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3)
2023-05-25 | 阅:  转:  |  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 智慧中国古代生 智慧,炎黄时期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加快,后经历代成熟完善,形成了以天人关系为思考对象,以“天人合一”
为核心的一系列观点主张。文 张 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发展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文化。在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着以
天与人的关系为核心的生 智慧。之所以称其为一种“智慧”,是因为中国古代生 思想是古人在实践基础上,通过对智力、知识、经验的整理而得
出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中国古代生 思想众多而冗杂,表现出碎片化、直觉性感知的特点。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 思想相比,我们将中国古代
生 智慧称之为一种感性的智慧,而非是一种理性的理论。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文明之 持续着进步之势。然而人类的进步却是以生
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人类在思考维护生 平衡的途径时,也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古代生 智慧。德国汉学家卜松山认为:“在环境危机和生 平衡
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强调儒家的‘天人合一’,或许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中国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也指出:“人类社会要
合理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和平共处’,因此就要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要调整好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
,在这方面儒家思想可以为人类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但今日之世界不仅需要较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要较好地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人类才可以‘共同发展’,这方面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无疑可以提供有积极意义的资源。”在我们关注生 平衡,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中
国古代生 智慧以其前瞻性,仍然发挥着哲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一、天人协调: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共同本质中国古代生 智慧,炎黄时期
已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加快,后经历代成熟完善,形成了以天人关系为思考对象,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一系列观点主张。虽然在中国古代生
智慧这面大旗下,各个学派的生 论说并没有形成一个严谨的逻辑体系,甚至有些思想还呈现出含义相悖的 势,然而归结起来,中国古代生 智
慧主要关注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人与自然的自然属性,其二是生 理想及其实现途径。1. 从天人的自然属性看“天人合一”在中国古代生
智慧中,天人产生的先后顺序是一个没有争议的话题。绝大多数学派都认为人来自于自然——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周
易》)鉴于天地与人类产生的先后顺序,并且天地万物孕育人类衍生这一事实,《书经》将天地比作人类的父母,其言:“唯天地,万物父母。”抛
开人的缘起,天人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即天人是一个整体,“微物亦有天理”,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存在的
价值。汉儒董仲舒认为,“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给万物以生命,地给万物以衣食,人给万物以必要的改造,因此他认为“三者相为手足
,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佛教从天人的同步性方面阐述二者的一致性,《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有云:“以一切
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黄帝内经》则从更加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天地与人的对应关系。《黄帝内经》Thoughts
思想 理论如果承认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中山水有灵的观念,那么我们就要加强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因为如果一个地方的风水得到了破坏,则很难
恢复,那么生活在此的人们则没有任何前途。认为:将天地分为阴阳,“自古通天地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认为阴阳是天地的基本属性;而“人
生有形,不离阴阳。”即人的身体也分为阴阳两极,“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会纪。”表现出天地与人体的相通性,这也成为中医理论的基
本入门法则。宋代宗炳的《画山水叙》中就描述了自然对人的精神情操的陶冶作用,“峰岫跷嶷,云林森眇,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人在
如此幽美的景象中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中国古代生 智慧中备受争议的一个主题。以此主题为背景,形成了意见相悖的两种观
点。一种观点是以道家和佛教为代表的“众生平等”观,他们认为:万事万物皆平等,本没有轻重之别,庄子认为: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人只是万千苍生中的一员,就好像是马身体上一根毫
毛,因此他的结论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另一种观点是以儒家、墨家,特别是以荀子和刘禹锡等为代表的“人类中心”观,他们认为,在自然
系统中,人虽居其一,然而人与其他物种是有明显不同的,位于自然核心的地位。墨子认为: “今之禽兽、糜鹿、蜚鸟、贞虫,因其羽毛,以为衣
裘;因其42蹄爪,以为裤屡;因其水草,以为饮食。故唯使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紝,衣食之财,固已足矣。今人与此异者也: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上》)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满足于自然提供的生存条件,是否能够利用自然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加工
。荀子则从人的社会属性证明人的中心地位。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气有知亦且有义,故 为
