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心寻道

 矿泉水4ovgzwqz 2023-05-25 发布于山东

山间的碎石小路一直向前延伸,在转弯处渐渐隐入,小路两旁的树木相与对比,渐渐稀疏起来,透过树木间隙,天空中的太阳已不再耀眼。

踩在大小不一的碎石上,鞋底的凸起无规律的按摩着脚底,不适又放松,停下脚步看了看后面的水泥混凝土小路,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向前走走看看。

微风拂过身体,仿佛带走了身体表热与疲倦,让人感觉轻了几分,在明暗间继续向前走去。小石路虽然只是延续前路的末端,明显得出还是经常有人走过的,小路寂静但不落寞。

我一个人悠然而散漫的向前走着,行不到5分钟已经站在小路的转弯处。应该是环境自然形成吧,山体植被空白了一片,视野极好,脚下是缓坡而下,不远处的水泥混凝土小路如白色绸带,抛落至山脚下,部分掩盖在视野不及处,下面就是我生活的小县城了,如棋盘中散落的棋局,错落有致,于边缘处渐渐归还于田野,太阳偏西,红霞将起。很久没有如此身心舒展的放松了,只想沉浸在这自然归一的世界中,内感身体的呼吸、心得搏动,血液如清泉一遍洗涤着身体与灵魂,让所有的不适于禁锢都随微风散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可能是一瞬间,也可能是千百年,我舒缓了一下身体,前面几十米处小路已然分开,一条缓缓向上,另外一条陡然向前又峰回路转向内延伸去了,我看了一下时间,准备回去了。

又过了几天还是当初的时间,回到了此处,但再也没有找回当初的感觉,可能来了,是感觉免疫了吧,不由的想往前面走一走。在峰回路转处我看到前面有一人家,再向前已无路,本来准备转身回去了,发现院落门口前有一小平台,是很好的观光点,不由走了过去。

自门内走出一位老人,与之闲聊几句,老人便邀请去家里一坐,我性格偏冷,本应不愿往,但在老人平和而又干净的话语中,却没有拒绝。院子很大,大约有几千平方,布局类似书院,四周墙体还做了走廊,混凝土做的立木格局,墙体中因于立柱,自然分开,刻画着一幅幅字迹,禅意十足,感觉门里门外两种世界。

老人边走边介绍道:“退休后便回乡修了这院子,本想招收一些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但时代变了,终未办成,院子成了我和老伴养老的地方,风景也是挺好,有时一些老朋友还有他们的孩子,常常来此,院中还算热闹,最近我家两位孙儿和孙女也在,生活的也算安逸。”

我们走的很慢,因为我在仔细观看回廊墙上书刻的内容,老人简单介绍院中情况后,看我对书刻很感兴趣,便介绍道:“这些书刻门楼口处向里,分别是儒家一些言语,后面排的是心学,再向里就是佛陀的《金刚经》、《心经》、和一些偈语;再后面就是老子《道德经》和《庄子》的摘录了”。

“大爷,您以前是位老师吧”

“以前在某某大学做过一段时间的国学老师,后来弃文从商。直到学校通知退休了,才幡然醒悟,便把生意交给小辈打理,带着老伴来此。”

说话间,走到回廊转弯处,东面墙体上没有书刻了,只是一些人物画像,但并不是前几位先师,除了“伏羲、黄帝”认识外,其他一概陌生,看衣着都是道人打扮。

便好奇的问道;“大爷,这些壁刻内容有些不同的。”

“这几位是五术的代表人物画像,五术中除医家为显学外,其他均为隐学,便只刻了画像,对面墙体还有一些画像是琴棋书画的代表人物”。

闻言我不由疑惑的问道:“大爷,当时您是想教书刻的所有学科吗?”

“是有这打算的,时代原因,教通透是不大可能的,就想着养成一种好学、平和的心态,各家学问指引个开始,以后自己慢慢精修。”

回廊尽头与房间相交处,斜分出一段,有一拱型小门,里面还有一小院。

“里面是食堂、餐厅、厕所等,久已不用,就不过去了,去客厅一坐吧。”

客厅是教室改装的,里面很现代化的传统装修,各种电器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大大的鱼缸,几条金鱼游得很是惬意,一条相较于平常家庭较高较大的茶座放在客厅西侧,占居了房间的主位,看的出客厅时常是有客人拜访的。

老人很是好客,话也多了起来,老大娘和小孙子和小孙女也介绍过了,介绍完后,老大娘回其他房间做活计了,两个孩子年龄大约15岁的样子,刚刚一直在自己房间读书,认识完后,两人并未离开,而是坐在旁边听我们聊天。

老人介绍,两个孩子本应该在学校读初二的,因父亲忙于工作、母亲忙于生意少于教导,学习成绩不理想,便休学一年来此让老人教导,后再回学校读书,每当家中来客人时,老人要求他们坐在旁边静听。

落座后老人开玩笑的说:“小李,不要大爷、大爷的称呼了,我年龄比你大一些,叫孟老师吧。”

老师说:“不讲究过多繁文琐节,大家自然就好。”

“好的”

老师问:“以前可认真研读过传统文化?”

答:“平时偶尔翻阅一下,未认真研读。”

老师问:“说说对儒释道三家看法。”

答:“老师,您这也太大了吧。”

老师说:“换个问题,说说对人生意义的看法。”

答:“老师,……。”

老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沉思了一下说道:“老师,世无对错,因人而分,世本自性,心起而异,人本清净、因物而迷。”

“人,本为世间一物,因心而自知,简单来说,人可以比做一台可以触发自身七情六欲的机器,对外、也就是连接的世界是输入和输出,对内,因于信息而触发自性,产生七情六欲的情绪,情绪决定输出的信息。”

老师说:“你这样的比喻很是有趣,不同的输入信息触发不同的情绪,即解释了唯物主义思想又解释了唯心主义思想”。

接着说道:“人随着信息的输入,情绪的感知触发系统不断改变,逐步调整到适应层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成熟,也是人们常言的觉悟。”

老师问:“成熟与觉悟只是对各种类别输入信息的免疫?”

答:“可以这样说,我们输入的信息千变万化,但是信息中所能触动情绪的类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情六欲欲。当然如果输入的信息中突然出现另外的触动信息,人们也会产生新的情绪。”

孟老师端起茶杯放在嘴边,沉思着刚刚的话。许久后放下水杯,问道:“不同的信息对触感的刺激程度不同,所引发的情绪免疫不同吧。”

答:“当然”。

“举个例子,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可谓痴迷,如果外界信息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有十万,我们可以对十万以内的事情做到一定程度的免疫,当我们有一个亿,我们基本对金钱完全免疫。”

老师问:“有没有一种可能,通过自身的修身养性,对金钱做到免疫。”

答:“从理性分析,修身养性只是戒,并非去除,当我们不需要时,可以无限降低此欲望,当需要的时候会发现修身养性有时候是骗自己”。

老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其无而不知其无其无,刚刚说的几句话,很好的解释了修身养性本身就是执念,因执念存而出现修身养性一说,佛陀经义大都在言破相,老子一生言道均为去空得真。”

回:“世界本就不是为人而存在的,世界就是世界,人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故可以说'我思,故我在。’同样'我不思,其他人还是在的’只是不在你的世界而已。我,仅代表我,仅仅代表我的世界,我代表不了世界。”

老师问:“这是唯物主义观点?”

