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限度生存实践观探析
2023-05-25 | 阅:  转:  |  分享 
  
RE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一限度生存实践观探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多方面的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这一思想在
现实生活层面上,即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与当代生态伦理学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指示着方向。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视天、人于一体,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界与人是不可分离的,
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人来于自然,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如同生物间的母子同胞关系,故“民胞物与",“物无贵贱'' 天人合一
" 自然生态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并不反对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不过这种利用是有限度的利用、合理的利用。在实践观上体现为限
度生存的原则。限度生存的原则在儒家那里表现为“以时顺休" “节用裕民"的儒家环境管理的王道仁政措施在道家那里表现为“知止可以不殆"
、“知止其所不知"的道家生存智慧。“以时顺休"、“节用裕民"的儒家环境管理的王道仁政措施。儒家的环境管理是施行王《十态“《0老 2
009 · 2 杨青芝秦 瑞ECOLOGICAL CULTU道仁政的重要措施。孟子提出要按照自然的生态节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去利用
自然资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人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鳌不可胜食,井木不可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卩]。这里强调的是对生物资源要合理地养护和利用,否则各种自然资源就会因为违时获取
和过度利,甩而耗尽。这些论证对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各有其时(“农时"、“林时"),利用它们必须“因地制宜"(
“不违农时”、“以时人山林"),才能保证自然资源为人所永续利用(“不胜食"、“不可胜用"),而且它不仅是当代人所需要的,也是后代人
维护生活的基本条件(“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注重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而荀子则明确提出了内含有与可持续发展思想非常相似的观占他提出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人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鱼螯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人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池渊沼川泽,灌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白.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
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2]。用今天的话来说,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提供的各种物质资源,故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的管理,用养结合,爱物节
用,使万物各得其宜,人类社会才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
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也居主动地位,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事情。
其要义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
不以其时,非孝也。"又《大戴礼记》 “卫将军文子"亦记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吕氏春秋·上农》
主张,应该使可再生的资源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它提倡,田野有五禁,四时有季节之禁。在利用自然物的手段和限度上,《吕氏春秋· 义赏》认为
,应该妥善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竭泽而渔",“焚薮而田",以“诈伪之道" 掠夺自然,是以“一时之务"损害 “百世之利"
,必然受到物种灭绝、无衣无食的惩罚。荀子也主张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但他更强调要“适时而“有节”,他提出“以时顺休 " “节用裕民
“节流开源",很有生态意识。荀子的自然保护思想不仅对实践有指导意义,而且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它不仅表现出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爱物思
想,而且明显地表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荀子的论述里包含了两种可持续性,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和人类社会与经
济的可持续性(“有余食"、“有余用"、“有余材")。前一类可持续性是后一类可持续性的基础,建立于后一类可持续上的制度(圣王之制)是
前一类可持续性的保障。这种将社会经济生活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睿智,是与今天人们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非常相似的理性态度。、
“知止可以不殆"、“知止其所不知"的道家生存智慧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根据其自然主义的哲理演绎出了一些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颇有价
值。“慎无烧山破石,延及草木,折华伤枝,实于市里,金刃加之,茎根俱尽。其母则怒,上白于父,不惜人年。人亦须草自给,但取枯落不滋者,
是为顺常。天地生长,如人欲活,何为自恣,延及后生。有知之人,可无犯禁。 匕把天比喻为人之父,把地比喻为人之母,反对烧山破石,伤毁草
木,认为这样做,地母就会发怒而上告于天,天就会折损人的寿命以示惩罚。人需要草木作燃料,但只要取枯枝落叶就行了,不必要折枝条、摘绿叶
,也不必砍伐活树,更不必刨挖根须,断绝草木的生机。如果这样:就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如果人的行为违背天道,堵塞四
时之气的运行,就是贼害天。人穿凿土地,大兴土工,就是贼害地。ECOLOGICAL CULTURE道家根据自己独特的直观经验,提出了
“知止可以不殆"的与现今人类生态学相一致的关于自然界存在着极限的朴素思想。老手认为,道是和谐的,它不追求过分的完满,不发展到极端的
过头地步,对超过事物限度有可能破坏自然循环的行为进行一定的限制甚至制止。。庄子也说:“知止其所不知”。他认为,自然秩序之所以被经常
弄得大乱,就在于人们不知其所止,只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考虑事物的天性和运动的法则。因此,人最高明的见识就是明白自己的行为应当止步
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地方。这种关于自然界有其限度而人们必须“知止"的思想,早于 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中提出的地球自然系
统存在着极限,人类的经济增长不能超越自然极限的思想两千多年。人类生存极限的灾难性后果越来越使人类明白:要想维护人类的生存,不仅要遵
循生态系统在循环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的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还要对人类自己生存所必需的消费有一个合理的态度,放弃永
无止境的物质贪欲,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因此,人应该合理节制自己的欲望,反对对物质欲望的不知足。他特别强调指出:“祸
莫大于不知足,咎其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则常足矣。"没有比不满足和贪得无厌更大的祸患和罪恶了,人的物质享受应该建立在人的正常而自然
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以此为出发点,道家提出一系列的保护农业生产和自然万物的思想,要求人们必须禁绝破坏生态和自然的行为,处理好天、
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知止的限度原则下利用自然资源。这其实就包含着朴素的自然可持续发展从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萌芽。而
且,“知足则知止,知足则常足”的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合拍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创立者,美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莱斯特· R
·布朗认为,把追求物质财富当作一种最高的目标,会导致灾难,人类应当去追求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财富,主要的目标应在精神方面。老
子的这些思想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在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中,我们可以把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能动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方面“顺应自然",遵循自然法则;另一方面发挥人之“用”,改造自然,使天人相互协调。因此,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
出来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依赖、有机联系,自然资源各有" 其时,利用它们必须“因地制宜要“适时" “有节",才能保证自然资源为人所永续利用等限度生存实践观。同时,也为今天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化学的重建,以及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提供独特的认识高度和思想高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一般方法论指导。参考文献:卩]《圣子·梁惠王》上 [2]《孟子·王制篇》生态文化 2009 · 2
献花(0)
+1
(本文系汀澜书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