走儿,此豁星斗胸。

    竟无一间者,偕余足音跫。凭高发深喟,永怀云谷翁。


  • 47.《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四

  • 抱痈不忍割,全外而溃里。我观麒楦场,似无一足恃。

    万针事履底,落地即污滓。明月四更头,私心欲如此。


  • 48.《莫五题壁有“不若弃书学剑,扬旗万里封侯”句,因和

  • 就外论似不尔,如君言亦复佳。便脱牛刀相赠,待看马革归来。

  • 49.《发武陵

  • 目送南船去,含悽内暗伤。此归仍廿日,远别更三湘。

    浩荡湖山阔,漂零岁月忙。主人能送别,何事亦悲凉。


  • 50.《读《日知录》

  • 顾公宰相才,老得中孝名。以言救天下,不期当时行。

    大运自秦来,治具几纷更。元元万古胸,利病如列星。

    传来二百年,考资丐儒生。或非著书意,掩卷三涕零。


  • 51.《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三

  • 一载平夷城,两石平夷谷。刷龟不成毡,悬鳣呼树木。

    念公更南去,老别情舐犊。势固难相从,何时当来复。


  • 52.《

  • 六月晦前雨,潇潇鸣稻林。能苏贫者命,不是富儿心。

    米价来朝减,天恩此日深。莫言歌无滞,点滴胜黄金。


  • 53.《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二

  • 茜红袖衩雪白巾,拜年女儿娇上春。杨林海边满花树,土主山头皆醉人。

  • 54.《飞云岩

  • 扶舆灵秀各有分,贵州得此一朵云。蛮风万古吹不化,中有元气常氤氲。

    造化之手信幻极,四海不作雷同文。兹岩岂复涉世想,云将授削天磨斤。

    成时莫自赞其妙,俗间巧颂徒云云。经巢居士鸾鹤群,一丝不净落世氛。

    纡行五日为看此,所见乃过前所闻。十里泉声接幽壑,苍苍万木烟缤纷。

    买宅径思傍云住,下视扰攘同飞蛟。犵童獠妇不雕琢,岁时鸡豆情殷殷。

    那能龌龊走尘状,过而识悔神当欣。儿女催人待粗了,挥手一谢云中君。


  • 55.《宿普定却寄雪楼舅新平四首·其二

  • 少小诸儿中,舅氏谓可语。耕种亟失时,厥咎宁在雨。

    感公父母心,犹念媒此女。久无飞鸣想,氋氃况能舞。


  • 56.《崖堑口

  • 群崖力弄险,挤天作曲尺。树从开辟青,石积混沌白。

    一溪中荡齧,闻声俯来黑。孤云带去鸟,飞避不留迹。

    白日落其内,炎天起寒色。阴沈疑鬼宫,宛转入暗壁。

    来者自天降,当顶踏我帻。两心各成惊,熟视始定魄。

    盘盘逶地缝,忽出井口窄。觅路者谁子,此眼真有力。

    是邦平播前,恍惚难尽识。一朝会平荡,茶盐得通易。

    山川终古来,恐究沦异域。


  • 57.《自毛口宿花堌

  • 盘江在枕下,伸脚欲踏河塘堠。晓闻花堌子规啼,暮踏花堌日已瘦。

    问君道近行何迟,道果非远我非迟,君试亲行当自知。

    此道如读昌黎之文少陵诗,眼著一句见一句,未来都非夷所思。

    云木相连到忽断,初在眼前行转远。当年止求径路通,闷杀行人渫不管。

    忽思怒马驱中州,一目千里姿所游。安得便驰道挺挺,大柳行边饭葱饼,荒山惜此江湖影。


  • 58.《云门墱

  • 牢江驱白云,流入苍龙门。门高一千仞,拄天气何尊。

    荡荡百步中,水石互吐吞。阿房广乐作,巨窌洪牛奔。

    余波喷青壁,震怒不可驯。眉水若处女,春风吹绿裙。

    迎门却挽去,碧入千花村。我行始两日,异境壮旅魂。

    抉悬自何年,信有真宰存。夕阳一反射,倒树明苍根。

    老蝠抱石花,红晖双车轮。仰叹山水奇,俯蹑造化跟。

    想见混成日,待与见者论。


  • 59.《白崖洞

  • 鸿蒙昔未分,积此千仞雪。开天日月嫩,不能解顽结。

    其根有融处,娄络成洞穴。江穿日雷斗,撞捣忽中裂。

    半随流水去,此矗面如截。刚风吹老硬,万古不受涅。

