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开讲

 快乐老年435 2023-05-25 发布于山东
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讲授《中国通史》时,讲到了一个观点,他说:“唐代共有二十帝,历时二百九十年。但开国皇帝唐高祖并无能耐,重要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然而,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唐高祖是盛世大唐的开国之皇帝,和汉高祖刘邦同领一个“庙号”,真有那么不堪吗?

先要肯定的是,李唐取代大隋王朝确实有点乘人之危的意思,李家与杨家本就是亲戚,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作为隋朝的皇室亲属、贵为唐王的李渊及其家属欺负隋恭帝杨侑,最终逼迫其退位归唐,怎么看都有一种名不太正言不太顺的意思。当然,杨家对这个也不能有什么想法,毕竟当年隋文帝杨坚也是这么干的,而且他抢的皇位本来是属于他的嫡亲外孙的,比李唐属于杨氏的表兄弟这层关系更让人觉得不厚道。

但除此之外,李唐就没什么对不起杨家的了。隋文帝、隋炀帝两代帝王虽然统一了中华,使塞北民族臣服于脚下,确立了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他们同样也有穷兵黩武、耗费民力、急于求成、严刑峻法对待天下苍生的巨大缺陷。即便是他们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纷乱局面,不得不采取一些激进措施,可这毕竟也是他们自己所作所为的一种咎由自取之后果。

李唐取代杨隋后,既取得了杨氏的皇位,也继承了大隋所有的优秀成果,开科取士、三省六部、京杭大运河、一统中华并缔造大唐盛世、甚至连东征朝鲜半岛都完完整整地延续了下来。因此,大唐王朝取代大隋王朝这件事情,本质上还是皇位在亲戚间的流转,只不过姓氏由杨变成了李而已。

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后,执政了八年之久,在这八年时间里,李渊迅速稳定了纷繁复杂的局势,逐个消灭各个地方军阀和农民起义军势力,几乎完全统一并巩固了中华大地,这是他首要的贡献。

其次,他构建了整个大唐王朝的经济基础。在此,先说一个唐朝的小知识,即著名的“开元通宝”之铸造,其实并不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开始的,而是肇始于唐高祖李渊执政时代。

隋朝末年战乱频发,政府发行的五铢钱普遍减重厉害,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经济体系几近崩溃。而李渊发行的“开元通宝”古朴端庄、质量过硬,就连钱字都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写的,所以一举平衡了的物价,很快就使得唐初的经济软且稳的着陆了。

还有一点,唐朝以前的货币都是以重量为基础,而且也不标明朝代。比如秦半两就是半两重的意思,五铢钱汉代以后的很多朝代都有铸造,不深入研究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李渊发行“开元通宝”后,货币再也不以重量为基础,而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并标明朝代,他还改以前货币的二十四进制为十进制。尤其是这个十进制,我们现代社会都在用,而开元通宝直到清朝时期都还在用。

所以,开元通宝可以说占据了钱币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位置,后世王朝的钱币无不以其为蓝本铸造。同时,由于书写者是欧阳询,所以也有人将“开元通宝”誉为书法史上的瑰宝。可以说,如果没有李渊强制发行开元通宝奠定基础,后来的唐太宗要开创“贞观之治”估计是有很大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李渊可能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非常懂经济的一个皇帝。

再次,李渊作为三个实力超群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父亲,即便是发生过震惊中外和历史的“玄武门之变”,他自己却还能以太上皇的名份得以善终,甚至是在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都还有一定的参与权,这在漫长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很多国家里都是比较难以实现的,这就充分说明了李渊即便是在末期都具有十分强大的控制和驾驭能力。

最后,李渊可能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里最不起眼的那个开国皇帝,这并不是他本身的能力问题,而是他培养了一个更加出色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五千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圣君,几乎都没有之一,有这样一个儿子,唐高祖李渊自然就显得不那么耀眼了,跟他本身的能耐并无太大关系。再有就是,据说李世民曾经指示史官更改历史,那有没有这种可能,李渊的一些功绩被李世民吞噬或者篡改了?!

所以,钱穆先生说的“唐高祖李渊并无能耐”这句话,很可能是授课当中的偏激之语,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理性,并不是他研究历史后得出的真正结论。那么,您认为呢?#历史开讲##挑战在头条30天写日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