答:“不知道,这是我的观点,可以称为现实主义观点。”

老师说:“就这样被你简简单单的破了相了。来自现实生活的冲击与精神信息的感悟,对内在情绪刺激会有同样的效果吗?”

答:“现实生活我们能接触多少事呢?能有多少经历呢?精神世界信息感悟又有多少真实性呢?不同的人有不同感悟吧。”

老师说:“这样说来,所有信息的输入,都是触发情绪的一种能量,带给我们不同的免疫力与纯信息。在这过程中我们又是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呢?”

答:“我们不断被信息刺激,记录刺激的信息,根据情绪同化不同的信息,让我们通过输入的信息认识我们外部世界,通过输出的信息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我们的到了了解这个世界的信息,失去了对这个世界刺激的灵敏和时间。”

这时候小孙子实在忍不住了,问道:“叔叔,你说的输入输出与对内的刺激,是不是就是我们学习知识过程,记忆知识的过程和考试的过程啊。”

我温和的答道:“可以这样理解,再向下延伸一点,有的同学学习很好,记忆很快,考试成绩很高,是因为输入通道的拓宽与大脑储备的条理,与输出时的完备。”

孟小朋友问道:“怎么才能做到呢?”

答:“很简单啊,让储备知识的大脑变得条理就好了,这样输入通道自然拓宽,输出通道及内容也会更加完备,举个例子:我们去图书馆放书,称为输入,是不是因为有书架,因为有标识很容易放到对应位置,而且下次很容易找到,输出也很容易很完备;在想一下,如果大脑是一个很大的木箱子,有了书就向里面仍,放的东西是不是很混乱,对放的信息是不是也很模糊,等到用时,也就是输出时,找起来很是狼狈,或者很难找到。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不恰当例子,不要被这个例子困住。”

两位小朋友默默的想了一会,小女孩问道:“叔叔是不是信息越细,越完备呢?”

答:“当然,其实最高等的学习是掌握,而不是用大脑来记忆,不是自书上的载体,仅仅转移到大脑中的载体。最好的学习应该是'知行合一’。”

老师说:“没有想到,'知行合一’会用在这里。对'知行合一’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答:“'知行合一’可作为由内而外的输出,见自己与见天地的衔接,'知行合一’首先可以理解为'知行不二’,再进一步理解为'觉行不二’。”

老师说:“这几个字改的妙,彻底断了人们对知行的分离。知乃为觉之所知、行乃行所觉之行,高层次格局不会做低层次之行。没有对应的认知,再好的口才也说不出对应的语言。”老师顿了一下问道:“世间存在高层次与低层次吗?”

答:“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体的,我们可以说中学数学层次低,大学高数层次高吗?没有初中数学知识会不会产生高数知识呢?高数知识就是解决高层次的问题,初中数学知识就只能解决民生的算账问题?哪个更重要,哪个更不重要呢?世界上万事万物本不存在对立,黑和白是对立的吗?对与错是对立的吗?白昼和夜晚是对立的吗?他们只是代表了一种状态,所谓的对立人心而已。”

老师说:“这让人想到《庄子》中'混沌凿窍、七日而亡。’的故事。”

回:“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自然存在的,没有所谓的发明与创造,只是发现而已,也没有所谓科学,只是以一种视角去解说而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愚钝之人才会拿科学当做真理,'科学最科学的地方就是不断证明科学的不科学’。”

老师说:“在愚钝方面用西医的理论来判定中医,可以说是最为可笑的了,不知后世之人怎样评价我们这时代,也不知始作俑者会不会如秦桧一般塑在湖边。”

回:“孟老师,世间一切,一言一行皆有因果。”

老师问:“因果是自我与世界,自我他人,自我与众生间的共鸣吧。”

回:“见自已、见天地、见众生。老师,见众生我不知道怎么编了,我还没有一点想法。”

老师说:“本来就一人一种想法,一人一种感悟,能说出自己心中的见自己、见天地已经很好了。见众生也不过是心中的一念而已,众生皆你我、你我皆众生。众生相即你我相,你我相即众生相,见自己、见天地、皆为见众生。”

回:“老师你比我还能编啊,还能来空的。”

老师笑笑不语。

我们继续喝茶,老师又问:“你对修行怎么看?”

回:“修行我不知道,我现在只停留在修心阶段。可能修心通达后,下一步进入修行吧。”

老师说:“讲一讲修心吧”。

回:“修心好似也可以分三个阶段,儒家,见自己;道家,见天地,佛家,见众生。”

老师说:“再好好想想,不要停留于表面。”

回:“儒家,其实没有见自己,或者说儒家其实一直在见自己的路上,最终在阳明先生最后说道'此心光明夫复何求。’也只是做到了做自己,阳明先生本来可以做到见自己的,在明了'心即理’后,没有想到又回归到'去人欲、存天理’中去了。心中只有光明,只有光明怎样见自己,怎能见天地呢?”

老师说:“想听听自己的理解,编的也可以。”

回:“我的理解还未成型,只能借助各家之言来理解,等以后圆融归一后再补上吧。”

老师说:“好吧,先听听对三家的理解也好。”

回:“儒家之后,应该是佛家,我这样的理解很大原因是未悟透道家之言,当然佛家也只是看了《金刚经》、《心经》、和《坛经》的五祖渡慧能而止。”

老师问:“看到,三家归一了?”

回:“按自己的理解是看到了,但仅仅是自以为的看到了,自以为的三家归一了。但修行还一直在路上,没有真的进入彼岸。”

老师说:“禅宗不是讲'顿悟’吗?立地成佛?”

回:“我还是留恋世间的烟火气,与情绪变化的真实感。”

老师说:“无量陀佛!”

