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济方】卷三十八 大肠腑门 脏毒下血

 笑问客从he处来 2023-05-25 发布于辽宁

         治脏毒下血。百一选方

         五倍子不拘多少 鲫鱼一枚约重四五两者去肠胃鳞腮 右以药置鱼腹中。入藏瓶内以火煅。微欲烟尽。取出为末。温酒送下。

         又方一名香连散百一选方 治脏毒下血。久远不差者。

         黄连 木香各等分 右为末。蜡茶同调下。

         治酒毒下血。多至升斗者。庐州郭医云。赵俊臣帅合肥日。其壻司马机宜患此。服四物汤。每料加炒焦槐花二钱。如常法煎服止。久之复作。乃得此方遂安。

         獖猪肚一枚洗净 黄连四两去须 右以酒醋各二升半。文武火煮。候乾控出。将肚并黄连研杵极烂。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调下。

         治肠风下血。出危氏方

         猪脏一条控乾 槐花好净者炒为末 右将槐花填入脏内。两头线缚好。米醋磁器内。慢火细煮。烂熟切片子。砂钵内研烂。丸弹子大。日乾。每服一丸。空心食前。当归煎酒咽下。

         治便红如倾水。经验良方

         羊屎子根生者一斤。所在有之。夏秋生红花。结子如羊粪样。又名为铁箍草也。 生白酒二斗 右将羊屎子根。煮生白酒一斗。逐日随量空心服。至酒尽而止。其生叶捣烂。能煽合疮口。散血肿。乾米浆水调用。有一客在樟树镇胡元八郎家下。因登厕忽下血如倾水。同行扶策卧床上。不能起。店主请到医方用羊屎子根。

         神应丸经验良方 治积年便红。

         大黄连去须净洗。秤八两。锉碎如黄豆大。分作二分。一分用生姜四两。切作片子。同炒黑色。去姜不用。只用黄连。一分用姜四两。擂烂绞取汁。浸一宿阴乾。生姜连皮洗净用最妙。 右为末。用糕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饮下。

         蒜连丸出本事方 治肠风脏毒。

         黄连一两为末 独头蒜五枚煨香熟 右将蒜研烂。和黄连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陈米饮下。

         治便血经验良方

         黄连四两 朴硝二两 右同炒。地上出火毒。研为末。如粪前红。先挑药于盏内。用酒调服。如粪后红。先盛酒于盏内。后挑药于酒上调匀服。

         槐花散经验良方 治脏毒。酒病便血。

         槐花半两炒半两生 山栀子一两去皮炒 右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食前服。

         治脏毒宽大肠。经验良方

         枳壳净二两麸炒 郁李仁一两温水浸去皮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或如弹子大。细嚼。空心温酒下。

         枳壳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肠风下血。仍治大便急涩。

         木馒头细锉焙 枳壳去白炒各等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槐花煎酒下。一方无槐花。水煎服。

         治肠风泻血。出本草

         以野猪肉炙食。不过十顿差。或将外肾烧灰。酒调下亦得。

         治下鲜血。出本草

         以栀子仁烧灰。水和一钱匕。每服量其大小多少服之。

         治积年久病。肠风下血不止。一名温肠丸治血当日止一名绿矾丸出圣惠方

         绿矾四两。入砂锅内。用新瓦盖覆。铁线扎定。盐泥固齐。火煅通红为度。候冷取出。却入青盐同生硫黄各一两。同矾研过。依前入砂锅内。依前法封固。再煅通红。候冷取出。再研细令匀。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另研为末 右以粟米粥。丸梧桐子大。空心生地黄汁下。温酒米饮下亦可。每服三十丸。此是气血虚寒人服。如少壮者。用青蒿汁调少酒下。又脏腑虚弱下血。用四物汤加防风乌梅煎服。服一月病根顿除。久服益脏腑。

         治肠风脏毒方

         一两茱萸半两连。二味同炒不用研。粪前茱萸调酒下。粪后却用酒调连。

         究原丸一名乌犀丸 治痔疾下血等证。百一选方

         淡豉十枚重研 大蒜二枚煨剥去皮同擂研细 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煎香菜汤下。不拘时服。一方盐汤下。遇发时。绝早空心。用陈米饮先下五十丸。午时再服一百丸。以病安为止。可以永绝病根。一无所忌。庐州彭知录大辩亦云。此药甚妙。其方所用大蒜。先蒸九次。然后和药。仍以冷水送下。病止即辍药。昔朱解元成言兄子云。及陆子揖提刑。皆服之。数十年之疾。更不复作。

         猪脏丸出直指方 治大人小儿。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饥。腹不痛。里不急。名曰野鸡痔。先用海螵蛸炙黄。去皮白者为末。以木贼草煎汤调下。服之效。

         黄连二两炙研 嫩猪脏二尺去肥 右以黄连塞满猪脏。系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

         鲫鱼方出圣惠方 治肠风血痔。及下痢脓血。积年泻血。面色萎黄。

         大活鲫鱼一个不去鳞肚下穿孔去其肠秽入白矾 白矾一块如金橘大 右用败棕皮重包。外用厚纸裹。先煨令香熟。去纸。于熨斗内烧。带生存性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温米饮调下。一方用瓦瓶内盖定。炭火烧为灰。软饭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粥饮下。

         治下血二十年者。

         地榆 鼠尾草各二两 右水二升。煮半升。顿服尽。渍屋尘水饮一小盏送之。不再重作乃愈。

         二黄丸出肘后方 治肠风泻血。

         黄耆 黄连各等分 右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治远年近月。肠风下血不止。一名乌金散。又名黑龙散。出十便良方