    下嵌若偏厂,楣屐失前列。积阴养苔气,历久化苍铁。

    蹲门绿虾蟆,一水漱其舌。白日澹波光,寒森四山闭。

    沈沈百尺潭,蟠蛰富诡谲。骊龙常吐珠,腾光夜飞掣。

    上下云间峰,见者大如月。两岸尽悬壁,鬼愁径路绝。

    自非藉舟桨,何以达灵窟。我来仲夏末,周览叹奇兀。

    攀深足余酸,题峻胆尚烈。弟子黄精粥,先生胡麻屑。

    石上一樽酒,了觉天地别。逝将兹避世,岂独拟逃热。

    倚醉放归桡,回首肝肺彻。


  • 60.《閒眺

  • 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

    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


  • 61.《泊雷尾

  • 醉灶明朝感客思,密缝衣已就烦挼。九溪三浪平安过,欲乞灵鸦报阿㜷。

  • 62.《渡桶口

  • 醉灶明朝感客思,密缝衣已就烦挼。九溪三浪平安过,欲乞灵鸦报阿㜷。

  • 63.《得雪楼舅新平书

  • 相望南北半周天,此纸何由到眼前。出处秖今并难道,滇花蓟树满愁烟。

  • 64.《归化寺看山茶

  • 小花团团火齐珠,大花轩轩红盘盂。高花烧天天为枯,低花照地地为朱。

    丹霞大帝御花国,气象想见唐与虞。沐日浴月烂百宝,春风冲瀜元气粗。

    荡荡海天照金碧,山门桧柏排千夫。我来看花适正月,更有小妹相携扶。

    眼迷不认一切佛,兴热欲返巢经庐。口谈树高向母赞,指形花大为母娱。

    但恐此景未亲见,卤莽而言终谓诬。题花要令现纸上,正为此花天下无,吁嗟此花天下无。


  • 65.《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一·种树

  • 我亦念井田,此世生已迟。天与地商量,遣蚕饲尔丝。

    树是古时树,为要今人为。急种莫穷待,三年当见之。


  • 66.《夜归

  • 晚凉动归兴,溪路无尘氛。倚杖见明月,回头看白云。

    不逢鲁中叟,山水徒清芬。迢递竹西去,闭门何所闻。


  • 67.《游玉真观

  • 道人门内四立壁,道人门外三朵花。门前即是北归路,何因游子不思家。

  • 68.《山中杂诗四首·其一

  • 绿树成阴尽手栽,量枝数叶日徘徊。夜深屡下风婆拜,为有萱花一朵开。

  • 69.《人日嵩明道中二首·其一

  • 果园河口牛肝哨,看到杨林无限情。客去门牛齝草送,女归篱树带花迎。

  • 70.《白水瀑布

  • 断岩千尺无去处,银河欲转上天去。水仙大笑且莫莫,恰好借渠写吾乐。

    九龙浴佛雪照天,五剑挂壁霜冰山。美人乳花玉胸滑,神女佩带珠囊翻。

    文章之妙避直露,自半以下成霏烟。银虹堕影饮谾谼,天马无声下神渊。

    沫尘破散汤沸鼎,潭日荡漾金镕盘。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

    世无苏李两谪仙,江月海风谁解说。春风吹上观瀑亭,高岩深谷恍曾经。

    手挹清泠洗凡耳,所不同心如白水。


  • 71.《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五·驱蠹

  • 蠹蠹岂得已,亦复因饥寒。秪此万头虫,尔饱我则难。

    系头有排索,系足有机竿。非我能陷子,天教入其间。


  • 72.《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二

  • 策名公家方,其实止求食。一饱宁必官,吁嗟远行役。

    思便自此归,辗转不能得。事非尽由己,徒念山中石。

    强歌不成欢,假□不安席。梦醒觅娇儿,触手乃船壁。

    我本窗下人,胡为异方客?身世难尽言,去去自努力。


  • 73.《晚望

  •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   
  • 74.《次韵和郡守平樾怀陈省庵刘研庄两前守