稍停顿一会,孟老师说道:“后面许多事我没有对你说,书院建成后,由于时代原因,招收不到学生,老伴又要去照顾小孙子和小孙女,趁此时间,我曾拜访过许多名山名寺,做过僧人,入过道院。大约5年时间”。

我怔怔的看着孟老师,双手合十道:“无量陀佛”。

老师说:“说说对佛家的看法吧”。

答:“佛家修行,即为修心;佛家成佛,即为放下,佛家彼岸,即为无相;什么众生了、慈悲了,在这几本书中我没有看到。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成佛,成佛的标准是得无上智慧,心圆融通透,体得大自在。无上智慧是放下,心圆融通透是不着相,得大自在是心生喜乐。佛家以乘舟渡海抵彼岸喻,其真实有用处,与道家无异,以无为心态,成有为之事。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如果达彼岸境界,在处理现实之事确实可以做到降维打击。”

老师问:“佛与道是相通的,他们有什么同异。”

答“佛与道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指导人们在精神中达到一种圆融境界,只是道家更近一步,在达到彼岸后又折返回来,用彼岸得道境界,又重新对此岸做了注解,显得高深且凌乱。比如说老子教导我们,如婴儿之未孩,说的是心性和情绪,又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说的是手段与方式。”

“佛教导人们布施以积功德,如果是布施给众生,因与因果可能有果,但如仅布施于寺庙,大多会得到四大皆空,如以佛法相互交换,还算平等。若以宗教形式,就不算很对了,佛门中其独自生存能力确实少的很,故佛修来生不修今世,让我们看淡生死,献于精神。”

“其实佛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行,成就还是会很大的,印度有一部分人情绪就比较稳定,行于世间获得很大成功的。”

老师说:“儒家与佛家无上境界,被你视若等闲,古往今来也算是很少见了,再说一下道家吧。”

“并非对三家无上境界欠缺虔诚,而是以整体视角下来介绍,无上智慧仅仅是被打包成一个压缩包,整体介绍而已,当我们解压之后,无上的境界,无上的智慧还是会征服膜拜的。”

“道家之道的境界,其实《道德经》第一句话就已经介绍明了了,如果不理解我们可以结合《金刚金》中的三句义来对比,'佛说如来,皆非如来,故名如来;’再细品'道可道,非常道。’是不是有同样的感觉。道家真意在这里就不深入来讲了,如果没有儒家与佛学作为基础,很难理解道家学说的。”

“还是如讲儒家与佛学一般,说说整体看法吧,道家是达到彼岸,得到无上智慧的,也给我们展现出应有的道境及道义,道家到达彼岸后,并没有停留在彼岸,而是把彼岸的'道’带了回来,带到了此岸,返璞归真;归真之后发扬其'道’,在这过程中发现,彼岸的'道’虽然取回来了,但是用此岸的语言没有办法解释,当年佛陀也遇到同样的事情,故佛陀选择了拈花微笑,老子选择了《道德经》'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之名曰大。’其实整本《道德经》所有语言都是用道意去让读者感知'道体’的;如果老子愿意,《道德经》可以无限续写,言即成法,如佛陀的经文,浩如烟海,也就解释一个字'佛’。如果我们读《道德经》仅仅学习其中的智慧,无疑为日月出矣 而爝火不息,凡解读《道德经》来求取其中的智慧,学偏了。本可求道,而去追术,本可得一而天下制,偏偏追求千千万。”

老师说:“很好、很好,已经入门了。”

问:“老师,还聊一下五术吗?”

老师说:“对五术也有研究?”

回:“没有什么研究,三家之学完全是提升人之境界学说,也可是说是顺天改名之学,到一定年龄不相信命运,是很无知的。”

老师说:“可以谈一谈,然五术为隐学,不宜过深讨论。”

回:“老师就不谈了,能得三家之言已经是满心敬畏了。”

老师说:“三家中得一家便可深学五术而不必担心,五术中但有无奈,也可用三家对其化解。”

又闲聊了几句,时间已经不晚,大脑也已有些疲惫,互相留了手机号后,便匆匆的下山去了。

第二天,与孟老师互加了QQ,老师问能不能对三家代表人物写点什么。好在近期确实无所事事,就写了一些,发给孟老师指正。

问:“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

老师说:“是不想想把我们聊天的内容整理出来,去发表呢?”

回:“是有这想法,不知您同意不同意,毕竟所有精华都出自您的口中?”

老师说:“可以分上下卷,上卷只录入你个人想法,如果可以,根据情况我再决定是否要发表下篇。”

回:“好的,老师。”

之后我把此前对三家代表人物的想法发给了孟老师。

三家论述

三家之中,佛陀应该是活的最明白的,放下一切,不着于相,立地成佛,得大自在。佛陀将佛意很自然朴实的倒映在镜子上,明了而通达。

老子道境是最复杂的,窥视天地自然,窥视人心,在多角度多层次来映射道境,让人看不清,琢磨不定,如将道境映射于瀚海波涛之中,让人感觉涌动而缥缈,更使人只见波涛不见道意。

庄子应该活得最纯粹的,有人说庄子活得洒脱,不见得;观《庄子》一书,庄子应该是即真又直,得了道意失了道心,最终庄子是否得道境,因未通读,现不得而知。庄子的道意是映射在流动的大江大河之中的,时而静水流深映射清明,时而开阔无边过于散漫。

孔子境界应该是最老实的,他不追求至高缥缈的道境,而是退而求其次,追求“仁义礼智信”,在人与人中寻找其中的道,他也不过多讲人心,只是朴实的制定准则,躬而行之世人皆能成为世人眼中的大家,若世人想达得道,有些缘木求鱼,至老或得。孔子的道意映射如明月照身影,有其影而无其神。

阳明先生应该是集各家为一体,形成心学,与慧能应该处于同一等级,然单论修为,应该稍逊于慧能,直至最后才完全明了道境,然两人为后世指明了修行途径,相较于佛陀与老庄,仅映射道意,贡献上来讲一为开创者,一为传播者,其贡献都很大。

孟老师看到后,语重心长的说道:“有点敷衍了啊。”

我不好意思的说道:“老师,在听您微言大义后,我对自己这点想法,始终提不起兴致再去深究。为表歉意我再写一篇。”

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感悟

今人所不能悟佛、道两家之言,实为未悟道者,断章取义给予注释,将不能言说的大道,极尽可能的细致的去言说,去解释。误导后人限于各种言语之中不能自拔,愈修愈远。

今仅言“儒”、“道”、“释”三家,三家境界之至,合而为一,最终达到一种“道”的境界。

后人常言“道”是自然规律,谬矣,三家圣人所言的是最高境界,即为得道的境界。“得道”若为得“规律”,人之生也有涯,而追求无涯的“规律”,不易怠乎?