         枳壳烧灰存性五钱 羊胫炭为末三钱 右和用浓米饮一中盏调下。空心服。五更初一服。如人行五里再服。当见效。忌油腻毒物等。

         治肠风入胃下血。频疼痛不可忍。

         郁金五个大者 牛黄一皂子大另研 右同为末。每服用醋浆水一盏。煎三沸温服。

         治肠风下血。出肘后方

         枳实半斤麸炒去瓤一方作枳壳 黄耆半斤洗锉 右为末。米饮非时下二钱。若难服。以糊丸汤下三五十丸。

         治便血红。

         荆芥烧存性 百药煎各等分 右为末。面糊丸。米汤下。又熟煮木耳食之。

         阿胶丸出圣惠方 治肠风。泻血不时。腹内疼痛。

         阿胶炒燥 刺猬皮炙 当归锉焙 地榆 龙骨研 诃黎勒煨去核 黄耆锉 赤石脂研各一两 枳壳麸炒去瓤 恶实炒各三钱(分) 黄牛角<?角思>二两烧灰 槐实三两炒 右为末。软饭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空心食前服。

         治便血余内留腹满。

         生地黄汁一升 白芒硝三两 右相和火上令热。通口频服。便血即息。

         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

         枳壳去瓤麸炒 无纹炭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用荆芥米饮调下。

         乌金散 治肠风下血。

         猪牙皂角四两并皂子锉 胡桃三十枚并皮炒碎 右和匀。以瓦瓶一只。于顶上敲一圆窍。入前项药。以元瓦盖之。后用盐泥固济。可厚一指许。曝乾。用炭火五斤煅。候碧烟出绝。即去火略存性。冷即出药细研。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温酒或米饮食前调服。

         治肠风下血。

         栝蒌一个烧为末 赤小豆各半两 右为末。空心。酒调服一钱。

         胡荽子散 治肠风下血不止。变成痔疾。

         胡荽子 补骨脂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陈米饮调下。食前服。

         棕艾散出圣惠方 治肠风。泻血不止腹痛。

         棕榈灰二两 熟艾捣罗成者一两 右用熟鸡子两个。同研得所。另炮附子去皮脐为末。每服用水一盏。附子末一钱。煎数沸放温。调前药二钱。空心食前服。一方不用附子。用粥饮调服。

         神效散 治肠风。

         槐实 皂荚子各一两 右用谷糠同炒。令香熟去糠为末。每服一钱。煎陈粟米饮调下。空心食前服。

         荆芥散 治肠风。

         荆芥去茎 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逐味炒一钱。拌匀入蜡茶末一钱。热汤点服。不计时。

         樗根散 治肠风下血不止。

         樗根皮锉炒 臭橘爆乾锉炒各三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煎皂荚子汤调下。米饮亦得。

         槐荆散 治肠风下血。

         槐花炒令香一两 荆芥穗一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糯米粥饮调。下血甚者一两服效。单使槐花亦妙。食前服之。一方用酒调服。

         灵仙散 治肠风。病甚不瘥。

         威灵仙去土 鸡冠花各二两 右锉碎。以米醋二升。煮乾更炒。过捣为末。以生鸡子清和作小饼子。炙乾再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陈米饮调下。午后更一服。

         絮灰散 治肠风泻血。

         破絮烧灰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同陈米饮调下。食前服。

         香术丸 治肠风痔漏。脱肛泻血。面色萎黄。积年久不瘥。

         白术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细研锉炒焦为末 乾地黄半斤净洗用眃盛于甑上蒸烂细研 右相和如硬。滴好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乾。每服十五丸。空心粥饮下。加至二十丸。

         治便血。

         黑豆一合 粉草二条不拘多少 右水一碗半。煎至八分。作二服。调鸡爪黄连末。不拘多少。空心服之。

         治肠风下血。风毒气攻注。大肠疼痛。

         鲜鲫鱼一枚重半斤者 硫黄末一两 右将鱼不去鳞。开腹去肠。入硫黄在内。用湿墨纸裹五七重。又以泥厚封之候乾。以大火烧令通赤。取出于土坑内出火毒半日。细研为末。每食前。以酒研芸薹子汁。调下一钱。

         治肠风下血。久不止。大肠虚冷。出圣惠方

         附子炮去皮脐 白矾烧灰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

         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出圣惠方

         薄荷一握 麦糵二两炒 右为末。不计时。如茶点服。

         又方出圣惠方

         芸薹子生 甘草炙锉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五分。食前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槐耳二两烧灰 乾漆一两炒 右为末。每服一钱。食前温酒调下。

         又方出圣惠方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生姜半两(分) 右口□父咀。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棕榈皮半斤烧灰 栝楼一个烧灰 右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下。

         治肠风下血。发歇不定。出圣惠方

         胆子矾二两细研 栝楼一枚上开一口 右件以矾入栝楼内。坐于慢火中。更入米醋一小盏。煨泣尽令醋乾。却入礶子内。以大火烧令通赤。取出放冷。细研用糯米饭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粥饮下。

         又方 治肠风下血不止。下部冷痛。出圣惠方

         釜底煤四两 汉椒二两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 右为末。用软饭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粥饮下。

         治大肠风毒下血。出圣惠方

         猬皮一枚炙 皂荚三梃去黑皮涂酥炙去子 右为末。软粟米饭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粥饮下。

