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海散文家新著系列④《孰解其中味》/张晓峰

 凯歌csto4h5aaq 2023-05-25 发布于辽宁

辽海散文家新著系列

张晓峰《孰解其中味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思想源远流长。如今,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已经成为传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此,辽宁省文学会特别推出“辽海散文家新著系列”,对近些年来学会会员经国家正式出版发行的著作进一步疏理,旨在发现名家,发现精品,发现最美的风景……

《孰解其中味》/张晓峰著

辽海出版社/2018.5

图片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孰解其中味/张晓峰著 —沈阳:
辽海出版社,2018.5
ISBN 978-7-5451-4913-5
Ⅰ﹒①孰…Ⅱ﹒①张…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①126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61754号
图片

《孰解其中味》

《孰解其中味》
老藤

与晓峰相识,是在十六年前的辽西,当时我在凌源市政府工作,上任伊始,政府办一位同志告诉我,说市文联有位叫张晓峰的散文作家,在当地颇有名气。都是写作之人,同气相求,以文会友便是很自然的事了。晓峰当时在市文联任主席,见面后给我最初的印象有两点:一个是敏感,这是一种文学感觉,有人称之为文学的忧郁,是容易被人或事所激发的一种情绪;再一个就是成熟,看上去他生活和工作经验比较丰富,没有一般文学爱好者身上那种永远褪不净的青葱。在读了他的散文集《燕归何处》后,又增加了一个印象,那就是细腻,晓峰文笔的细腻颇有特色,能把细微的感觉写到极致。
这次,十年没有结集出版作品的晓峰要出一本《孰解其中味》,嘱我写个序言,我知道这部作品在晓峰心目中的位置,便欣然应允。在党校学习的空隙,打开电脑,欣赏书中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恍若和一个被采访者在对话,总是频频颌首,心中赞叹,34篇文章用了两个晚上读完,读后意犹未尽,有的篇目只好回头再读,书中描写的一幕幕场景,让我感到不是在读散文,倒有一种读小说的错觉。我想,这大概是散文写到塔尖处的一种感觉吧。
优秀的作家总是充满矛盾与纠结,没有矛盾与纠结,就成就不了伟大的作品,这是辩证法告诉我们的真理。晓峰的作品延展了这种矛盾与纠结,在《孰解其中味》一篇中他写道:“我时常梦见自己在一片空茫中悬荡,眼前半是缥缈半是具象。一会儿是混元初开浑无际涯,一会儿是电射光驰星汉明灭,一会儿又弦崩洞裂纠缠坍缩,死寂般嗡鸣。嗡鸣止歇,万类失聪。顷刻失聪复苏再度与嗡鸣纠缠,直至湮灭,终致失明,极尽目力也寻不到一丝光亮,哪怕透骨的寒光。所幸湮灭的仅是半只蜡烛,点燃光明的种因还在,只是不知上帝何时才能划燃那枚红帽火柴。”读过这些文字,我似乎明白晓峰为什么要以此篇为书名了。《再见柳嫂》是一个不错的小说素材,通过一个村姑的变化,写出了城镇化中日趋消失的乡愁,应该说每一个从乡村走出的学子,心中都会有个“柳嫂”,她是一种留恋的象征,一种懵懂的冲动,是文学味最浓的意象。或许,去青龙河采风的作者应该绕道而行,相见不如怀念,将一份不被置换的美好留在心中未尝不是最佳选项。话又说回来,不回去,又哪里会有这篇佳作?
《祖宗的味道》是一篇感情充沛的文章,我很欣赏这篇文章中所散发出的气息,这气息似乎穿越时空,在一个家族中通过情感进行贯通,这种贯通是文化血脉相连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文中的“我太爷”能会发出“唯有老子的道学才是引领人类走出蒙昧,烛照心智的终极光芒”,这是最朴素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晓峰的文字总是很精短,有一种浓缩的凝练,其实,这一篇可以写得再长一些,让祖宗的味道更加厚重,那样读起来会更过瘾。《雕祭》我读了两遍,它总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小说《熬鹰》,但《雕祭》很显然比我写得传神,我那篇小说有几万字,而《雕祭》却字不过两千,在这么小的篇幅中却把大雕追求自由的主题写得出神入化,让我不得不佩服晓峰的笔力。《凌河源散记》和《牛河梁遐思》文字虽短,却意蕴绵长,值得玩味品读。
为序本不该过多点评作品,恐有导引之嫌,但读罢该书,总感觉有话要说,便选择性点说了几篇。由晓峰的作品,我又想到了凌源,想起十六年前在那里任职的时光,大凌河畔那座美丽的小城经常浮现在眼前,那些熟悉的街道、乡镇的名字自然亲切。希望晓峰能更多地抒写那片充满情与义的热土,抒写那座孕育着希望和梦想的城市,抒写那些可亲可爱可敬的乡亲。
2018416于北京大有庄100