儒家所言得道:“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此心光明,夫复何言”此为达到得道境界。

道家所言得道;“游刃有余、呆若木鸡。”“未孩”“失吾身”用道家语言描述道:“道可道,非常道。”很明白的讲述出到的境界,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的。

释家言道:“佛说般若波罗蜜,皆非般若波罗蜜,故名般若波罗蜜。”同理也道出了“得道”境界的不可言说,与佛陀拈花微笑是同理。

“得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神秀说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以术为舟,慢慢进修,偶或可达彼岸;另一种是明心见性,明了彼岸,以心为舟,终究达到彼岸,达“得道”境界。

儒家之进修,以突显中正道心,然修为之道,终陷入己家所汇总的“仁义礼智信”中,少了开阔,局限在几字意中,终究陷入缺憾中。

道家之进修,辽阔宽广,以抑制惟危人心,突显自然道心,终究达“得道”至境,随任自然,无所有碍。就所包含范围远超儒家。然相较儒家更难精进,更难达到至境。

三家至境、得道、彼岸了解了,就如同欲海沉浮中有了灯塔,余下静修即可慢慢达到。

三家静修方式不同,也就说,三家所乘之舟不同。若乘儒家之舟,当以心学为重,以“静、定、慧”为内,心学为外成舟,终将达“此心光明,随心所欲不越规矩”之境。

道家,以“静、朴、愚”为内,以抑制心恶为外成舟,达到自然得道之境。

释家法门较多,然内应为“戒、定、慧”为内,以不着于相,明心见性等等为外成舟,终究达到彼岸。

此三者为达到人生修为的至高境界的法门,得大自在,大神通。

孟老师看后,对此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道:“可以整理一下各家学说,下次见面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我忙应下,开始慢慢整理三家精修之法。

以前读书,仅有一小段时间写读书笔记,现在想想对我帮助很大,后来骄傲自大,自以为书越读越薄,已提炼真意,故停笔不再写,现在想想很是不对,读书提炼真意是书本内容,读书笔记是写自己理解,会有更深刻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因工作及考证原因,没有时间再去深入阅读,环境造就也实属无奈。

有多年前的读书笔记整理可以先用来整理一用,可以领略学习感悟过程,也算是由浅入深了。

致道经

前言:

《致道经》计划写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内篇即修身以见自己,内修卷主要以给人平和恬淡的状态,直指本质的智慧、念及生死的超脱;中卷为“识外”即见天地,论述天地本质,讲解自然大道;在自然之下感悟人的定位,下卷为见众生,主要讲解社会结构、人之本性、众之本性;下卷为“志成”卷,因于上中卷之基础,完成博学以成志。

三卷成则人生可期,不再被束缚于世界之形,人人得自然欢喜。

第一卷:内修

有一门这样的学问“内修”,感觉很有用,又感觉很没有什么用,它赶不上其他学科,看得到、摸得着、听得见、用得上。如语文可教会我们识文认字,数学可教会我们大小多少,历史能让我们知道前人故事,地理能让我们知道山川风貌。“内修”这门学问,官方教育中我们弃之已久,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用来描述它。

“内修”本身就为修之于内,用之于内、映照于外、看不到、摸不到、非同类甚至感觉不到。我们有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但最终流传最广,最是深奥、最本源的恰恰就是这“内修”之法。

前人感悟大道,又经时间验证,最终浪里淘沙传到我们手中,如一颗颗闪亮的星辰,感悟其一,用益无穷,就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么智慧、质朴的修身养性,成才立世之学。人生在世不用多学,仅仅几句完全可以受益终生。为自身正学,为自身根本之学。这样的好的、积极积极向上的,正识正觉的众生大智慧,我们有太多了,再如“实事求是”;还有近两天看到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我们现在刷到最多的是什么呢!让人痛心疾首的《狼*》、《鬼**》、《羊**》等等等等,不教人做人,教人做鬼,最后成魑魅魍魉。当真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道德不显、奸邪丛生。

“内修”之中有一门顶级学问,也就是人类至今最高修行之学“致于道”。致道之学一直是有悟性、有觉性之人,最终的心灵归宿,前之圣人,无不是在致于道中有杰出成就,杰出贡献的人。

第一章:问道

世间有“问”,虚无难明;世间有“答”,胡言乱语。

问曰:为何要致于道呢?

答曰:一个词“闲的”,人若有闲,心若无事,不追求人生最高精神境界,又去最求什么呢?人若身体忙着养家,心中念念房贷,谁又能去最求这虚无缥缈的精神中的大自在呢!!!

问曰:致于道有什么益处吗?

答曰:有,会让你精神错乱,会让你心神内耗,会让你一眼望去全是瓦土,找不到同类,见不到感触,只能返璞归真,活在一个自构的活泼欢快,满是欣欣然的自在安适中,内心却是冰冷孤寂。

问曰:致于道会设限吗?

答曰:我不知道你讲的设限的具体含义,我讲的至于道却是无可限的,众生生活于现、多数的多数都困于心、劳于体,不知何所为,又不知何所止,身不由己中浑浑噩噩,时间流逝了,生命穷尽了。众生回思己身,我们有什么、我们学了什么、我们懂得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世间所有人为规则,一条条束缚住。还有欲望,自身的束缚。众生所承受的限制已经不止上有多高,而是周身腾挪之地全无,仿佛全部被绑在一个个猪笼中,你挨我、我挨他,在时代的洪流中,顺水漂流,紧紧夹杂在其中。人类引以为人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推演能力全部在生活的洪流下,让你头晕脑胀,无法思考,沦为血肉机器而已。

问曰:致于道能突破限制吗?

答曰:不知道,理论上致于道不止会突破限制,不止会挣脱内心枷锁,洗涤心灵尘染,还会让众生获得无上智慧,得无上能力,挣脱身不由己的洪流,顺利抵达彼岸。

问曰:什么是“道”呢?

答曰:“道是高维度投影在此维度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人在此维度自在安适。”道是一种内修概念,与佛、德、仁、义等一样的。只不过更加的深奥难明。如果我们说一个人为大德之人,有大义之人等等,是有一个不具体的概念,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是得道高人,这样的概念趋于更加模糊,越是模糊的概念,其含义其延伸义是越广的。道用于表达的实体,本身就是具体而又不具体的,故虚寥难明。

问曰:“道”到底是什么呢?

答曰:这有两种理解,一种小乘理解是站在人的角度上去阐述道,另一种大乘理解是站在无极角度上去阐述道,无极角度的道,我们就不再精研了,人穷极一生可能只能停留在人的角度中的道了。

理解“道”有一个很偷懒的捷径,“道”是人创造出来的,“道”是人的意识中形成的,无论“道”是多么高深难测,总归超脱不出人的前题。故前人“心学”大家,林林总总的述说,阳明先生:“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慧能大师:“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内修”中小乘“道”也可以一时明白起来。

问曰:怎么没有一时明白起来啊?

答曰:因为我还没有描述“道”呢,“道”我们暂且可以这样理解,1、“道”是人“内修”的至高境界。2、“道”是佛家的“心无所碍,不着相的境界”。3、“道”是道家“如婴儿之未孩”的境界。4、“道”是儒家的“此心光明”的境界。此几条言论全集于“内修”之解,不知能否一时明白起来。

问曰:恍恍惚惚、若即若离并未一时明白起来,有外在明白呈现吗?