         又方出圣惠方

         白矾二两烧汁尽 乾蝎二两炒 右为末。每服五分。食前粥饮下。

         又方出圣惠方

         益母草端午日采 藕节六月六日采并阴乾各二两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米饮下。

         又方出圣惠方

         皂荚五梃不蛀可长一尺者去黑皮涂酥炙三两炙尽为度 白羊精肉十两细切 右先捣皂荚为末。后与肉捣令熟。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水下。

         治肠风积年下血。出圣惠方

         鹿角胶二两炙 没药半两 右为末。每服一钱。食前粥饮调下。

         神效方出圣惠方 治积年肠风。下血不止。

         醋石榴皮慢火焙 侧柏叶慢火焙各二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食前。以木贼汤调下。

         温白丸 治脏毒下血及肠风。儒门事亲

         用椿根白皮北引者。去粗皮。酒浸晒乾为末。枣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淡酒下或酒糊丸。一方用东行者。醋糊为丸。陈米饮下。

         治肠风。及脱肛不收有血。下部肿闷疼痛。出圣惠方

         用不蛀皂角五茎。捶碎。水一眃。揉令皂角消尽。绢二重滤过。取十分清汁。将脱肛肠浸在药中。其肠自收。不用手荡。如大肠收了。更用汤荡其腰肚上下。令皂角气行。则不再作。一方去黑皮涂酥炙为末。枣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一十五丸。食前粥饮下。

         治肠风泻血。出本事方

         用皂角树上菌。新瓦上焙乾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治肠风。及热毒下血。或因食热发动。出本事方

         用赤小豆一升。瓦上炒令黑色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粥饮下。日一服。一方杵末。水调服六七匙。一方治卒下血。捣碎。以水二升绞汁饮之。

         又方出本事方

         用好栝蒌三个。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三钱。米汤空心调下。

         又方

         用蕨菜花。不拘多少。文武火焙乾为末。每服三钱。饭饮调下。

         治肠风出本事方

         用好绵瓜。不拘多少。烧灰存性。温酒调下二钱。空心服。一名蛮瓜。一名天罗。又名天丝瓜。其实皆绵瓜也。

         治肠风。并脱肛及有血。出本事方

         用蛇床子。不拘多少。炒为末。去大肠肛垂处。贴立收。

         乌梅丸一名独圣散 治大便下血不止。兼治久痢下肠垢。亦治酒痢。

         用乌梅三两。烧灰存性为末。好醋打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用米饮送下。当归汤亦可。一方研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一方为末。五更煮糯米清粥。以药末铺粥面。吃一层又用药末。吃粥尽为度。

         必效散一名霜柿散 治肠风脏毒。出百一选方

         用乾柿。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空心服。一方用糊丸。有人服之。累有应效。百一选方云。痔肠风脏毒。一体病也。极难得药。亦缘所以致疾不同。虽良药若非对证。固难一概取效。常人酒色饮食不节。脏腑下血。是谓风毒。若释子辈患此。多因饮食久坐。体气不舒而得之。乃脾毒也。王涣之舒州下血不止。郡人朝议大夫陈宜父。令随四时。取其方柏叶。如春取东枝。夏取南枝之类。烧灰调二服而愈。予得方后官赣上。以治二车吴令昻。亦即效。提点司属官陈逸大夫。偶来问疾。吴倅告以用陈公之方而安。陈君蹙额曰。先人也。仍须用侧柏叶尤佳。道场慧禅师曰。若释子恐难用此。不若灼艾最妙。平立量脊骨与脐平处椎上。灸七壮。或年深更于椎骨两傍各一寸。炙如上数。无不除根者。又予外兄刘向为严椽。予过之留饮。讶其瘦瘠。问之。答曰、去岁脏毒作。凡半月。自分必死。得一药服之。至今无苦。问何药。不肯言。再三叩。始云。只这桌子上有之。乃是乾柿烧灰。饮下二服。本草云。柿治肠风。解热毒。消宿血。后有病者。宜以求之。素问肠癖为痔。曾茂昭通利之子。年十余岁。时常苦此。凡治肠风药。如地榆之类。遍服无效。因阅书见此方用之。一服而愈。是乾柿烧灰者。曾与予合肥同官亲言之云尔。

         虎目汤出仁存方 治便血。及脏毒下血。经年瘦者。

         用好樗根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酒半盏服。或作丸子服亦可。虚极人加人参等分。极效。一方为末。空心温酒调下。或米饮下。樗根即大眼桐。一名虎眼树。一名山椿。

         治肠风泻血。并热痢。及杀疳虫。出肘后方

         用苦参炒燋黑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饮吞下。一方煎服。一方为米饭饮下。

         猢孙散出仁存方 治肠风失血。

         用猢孙姜不拘多少。去毛炒。用酒煎。去滓。空心服。一方烧存性。碾为末。米饮调下。

         治肠风。一名白梅饮出余居士选奇方

         用橡斗子不拘多少。用白梅肉以蜜拌和。填在橡斗子内。候满。两个相和。铁线劄之。烈火煅存性为末。米饮调下。一方治便血。用橡斗子以生硫黄合之。纸裹。盐泥固脐。烧煅存性为末。空心。酒调下二服。

         治脏毒下血。久远不瘥者。百一选方

         用大蒜一枚。上面切开作盖子。每一瓣中。插带壳巴豆一枚。却盖了。将湿纸两三重包裹。文武炭火煨香熟。去巴豆不用。将蒜烂研。和黄连细末得所。丸梧桐子大。空心。米饮送下二十丸。