  • 贵仁无令名,不如不尊显。文官秪爱钱,不如为牧剪。

    朝廷用书生,亦曰其言善。岂其所读书,到官即收卷。

    治法止两端,世有几人阐。甚或剔刻之,伤我枝蹄趼。

    冤乎颂德碑,盍不刻稍浅。陈刘两郡守,是诚循吏选。

    遐陬井校中,鼓众走且喘。一滴父母心,百年尚神缅。

    刘公实儒者,教不薄穷褊。至今多能文,皆公为梯栈。

    陈公山茧法,此日更繁衍。衣食到佣丐,金珠满原巘。

    大府近请祀,于陈极黾勉。我惟此二公,并当铭钟铣。

    刘父陈也母,教养惠无辨。可念在当时,肫挚忘轩冕。

    湘川与白田,车或日再转。此风遂难得,未免重丝茧。

    堂堂平大夫,继亩思旧畎。长言发嗟咏,此意更加腆。

    世有明练材,囊伧而卷脔。寸善将自私,谁肯道前典。

    观公用意处,已足见敷展。后来今视昔,过之不独践。

    企风观化成,歌德我何腼。


  • 75.《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二·烘种

  • 春寒四十五,人茧暖窝里。人既忘其寒,蛹亦醒思起。

    蚕事争此关,火力谨相视。譬如胎教疏,百病从之始。


  • 76.《经叶县光武庙

  • 闰尽真人起,共除旧物归。汉京天再正,高庙日同辉。

    业忆昆阳肇,军仍小沛微。星辰临虎斗,风雨助龙飞。

    异代惊雄烈,荒烟认故围。君臣还寝殿,英爽壮斜晖。


  • 77.《平夷驿马祖祠下柏,将坼矣,命伐之,其拥树诸石,不忍他弃,遂移作假山于祠后庭

  • 平生爱石心,惟有石始知。两脚落荒城,苔岑悲索离。

    谁谓补天具,日见乃忽之。含笑抱之进,马卒俱暗嗤。

    世有非常原,固无怪汝疑。茶夫小儿手,指意任所为。

    妙在不经心,遂与岩壑期。峰峦有重复,嵌窦亦生姿。

    果然惬所欲,百绕未觉疲。谁为后来者,聊乐某在斯。


  • 78.《游清溪洞书石上二首·其一

  • 欲问老回今昔缘,碧霄如梦梦如烟。麻姑已嫁方平老,知住华阳理几年。

  • 79.《山居夏晚

  • 雨散暮天青,馀光照远汀。草堂朝蝙蝠,瓜架织蜻蜓。

    晚饭依花聚,林风入酒醒。閒情更无暇,儿女上池亭。


  • 80.《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其一

  • 近行十几日,秖如旦暮间。远行十几日,恍若不计年。

    澄澄□溪流,荡荡东去船。寒风峭白日,萧条异山川。

    高堂一片地,一刻数往还。颜色隔千里,忽然立我前。

    倚篷久惆怅,此意谁复怜。入坐长叹息,晚炊起寒烟。


  • 81.《有感·其二

  • 太祝瞎无翳,仲车聋有灵。海澄何日见,世议皱眉听。

    烽火通龙国,楼船断鲒亭。黄头方选壮,鸡肋愧刘伶。


  • 82.《壮湾夏暝

  • 窗光落晚翠,庭气霭凉阴。静数门前树,归来沙际禽。

    世涂殊冷暖,人事信升沈。清净西林月,明明照此心。


  • 83.《山中杂诗四首·其二

  • 万事无心早闭关,慈云依映懒云閒。梦中悔送朝晖过,守著斜阳尚满山。