答曰:《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可用来外在描述一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道之外用可用于“皆中节”。《致于道》借佛意一用:“言即法、行即法。”《道德经》:“无不治以,故无尤,等。”都可为“道”之外在表现,道是难以描述的一种状态,真实存在;可用虚无缥缈来形容,也可以用归真入朴来描述,他是一种恰好的状态。

问曰:“道”是不是,人之“内修”达“无碍、未孩、光明”之境,以之所言所行成“和、法、无尤”呢?

答曰:虽然总结的有些省事,基本将基本的“道”之所用概括了吧,这可能是呈现出来的最为简陋的“道”了。

问曰:“道”真实无虚吗?

答曰:我怎么知道呢,你觉得“德、仁、义、礼等”真实无虚吗?若为虚,则全为虚吧,你我天地可能为实吗?思维偏了,偏到大乘“道”里面去了。

还是明确一下吧,“道”真实不虚的。无所不在的,无所在的。其实很难用我们此维度的语言来描述的。举个不怎么恰当例子吧,两方对垒,蓝方用望远镜,并且从未听闻红方的卫星导航系统,蓝方所有行动都在红方的卫星导航系统监控内。对于蓝方来说,是不是能感觉有一种“道”的存在,时时刻刻掌控己方的数据。但是这种“道”,蓝方很难说的出在哪,很难描述出它的存在形式,但是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他的威力。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可能更容易让大家理解降维打击,与低维描述的困窘了吧。

蓝方指挥官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卫星定位系统呢?:“报告领导,感觉红方有个高科技,无所在而无所不在,无法正面攻击我们,而让我们无处不在的受到他的攻击。它超脱出我们的想象之外,无可名状,他真实不虚,而又虚无难明。”

蓝方领导:“…………,你说了个什么东西。对垒结束,派人去学习吧,学会了就明了对方用了什么高科技了。”

“道”的难测远远超出了卫星定位系统理解的范围,甚至超脱时空,化去因果。去修行吧,修行到了,就明了“道”是什么高科技了。

问曰:吹牛了吧?

答曰:承认。是个人理解的,可能有此能力,可能本质仅是简单的提高内修境界。

问曰:怎样致于道呢?

答曰:这问的我也有些难以言说了,如拿绳索去驯服江河,抛大网网罗虚空。

问曰:好好说

答曰:额,好吧。致于道其实就是学习的过程,过程就像是我们上学学习一样一样的,当我们拿到一本教科书时,当然是正规教材,不是被有心人有心过后的教材。我们了解书中有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这些知识以书本为承载,明明白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候,我们不能说我们已经掌握了书本中的知识,我们要通过学习理解记忆吸收转化为我们能运用的知识。这才是我们学习到的知识。

这个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一、知识真实不虚的,二、知识是可被理解学习的,三、知识是修之于心用之于外,也是明明白白的。

致于道,也是一个学习理解感悟内化升华运用的几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就有一些障碍了。

一、“道”有没有、在不在世人观点不一的,二“道”是什么,没有定义的,大家纯靠自己理解领悟,这就决定了不可能统一学习理解,当然万法归一,不能判定谁对谁错,传统学习方法不可能批次生产灌输于每个人,三、“道”的承载文字都是让人很难理解的,更不要说用来修行了,四、更为恼火的是“得道”之人,自我化自在了,不执着于相了,失去了向下的传承,五、“得道”之人所言所行,自然无迹,很难说这是悟道后所用之于外的。

问曰:烦,说有用的。

答曰:好吧、致于道就是将模糊的道意,让其须臾不离其身,将身、心、意浸染其间,感悟道意,做到道不远人,人不远道,后忽然开悟,人道合一,完成了。

问曰:“道意”是什么呢?怎样使其不离己身啊?

答曰:“道意”很多啊,刚刚所举例的“无碍、未孩、光明”,这都是,需要很深的“内修”之基,需很深的文学功底,不然意会不到,或意会很浅,很难达到人不远道,浸染其间的。

不离其间也是有心法的,随意一想大概是这样的,心静、心定、孩(法喜)、心净(无碍)、未孩(不着相)、返生机勃然。

问曰:前面几层还能理解静修,后面几层有些吃力啊?

答曰:顿悟啊,还有一种修行方式,顿悟。你也不行啊。都是大智大慧,或者本性自然之人。

问曰:怎样时才能忽然开悟呢?

答曰:看透生老病死,放下心中执念,超达自由之境,不再执着于相,不再束缚于欲,恬淡自然,自在逍遥。

问曰:能讲一讲大乘之道吗?

答曰:能啊,大乘之道,当你小乘圆满,大乘自现,独超脱于天地精神往来。

问曰:“道”的外在之用与内修的相辅相成关系是怎样的呢?

答曰:问的漂亮啊,“道”的外在表现其实就是为保持身心安适,不起妄念的内外结合,外不扰于内,内有静,而外有中,内有定,而外有和,外无事,而内有净。外何以无扰于内呢?不争、退、若水。如何有定呢?心外无物,吾无身。

问曰:找打是吧!

答曰:额,换个说法,内外之修可以这样理解,由内而外,如阳明先生所言:“心外无物”,即、内修己身即可,完全可以解决外部所有问题,静可生慧,定可笃行,净者有明仅三层,完全可以在内修期间解决遇到的所有外部羁绊,若有超出范围者,知止而定。

由外而内,阳明先生一直未能悟透守中,仅说了一句:“人需在事上磨。方能立的住”。《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举世而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若阳明先生了解庄子说的这句话为真实不虚,可能会有所悟。由外而内,老子说的最是明了:“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外之纷扰,内之无扰,守中之要为“吾无身”。无身即以身化未孩,更甚者无身,无已无身,哪还有“荣辱得失之加劝加沮”。失无可失、低无所低而贵食其母,内修致道耳。

问曰:再直白一些?

答曰:做可做之事,行可行之行,言可言之言,以退、以柔、以低、以虚,事不扰于心、行不扰于心、言不扰于心,心守静潜修,失吾身。“退、柔、低、虚”非道,用以求道耳;“仁、义、礼等”非道,求道耳。

问曰:怎样理解心?

答曰:心者、镜也。

问曰:为何有《阴符经》中言,心者、机也呢?

答曰:看何以用了,用之于镜则为镜,用之于机则为机。

问曰:致于道是不是会化消人的七情六欲,使人不是人呢?

答曰:可能吧,不能达到返璞归真的,一味愚修之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但是真正“内修”之人,七情六欲反而更加的入味,感受更加的深刻与亲切,但是都会被“内修”限制于一定范围,就如同扫地僧所言,相应佛法化解,相应的绝技。不仅七情六欲,五感六觉都会进行二次觉醒,更加的敏锐深刻,甚至达到神通的境界。

问曰:你这是想象着说的吧?