图片

老 藤

本名滕贞甫,山东即墨人,1963年11月生于丰城田庄村,大学学历,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曾在凌源挂职副市长。著有长篇小说《鼓掌》《腊头驿》《樱花之旅》《刀兵过》《战国红》等,中短篇小说集小说集《熬鹰》《黒画眉》等六部,文化随笔集《儒学笔记》《探古求今说儒学》等。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长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入选多种年选及年度排行榜。曾获东北文学奖、辽宁文学奖,小说《黒画眉》或第九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奖。

图片


我解其中味

初国卿

张晓峰先生的散文新著《孰解其中味》,从书名上看,颇有些独孤求败,英雄寂寞之感。于是想起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的几句自我评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诗的后两句一定是晓峰兄的同调,因为他也是一个文学中的“痴人”,他的梦想、期待和他的追求,确实真味难解。
但我们读过《孰解其中味》之后,又不难解出其中三昧。尽管他在书中有着如太虚幻境般的述说:“我时常梦见自己在一片空茫中悬荡,眼前半是缥缈半是具象。一会儿是混元初开浑无际涯,一会儿是电射光驰星汉明灭,一会儿又弦崩洞裂纠缠坍缩,死寂嗡嗡鸣。嗡鸣止歇,万类失聪。”但我们还是能从草蛇灰线之中找出《孰解其中味》的蛛丝马迹。
首先,《孰解其中味》这部散文集在选题上自有其独到之处。晓峰在创作中很会选题,这犹如他平时看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又如他的收藏,也别出机杼,所关注的藏品多是具有稀缺性与奇秘性。这种审美判断与审美思维发散到散文创作中,自然就会有独具韵味的选题。全书34篇文章,选材尽是原生的身边朴素之事,如老友谢子安、乡村里的柳嫂、母亲河之源、女儿的花喜鹊、母亲的格言、村里的积肥往事,等等,均是常见的题材,但却能于常见中过滤出不平常的主题与情思,从而让每一篇文章都呈现出新颖而独特的审美韵味,含蓄隽永,令人读后难忘。  
其次是在叙事方式上小视角切入与大视野展现。《孰解其中味》所收文章多是短文,多是从小视角切入,但却展出不同凡俗的大视野。如《再见柳嫂》,只是写一个村姑的变化,但却写出了城镇化中日趋消失的乡愁。这是每一位从乡村走出的作家心中都有的“柳嫂”,她是一种留恋的象征,一种懵懂的冲动,是文学味最浓的意象。《雕祭》只有两千字,只写了一个从乡下汉手中接收并饲养一只受伤的山雕的故事,在这么小的篇幅中却把大雕追求自由的主题写得出神入化,哲思纷呈,结尾一句“也许善意的伤害比直接损毁更令人恨憾”,颇为奇警。其他如《翠鸟喙边的朝露》《凌河源散记》和《牛河梁遐思》等,也都类似,文字虽短,却视野开阔,意蕴绵长。这就如同元代王蒙和倪云林的山水画,王氏很繁密复杂但不塞迫,有气贯势足、浓郁苍莽之美,是国宝;而倪氏则逸笔草草,删繁就简,却有萧疏空灵,简约超逸之美,同样是国宝。艺术和散文创作不在繁与简,更不在长与短,而在乎叙事方式与创作功力。这一点,在晓峰的作品里,自不是问题。
