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款彩: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隐隐青 2023-05-25 发布于江苏

这次为大家介绍一种很漂亮又很“跨界”的艺术品,像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人一眼看不透猜不着:远看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近看花纹线条却是立体的,有高有低,好像木刻的印板。它到底是什么呢?

图片

当代 复色款彩 林怡作品

答案就在标题里——款彩漆器。

什么?这么灿烂夺目的画竟然是漆器?若说雕漆气质雍容而沉静,那么款彩便绚丽而灵动。连《髹饰录》的作者黄成都忍不住用“倩盼之美愈成焉”形容运用了金银的款彩作品。款彩究竟具有怎样的感染力,让人不由联想到《诗经》中古典美人的笑靥呢?

图片

当代 《喜相逢》系列漆盒之款彩 林怡作品

款彩是中国漆器史上一次重大发明,需要漆器、绘画、雕刻三项技艺的结合,是明清时期流行的髹漆技法之一,广泛地运用于屏风、挂屏或壁画。明清时期有大量款彩屏风行销欧洲,被称为“Coromandel”(音译:科罗曼多),被作为顶尖的艺术品收藏。

图片

清康熙 款彩庭院人物纹十二扇小屏风

图片来自佳士得 

“款”“彩”两个字有何意涵?它的洋名字又是什么来历?别急,不久前浙江省博物馆“国漆重光——中国漆器传承与创新展”第三单元展出了苏州漆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怡大师的款彩精品作。由于款彩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小编一边介绍工艺流程,一边解释款彩的名称及来历,为你揭开它美丽而神秘的面纱~

图片

款彩的工艺流程

图片

制作漆胚:各品种漆器制作漆胚的过程大同小异,款彩的漆胚主要经历木坯制作、裱布、通体批灰(款彩腻子)、风干、髹底漆、打磨推光几个步骤。最后将漆胚放置在荫房阴干,阴干完成后,把设计好的图稿用浆糊贴在漆板上,准备开始刻漆啦!

图片

图片由苏州葆怡堂提供

刻漆(刻纹、铲地):先用月牙刀沿着纸样的线条刻轮廓线,深浅要适度,刻至漆灰而止,因此款彩又称为“刻灰”“刻漆”。

图片

刻纹 图片由苏州葆怡堂提供

再用平口刀沿着轮廓将漆皮铲除,并按要求留出灰底。刻法有阴刻、阳刻、阴阳混刻。

图片

铲地 图片由苏州葆怡堂提供

匠人运刀如行云流水,线条流畅、纤细优美,动植物栩栩如生,真像一副漆板上的工笔画!

图片

留出灰底  图片由苏州葆怡堂提供

施彩:根据所绘内容,在金面或灰面涂填颜色,有漆色、油色,要做到薄厚、晕染有度;如需用金,则贴金需在上色之前完成。

图片

施彩 图片由苏州葆怡堂提供

款彩大解密

大致了解工艺流程之后,解释款彩的名称就容易多啦!“款”这个字让我们想起瓷器底下的刻款,“款”的意思是凹陷,相反凸出来的是“识”,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款识”。“款彩”就是在凹处填彩。或称之“大雕填”,以区别有戗金细钩的一般雕填。

图片

图片由苏州葆怡堂提供

整体来说,款彩就是在灰面上刻出花纹轮廓,再将轮廓以内的漆灰剔去,填入各种漆色或油色等以及金或银等,好似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由于花纹轮廓略微高起,看上去很像印线装书的木板。

图片

当代 《喜相逢》系列漆盒之沉金 林怡作品

看似小编只言片语就概括完了款彩的工艺(其实只是没有勇气把全部工序铺开仔细讲),实际上款彩的工序繁多、工艺细致复杂,综合运用彩绘、填漆、戗金等髹漆技法。画面上林怡大师刀随意走,技法娴熟,那可是辛勤耕耘漆艺四十余年的成果。