答曰:当然是想象中说的,冥冥中还有一点真意指引。

问曰:你这是忽悠人吗?

答曰:是忽悠人啊,“致于道”只是一门学问,我把他摆出来,放这里,爱学不学,爱修不修。世间学问多得很,可取其他。

问曰: “致于道”这门学问能赚钱吗?

答曰:能啊,致道之学,作为最顶级的强势文化,不止能赚钱,还能取之有道,用之无穷。

问曰:“致于道”这门学问能让小朋友提高分数,考取名校吗?

答曰:当然能,致道之学,第一层达修静,心静则注意力集中,心静则无有它念,心静生慧养脑保神,好处良多,提高分数不在话下。

问曰:“致于道”这门学问能开启人们心智,突破人之局限,开发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助力人类进步吗?

答曰:当然能、道是不设限的,道是穷极无极的,稍微有所修,突破自我认知局限,开拓心之格局,分分钟的事。

问曰:“致于道”这门学问会扰乱现有社会秩序,扭转社会发展吗?

答曰:肯定会有所冲击,但是一定是向好的一面发展,向更好的一面进步。

问曰:“致于道”这门学问会出现内卷吗?

答曰:也许会吧,但不会严重,毕竟他修之于内,大都用之于内,对他人干扰不多。

问曰:“致于道”能解救出,文化入侵所毁坏的、一代代人之心智吗?

答曰:呵呵。这是你所能提及的吗?封杀你!

第二章 修真篇

问曰:为何要开修真篇呢?《致道经》原本就是一门内修学问啊?这样不是让众生对其产生虚妄怀疑吗?

答曰:众生怀疑与我何干呢?今、仅想把“道意”理解出的感悟,倾泻于书上,争得片刻芳华,若无所书,顷刻不见,损失过大。

问曰:人真的可以修真吗?

答曰:看世人怎样理解了,“内修”本就是世人修真的一门学问,用之于“道”,则为道修之用,用之于“术”,还是有修真奇效的。

这里所讲的修真,只是强化神识的过程中,对五感六觉有了进一步加强,超出世人所认知的范围后,被认为修成真人、至人、神人。并非世人理解的腾云驾雾,逍遥飞升,道家所言神通,大都为意识强大,内敛精神,神游九天,是意识创造出的内世界的一种概念。

问曰: 修真真的可以增加五感六识延长寿命吗?

答曰:“内修”也有很多方向,也就是求道有很多方向,有些人为求大道,殚精竭虑,消耗甚大,即便终于悟道,仍不能填补精神内耗,不可能延年益寿的;有些人自在安适,处在一种接近大道的环境下,自然而成,寿命不得到延长,这门学问存在的意义就损失一半。

问曰:有修道有成的例子吗?譬如说你自己。

答曰:没有例子,我自己也不是,这些学问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灵光咋现,妙手偶得的,是经过长时间捕捉积累成的,我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是不会太过明显,少时耗费过大。

问曰:你这不是忽悠人吗?

答曰:不忽悠哪有人学呢,哪有人做呢。写这完全没有意义了啊。

问曰:服你了。

问曰:能具体讲解一下修真的方法和步骤吗?

答曰:第一章节已经讲解过了,自己认真去领悟就好了,若为修真,神识向五感六识偏一下就好了。

问曰:能放低一点,逐个讲解一下,心静、心定、孩(法喜)、心净(无碍)、未孩(不着相)、返生机勃然,这几种境界及修行方法吗?

答曰:下几章试着说说吧。但很难讲,不要抱有太大希望。

第三章 修静篇

问曰:何为静?

答曰:静者,心如常、恒也,水无波而镜无尘,思于内而外无可扰之,居于慧而行于知止。

问曰:何能得静?

答曰:《道德经》有一句话:“浊而静之,徐清;安以重之,徐生。”心无扰为静,不扰者,荣辱不惊,无吾身可得。

问曰:静能生慧?

答曰:静能生慧,静者心鉴无尘,可去形得神,守一制要,无可遁形。

静以求道,寻万物因缘聚会,实事求是,方可得慧。剖析万物之运动聚会即为慧。

问曰:何为形、何为神?

答曰:“行”为表象,为承载,“神”为本性、为自性。所有文字皆为表象,然神孕其中,得神而忘形,如张无忌之修太极。凡有大成就者皆去形行神。

问曰:静能恒留不离吗?

答曰:这是“内修”的一个过程,慧生知止,知止而后定,定而静可恒留不离。如小学知识,心无所念,然不离其身。

问曰:静有其他修习方法吗?

答曰:如来无实相故称如来,修静之法无定法,故称“为道”。

问曰:找打?

答曰:得静有千千万万种方法,凡能静之法,皆为修静之法。最高明者,一念得静定;次之法受戒克己;再次之法寂然不动等等,法无定法因人而行。

问曰:得静之境,何以为成?

答曰:知止得定,去形得神。

第四章 修定得安篇

问曰:何为定呢?

答曰:念成为定,念者今之心也,找到现在心,为定。

去除心中一切杂念,降龙伏虎,驱逐肝胆戾气。

问曰:你这定义的跟玩似的?

答曰:写这不就是为了好玩吗?静以寻心,念成心定。

问曰:念由何来,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答曰:给我找事对不对啊,中国之发展,人类之发展,表面上是依赖于科学,其实真正的创新、超脱永远是先心智再其他学科。

讲“念”就不要讲科学,科学可能永远解释不了,最近多少接触了点中医,国之愚人一直排斥互黑,开口便言不科学,看不到摸不着;那么能不能用科学解释一下“念”,解释一下你的思维想法,解剖学能查得到吗?仪器能探测出你现在是什么想法吗?你的想法何所来吗?但你的想法蠢不蠢在呢?

念何所来是个哲学问题,还是个玄学问题,仅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念还是有脉络可循的,起心动念,不是起于虚无,动于旷野,还是基于我们现有世界和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组合而成的。

问曰:由静入定,定念都是好的吗?

答曰:世间有对错吗?有优劣吗?人分而已。念无对错,定念笃行,亦为工具而已。

问曰: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答曰:没有、我只是对道有些其他想法而已。自然道凸显而已。

问曰:说来听听。

答曰:“道”是一种境界,这样的境界是术之极尽后的升华与归扑,我们现在及佛道儒讲的“道”,其实是一种“内修”之术,及“内修”之术达道之境界,我们只能说“内修”大道,内修得道,并不是说,我们每事每物都达道了。只是“内心之心”达道了,用达道之心做人固然自在安适,做事固然事半功倍,但是在其不了解领域,扔不可能突然就能达这个技术领域的“道”。

“内修之道”是做人修己之道,如张无忌的“九阳神功”为内功心法,有了这样的内功心法,学习其他一切技艺相比其他人而言,更像是高维之人与低维之人的对比,形成降维打击。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学习可以是本省状元,有些人却是很难达到本科线。

90年代冷战时期一段时间内苏联的科学发展一度超越美国,美国从各个方面找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同一段时间内,苏联文学一度超越美国,美国科学发展的速度是因本国文学发展式微造成的,当年看后当做笑话听,现在不得不说。

问曰:真的没有执一而成的大道吗?