其三是以睿智隽永的意象语言,表达充沛细腻的情感。文如其人,读《孰解其中味》犹见作者张晓峰。晓峰平时生活中是一位睿者,举止言谈都用纷呈的意象表达,诚如他自己所言:“我时常梦见自己在一个幽昧而深邃的意象里秉烛前行。”这在他的散文文字中也有着充分的营造与表现,丰富而明朗。如《雨走青纱谢子安》:“正当我们立于高山之巅、豪气正兴时,一声炸雷顿作倾盆大雨。无处躲藏,便仓皇牵手钻进一片青纱帐里,择一枝叶繁茂处吟诵郭小川的诗句。不知子安日后将散文集名为'雨走青纱’是否与那次经历有关。”这是作者回忆当年与作家谢子安在一起时的情景,意象极其生动、形象、逼真。在这隽永的意象里,表现了他与子安的亲密与率真,还有文人间的神韵和情致。晓峰散文的意象化还有象中生象的特点,如《孰解其中味》一文开篇说:“每当目触'红袖添香夜读书’时便怦然心动且浮想联翩。朱案横陈,纱灯复明,纸卷飞霞,眸子生辉,侧目处古砚微凹,笔山凸起,珠帘不卷,余香犹存。”从一句古诗而联想到朱案、纱灯、纸卷、眸子、古砚、笔山、珠帘、余香,,不受任何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约束,凭象而生“象”,带我们走进超越表层的感性经验,进入深层的体悟。这个“象”不仅包含了作家对人生态度、理想生活的一个审美境界的升华,更是一种文化流变与人性意义上的延伸,一种精神的开拓。这个“象”始于感觉,终于智慧。倘若没有灵敏细微的感觉,就不会捕捉瞬间流动的情绪;倘若没有智慧,就不能融入深邃而辽阔的感悟。因此写散文如同写诗,有了这个意象,散文的诗意空间才愈加开阔悠远。正是因为晓峰在写作中注重意象的生发,才使文章中感情更加细腻和充沛。这在《祖宗的味道》一篇中有着具体的体现。诸多的意象语方在家族背景中通过情感进行贯通,不仅有着伦理亲情间的喜悦与满足,更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这就是张晓峰散文的艺术特点和真味所在,也是作者多年来的文化学养与创作投入的结果。散文不贵深奥,全贵投入,深奥是学术之獭祭,投入方为创作之精血。文学创作靠苦功,饱含精血的作品才是天生性灵之铸造,博大的学术描入落花庭院之中难免两伤。同理,从晓峰的散文创作我们自可从中读出灵性,读出趣味,读出哲理。于此说来,《孰解其中味》是近几年我省散文创作的丰收之作,是一部具有高质量可典藏的优秀作品。
我与晓峰相识多年,并一同走过东、西辽河的源头,其格调学养我自深知。读过《孰解其中味》之后,感慨张晓峰终究是张晓峰:渊博而执著,通达而刚毅,诚挚而挑剔。文章从不随人后,是他的一贯坚守。不懂他的人觉得他少了点谦卑,他看不上那些稀松平淡的文字,说到底还是时下的笔墨里缺乏微茫的情绪。而这种微茫的情绪在《孰解其中味》就不难找到。
孰解其中味?作者自然想能有更多的人来解其中味,所谓知音,无非就是“解味”也。为晓峰兄此书写点读后感想,如果立个题,我当然得说“我解其中味”了。
                     己亥孟秋写于盛京浅绛轩 

图片

初国卿
1957年生于辽宁北票市,1982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曾任《大众生活》《车时代》总编辑,《沈阳日报》专副刊中心主任、编审;现为辽宁省散文学会会长、沈阳市收藏家协会会长、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沈阳文史馆馆员,冰天诗社社长,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诗、辽海文化与名物学。著有《唐诗赏论》《佛门诸神》《沈阳陶瓷文化史》《盛京瓷话》《郑板桥:绝世风流》《期刊的CIS策划》等;主编《三李诗鉴赏辞典》《辽海名人辞典》《辽海散文大系》等。出版散文集《不素餐兮》《春风啜茗时》《浅绛轩序跋集》《瓷寓乡愁》《在水之阳》等。作品曾入选大学教材与多种选本,获第三届“辽宁文学奖”。
图片

