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晰解读:数字化转型的行进路线与全景图

 漫步之心情 2023-05-25 发布于湖南

1 数字经济与数字化战略

1.1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方向,数据正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之一,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助推引擎,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据工信部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 2012 年至 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11 万亿元增长到超 45 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 21.6% 提升至 39.8% 。数字经济与人民生活的相关性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经济未来转型和结构优化的关键。

作为企业来说,理清宏观政策和认清发展趋势,可以为企业战略制定及调整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及政策支撑,数字化战略也正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同时数字化转型已经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2 数字化战略

企业战略(或规划)的制定及修正要基于国家政策、行业环境、业务方向以及企业内部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信息化 / 数字化战略是指通过对综合利用信息及数字技术等手段的指向、指导,实现对业务经营活动全生命周期的影响,这包括辅助和支撑业务、驱动和引领业务的发展等。通过信息化 / 数字化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实施,实现对业务正向作用的最大化,进而实现对企业盈利模型的持续、健康发展。信息化 / 数字化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的逻辑关系大致为:信息化 / 数字化战略及规划发展是在企业整体的战略框架之下,其略晚于业务战略的制定,是因为其要基于业务战略来制定信息化 / 数字化战略,同时要超前于业务战略。同时,战略规划应是可落地、可执行的方向性指引和结果性导向,从根本上确保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及运营稳健、有序的运转。战略、规划及计划的区别区别大致为:企业数字化战略:通过企业数字化显著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现企业健康、优质的持续发展;企业数字化规划:一年夯实信息化成果,三年实现数字化转型,五年完成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变;企业数字化计划:确定项目范围、制定项目计划,跟踪项目实施等。

文章图片1


图:信息化 / 数字化规划发展与业务规划发展的逻辑关系

制定好数字化战略的前提是参透数字化的本质。企业数字化本质是实现数据从资源化向资产化、资本化转变,完成 DATA TO VALUES 的价值转化,彻底告别信息时代成本中心,深度转化数据生产力,实现向利润中心迈进,其核心关键因素是数据。数字化是信息化的延续升级,并非直接断层式跨越。数字化战略的制定遵循如下步骤:企业内部开展领导调研、业务调研、技术调研等,结合行业分析与环境分析,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制定与目标确立,同时根据需求优先级和目标分解,制定实施路径,设置里程碑和反馈机制,确保数字化转型全程透明、可控等。

文章图片2


图:企业数字化战略例

企业数字化战略整体包括如下内容逻辑:首先需要两个方面的同时进行,一方面对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性梳理、另一方面是对行业及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梳理及分析结果进行企业问题分析及需求挖掘,制定企业数字化期望目标,以此目标为导向结合现状反推实施路径和行进路线,同时在战略执行层面进行实时性的反馈,确保落地实时始终贯彻目标及初心。围绕数据,完成数据的资源化梳理、资产化管理以及资本化应用,是企业数字化的全内容。数据来源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其涵盖范围除了数据库中的数据外,还包括应用系统、流程规范、架构、软硬件、组织、会议纪要、多媒体资料等内容,数字化的目的在于数据应用,如果不能有效盘活数据,数字化将是空中楼阁、水中捞月,所以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明确数字化目标(即企业的数据能够为期待带来的价值,价值导向法),同时也通过该目标来说服企业全员的共同参与,这也才能保障数字化的顺利转型和稳健运营。

为配合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相应的组织保障、财务保障、制度保障和考核机制等要建立完善,以确保既定目标的按期实现。

文章图片3


图:数字化的支撑体系

企业数字化支撑体系是数字化战略得以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因素。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的需求可以起到驱动作用,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确保目标方向的准确性和唯一性,组织架构、人才支持、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为数字化参与者提供后勤服务,确保参与者能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充分调动积极性的参与到数字化全周期中。所以企业数字化战略也可以概括为五定:定目标、定组织、定考核、定预算、定文化。

2 信息化与数字化

2.1 基础要素

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运营的全过程围绕五个基础关键要素:业务、应用、数据、流程及资源,关键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互相支撑。

文章图片4


图:信息化和数字化五大关键要素

业务是数字化的核心也是目的,应用和数据是业务的数字化呈现,同时驱动和引领业务的发展,流程和资源是应用和数据的支撑载体,流程具象业务在应用系统中呈现,资源承载应用和数据,五个关键要素共同组成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主体内容。

2.2 两化关系

从企业的经营发展全过程来看,利润是企业所追求的、从未改变的唯一目标。持续、稳定、健康增长的盈利模型是企业的经营战略核心以及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动力源泉。IT/DT 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紧密围绕企业战略核心,为实现共同目标开展具体活动。但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 IT 往往被作为成本中心来看待,其所体现的价值未被准确量化,同时未能为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如何最大化挖掘 IT 的价值,将成本中心晋级为利润中心,是贯穿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落地始终的重要核心命题。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数字化与信息化并无任何冲突,其目标也是一致统一的,基于此来理解信息化和数字化就会顺利很多。