         又方百一选方

         用乌梅肉、生乾地黄等分。炼蜜丸。梧桐子大。米饮下五七丸。不拘时。

         又方百一选方 治脏毒下血。久远不瘥者。

         用□□右叶烧成黑灰。研细入麝香少许。空心糯米饮调下。

         治肠风。百一选方

         用蜜炙萝卜。任意食之。昔曾见一妇人。服之立愈。

         治下血久不瘥。百一选方

         用地榆洗净。去须芦为末。糯米糊为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日三服。一方止肠风。浓煎服。

         治肠风。一名白芷散出余居士选奇方

         用香芷为末。米饮调下神效。

         治肠风。百一选方

         用槐桑叶烧黑灰存性。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更量虚实。甚虚人恐动脏腑。

         治下血。百一选方

         用葱须。新瓦上烧乾为末。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

         治酒毒肠风下血。一名螺壳散出百一选方

         用大田螺五个。洗净仰顿。放在火上烧壳。白肉乾为度。研末只作一服。热酒下。

         治肠风下血。及酒毒下血。百一选方

         用山裹枣。俗名鼻涕团。又名酸枣乾。为末服之。一方烧末。米饮下。

         又方出危氏方

         用柏树子十四枚。槌碎纱囊贮。好酒三盏。煎至八分。服之反觉加多。再服立止。

         治便血经验良方

         用荆芥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妇人失血过多。或经候不调。温酒调下。一方拌肉馄饨。面裹煮食尤妙。

         丝瓜散经验良方 治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腥秽者。

         用乾丝瓜一枚。连皮烧作灰存性。俗名鱼滋是也。为末。酒调二钱。空心服。一方煨食之亦愈。

         经效散 治肠风酒痢下血。又治鼠子痔出血。亦治血痔。

         用黑狗脊不拘多少。黄者不好。须是黑者。内肉赤色。去皮毛。锉焙乾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难吃将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一方贯仲二两。去芦头。烧灰存性。用瓦合地上去火毒为末。入麝香一字研匀。米饮调服二钱。木草名贯仲图经云、苗似狗脊。皮黑肉赤。又名作草鸡头是也。

         又方出圣惠方

         用白鸡冠花炒。棕榈烧灰存性。羌活各一两。研为细末。粥饮调下二钱。

         黄花散 治脏毒大便下血腹痛。

         用槐花二两新净者。炒黄为末。每服二三钱。温酒调下三服。一方用陈久者为末饮服。亦以槐白皮煮汁服。

         治粪后鲜红。出危氏方

         用艾叶浓煎生姜汁三合服。一方艾叶煎汤服。

         又方

         用紫菀末。水调五撮服止。又可用王不留行。

         又方

         用凌霄花浸酒服。

         又方

         用桑树上白鲜花煎服。为末调下亦可。并止吐血。

         又方

         用黄檗为末。水调服。

         又方

         用白鸡冠花并子。炒煎服。

         治便红。

         用当归酒饮立愈。

         又方

         用铁门捩根煎酒服。

         又方

         用棕笋煮熟。薄切晒乾为末。蜜汤或酒调下。

         又方

         用枯桑树下虫屎。烧灰存性。酒调服。

         又方

         用萱草根和姜油炒。酒煎服。

         又方

         用鼠鸠禽。俗为鼠勾。焙乾为末。酒调服。更能治百病。

         治肠风下血不止。

         用秋后采楮皮阴乾。不拘多少为末。酒调三钱。空心服。入麝香少许。

         水调散出肘后方 治多酒肠风及泻鲜血。

         用老山栀子。不拘多少。不去皮研细如油。出成团。即擘开。猛火焙乾。手擦细罗取末。磁器盛贮。临发时新汲水调服。一方栀子三十枚。水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方烧灰水和一盏。盏不论大小多少。服之佳。

         治酒毒。便血血溅。

         用黡一块。湿纸裹煨碾细。空心米饮调下二钱。

         橄榄散出直指方 治肠风脏毒。久血不止。

         用橄榄核。于灯烛上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陈米饮食前调下服之。

         黄龙丸一名酒连丸出直指方 治肠风脏毒。及暑泻热泻。

         用黄连净八两。酒一大升。煮乾研细。水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陈米饮送下。伤酒大便下血。空心熟水下。又名宜香苏散。加黄连荆芥枳壳服。

         治肠风痔泻血。

         用羊蹄根叶蒸烂一碗。食之立差。

         茄蒂灰散出肘后方 治肠风下血。久不止。

         用茄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食前米饮调下。

         莨菪煎出圣惠方 治肠风积年不瘥。羸弱。

         用莨菪实一升治之。曝乾捣筛。生姜半斤取汁。相合银锅内。更以无灰酒二升投之。上火煎。令如稠饧。旋即投酒。用酒可及五升以来即止。煎令可丸。乃丸梧桐子大。每旦酒饮送下三丸。增至五丸七丸止。若丸时粘手。则以兔丝粉衬隔纸熬。切戒火紧。以紧则药易焦而失效矣。初服微热勿怪。疾甚者服过三日。当下痢。疾去痢亦止。绝有效。一方有熟地黄半斤。为末和丸。

         治脏毒下血。出肘后方

         用苦楝子炒令黄为末。蜜丸。米饮下十丸至二十丸。

         治卒下血不止。

         用龙胆一个。虎口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

         治泻血不止。

         用木贼草十二茎切。水一升八合。煎八合。去滓。空心温服。分二服。如人行五里又服。

         治久年肠风等疾。须常服勿令歇。服之及一月。诸疾皆愈。及治久患肠风痔漏。一二十年不瘥。面色痿黄。饮食无味。及患脏腑伤损。多患泄泻。暑月常泻不止。及诸般淋沥。久患消渴。妇人月候混浊。赤白带下。多年不瘥。凡是脏腑诸疾皆主之。