图片

我所感受的味道
黄文兴
晓峰先生的文字很有嚼头,很艮劲。既有生命的苍凉,亦有人性的温暖,还有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无奈。那些码起来的文字,透过泛黄的记忆和恍惚的月光,散发着祖宗的味道,散发着时空的气息,口口相传,竟也真真切切,如临其境,别有滋味。亦如晓峰的为人,低调着,深沉着,他的文字的艮劲,是否也来源于他的人品,不张扬,始终谦卑的行走,用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字铸造着自已的品牌,用敬畏二字守护着自已的灵魂堡垒。(节选)
点击右侧文字阅读原文《孰解其中味》·我所感受的味道
图片

孰解其中味

◎张晓峰 


古人云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但如吞下的是假药或错药呢,不仅未能医愚,反而还可导致一腔抑郁或满口呓语。说出来不怕笑话,这不自打读了厚厚一摞子存在主义大师们的经典之后,就染上了精神“错乱”之症。许是消化不良所致,一部分原本至确的认知渐被颠覆,迷惘之余犹如置入量子力学所幻化出的叠加纠缠之态,一阵恍惚,一阵空茫,至今尚未痊愈。总体症状主要是多疑、多梦、无常,究其病因恐怕得回溯久远。
我时常梦见自己在一个幽昧而深邃的意象里秉烛前行,晦暗、纷乱、阴森、空荡无所依托,就连蜡烛也变得如僵尸般冰润滞手,而烛火吱咋着诡秘的荧光。一股阴风袭来,仿佛坠入万古溶洞或地下暗河,旋即穹顶突然炸裂,刺目的金光令人晕眩。我小心翼翼地凌波微步,终于寻到一处可以自囚的角落,一边晾晒灵魂,一边无由地哭泣。泪珠自口入心,苦涩咸淡竟化成一股奇妙的愉悦,于是久久不愿破梦而出。这大抵是2008年拙著《天降斯人》自序中的开篇之语,如今读来怦然如昨。或许子夜比正午更能凸显本真,而本真的夜更宜灵魂裸奔,连吐纳都觉得分外舒坦自然,难怪我曾如此贪恋夜色。
我时常梦见自己在一片空茫中悬荡,眼前半是缥缈半是具象。一会是混元初开浑无际涯,一会是电射光驰星汉明灭,一会又弦崩洞裂纠缠坍缩,死寂般嗡鸣。嗡鸣止歇,万类失聪。顷刻失聪复苏再度与嗡鸣纠缠,直至湮灭,终致失明,极尽目力也寻不到一丝光亮,哪怕透骨的寒光。所幸湮灭的仅是半只蜡烛,点燃光明的种因还在,只是不知上帝何时才能划燃那枚红帽火柴。我与众生一起祷告,而上帝却端坐天堂似乎不为所动。但见我一个空翻悬停于上帝之侧,却发现端坐的只是他的倒影,原来那真切的具象竟是一组叠加折映的幻觉。我再度以光速螺旋上升欲寻上帝辩理,却见上帝、佛祖、穆罕默德还有老子正在凭虚御空地搓麻,而色子竟握在一个身着太空服的凡人手里,显然他不是个侍者,因为所有的筹码无不出自他怀中那个深不可测的锦囊,令我震惊不已。原来世上的一个个迷局皆为凡胎自设,只是假借几个圣手随机拆解而故弄玄虚?
孰料就待我驱前叩问之时,却被一股不明的暗力打压下来,惊恐、无着、飘零、悬坠,而在冲破音障之后指尖触及的竟是酥润的床榻。以手加额早已浸出一层冷汗,而周身每一寸肌肤也同样温湿漉漉。呵呵,自己怎也成了“潮人”,转念又想好在不是个“潮种”,于是心头突然涌上一丝尴尬的窃喜。旋即又摇头自叹:唉,终归还是有点潮啊。
此时已近子夜,床头闹钟传来单调的“走秒”之音,静思片刻忽悟原来我们都在被无情地“秒杀”,于是本能瞬间激发了拒阻之念,然而我忖度再三却终无抠出电池的勇气,只能在任由宰割时竭力地分泌着麻木,以期缓释神经的痛楚。
