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式绝招,帮助中高考生战胜“考前焦虑”

 张福涛lu70kpm9 2023-05-25 发布于山东

中高考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陡增。学校和老师如何帮助学生缓解焦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备考与成长?“5·25心理健康日”校长会(ID:xiaozhangclub)一起关注“考前焦虑症”的破解之道。


每年的中高考前夕,都有许多学生由于过分紧张而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不得不找医生“求援”,多家医院甚至还出现了排队的现象。

考前焦虑对学生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考试成绩那么简单,如果压力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不仅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甚至可能影响学生性格,留下一生的“阴影”

图片
考前焦虑症不容忽视

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学生考前焦虑是正常现象,无需过于担忧。事实上,适度的紧张的确会让学生保持警惕、集中注意力、鼓舞斗志,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但如果紧张演变成了焦虑或恐惧,则会带来很多危害。

调查发现,75%的学生在重要考试前会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根据一份针对初三、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显示,有24%的学生处于高焦虑水平,61%的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15%的学生处于低焦虑水平。

这些不良情绪使得学生思维混乱、注意力分散,不仅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还严重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良好竞技状态。

一位家长告诉校长会(ID:xiaozhangclub):孩子到了高三,突然就患上了“一提到学校就紧张,一靠近学校就浑身发抖冒汗”的怪病……
事情起源于一场模拟考试,孩子发挥失常,成绩掉到了十名之外,这是他上高中以来最糟糕的成绩,因此久久不能释怀。孩子总胡思乱想,觉得同学因此都看不起他,认为他原先优秀的成绩都是靠运气得来的。强烈的心理暗示之后,他变得越发紧张焦虑,很快就开始厌恶学习。
经医生确认,才发现患上了“考前焦虑症”。

据一位心理医生介绍,在接诊的青少年患者当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学霸级尖子生。“相比别的学生,尖子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更大,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面对中考和高考,在各种压力面前,尖子生更容易出现考前焦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甚至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关研究发现,学生考前焦虑最初的症状是肌肉紧张、心跳加快、额头出汗、手足冰凉,同时也伴随苦恼、烦躁、担忧等情绪,有时还会产生胆怯、缺乏信心和自我否定等心理。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学生的状态反应也更为强烈,会出现眼花、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僵滞停顿等现象,严重的还可能伴发呼吸困难甚至昏厥。还有一些学生在经历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精力减退后,慢慢就因为焦虑过度而转化为抑郁症

因此,考试前学校和老师务必对准考生的心理状态多加关注。

图片把脉考前焦虑症的根源

考前焦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了解这些原因,才能开出对症的“药方”。

家庭原因。目前许多家庭对子女的要求过高,特别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度较高,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极大压力。此外,在一些家庭中,亲子之间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双方沟通出现问题,孩子的一些焦虑心理不仅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疏解,有时孩子还会被施加更多的压力。

个体原因。学生课业负担重,在校时间较长,长时间苦读熬夜、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身体机能减弱,出现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等现象,极容易产生焦虑。有的学生过分敏感,对于考试看得过重,争强好胜,自我要求过高。由于目标制定得不合理,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导致其在学业上多次受挫,对考试的态度更加偏执。

同龄群体的影响。同伴对于孩子心理的发展也能产生巨大影响。当学生处于成绩普遍优秀的班级中时,其他同学都比较看重学业成绩,无形之中就会给某些学生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比较之中,他们会不断给自己的目标加码,而一旦目标无法达成,就会有强烈的受挫感,在下次考试的准备和应试过程中就往往表现得更加紧张、焦虑。

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由于现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大多还停留在看学历、看文凭的层面上,学校也往往把考试成绩看作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尺,所以孩子从小就建立了围着考试和分数转的思维和心态,往往把考试成绩当作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学生如果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偏差,就很容易产生对考试的焦虑心理。

图片对症下药,战胜考前焦虑症

很多学校意识到了学生考前焦虑带来的严重问题,并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缓解,但大部分停留在教师一对一谈话和举办一场心理健康讲座的层面。三言两语的劝解,真的能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吗?其实,办法可以有很多去尝试。