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人身上所具有的独特品质使他成为万物之首。刘禹锡则认为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即人能够掌握自然规律是
其“治万物”的关键。从本质上说,“人类中心”观也是一种“合”,它强调的是在 “敬天而道”基础上的“制天命而用之”,更多的带有哲学辩
证的色彩。2.从人与自然的理想境界处憧憬“天人合一”生 理想是中国古代生 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先贤通过憧憬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
谐,描绘出了一幅天人共乐的和谐图画。《周易?中孚》中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鹤在树荫下鸣唱,它的孩子为它伴奏。表现出中国古代先贤
憧憬生 和谐的理想。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王道》中更为详尽地描述了天人和谐的图景——“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
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不夺民时,使民不过岁三日,民家给人足,无怨望忿怒之患、强弱之难,无谗贼贱妒疾之人。民修德而美好
,被发衔哺而游,不慕富贵,耻恶不犯,父不哭子,兄不哭弟,毒虫不螫,猛兽不搏,抵虫不触,故天为之下甘露,朱草生,醴泉出,风雨时,嘉禾
兴,凤凰麒麟游于郊。囹圄空虚,画衣裳而民不犯。四夷传译而朝,民情至朴而不文。”为了实现上述生 理想,古人主要从三个方面阐发了通往理
想彼岸的途径。首先是提倡节约,反对资源浪费。荀子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而《周易?师》则以
占卜的形式,呼吁人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动物——“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它从一个侧面表明对动物
不要赶尽杀绝,珍惜动物资源的主张。其次是顺应规律,保证生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老子将生 规律称为“常”,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
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
殆。”(《道德经》)只有把握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保证自然系统的良性循环。荀子也以“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
,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荀子?天论》)来证明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还有先贤将遵循自然规律与圣王之道联系在一起,为君
主谏言。孟子从圣王之道的治理角度出发,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管仲则以“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越泽草莱,不可以立
为天下王。”这种更为严厉的语句,来论证遵循自然规律治理国家是天下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再次是提倡人们应该以“德”来实现生 系统内的
“兼相爱”。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以“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章句上》)
的语句,将“爱物”作为衡量是否是“君子”的一个标准。张载则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将“物”当做自己的同胞,在交往过程
中拿出仁爱之心对待,呼吁人们能够以“德”为途径,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楞严经》中倡导人们应爱护草木——“清净比丘及诸菩萨,
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拨!”老子也极具前瞻性的提出反对战争,保护生 的思想——“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
,荆棘生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先贤思考天人关系的成果,是中国古代生智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理论品质考究1.生
智慧与政权的结合中国古代生 智慧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的学术流派和个人,它从产生伊始,就通过个人修身立德,以及生 智慧与政权的结合——
政治生 两个角度,阐发“天人合一” 的观点。其中,中国古代生 智慧与政权的结合成为它的特点之一,对此孟子、管子等有许多相关的论述。
荀子明确提出,“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
,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
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了圣王治理国家的方略。中国古代生 智慧也作为国家意志,
出现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之中。《周礼?地官》中就规定:“凡窃木者有刑罚”,《秦律?田律》中也记有“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塞)隄
水。不夏月,毋敢夜(野)草为灰,取生荔……”的法令,此外,《宋史》、《明史》等也有相关的记载。为了贯彻生 法律和政策的执行,也产生
了相关的国家和地方的生 管理机构。据《尚书》记载,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产生之前的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虞”,专
门司职草木鸟兽的管理,伯易是第一任“虞官”。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周朝时,虞已经被细化为分管不同种类动植物的山虞、林衡、泽虞、川衡,分
别掌管山林、湖泊的政令颁布与执行。在我国封建时期,这一政府机构的设置一直持续到清末,名称也大体都沿用了虞、衡的称谓。中国古代生 智
慧与政权的结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Thoughts 思想 理论景。中国传统文化依托的是封建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它的生产力基础,
生产关系则处于大一统和家国同构的宗法关系中,每个人都被层层关系网所包围,个体的生存必须以与其他人的合作为前提。因此,中国古人具有的
是群体本位,而不是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人们在思考天人关系时也延续着这种思维方式,以国家整体为视角,探寻通往天人和谐的途径。此外,中
央集权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以皇帝为代表和核心的封建中央统治机构具有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对以往中国社会实践历程
的总结和思考,中国古代先贤认识到,一种思想只有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识时,才能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效力。因此,中国古代生 智慧只有与政权结
合,自上而下的推行,才能实现“天人合一”。这也成为中国古代生 智慧与政权结合的直接动因。2.感性思维多于理性论证“德”与“灵”是中