有人说“上帝已死”,而我却怀疑他是否活过。即便活过也只在人类臆造的幻境中。而通往幻境的“虫洞”又在哪里?正因求索之途永无止境,人类必将坠入永恒的困惑,除非有一天突破三维时空的限制,人性或可与神性比肩,届时每只臂膀都能自由且率性地舒张。其实上帝给我们的多半是某种隐喻,大可不必全部当真,能从中有所感悟和启迪则足矣,就个体而言虔诚远非顿悟重要,没有天分的修为实难抵达止于信仰的维度。
我时常反思写作的意义,每当翻出过往的旧作,讶异、质疑、甚至羞愧难当,因为没有几篇真正生乎于心窍,发乎于性灵的东西,尤其那些应景应时貌似鲜光之作最是令人作呕,闭目浑思再度坠入一片荒诞无极的虚茫。否定自己本已痛苦,却又不想就此萎靡流俗,依然幻想且期许着某一天灵魂在文案上炙烤时会幽幽地弥散出几缕别样的况味。因为麦田尚在,守望者岂可匿迹藏踪。
近来我常常扪心自问:我们还有内在么?还配作家那份神圣的担当吗?而良知告诉我,即使内在充满结石也要竭力吐纳,因为一息尚在,希冀就不会湮灭。而缘于写不出惊世之作而生的困惑,就是最好的担当,起码比之盲目“自慰”要多出数个量级的高尚。
我时常被“诗意地安居”这一人类最美的短句所惑。本是德国古典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如今却成了海德格尔的名言。不止于此,最为不堪的是对原诗的曲解与误读。“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人们惯性地理解为“充满劳绩”后即可“诗意地安居”,却刻意选择性地无视“但还”这个关键的转折。难怪“富足”之后满目皆为疯长的楼宇,却不见精神之塔呈半点巍峨。其实“美好生活的不充分”恰是对“诗意地安居”的本质诉求,也是对构建人文之塔的理性预期。唯其如此“失意”才有可能变成形而上的“诗意”。荷尔德林告诉我,他所说的“安居”并非是“已然”,仍需像松鼠获得“劳绩”那样敛聚精神核果,需倾举世之力去打造“诗意”之舟,才有望抵达“安居”之岸。可叹我们尚未登船就已被贪欲缠身且负载累累,几乎无暇仰视星空或瞥一眼一羽冲天的苍鹰而获得物外的悦喜。唉,一想就双眉纠结万古悲摧,再想便陡生恐惧与战栗。
写到这里,突然感到口渴,寻一枚西梅入口,竟未咂出本原的滋味,于是也担心别人读到这些文字时会同样感到味同嚼蜡。如果有人讥我过于矫情,但千万不要说出声来。因为即便是个典型的闷骚也难免漫天飞蝗一把,何况内分泌失调、精神紊乱者远非我一个,就权当视听一串串癫狂呓语吧。
转瞬旭日再度临窗,雀儿如约絮语,剃须刀吸走了吻部多余的角质,布满冰裂纹的唇廓再度猩红,甜儿乌黑的睫毛开始扑闪着生动,包括远方的灵玉复又谛听天籁般的妙音,于是生命在无尽的“秒杀”中依然纷繁炫彩,而我再度沦为一道斑驳而苍茫的衬影。

图片

张晓峰近照    

图片

《孰解其中味》更多文章

再见柳嫂
张晓峰
每个人都有魂牵梦绕之地,我的梦根一直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扎着。一旦入梦,总会听见我突奔的足音,目睹我纵掠的身影以及甩在后面的山溪、土径、青禾、朝露。当然还有一位美丽的村姑,我固执的称她为柳嫂……(节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