  • 84.《骤雨

  • 雾气速于猱,奔空阵马逃。树随山影失,雨覆夕阳高。

    万手投筹箸,千夫振朄鼗。已看天宇碧,馀点尚飘骚。


  • 85.《过黄粱祠

  • 乌帽黄尘正月尾,晓风晴日吕仙祠。车中一觉还山梦,正及村前饼熟时。

  • 86.《二月初八日携舅家弟妹重上大观楼

  • 才知天以病句留,要令重来登此楼。明日板桥镫影下,海天如梦水悠悠。

  • 87.《过紫云庵看梅

  • 云南梅花不值钱,成林乃在紫云庵。暮到滇城朝即深,美人在林真不谙。

    当关一枝兀放入,鹊不及报呼之三。簪斜鬟坠尽惊起,乍见情疏如有惭。

    同是粗服乱头性,气味一亲神已酣。兴浓不觉对花叹,我本无事须来南。

    止为君等挂人意,不一粗省心不甘。句留计止十日事,看山愿了回归骖。

    路长人老那再到,便此舍去情何堪。明须更谒老梅祖,愁心先过黑龙潭。


  • 88.《过海龙囤

  • 囤上风云绕夜郎,异时龙凤此荒唐。王师八道从天下,镇服千年扫地亡。

    蒙业若教思粲价,世州何遽后岑黄。匆匆立马空留望,断涧荒厓尽夕阳。

  • 89.《樾峰次前韵见赠兼商辑郡志奉答

  • 男儿生世间,当以勋业显。埋头事章句,小夫已剪剪。

    何况誇文词,更卑无可善。居常每念此,心若波涛卷。

    百年大槩见,素志未必阐。驰车浪奔走,日中请息趼。

    独立天南头,山高水以浅。手攀青松林,下瞰兵部选。

    有力诚如荦,颇惜气稍喘。遥遥千载心,望古神一缅。

    英雄撒手尽,天地顿为褊。洒泪叹当年,终老乘弇栈。

    于饭或未丰,道乃因之衍。孔孟日丽天,岂不照荒巘。

    以兹颇自信,十驾竭驽勉。与公数回见,谓我金中铣。

    人实不易知,盖棺始足辨。饰诩太宽恕,譬如丱也冕。

    安知定慧光,不受刚风转。顾身如晚蚕,未知作何茧。

    独思有此邦,昧昧古疆畎。公能念图志,山川感嘉腆。

    此虽百和羹,成味非一脔。父母苟作文,子弟争翻典。

    地高声易呼,袖长舞方展。请遂导先路,兹事有人践。

    我怀崔慰祖,事事皆愧腼。


  • 90.《自郎岱宿毛口

  • 晨登打铁关,下见拉帮塘。行至拉帮见拉当,虚空鸟道四里强。

    路若壁挂百盘肠,人行如狗尽日忙。落日盘江出脚底,仰视早行鼻尖耳。

    我投旅宿惫欲死,担丁舁夫更何似。把杯大笑何所图,下山且尔归何如,山妻徒忆知得无。


  • 91.《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一

  • 我行三十日,至此醴水头。客心念岁尽,晚具稍使优。

    遥怜思子人,对食双泪流。劝母莫泪流,儿今饭澧州。

    大盘登鲇鱼,小盘鲙丝浮。湖虾点鸡子,汾酿凝新瓯。

    大胜母家食,菘菔间脯脩。吁嗟儿亦父,心事可自由。

    哽咽难再道,弃置观衾裯。


  • 92.《游清溪洞书石上二首·其二

  • 洞门久坐松阴回,溪水自流花自开。傥便得归便归去,不须定待鹤飞来。

  • 93.《送黎子元恺舅自平夷归里