企业 IT 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信息化时代,主要通过信息系统辅助业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完成系统建设的同时,留存下了大量的企业数据。信息化时代末期(即现在)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传统信息化发展的局限性和瓶颈愈加明显,同时企业经营追求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对企业 IT 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然迫在眉睫。企业数字化是信息化基础上的重大升级和自我革命,在优化信息系统的同时,最大化提高数据与业务的契合度,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由辅助生产到指引生产的质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 IT 的价值逐渐具体量化,成本中心的外衣逐渐褪去,利润中心日益显现。在数字与业务实时呼应的数字化时代,实现了数据引领业务,帮助企业实现快速、科学、精准决策,最大化发挥信息系统及数据的量化价值。数字化发展后期,数据与业务实现完全渗透,信息系统凭借新技术手段实现革命性升级,系统、数据和业务的科学组合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高效作业,彻底解放劳动力、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全面实现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与盈利持续增长,企业迈进智能化时代。

文章图片5


图: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

企业(尤其是大部分传统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时候,往往面临很多制约因素,我们称之为 IT 痛点。企业 IT 是为企业快速、高效经营服务的,或提高效率、或提高营收、或节省成本。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规划和发展整体是滞后于企业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建设的速度难以匹配业务快速增长的速度;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很多中大型传统企业转互联网化是该类企业的典型)的信息化发展过快,远远超过了业务的规划和发展,而 IT 设备的生命周期一般五年左右,过度超前的 IT 规划和发展不但造成了投资浪费,也造成 IT 资源的浪费,进而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违背企业 IT 信息化建设的初衷。所以企业 IT 的规划和发展最关键的是不能脱离业务、不能滞后业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步子又不能太超前,需要在业务、技术、投资等几个方面进行均衡考虑。整体来讲, IT 的规划发展和业务的规划发展要同时在企业的整体战略框架下,同时 IT 规划发展要基于业务规划发展并且超前业务规划发展,为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支持,杜绝超前规划和滞后发展。

企业数字化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和革命,通过对信息化资源深度整合利用,建设 “ 一个平台、四个中台 ” ,共同支撑起企业能力共享中心的运营管理,真正实现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混合多云平台对基础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优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落地建设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基础保障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是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一切业务数字化和一切数字业务化实现数据与业务的双向驱动,为企业系统升级、数字应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场景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技术中台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中台为企业数字化建设提供便捷、 高效的服务支持,二者与云平台一道,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建设提供能力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建设重点围绕数字发力,通过数据、算法、模型以及与业务的有机结合,构筑企业可量化实际价值的能力共享中心,引领、助力企业快速、健康的高效发展,实现持续盈利目标。

3 数字化转型行进路线

3.1 基本原则与行进路线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驱动因素及导向指引,实际上很多企业正在做数字化转型,也有不少供应商公司在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方案及落地,但是真正能够发挥数字化巨大效益实现转型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这包括数字化转型的先驱美国 GE 集团等。所以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坚持如下原则:利益驱动、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

文章图片6


图:企业数字化原则

基于数字化转型的原则,企业数字化转型行进路线大致为:Go-Aim-Go ,即两侧同时向中间目标推进, 这也遵循了企业数字化的基本原则,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期待价值可以充分调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建设的积极主动性。

文章图片7


图:Go-Aim-Go 企业数字化实践模型

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建设需要对企业的现状及规划要有清晰、深入的认识,这包括应用系统资产、数据资产、业务板块及业务线、资源资产等方面的梳理盘点。通过深入调研沟通,输出资产清单、问题建议及需求,进而描绘数字化蓝图。同时通过调研沟通,明确数字化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解决业务场景:通过业务中台、数字中台、服务中台和技术中台的建立实现业务的快速变现、创新业务敏捷支持、风险主动识别与风险控制、产品 / 服务价值评估与投产分析、经营分析与智能决策、全流程全链路数字透析、数字审计与透明工程等。实际上中台建设的目的除了辅助和引领企业经营外,更重要的是建设和沉淀企业能力共享中心,具化的内容包括:数据治理、架构治理、业务中心与服务中心、弹性云平台、容器云平台、 DevOps 平台、湖仓一体与大数据平台等,能力中心是企业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正是通过能力中心实现数字对业务的持续性赋能,进而驱动和引领企业经营的持续稳健发展。

3.2 项目推进

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是企业整体范围内的事情,原则上采用“一把手工程”的自上而下方式推动,成立专门的数字化委员会及周 / 月例会制度可以从组织保障角度确保数字化推进的顺利进行。从项目管理视角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简单分为五个阶段:调研、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 / 运营(并未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此为概要说明)。建议企业数字化转型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以结果 / 目标为导向,有范围、边界及时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五个阶段在整体时间分配上大致如此:调研:10% ,规划 15% ,设计 30% ,实施 45% ,运维 / 运营是数字化转型项目结束后持续推进的,可通过 PDCA 模式和绩效考核的方式推进持续性工作的质量。