答曰:有,为天道。任何技术都可以剖析出本质,直抵目的,已经是超脱之人,真正的至人。我想我们是达不到,因为还没有这样的一门学科,直达大道,《易》、《元素周期表》、“各种公式定律”虽然是这样一门学科,但是终究还是差了什么,“物性”不全。需一大智慧之人来补全,可以断定的是,这个人一定是国人。

问曰:不要乱说了,好好讲讲念之所成及念之所成方向?

答曰:一边说不让说,一边又问的玄而又玄,念是影响一个人说话做事的重要因素,生于心而不束缚于心,念受外部环境影响太大了,影响念有时就是影响人生走向。

算了,不说了,困。定也算讲明白了,定而能安,也算是内修进一步了。

别篇:天道与人道

问曰:最近怎么回事呢?

答曰:看出来了啊,“道”总被天道与人道相互混淆。

问曰:天道和人道有什么区别吗?

答曰:当然有了,天道自然,万物平等,无高低贵贱,各安其性,以性流转,春发夏长秋实冬藏,凋零也罢、夭折也罢,木茂也罢,树参也罢,都是生命与非生命的运转。

人道就复杂的多了,人性善易,心机不测,高低贵贱,以成其私,道德法治约束难禁。

以天道理人道,无私不成,无利不行。人心不古啊。

致道经 第五章 命理学

问曰:好久没有更新了听说你去研究命理学了,这边的修身学不修了吗?

答曰:你知道我本随性,性起而起,性止不止,妥妥一矛盾体,修身学问已有纲要,细枝末节不急于成,成本为画蛇添足之言,不急于一时。

命理学博大精深说是去研究不如说是去膜拜,在此过程有一新发现,对于修身学有一定助力。

问曰:命理之学本就玄之又玄,未来定数本就可以更改,又为不可验证之学,心诚者有,无诚者无。

答曰:命理之学玄能过“道”?变莫大乎心。修身之人又谁在乎验证呢。

问曰:说点有用的。

答曰:命理学,无论虚实,其支撑理论,还是推演根据,无外乎人之念,念为人之根本,亦是命理学之根本。一切推演之成败完全框于人之念之稳定,此稳定并未为念之不变,而是变亦在其心性范围之内变,其命理方可推演方可框定。

古人命理学为何如此精准,因人之接触外物方式方法单一且有限,今人之命理较古之人,稍显多变。

其念定若人之行之于路,划定而已,有优劣等,难以更改。

修身之人,其念正大光明,不依于世俗之路,跳出三界之外,五行之间。无命之命。终为大才。

致道经 第六章 至于学

问曰:学习有道吗?

答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道,一种很高层次的道。我们有这种能力并不觉得学习能力为道,换一种方思思考,如果人没有了学习能力,就会发现学习能力的伟大了,近乎完美之道。

问曰:已经存在的就不要再重复复述了。

答曰:因为很多人天生有这样存道的能力而不加以运用,或者说有这样的能力现实却剥夺了这样的一种环境,人之大哀,国之大哀。

问曰:还是讲一下学习中的道吧。

答曰:学习中的道很简单的,拿很小的一个小实验就可以了解了,我们拿出一个概念、一段文字、一个公式等,去学它,一遍一遍又一遍,就能切身感受到学习中道的存在了。

问曰:就这样简单?

答曰:就是这样简单啊。

问曰:就这样简单为什么学习中有好有差,考试中有高有低呢?

答曰:因为重复的遍数不同啊。

问曰:说的有点道理,能不能用道的概念区分一下呢?

答曰:可以的,说的朴素的话,可能让大家觉得有点玄了,让人望而止步,大可不必的,都是很简单的概念。

学书本纸上的内容,可以分三层境界,

第一:“得形”;

第二:“得神”;

第二:“得道”,或者说“得无”;

问曰:又开始乱说了啊,说好理解的。

答曰:好吧,第一“得形”可以理解为得文字本身,理解文字的含义,会背会叙述。很多人停留在这一层级,应试而已。

第二“得神”可理解为得到文字所描述的本源,用文字表述物的本体,文字所引发出的情感共鸣,一部分人能达到。

第三“得无”可理解为将神完全吸收转化后纳为己身的一部分,已不再浪费心力承载与关注,无所在无所不在了,可达到的人很少了。

问曰:说的太好了,现在人为什么达不到学习的至高境界呢?

答曰:管你什么事呢,问的太多了吧,知道之后自己修行就好了。

问曰:说一下吧。

答曰:两个原因吧,

一是环境原因,环境不允许你有这样多的时间、这样的心境去悠然的感悟领会。

二是人们不知道有这的学习境界,不知道就不能行道了。

问曰:“多”于“精”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呢?

答曰:“多”是积累,“精”是创新,

人啊,能以“精”进而积少成“多”,很难有“多”进而转化为“精”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环境之弊也。

致道经 第七章 入净篇

问曰:所讲的“静”、“定”、“净”全为心学内容,心学是寻道的基础吗?

答曰:千百年来,中国寻道文化,其根本是立于人之上,人之定念在于心,寻道立足于心学之上也算是找到基础了。

问曰:还是讲“净”吧。

答曰:静和定是一种状态,净是一种特质,是由变到质了,人道讲“净”,以人划分,利于人之净为净,天道讲“净”,以自然划分,自然之净为净,此处只讲人道之“净”。

净者、精一也;净者、明也;净者、不染一尘也;净者、进可明心见性、不着于相也。

净的另一层含义,心不着相,无相境,不再仅仅是修心上的静、定。静、定是入慧求念的方式,得慧、定念而止,一念一慧非念非慧,“净”是无念、无相的本体,得无上之不着相之大慧大念。

静所求得之慧,为专一之慧,定所止之念,为专一之念,世事千千万,静定非道之终结。由静定入净方可。

问曰怎样做到净呢?

答曰:神秀有“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得净是由一种状态,成为一种常态,在“静、定”的基础上,心达到一种通透干净的特质。

问曰怎样做到净呢?

答曰:无为而为啊,无念而行啊,以放下之心行求得之事啊,

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可以有“舍”慢慢清除到这样的状态,舍弃世间颠倒是非,舍弃世间一切过欲,保留心中积极、阳光、正觉之念,梳理洗涤自己心灵尘垢,反复克己修身、反思清除,最终达到无尘无垢的境界。

这是一种高一级的心念,以无念为念,以无相为相,无为而为,想要做到只有放下,一念而成净。

问曰会达到一种怎样状态呢?