         用石燕洗净。刷去土。每日空心服一枚。于坚硬无油磁器内。温水磨服。如弹丸大者一个。分三服。大小以此为准。晚食前更一服。若欲作散。须先杵罗为末。以磁石器杵头槌碎后。更入坚瓷钵内。以硬乳钵槌研细。水飞过。取白汁如泔乳者。澄去水曝乾。每服半钱至一钱。饭饮调下。温水亦得。

         治肠风海上名方

         用银杏曝熟。出火气。每二个。用薄荷煎一丸。细嚼。米饮送下。

         治男子脏毒下血。

         用冰蜜水任意饮之。

         法制香附方 治诸下血。

         用大香附杵去毛皮。以童子小便浸一日夜。候乾戳碎。又用米醋蘸过。焙乾为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治冷带。用炒艾叶煎汤调下。一方。酒醋各半煮。焙黄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米汤送下。

         治粪前有血。令人面色黄萎。出肘后方

         用石榴皮杵末。茄子枝煎汤下。

         治肠风。

         用肥皂独牙者。烧灰存性。以一片研末。糕糊丸一片为末。饮汤调吞下。

         治多酒肠风泻血。及热至多。鲜血箭出如红线者。出传信适用方

         用好实黄连三两。净洗日乾。分为三分。一分锉作半寸截。入陈米一两。微炒紫黄色。一分亦锉作截。以炒热为度。一分生。同焙为细末。粟米粥和杵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陈米饮下。一服立效。如急速不及制。只用生黄连为末。依法用之。二服抵一服功。效。亦治血痢水泻。一方焙乾为末。温酒调下。

         治肠风下血。疼痛不止。经验良方

         用败毒菜根洗净切片。以连皮生老姜各半盏许。同炒赤。却用无灰酒一小碗淬之。就以碗盖之。令数沸。去滓取酒。随意饮之。

         如神丸 治肠风下血不止。

         用樗根皮。于腊月丙日未时。取背阴地北引者。不拘多少。用东流水净洗锉碎。于透风处挂令乾。杵细末。每秤二两。入寒食面一两。拌令匀。再罗过。入新汲水。丸梧桐子大。阴乾。每服三十丸。先以水药丸令润。后于碟子内。用白面滚过水。煮五七沸倾出。用煮药水温下。不拘时服。忌见日色。见日无效。此药兼治血痢。如急要使。不及腊月。随时采合。

         椿荚散 治肠风下血。

         用椿荚不拘多少。将一半生用。一半烧存性为末。每服二钱。温米饮调下。不拘时。

         保应丸 治肠风泻血。诸药不效。

         用天南星不拘多少。用石灰炒令焦黄色为末。煮酒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酒服。

         乌金散 治肠风泻血。

         用木鳖子不拘多少。桑柴烧过。微存性。便用磁器收之。候冷碾为末。每服一钱。用煨葱白酒调下。空心服。

         决效方 治泻血不止。

         用巴豆一枚去皮。以鸡子开一小窍。内巴豆一枚鸡子窍中。以纸塞定。别以湿纸裹。用火煨熟透。去壳并巴豆。一味吃尽鸡子。其病即止。不得生气。若虚人分作二服。

         茄子酒 治久患肠风泻血。

         用茄子大者三枚。先将一枚。湿纸裹。于煻火内煨熟。取出入磁罐子。乘热以无灰酒一升半沃之。便以腊纸封闭。经三宿。去茄子。暖酒空心分服。如是更作。不过三度差。

         又方

         用黑豆小者三升。净拣晒退去皮。捣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陈米饮下。

         蛇黄散出圣惠方 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脱肛肿痛。

         用蛇黄两颗煅。醋淬七遍。捣研如面。每服三钱。陈米饮调下。

         又方

         用牡蛎大者一枚。煅。醋淬七遍。细研。每服三钱。陈米饮调下。日再服。

         治肠风痔漏大便常血。

         用枳壳根皮。捣罗为细末。每服一匙。日三次。亦可煮汁常饮。甚妙。一方用枳实根皮。

         抵圣枳壳丸 治五种肠风。泻血痔漏。

         枳壳去瓤麸炒 威灵仙去苗土 陈橘皮去白焙 续断各二两 生乾地黄焙 连翘 槐实炒 附子去皮脐(炮) 乾姜炒 白矾煅过 人参去芦头 羌活去芦头 地骨皮各二两 何首乌用米泔浸一宿竹刀刮去皮切二两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陈米饮送下。

         大效胜金丸 治结阴便血。及肠风不止。

         羊肉精者去筋膜。一斤半。切如柳叶。用硫黄末糁在肉中。以好醋一斗。于银石器中浸一伏时。慢火煎如泥。入臼杵千下。 硫黄滴生甘草水。研三日极细。候乾糁入肉中。 葫芦巴 荜澄茄 沉香锉各半两 巴戟天去心 补骨脂炒 牛膝 肉苁蓉与牛膝同用酒浸。切焙。 海桐皮锉 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锉 人参各一两 丁香一分 肉豆蔻去壳三枚 附子炮去皮脐用大者二枚 右除羊肉外。捣为末。以羊肉膏拌令匀。更杵千余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加至三十丸。

         紫参汤 治便血。

         紫参 茜根 赤芍药 阿胶炙令燥 蒲黄 青竹茹各一两 黄芩去黑心 鸡苏叶 小蓟根去土各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块。一枣大擘碎。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地榆散 治结阴泻血。

         地榆锉 桑耳 甘草炙锉 赤芍药各三两 熟乾地黄焙 伏龙肝各四两 艾叶炒一两 黄耆锉六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二)钱。米饮调下。食后临卧服。日三服。

