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I是仆人,不是主管:专访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主席白春学

 元界 2023-05-25 发布于河南

他是中国在全球元宇宙医学领域“宝藏”级的存在。作为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联盟和大会发起人,是他奠定了中国在全球元宇宙医学领域的话语权。

他撰写了全球首部元宇宙医学专著《未来已来——我们的元宇宙医学》,并在其中最早畅想了如何构建元医院,包括如何通过元专家、元医生和元护士体现元宇宙医学功能,服务病人和大健康,造福社会。

他就是国际元宇宙医学协会创始主席、亚太呼吸学会主要领导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上海市物联网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白春学

元界(IDMetabod最新一期“中国元宇宙未来产业100人”,即将推出对白春学主席的访谈。


以下为他有关AI对医学的影响,他的团队在医疗实践中的AI应用,医生是否会被AI医生取代、如何聪明应对,未来AI辅助医生的理想工作模式,元宇宙医学价值,以及AI医生和医生的关系的内容。

2014年,AI用于肺癌早期诊断


元界:AIGC所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大发展,会给医学带来哪些层面的影响?

白春学:AIGC,意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又称生成式AI。例如AI文本续写、文字转图像、AI主持人等,都属于AIGC的应用。AIGC技术,可以借助大模型的跨模态综合技术能力,激发创意,提升内容多样性,降低制作成本,可以想见将会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也同样将推动元宇宙医学的发展

元界:你们的医学实践与AI有着怎样的交集?

白春学:我们最早提出将AI技术应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是在201488日。当时,我作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的主席,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了全国第一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同时也发布了AI诊断早期肺癌病人的消息。

一位已就诊过多家医院的张女士,苦于无法明确诊断,及时确定治疗方案。在得知消息后,即刻辗转赶到上海求助于我的团队。经过AI技术分析患者肺CT影像、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我告知张女士初步诊断是肺癌,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理活检结果,证明为早期肺癌。AI辅助,在肺癌早期就明确诊断并及时予以外科干预,拆除体内的定时炸弹,可以达到了一劳永逸、终生治愈的效果。这例病人很幸运。

我们的另一应用是人工智能辅助诊治病毒性肺炎,通过精准设计的智能系统,获取相关临床信息和CT影像,协助发现和管理疑似和可疑病例。此外,我们还在研究如何辅助慢阻肺、哮喘等慢性疾病的管理,通过大数据训练,结合便携式物联网肺功能,给每个患者以精确的日常生活指导和适当的活动规划,实现病情缓解和提高生存质量,这对急性加重患者有预防作用。

哪类医生会下岗?如何聪明应对?


元界:伴随AI医生的出现,存在医生下岗之说吗?未来不拥抱AI或元宇宙的医生,会被淘汰吗?

白春学:随着医疗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医疗大数据的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程度越来越高,医疗AI要让医生下岗的言论和担心,不断提出。

2008年我提出物联网医学概念起,我就一直认为医疗AI让医生下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准确,起码医疗AI不会让所有医生下岗。因为AI系统是通过学习、推理和自我修正,来模拟人类智能。在AI赋能下,越来越多的来自应用程序、个人监控设备、电子医疗记录和社交媒体平台等的健康数据,会发挥更多优势、价值。

根据 Doctors Company 1700多名医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3的医生认为 AI 技术将带来更快、更准确的诊断,最终让医生与患者获益。我的团队研究也表明,高质量的影像AI阅片系统,可以确诊80%-90%的良恶性肺结节病例,但是也有10%-20%左右的病例,需要依靠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来核对,那么这部分专家就不会被淘汰。

元界:会被淘汰的属于哪类医生?他们要如何应对?

白春学:AI越精准,就会对水平一般的医生产生威胁,这部分医生应采取的聪明对策并不是等待下岗,而是迅速学习和掌握AI技术,提升其临床诊疗能力。在AI的辅助下,聪明基层医生的能力也可以提升为国家级专家诊疗水平,这也是未来AI辅助医生的理想工作模式,这也有助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实施。

元界:是否有特别的哪一学科,首先会受到AI的影响?