  • 用“数据”说话,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例如:华师大二附中紫竹校区发现学生学业成就动机高,家长期望值高,学业压力较大,产生焦虑情绪由此,心理老师们设计了“考试焦虑自助表”,学生可以通过考试焦虑自助表,运用学过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自己调节学习情境下的焦虑情绪。

在情绪记录表上,学生把情绪和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能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情绪有何变化、为何变化,也能通过追踪整个过程看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学校通过量表问卷评估,筛查出了接受干预的焦虑情绪高危学生,第一轮8位,第二轮11位。每轮8次团队辅导,每次辅导1.5小时。

8次情绪团辅,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生们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识别焦虑与记录焦虑、识别自动负性思维、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管理、情绪放松技巧等。

干预结束后的随访中发现,学生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都有比较好的状态,和同学的语言冲突减少,同伴关系改善。而家长们也反馈孩子经过团队辅导后,面临一些事件时能调控情绪,不像过去那样容易被激惹,亲子关系得到改善。

图片

事实证明,在心理健康领域,让学生通过一些灵活巧妙的方式自己“看见”情绪,进而了解和掌握情绪,对于学生来说更有意思也更有效果。还可以在繁忙的学业中,让学生抽空放松一下,给大脑一些舒缓的时间。而且,相比一对一咨询,“情绪团辅”效能更高。所以,学校应充分发挥朋辈支持作用,“以一个人带动另一个人”,让积极的心态充盈校园。

  • 调节学习节奏,变“紧”为“松”。

复习强度高是很多学生考前焦虑的第一大压力来源。没日没夜地做题和模考,让学生无暇思考其他,大脑24小时围绕分数打转,难免成为分数的奴隶。要想让学生远离焦虑,学校可以适当调整考前的教学安排,做到张弛有度。

比如:取消晚自修时间的集体辅导,让学生根据各自情况自主安排。为满足学生提问的需要,教师可以坐在教室外或者办公室静候,学生想问老师问题,老师就给予解答;学生想跟老师聊聊天,老师就用心陪聊。

磨刀不误砍柴工。考试的前几天,不如让学生适当放松,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一次“大考”。学校要做的,就是把教师的“考前陪伴”设计好。这样,不仅能提升考前辅导的效率,也有助于学生考出更加理想的成绩。

  • 通过活动设计和环境布置,帮学生释放压力。

科学研究表明,适当出汗可让情绪得到释放,还可缓解由紧张引起的肌肉紧张。有些学校出于安全、经费、审批等考虑,放弃带学生出远门或者组织大的活动。但其实,一些轻松的小游戏、小活动,同样可以引导他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安心备考。

在杭州景荷中学,有一间“减压健身房”,启动一年多来,不经意间成了很多学生的打卡胜地,也有不少学生把这里当成自己放松解压的“心灵避风港”。

不大的空间里,放置了拉力器、动感单车、室内多功能训练器械,还有减压沙袋等比较常见的健身器材。“打起沙袋来感觉很舒服,能缓解压力,打拳时把所有不好的东西都忘光了。”一名高三学生说。


  • 提供家庭指导,让家庭充当“泄压阀”。

根据往年经验,高考前,不少家长会对孩子“过分关心”,反而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毕竟,孩子的分数始终牵动着家长的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为了孩子拿到亮眼的分数,不断地给孩子过度的“问候”与“关爱”,有时甚至让孩子喘不过气。

要改变这一点,关键是完善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的机制与模式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邀请家长参与,向家长介绍考前焦虑的不良影响和案例,同时讲解帮孩子缓解焦虑的方法,比如“积极暗示,强化信心”“改善人际,优化情绪”“掌握规律,巧应失眠”。

每个专题重点介绍方法,如在“积极暗示,强化信心”方面,向学生、家长介绍食物暗示法、音乐暗示法、语言暗示法、情景暗示法;在“学会放松,缓解焦虑”方面,运用“逆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家长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在家庭中更好地引导孩子放松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