国古代生 智慧感性思维的代表。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先贤以德作为衡量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在此基础上,中国先贤还将德扩展
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强调人与人交往的“德”,又强调人与物交往的“德”,从而使“德”成为中国古代生 智慧的44特征之一。中国生
智慧中“德”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宇宙万物与人的一体性,天人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北宋程颢称之为“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
,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先贤从人是天地之心的角度,认为人类的高级属性决定了人类不能
欺凌比他弱小的种群。董仲舒认为: “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人?” 程颢也认为:“‘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
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只是善也。”“灵”是中国古代生智慧的又一个感性特征的代表。它原是古人在不能解释某些自然现象之时
而假想出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生 智慧中,“灵”则部分地抛去了糟粕的外衣,而辅之以天人合一的积极意义。中国古代先贤在论述物的灵性之
时,分为两个层面:首先,他们认为“价值”并不是人所独有的,宇宙万物皆有之,这是物之存在的基础。正如佛家认为“山川草木悉有佛性”这里
的佛性即指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此外,人们还拓展了物的特质,赋予了万物以更多的人性,孔子曰: “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
在这里,孔子就认为鸟兽具有“义”的品质。感性和理性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两种方式。它们的起点都是从实践出发,通过直观经验,进而在人们的脑
海中呈现出相应的信息。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先贤在获取直观信息之后,“注重体验和顿悟,强调经验基础上的类比或类推,而缺乏严密的逻辑推
理和理论上的归纳演绎”。张岱年先生曾用“只重生活上的实证,或内心之神秘的冥证,而不注重逻辑的论证。体验久久,忽有顿悟,以前许多疑难
涣然消释,日常的经验乃得到贯通,如此即是有所得。中国思想家的习惯,即直接将此悟所得写出,而不更仔细证明之。” 来为中国哲学定位,实
则感性思维也是中国古代先贤在思考天人关系之时所呈现出的特点;而西方先贤则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逻辑推理和器物上的求证,理
性思维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中国古代生 智慧和西方生 思想不仅仅是“器”与“道”的差异,它更体现着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3.中国古
代生 智慧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中国古代生 智慧具有哲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首先,中国古代生 智慧中充满着哲学意蕴。辩证思维是
中国先贤思考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老子曾对事物的对立统一和相互间的转化进行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恶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儒家讲求“中庸”,所谓中庸就是做事要有“度”,恰当地
发挥“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的平衡点,以达到天人的和谐。中国古代生 智慧还具有整体论的特点。中国古代生 智慧的核心——“天人合一
”就是整体论的集中代表,它将宇宙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讲求自然与人的统一性。具体而言,儒家的“天地万物一体”、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物与我为一”;佛家“法界缘起”、“依正不二” 等都将世界看做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其次,中国古代生 智慧中包含医学思想,集中体现
于《黄帝内经》之中。根据天人同一的原理,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天的构造是相同的,都分为阴阳五行,根据自然的结构,在现代科学技术不发达
,现代医学几乎为零发展的古代社会,形成了独特的认识人体构造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传统中医得出了“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面色。” “辛
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四时之气,各有所在,
灸刺之道,得气血为定”等论断,形成了以望闻问切为主的自然诊断之术,和以天然植物内在的药性——中草药,以及人体的经脉穴位—— 针灸为
代表的自然治疗之法。这与以西方生物化学为代表的现代医药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的医药学富于技术支撑,而中国传统医学则更加具有天人合一
的特性,其无毒无污染的特点在提倡绿色生活的今天,越发地凸显出它的生 价值。小 结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生 智慧是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以
关注天人关系为主题的一系列思想学说。由于它本身缺乏现代科学理论的支撑,忽视人与人之间需求的差异性,以及思想本身的碎片化表象等原因,
使得它在指导当代生 建设时,还需完成思想的现代化转型。然而,“中华传统文明虽然是在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具有普世价值,更能够进行现
代的创造性转化,尤其是在生 方面。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对于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与生 危机具有重要的启示性和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生智慧中价值视角的先进性、部分思想内容的科学性以及适用于中华民族思维模式的国别背景等理论品质,是当下人们思考生 问题的重要理论参考,也是生 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与建构素材。环境教育杂志社小记者站公示山东省济南砚泉学校站 长:燕 红绿色小记者:乔 睿 苑博钧 王 鑫 李聘宇 田梦雨 袁 梦 赵文宇 刘 畅 官雨田 李坤洁 李甜舒 张曦雨 马仁正 李昀璟 赵小锐 杨煜程以上名单经上述学校同意和杂志社核实,特此公示!环境教育杂志社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五日(作者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环境教育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1.10环境教育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1.104141
献花(0)
+1
(本文系汀澜书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