答曰:心灵通透无碍,清澈柔和,心明如镜,无物不照。心静如渊,无念形影,去留无迹。

问曰“净”会长留不去吗?

答曰:看个人修为了,修为到了自然会长留不去,而且会进一步达“未孩”之境界;若是心念逆转,自然不会“净境”长留。

致道经 第七章 未孩篇

致道经第二卷 第一章

问曰:第一篇中的静能得慧,定因念止,何为慧、何为定念呢?

答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儒家的,一种是道家的,儒家的简单明了,以诚以真,偏向于光明,易修易成,然在生活中作用有限,直至达到入净的境界,方能化术为道,自在超脱。

另一种道家的,道法自然,无对错得失,如一枚硬币,正反同时,在静定两境界易自我怀疑,难修难成,直至达到入净的境界,方能化术为道,自在超脱。

此卷讲人性故选取道家观念,唯用是从。

问曰:佛家怎么不提了呢,是什么原因呢?

答曰:佛学主要是心学,介于两者之间,缓修为戒,精修为悟,其慧其念不具有代表性,直达净方可归一,佛家教人以善以慈悲与儒家基本相同,只是概念有别而已。

佛讲出世,有致道经第一卷,闭门静修即可,就不劳烦红尘争渡了。

问曰:致道经第二卷,具体讲什么呢?

答曰:致道经第二卷为中卷,中卷为“识外”卷,主要讲解人之本性、众之本性;破解人之心。这样才能在人生下卷志成中知阴阳、明暗。

问曰:具体讲解什么呢?

答曰:以性定修吧。分个人与集体吧(待定)。

问曰:怎样了解一个人呢?

答曰:听他怎样说话啊,每一句话都代表心中所思所想,一开口聊会天就明了了啊。

记住哦,第二卷是在第一卷的基础上修行的。第一卷是自修的一门学问,第二卷是明人的一种学问,第三卷是明万物之理化为己用的一门学问。

 物有物性,人有人性,分别讲解人的每种特性就明了人心了。

问曰:此有渐修之道吗?

答曰:还不知道,现在没有思路,还需认真思考,整理归纳。有趋利避害,有怒、喜、思、忧、恐,

思篇

第一卷致道经分两条线,一条线是精神状态,即“静、定、净、未孩”。另一条线是心念所依,即“诚、真、净、未孩”。我们可以将精神状态勉强定义为“阴”,将心念所以定义为“阳”,阴阳互济定义为“和”。

做人修身之始,现时代绕不开儒家之真善美,无论人之修阴多么精深,只有修身养性达到“净”之境界,阴阳归一,方可放下仁义道德,达到无念无相境界。

心念所依

致道经第二卷,讲人,人之起心动念,一定是由另一人相互作用,即双方互动为以整体,如硬币一体两面,同时进行。

人之交流,感情、利益而已。

人性有,趋利避害、傲慢偏见,怒、喜、思、忧、恐。但采取的避开措施不同而已。没有一个人喜欢处在一种心态急躁,轻浮无根之中,都在用各种方式达到自己处在安适自在中,佛当年静坐菩提树下,领悟无上佛意,叹到:“世人皆具备佛性,却因颠倒执着不能证得。”

人的修行有高有低,但心念大都符合现今道德与法律框架之中,明了人之起心动念之机,洞彻人之心念阴阳,首以真诚,以尊重、以自重去沟通,产生吸引力与排斥力。

静以求道,万物因缘聚会,实事求是,方可得慧。剖析万物之运动聚会即为慧。

几天后,又在孟老师的客厅相见了,我拿出自己整理的《致道经》,老师看后问道:“这是以前的读书笔记整理的吧,整理成这样形式是对过程中的一种致敬吧,也算不错了。我们再聊一下,道应该会有的。”

和上次一样,孟老师先是提问后是点拨,很可惜的是孟老师的观点不同意发表出来,孟老师原话是:“年龄大了,只想平平安安的安度晚年,不想因个人见解,遭受迫害,有些观点可以想但不可以说,如果自己百年以后,环境变好了,有缘人可以发表一下。”

老师问:“人生意义是什么呢?”

答:“人生哪有什么意义,体验而已,如果说有追求,便是自由的体验。”

老师问:“什么是道呢?”

答:“老师,我试着说一下吧,在没有经过老师指点前,我认为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直接表述的,所以在此之前,认识也罢、理解也罢,都是感悟道意,捕捉道的一种状态,如儒家'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佛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见诸相非相而得大自在’;道家'如婴儿之未孩,圣人皆孩之,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样虽然也能接近'道’,也能达'道’,但总觉得有些抓不住,握不牢,求其'道而不能得'道’求道之状态,两者很难合二为一,心下总是虚无缥缈,如同在学道家之前未读儒家般,根基总立不住。”

老师说:“能领悟到道意,并去临摹道的状态,已经时接近大道的最好状态了,现在有多少学者还停留在背书讲书阶段呢,临门还远。”

老师停顿了一下,说道:“试着说一下,现下认为的'道’吧”。

回:“道是一种状态,一种极致的状态。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达到以上三家之道境。这样的状态是怎样的状态呢?还是回到开始的比喻吧,外界对自身的输入输出,输入输出信息对自身情感的触动,引发出七情六欲的情绪;因为有情绪的存在,掩盖了本我的心念,本我的心念就是道的状态。去除七情六欲,由本我心念而成的状态即是道的状态,因无所住而生其心,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因生于心,不染红尘,故无七情六欲之感触,无是非对错之杂辨,无挂碍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无智亦无得。因自生自成故,具清静、具大自在、具无上智慧。”

老师说道:“得矣”。

回:“因无干扰,故所生心念无属性,故无是非对错,故无对立而在,故无光明黑暗,故无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相和相随。所以儒家的二元对立学说很难达得道境界,道家学说得道而又破念,故杂乱无序。立足于心念,道成矣。”

老师说道:“总结的不错,延伸至内外吧。”

回:“内生之于心念,得道之状态,有无上智慧;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以不着于外界之相,然需面对外界之实,内唯心仅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唯物才能行自己、触天地、交众生。故佛道两家大都选择出世,不染红尘。佛修来世,道炼金丹。”

“知我是我,而行于世,人直接而纯粹,淡薄而又热切。因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因处于道境,而行于世,世事皆行止于道,无所不成。”

老师说道:“至矣,彼可归矣”。

我放下茶杯,飘然而回,当晚接项目通知回工作岗位,因QQ被盗,久找不回,暂与老师断于联系,等年底休假回家,再临院落,已被违建拆除,问及四邻,皆言已移居海外,未与我留片言,当年说言老师之言,因无授权,终不能发表。甚为可惜,多少年以后,可能会在海外流传至此吧。

记录至此,不再心心念念,心怀大慰;感觉今生也算有交代了,往后余生可享自然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