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客座教授——董卫华

 艺术名人堂 2023-05-25 发布于河北

【艺术家简介】

     著名书法艺术家《军旅之声》文艺家。

     董卫华,人送雅号“糊涂”。祖籍,吉林,生于1956年,本科学历。自幼酷爱书法、写作。1974年11月入伍野战部队,后转入地方武装工作。期间时有诗歌、曲艺、小说、书法等在军地报刊发表。书法犹爱大字隶、草、篆书,在国内、国际多次参展获大奖并收藏。

     2019年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中国当代书画泰斗七大家:沈鹏、苏士澍、范迪安、何其耶徒、吴为山、闫平、董卫华合集发行《辉煌70载,岁月如歌》,(主办单位:北京林都书画研究院、中国艺术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世界文艺家联合会。每人入编二十幅作品);沈鹏、范迪安、苏士澍、董卫华合刊艺无止境2020新年艺术挂历(每人三幅作品);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国际书画展中获书法一等奖,并授予“中匍文化艺术交流大使”荣誉称号。北京藏艺网签约长期合作艺术家,2020年全国两会重点推荐艺术名家。2021年1月参加《金牛贺岁·翰墨迎春》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2021年7月被北京藏艺网授予《当代最具投资收藏价值的艺术家》。2021中华国礼艺术家,翰墨颂国庆,艺心向党——功勋艺术家,2022北京冬奥特别推荐艺术家。2021-2022年发表《中华文字瑰宝·书法艺术魅力》万字七论。2022年喜迎二十大,书画颂党恩重点推荐人民艺术家。徐悲鸿画院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首批特邀二十位研究员之一。中国书画出版社2022一2023合集,一丶《百年巨变,百年大家》6版十四幅作品入编;二丶《中国近当代书画名家典藏》特邀艺术家,六幅作品入编;三丶《国家收藏丶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录》特邀艺术家,六幅作品和一版《书法小谈》入编;四、《中国美术精品集》四幅书法作品和一版《浅谈汉字哲理与书法艺术》入编…

     在多年研习书法中,遍访名师,游历名山大川,寺圣古迹,对古碑、古篆、老帖、摩崖、金石热恋痴迷,从中感悟,尽可多得古法精髓,滋养根基,决心先做隐者,静心感悟中国书法承古创新的清醒认知,并深入研究书法理论引导创作,再待厚积薄发。经潜心悟道,方知书法艺术,绝不是学字、写字、练字这么简单的重复过程。它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一直寻求诗、书、画、意融为一体,书者悟、观者思,寻古迹、有活力,守章法、谋布局,重在笔画变化,品其中情趣,方可弊之一目而过。

【作品欣赏】


《书法小谈》

董卫华

     我书、我悟,真诚崇拜古人造字书写灵魂,虚心求教前人,先师后我,先熟后生,走此路方得上乘;心拜自然为师,深悟阴阳之理,阴为实,大地万物,阳为虚,气与空间感受,在实、虚中一一形"守正",意"出奇",会其意,入其境,适度求索,字在纸上,意在画外,境界在亁坤,融入自然方得上上乘。

     一幅好的作品:字在纸上,意在画外,境在自然,这样的书法作品一一才配得上“无声的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诗、文、词组、单字是第一次创作,要经书法形式,展现视者面前,已是再次创作。大家讲"意在笔前,字在笔后",成竹在胸,出口易,实作难…

     难在,胸中竹如何落在纸上,经过结体、点画、布局,抒发作者对诗、文、词组、单字的理解感悟,并於欣赏者产生共鸣一一形是字的载体,"守正"相对容易把握,意是主题内涵展现,悟的虚拟想象空间,境是如何融入自然,要"出奇"如何把握后两者真的很难…

     这就考验书者综合知识的积累,表现水准的高低。怎样用笔、用墨,通过瞬间一次成型的视觉艺术感观,吸引观者通过作品整体布局,带动观者在看字的过程中,品味作品主题内含,再欣赏点线变化,墨迹的浓、淡、润、喝、枯,进入遐想的空间,领悟到作品表现的主题,感受到宇宙自然多层境界的艺术魅力…

    如果书者一味钻进就字谈字,就书法说书法,在"守正"与“出奇"中争论不休,不知书法艺术是再次创作过程,不能正确认知祖先造字形与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承,经久不衰的灵魂与精妙之处,深悟自然阴阳变化哲理,那我辈真的要在中华民族瑰宝,书法艺术的迷宫里艰难前行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