         地黄煎丸 治结阴便血。

         生地黄汁 小蓟汁各一升 沙糖一两同上二味熬成膏 地榆根锉焙 阿胶炙令燥 侧柏焙各二两 右除上三味外。捣为末。入膏中。丸小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温服。

         桂芎汤一名桂心汤出圣惠方 治结阴便血至三二升者。皆由脏气虚弱。

         桂去粗皮 赤芍药 芎? 当归切焙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茹弹子大一块。煎七分。去滓。空心温服。日二服。

         屋龙丸 治大便下血。腹内痛不可忍。

         屋龙尾 伏龙肝 墨烧令烟断 当归切焙各一两 皂角子仁炒半两 右为末。面糊丸。梧桐子大。阴乾。每服三十丸。煎生姜艾叶汤下。空心食前服。

         神仙必效丸 治便血无度。

         阿胶炙燥二两 当归切焙 乌贼鱼骨去甲 白芍药 刘寄奴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十丸。加至五十丸。

         阿胶芍药汤一名四神散出圣惠方 治便血如小豆汁。

         阿胶炙燥 赤芍药 当归切焙各一两 甘草炙锉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水一盏半。药五钱。入竹叶二七片。煎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黑神散 治久下血。

         藁本去土 乌头炮去皮脐 皂荚酥炙去皮子 蜜陀僧捣碎研各等分 右熨斗内用炭烧黑。取出为末。每服二钱。腻粉一筒子和匀。煎胡荽酒调下。

         石榴散出济生方 治结阴泻血不止。

         醋石榴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 甘草炙锉 乾姜炮各等分 右焙乾为末。每服二钱。陈米饮调下。日三服。

         芍药汤出王氏博济方 治非时便血。

         赤芍药一两半 桂去粗皮 甘草炙锉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饧少许。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立效汤 治大便下血。

         瞿麦穗一两 甘草炙锉三分 山栀子仁炒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三盏。连须葱根三茎。劈破。灯心二十茎。生姜七片。煎一盏半。去滓。分温二服。

         地榆汤出宣明论方 治结阴。下血不止。渐渐极多。腹痛不已。

         地榆粗者锉四两 甘草三两半生半炙锉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三盏。入缩砂仁四七枚。煎一盏半。去滓。分温三服。

         蘹香子汤 治结阴。下血不止。腹痛。

         蘹香子炒三两 草乌头蛤粉同炒去皮脐锉一两 右研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盐少许。煎至八分。去滓。露至五更。冷服。

         鸡冠丸 治结阴便血不止。疼痛无时。

         鸡冠花 椿根皮并锉等分一用臭椿皮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浓煎黄耆汤下。空心食前。日三服。

         芜荑丸 治下血结阴。

         用芜荑一两。捣碎研令细。用纸裹压去油。再研为末。用雄猪胆丸。梧桐子大。每服九丸。甘草汤下。日五六服。连三日可断根。

         金屑丸 治便血。一切血妄行结阴。

         用叶子雄黄。不拘多少。入在枣肉内。线缚定。满汤煎。用黑铅一两半。閒成汁。倾入汤内。同煮。自早至晚不住。沸添汤。取出研令极细。其枣子以瓷器盏子盛。于饭上蒸过取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煎黑铅汤下。便血甚者。只三服瘥。

         金虎丸 治结阴便血。

         用黄檗一两。去粗皮。鸡子清涂。炙为末。滴水为丸。绿豆大。每服七丸。温水下。

         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出圣惠方

         用榼藤子三枚厚重者。以七八重湿纸裹。煨良久胀起。去壳用肉。研为末。每于食前。以黄耆汤调下一钱。

         治肠风脏毒。泻血不止。出圣惠方

         用五倍子擘破。一半烧令熟。一半生用。分两不限多少。为末。陈米软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粥饮下。

         又方出圣惠方

         用何首乌二两为末。每服一钱。食前温粥饮调下。

         治肠风泻血不止。甚者面黄瘦弱。出圣惠方

         用川乌头一两。去皮脐生用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黑豆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热毒下血。或因食热物发动。出本草

         用生葛根二斤。捣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

         龙骨饼子治脏毒便血不止。

         用龙骨、乌贼鱼骨、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入鸡子清一枚。白面同和。捏作饼子三枚。文火内煨熟细嚼。用温米饮送下。食前服。

         治肠风脏毒。酒痢下血。出本事方

         用黄连生姜煎汤。下二气丹。次服五槐丸。

         治肠风百一选方

         用煎黑散调消风散。又煎黄连汤。下连翘丸或红丸子。(黑散一作妇人产药黑神散)

         治脏毒。

         用槐角丸、钓肠丸、三黄丸、乌梅丸、酒蒸黄连丸。同大乌沉汤以沸汤调下。

         治肠风下血。

         如发时。用生料四君子汤煎服。更患痔疮。亦服此药即愈。

         治便血。

         用胃风汤加粟米煎服。

         治脏腑虚损。大肠不收。久作肠风下血。出危氏方

         用震灵丹、玉华白丹、二药夹用。煎不换金正气散加川芎。空心咽下。

         治肠风出危氏方

         用消风散米饮调吞。乌荆丸。酒蒸黄连丸。随意服。

         治脏毒便血不瘥。里急后重。

         用红丸子、小理中丸、三棱丸、连翘丸、酒蒸黄连丸。好酒空心服。药味匀停。加至一百丸。每日三(二)服三日立愈。

         治内热出汗如投水中浴。又值雨。便血。服诸药不效。

         用服五苓散获安。

         治肠风。

         用胡荽子和生菜。热饼裹食。甚良。

         黄耆汤 若血随大便而下。或先或后。此饮食不节。饥饱不时。劳伤脾胃。荣卫不调。或强忍大便。气无从出。腹陷于阴。气并于阴。则血失常经。或醉饱房劳。酒入于胃。络脉满而经脉虚。劳动则气血相并。不胜者为病。故先便而后血者。其血远。先血而后便者。其血近。所下不常。有所触动则作。血远者宜此方。(方见诸血门诸失血类)