前两期介绍的犀皮漆、雕漆较多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器具上,比如茶具、笔筒、盘、盒、罐之类;而款彩适宜远观,虽然也有箱匣和插屏,但多用于装饰大面积的空间,常作为屏风、门匾、对联等,运用在建筑装饰和家居陈设上。

图片

当代 《喜相逢》漆盒局部 林怡作品

款彩工艺兴盛于明代晚期,到了清前期用款彩作大围屏的风气逐渐盛行,传世的八叠、十二叠款彩围屏多数是康熙时期的制品。屏风主题以山水花鸟、历史故事、庭院人物为主,放置于厅堂内,或群芳竞艳、百鸟争喧,营造欢腾繁盛的气氛;或清荣峻茂、松鹤鸣泉,洗涤尘心,别添几分雅趣。

图片

清康熙 大漆款彩寿考图屏风(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款彩的制作工艺繁琐而精湛,陈设效果也很繁缛奢华,除了深受明清时期上层社会的喜爱,当时英法等国的许多贵族家庭都有中国房间,陈设中国的家具、屏风。款彩屏风作为艺术品被东印度公司大量运至欧洲等地,由于路途遥远,需要在印度口岸“Coromandel”转运,欧洲人以为屏风来自此地,后来“科罗曼多”就成了款彩的英文名。而如今国内保存完整的款彩屏风极少,品相精美的款彩屏风多留存于美国及欧洲。

图片

清康熙款 彩刻汉宫春晓花鸟十二扇屏风

图片来自北京保利国际拍卖

款彩精品

虽然“国漆重光——中国漆器传承与创新展”已经落幕,但我们仍可以通过“云观展”,回味漆器艺术与中国文化之美,赞叹漆器匠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图片

“吴下髹工巧莫比”,林怡大师传承苏州漆器制作技艺,尤以款彩及戗金技艺著称,一直努力展示漆艺与款彩之美,奉行“少而精、古而新”的宗旨,结合传统技法和现代审美,力创经典,让款彩这门手艺活在当下。她也试图将书法绘画作品用款彩工艺再诠释、再创造,以漆艺语言再现古人经典,如《曜鱼》漆盒就是根据宋人古画《曜鱼图》为基础进行的摹创,漆盒主要以雕填、戗金、砂金工艺为主,以黑色阳刻线条勾勒出水波的形状,水波为戗金技法,白浪覆螺钿细砂,均以金箔设色,随光线变化呈现律动,凸显波涛澎湃汹涌。

图片

戗金雕填《曜鱼》漆盒 林怡作品

图片

《喜相逢》系列漆盒之雕填  林怡作品

图片

戗金款彩《春华秋实》漆画  林怡作品

图片

《喜相逢》系列漆盒之雕填  林怡作品

随着“国漆重光——中国漆器传承与创新展”的落幕,三期的漆器介绍也告一段落啦!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如果想喜欢漆器,欢迎参观我们的漆器常设展。浙博在2012年接受香港曹其镛先生夫妇捐赠168件的古代漆器后,一跃成为海内外古代漆器收藏的重镇。孤山馆区漆器艺术馆“斑斓纷呈——馆藏古代漆器展”以时代为经,技艺为纬,分为“素彩兼备——宋元漆器”“千文万华——明代漆器”“异彩缤纷——清代漆器”三个部分,期间穿插介绍中国古代漆器的相关知识,呈现了宋元以来的辉煌而精湛的漆器工艺。心动了吗?快来共赏漆器的盛宴!

-往 期 回 顾-

图片

《犀皮漆的诞生》

图片

《雕漆:一抹流行千年的“中国红”》

参考资料:

1、王世襄:《中国古代漆器》,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

2、王世襄:《髹饰录解说》,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

3、马未都:百家讲坛《马未都说收藏:动刀的漆器》,2009年。

览 信 息


图片

展览时间

2021年5月21日—8月25日

展览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


作者 | 念一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