白春学:由于与诊断相关的医疗事故索赔,对影像专家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放射学将是受 AI 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大多数医疗 AI 都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患者历史数据进行训练,以建立识别特定疾病的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诊断影像的系统的出现,无疑将重新定义放射科医生的工作,并有助于防止误诊。

2020年就启动“人机MDT”门诊


元界:你提出用人机MDT全面提高所有医生的同质化医疗水平,这能说AI对医疗行业正向作用的体现?

白春学:2020年我提出人机MDT概念,即人与计算机交流互动会诊,并启动人机MDT”门诊,最终由专家结合AI分析结果提出综合诊疗意见,这便于我们科室的同事,同质化地提高难定性的肺结节的早期肺癌诊治水平。

AIGC在今年的火爆,一方面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研究人机MDT的想法。人机MDT显然是AI对医疗行业正向作用的体现,而且自然而然产生了元宇宙医学与AI的交集,所以我的顺口溜虚实互动加质控、人机融合无人敌,比较形象地表述了这种关系。

元宇宙医学的价值在哪里?

元界:元宇宙医学的价值在哪里?还面临哪些局限?

白春学:在临床工作中,最能体现元宇宙医学价值的将是虚实联动-人机融合目前体现虚实联动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人机高度融合才能产生更好的诊疗效果。

从理论上看,人机融合是一种由人、机、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新型智能形式,既不同于人的智能也不同于人工智能,而是一种物理性与生物性相结合的新一代智能科学体系。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涉及非大脑支配的生理、心理的工效学问题,而人机融合智能主要侧重大脑支配的与电脑相结合的智能问题。

从医学角度看,这种结合可以称作人机融合,即云专家与机器人一同讨论解决医学的问题。三年多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人机MDT很好地体现了元宇宙医学的临床价值,较好地提高了肺结节评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这一经验也可以拓展到其它应用场景,如预防、保健、养生和养老,由虚实云专家,指导端医生,按照共识指南规范,诊断和治疗。例如机器人手术,由云专家指导远在他方的机器人,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目前我的团队已经在国内建立了950多家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并在某些分中心配置了AI系统,已经积极开展了AI甚至是元宇宙赋能的肺结节诊治工作,每年诊断早期肺癌可达10万人以上。

AI是仆人,不是主管机器人辅助治疗会逐渐普及


元界:假以时日,AI会取代医生吗?你如何界定医生和AI医生的关系?

白春学:2018年一篇发表在《BMJ》杂志的文章《Cou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ke doctors obsolete?》指出:承认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医疗保健领域非常有用的助手,要强调的是——AI是仆人,而不是我们医疗保健领域的主管我的观点与其不谋而合。

元界:你曾提出,把好几个机器人融合在一起,来为病人解决问题,每一个机器人,都是最高诊疗水平医生的化身,这些机器人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了吗?未来是否会普及?

白春学:现在BRM一体机已经面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面世的还有肺结节评估AI系统,我们叫做肺结节诊断机器人,已经在临床验证。其它即将面世的为元宇宙数字人,正在研发中。我们要结合AI做一个BaiGPT,当然这里的Bai,不是百度的“百”,是我的姓“白”。未来这个元宇宙数字人会是我的一个化身。

机器人辅助治疗,这是趋势,假以时日,一定会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本周末,元界(IDMetabod)“中国元宇宙未来产业100人”访谈对象为白春学主席,内容涉及为什么说元宇宙医学创立条件已经成熟、元宇宙医学与智慧医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元宇宙医学是目前最好的医学模式、元宇宙医学的下一站会是什么、元宇宙医院搭建四步法等。关注本号,不容错过。

在“中国元宇宙100人”访谈之外,我们正在着手推出『元宇宙院士』『元创家』系列访谈,敬请关注。商务18603851537右下角,点个赞,在个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