文章图片8


图:数字化转型项目阶段分解

( 1 )调研阶段,对企业内、外部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综合行业及区域环境政策,深度挖掘企业潜在需求,借助波特五力模型、 SWOT 分析模型等工具明确企业的准确定位和竞争的优劣势分析,在输出专业调研报告的同时产出业务领域图、产品线、应用系统及数据清单、资产资源清单、企业架构图以及系统规模等具体内容。调研时数字化转型和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数字化工作的决策依据和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支持依据。

( 2 )规划阶段,根据调研结果和企业决策,开展数字化规划工作,包括数字化战略规划、数字化目标及方向、落地执行计划及里程碑、数字化组织保障、财务保障以及制度体系和考核机制的后勤类保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执行扫清阻碍。

( 3 )设计阶段,设计和实施阶段属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执行,结合需求和规划,开展数字化整体方案设计并且制定响应的实施计划和运维 / 运营方案。比较完整的数字化方案包括:数字中台设计、大数据及数仓设计、数据治理、架构治理以及云基座等内容。设计阶段实际上还可宽泛至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立项启动,执行监控以及最后的收尾验收等。数字化转型项目是一个比较大的多项目集工程,通过专业的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曲折和按期达到既定目标。

启动

规划

执行

监控

收尾

整合

制定项目章程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管理项目知识

监控项目工作、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结束项目或阶段

范围

规划范围管理、收集需求、定义范围、创建WBS

确认范围、控制范围

进度

规划进度管理、定义活动、排列活动顺序、估算活动持续时间、制定进度计划

控制进度

成本

规划成本管理、估算成本、制定预算

控制成本

质量

规划质量管理

管理质量

控制质量

资源

规划资源管理 估算活动资源

获取资源、建设团队、管理团队

控制资源

沟通

规划沟通管理

管理沟通

监督沟通

风险

规划风险管理、识别风险、实施定性风险分析、实施定量风险分析、规划风险应对

实施风险应对

监督风险

采购

规划采购管理

实施采购

控制采购

相关方

识别相关方

规划相关方参与

管理相关方参与

监督相关方参与

表:项目管理五大过程、十大领域

( 4 )实施阶段,按照方案设计和项目设计,采用项目管控的方式推动数字化实施,在领域治理方面进行数据治理、架构治理、流程治理以及数字化文化建设等内容。

( 5 )运维 / 运营阶段,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有始有终的阶段性项目工作,而数字化运维及运营则是持续改进提升的工作,转型结束后根据既定方案措施,进入运维 / 运营阶段。该阶段通过规范、流程化的支撑保障体系夯实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并且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完善。

3.3 全景图

文章图片9


图:企业数字化全景图

结合上文所述,企业数字化全景图很好的诠释了数字化建设的全部内容。围绕“数”这一基本要素,构筑数字化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铁)和服务支撑中台(技术中台、服务中台),同时以混合多云平台为基础底座,深化业务架构、数据架构、系统架构和基础架构的设计,构筑企业级能力共享中心,实现对业务的赋能,更好地支持业务创新,进而实现数字化过程中能力向价值的体现。

混合多云平台融合本地数据中心、私有云、公有云以及专有云形成弹性混合多云平台,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平台及服务( PaaS )、软件即服务( SaaS )、数据即服务( DaaS )、 CaaS 容器云等多类别服务,为中台建设提供资源支持。技术中台围绕技术构建 DevOps 持续交付平台、中间件管理平台、微服务支撑体系、项目管理平台以及运维平台等,与混合多云平台共同为数字中台提供支撑保障侧服务。服务中心以服务为核心,整合多平台统一出入口,建设服务台、服务目录、 SLA 协议、知识库、工单系统和智能问答等内容,具象化云平台及技术中台服务,降低操作成本,共同为数字中台的建设发力。中台建设的核心目的是沉淀能力共享中心,技术中台、服务中台以及混合多云平台提供的是后端支撑,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作为中台双翼,相互配合联系,以“一切业务数字化和一切数字业务化”为宗旨,真正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运营,为企业创业提供切实有力的赋能机制。数据中台围绕数据和业务,实现业务的的数字化展示和数据的业务化应用,包括数据治理、湖仓一体、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模型、数据应用、数据实时分析和数据驾驶舱等内容;业务中台围绕业务中心建立抽取公共模块,降低重复开发成本,实现业务组件化、模块化的改造,进而为业务重新提供可插播的组装式服务,效率更高,同时业务的数字化展示可以保障业务创新的实时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投入,进而实现业务收益的最大化输出。

平台及中台的目的是能力共享中心,对能力进行数字化和业务化的整合,只有实现对能力的统筹整合,才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运行,进而可以更好的支持创新实践,从而在根本上保障数字化目标的实现。

【摘要】很多企业正在做数字化转型,也有不少供应商公司在帮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方案及落地,但为什么真正能够发挥数字化巨大效益实现转型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本文本文从数字化战略讲起,解读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则与行进路线,以及全景图诠释的数字化建设全部内容。供大家参考。

【作者】zhanxuechao,系统架构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