  • 送公远至双穗桥,白云不动心飘摇。仰天挥手一长叹,万山无语风萧萧。

    时难不作十全计,要公归家相料理。我宁饥饿不出门,若负此心有如水。


  • 94.《行至静怀庄寄家

  • 秋山送客影萧萧,落拓吟魂不可招。村店雨来天欲晚,行人方度杏花桥。

  • 95.《集郘亭芷升黄子寿唐鄂生及同儿食欣然有作

  • 才难圣所慨,会合尤难谙。喜此席上人,几尽坤西南。

    不因艰危际,奚自翕且耽。莫五别两年,此选无路参。

    书丛借小住,文献思独担。黄九读中秘,归来日朝三。

    摊书忘轩冕,穿穴如蠹蟫。唐四今端孝,尝险备苦甘。

    葛绖舍外寝,高师拜迁谈。不见止三时,莫六更出蓝。

    未肯受蒙因,惟于古乎贪。各抱千秋想,对之我何堪。

    身心两衰落,理筹牛骨钻。经年风中走,自缚真如蚕。

    此集亦何幸,懒拙又见涵。譬但分残冷,我已饫且酣。

    小儿强解事,可笑不自惭。未睹宗庙门,焉知有牛函。

    长者谓可语,亦且慰白鬖。当代大师业,吾邦迟远覃。

    不知自谁氏,开先启其弇。于今三十载,守失乃在郯。

    北海无细漏,南阁有独探。谁信嘉道来,家法多逆男。

    思下牂牁兵,诐邪令受戡。吾衰付公等,此意非狂谭。

    独唶世界黑,乾坐忧如惔。乡国盗充斥,去向迷剧骖。

    日夕望阡墓,我马何时


  • 96.《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九·利无算

  • 槲之用于古,木薪实以皂。一经发全能,遂令穷郡饱。

    辨土剂利害,草木乃皆宝。敬告异邦君,死法要活草。


  • 97.《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其四

  • 爆竹声已销,邻舍亦罢博。把杯念吾生,飞鸟究何托。

    姿年逝将老,精力坐销铄。学宦亦良策,山林固予乐。

    诚恐为俗牵,遂令一生阁。如今倘便决,求田事耕凿。

    尽力得逢年,或胜虚俸薄。何必父母身,持受达官虐。

    弟辈不更事,望我践累若。焉知妻妾羞,百倍衣食恶。

    且当练劲俭,晚食而早作。


  • 98.《樊城感旧

  • 忆我丙戌年,春风三月时。驻马樊仲国,渡江恣盘嬉。

    背载双葫芦,笑杀襄阳儿。兴到即野饮,菜花迷大堤。

    寻碑万山顶,访古习郁池。晓探鹿门去,晚度檀溪归。

    落日三板船,快泻青琉璃。苍苍渔梁渡,馀映依山陂。

    同袍两三人,今或宰木累。当年仲宣楼,为我作生期。

    城头一挥笔,顷刻千字诗。瓠落秖无用,成就苍髯髭。

    风雪满天地,江山寂如遗。残檠照颜色,小火不上衣。

    岂独□倦意,伤怀空自知。


  • 99.《安步

  • 安步踏暄阳,松冈更柳塘。溪山为我好,花鸟使春忙。

    欲就观垂钓,因行过石梁。问鱼浑不应,心迹两茫茫。


  • 100.《经嵇侍中祠

  • 碧血飘零云鸟悲,雪中凭轼吊荒祠。似闻叔夜冤魂语,不及王仪尚有儿。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