         案原方:人参。白术各一两。柴胡。黄芩各一两。白芷。知母各半两。甘草炒半两。鳖甲一个醋炙。右为细末黄耆膏子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百沸汤下。空心服。又用黄耆半斤粗末。以水二斗。熬一斗去滓再熬。令不住搅成膏至半斤。入白蜜一两。饧一两。熬蜜饧热得膏十两。冷丸药。

         圣金丸一名百药散百一选方 治肠风下血。溺血不止。及脏毒。或无故便血。

         用百药煎三两。一两生。一两炒焦。一两烧存性。为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空心服。一方用软饭蜜丸。空心服亦可。一方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四季侧柏饮 治肠风脏毒。泻血不止。

         用侧柏烧存性。春采东。夏采南。秋采西。冬采北。为末。每服二钱。糯米饮调下。一方用叶一斤洗炙为末。每服二钱。枳壳汤食前下。

         乌头丸 治肠风年久不瘥。

         用草乌头去皮尖。切如黑豆大。炒令燋色。尝味不麻方佳。炒用韭菜。搅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陈米饮下十四丸。不过两服即瘥。

         败毒散 治脾毒下血。脏腑疼痛。频往圊厕。后重里结。

         槐花炒 白矾烧及八分许存性二味等分是生时秤 右为细末。每服乌梅一个。药一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侧柏散 治肠风。脏毒酒痢。下血不止。

         嫩柏叶九蒸九晒二两 陈槐花一两炒半黑色 右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槐香丸 治脏毒肠风下血。

         槐花半两炒 黄连半两净择炒 木香二两(一分)晒乾 白矾半两火枯微存性研 右为末。用乌梅十个。酸醋浸一宿。取肉熬成膏。同药捣匀为丸。如乾入少许煮梅醋。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下血成痢不止。加地榆三寸。槌碎煎汤下。空心食前服。或酒痢或谷道疼痛紧逼。连进三服。寻常两日一服。

         如圣丸 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日久羸瘦。

         大蒜研细 淡豆豉 地榆各等分 右为末。大蒜同研令匀。入炼蜜少许。捣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椿树叶汤下。空心服。若无椿叶。取大眼桐皮刮去青皮取白。煎白汤下。

         血余散 治泻血脏毒。一服效。

         血余半两烧灰 鸡冠花根 柏叶各一两 右为末。临卧温酒调下二钱。来晨酒一盏投之。立愈。

         没药丸 治冷气及酒毒泻血。泄泻腰腿重。及大便血似肠风者。神验。

         没药半两 五灵脂三两 川乌头一两四钱炒令黑焦色 大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右为末。稀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艾叶汤下。米饮盐汤亦得。空心食前服。

         当归地黄丸 治男子妇人肠胃气伤。下血不止。或鲜血。或黑血。日夜频频。及血气衰弱。皮肤枯燥。腰脚疼痛。荣卫不足。浑身酸痛。血气虚肌肤瘦者。尤宜服之。

         当归大者一两去芦酒浸 熟地黄洗净再酒浸一宿焙乾切二两 川芎一两 鹅卵矾二两火煅以盆覆地上出火毒 黄耆蜜炙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空心盐汤下。或温酒服亦得。

         茶箬胭脂散 治肠风下血。

         茶箬一握 绵胭脂十个 白梅四十九个 右件并烧灰和匀。米饮调下二钱。空心服。

         丝瓜散 治下血甚。不可救者。

         丝瓜一个一名天萝烧灰存性 槐花各等分如气弱减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饭饮调服神效。

         黄耆散出指南方 治远血。

         黄耆二两 甘草半两 枳实三十个去皮 青州枣二(三)十个二味捣烂去核焙乾慢火煨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

         蒲黄散出指南方 治纯下青血。

         蒲黄三两微炒 木贼末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米饮调下。

         地黄丸出指南方

         地黄二两 王瓜一两新瓦内用炭火烧灰存性研 黄连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

         杏丹出十便良方 治脏毒下血。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双仁 蜡一两 右二味。入臼中熟杵。自然汁可以为丸。每服空心米饮。下二三十丸。忌鱼腥。服永不发。有僧服之效后。传与一僧人。每服即止。惟不能忌鱼腥。再发。然亦不至于甚。

         通神散出十便良方 治泻血。

         缩砂仁不拘多少去粗皮 右为末。米饮调热服。大段效。

         斗肛丸出十便良方 治大便后出血。

         白矾 附子 乾姜各一两 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饮服十丸至二十丸。日二服。忌猪鸡酒面生冷鱼油腻等物。

         莲子散出家藏经验方 治新旧肠风脏毒。下血不止。

         旱莲子 右用新瓦上焙乾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食前服。

         人参散出家藏经验方 治肠风脏毒。

         人参 白茯苓 黄耆蜜炙 甘草 五味子 右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每日三五服。孙运使云。有此疾常常服之。不至力乏。不至面黄。多多为佳。皆以为妙。

         附子当归丸出续易简方 治风冷在肠胃下血。手足冷而脉微小。

         当归洗焙三两 白芍药一两 附子去皮 白术各一两 右为末。醋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五十丸。食前服。

         凤眼草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肠风下血。

         凤眼草拣净即椿树荚也 褐油麻水淘净已上二味各四两 枳壳去瓤二两麸炒 轻粉一字 右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米饮亦得。空心食前服。

         地榆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肠风下血不止。

         地榆 诃子煨去核 赤芍药 橡斗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米饮亦得。空心食前服。

         猬皮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肠风下血。

         白刺猬皮一枚于铫子内火□尃焦去皮只用针 木贼半两炒黄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空心食前服。

         立圣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年深日久。肠风下血。或如鸡肝。日夜无度。全不入食。通身黄肿者。兼治尿血。

         黄连去须一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浓煎荆芥蜜汤调下。空心食前服。

         松皮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肠风下血过多。

         松木皮将外层粗皮刮去只取贴木嫩皮 右锉细。焙令半乾。再入铫子内慢火炒乾为细末。每服一钱。入腊茶一钱。食前白汤调服。

         如圣散出杨氏家藏方 治年深日近。肠风下血。或诸般痔漏。

         腊月野狸一枚。盘在瓦礶子内。大枣半升。枳壳半斤。甘草四两寸截。猪牙皂角二两。都入在礶子内。上用瓦盖盖定。瓦片子上钻小窍子。都用盐泥固脐。候乾。作一地炕。用十字瓦支足。令礶子不着地。用炭五秤簇烧。至黑烟尽。若有青烟出。便去火取出。用湿土罨一宿。右研令极细。每服二钱。盐汤调下。一方取野狸净肉。制造美食。次将骨烧灰研细。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并空心食前服。

         鹿茸丸出如宜方 治老人。阳气亏脱。血不能存。走失大肠。

         鹿茸制七十两 熟地黄十斤 附子制百四十个 牛膝制二十两 五倍子二斤 山药四斤 肉苁蓉二斤 杜仲制二斤半 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麝香末为衣。每服二三十丸。盐汤盐酒吞下。

         芍药丸出朱氏集验方 治酒毒下血。

         芍药炒 白鸡冠花炒 陈槐花各等分 右取青蒿根汁煮丸。米饮下三十丸。空心服。

         四圣丸出朱氏集验方 治大便一切下血。

         香白芷 枳壳烧存性 川百药煎烧 乌梅并烧存性 右等分为末。糊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热水亦得。

         如圣散出朱氏集验方 治肠风下血等疾。

         萆藌细研 贯仲去土 右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

         柏叶饮出朱氏集验方 治便血。

         侧柏叶多用入白矾水煮焙乾 川百药煎炒 蔓荆子炒 右等分。入乳香末。浓米饮下。两服见效。

         当归丸出朱氏集验方 治酒毒下血。

         当归 芍药炒 白鸡冠花 陈槐花炒 右等分。为细末。青蒿煮汁为丸。米饮送下三十丸。空心服。

         治虚老人便血。出永类钤方

         大艾叶用好醋加糯米煮半日同擂作饼子焙乾 鹿茸制 当归制 乌梅肉 茜根各一两净 右为末。以乌梅肉为丸。米饮送下二十丸。空心服神效。

         治坐卧热地。因热暴便下血。出永类钤方

         用薄荷煎同雪糕为丸。荆芥汤下三十丸。空心服。

         治肠风下血。出华陀中藏经方

         榼藤子二个如当三钱大者如更大只用一个取瓤别研极细 不蛀皂角子四十九粒烧灰存性别研细 右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如人行五里。再以温酒一盏趁之。日三服极效。

         越桃散出华陀中藏经方 治下血及下血痢。

         越桃栀子也 槐花 青州枣 乾姜 右等分。烧存性为末。陈米饮调二钱。

         皂角散出华陀中藏经方 治五种肠风。泻血下痢。粪前有血。号外痔。粪后有血。号内痔。大肠不收。号脱肛。谷道四面有弩肉如奶。号鼠乳。痔头上有孔。号漏。并皆治之。

         黄牛角<?角思>一个锉 蛇蜕一条 猪牙皂角五枚锉 穿山甲 右四味。同入瓷瓶内。黄泥封固。候乾。先以小火烧令烟出。方用大小火煅令通红为度。取出摊冷。杵罗为末。患者先用胡桃肉盒一个。分作四分。取一分。临卧时研细如糊。温酒调下便睡。先引虫出。至五更时。温酒调下药末二钱。至辰时更进一服。取下恶物。永除根。

         治大肠一切下血。出华陀中藏经方

         取雄黑豆紧小长者是。不拘多少。微以皂角汤浸发动。炒熟去皮。为细末。炼猪脂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陈米饮下。熟水皆得。服甚效。

         升麻补胃汤出东垣试效方 治宿有阳明血证。五月间大热。因吃杏肠澼下血。即远去四下散漫如筛。然腹中微觉疼痛。血色紫黑。病名曰湿毒肠澼。是阳明少阳经血证也。

         升麻 羌活各一钱 独活 防风各半钱 柴胡半钱 葛根三分 肉桂少许 牡丹皮 熟地黄 生地黄各半钱 白芍药一钱半 当归身三分 黄耆一钱 甘草炙半钱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服水二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稍热食前服。

         益智和中汤出东垣试效方 治肠澼下红血。或色深者紫黑。腹中痛。腹皮恶寒。右三部脉中。指下俱弦。按之无力。关脉弦甚紧。肌表阳明分凉。腹皮热而喜热物熨之。内寒明矣。

         升麻一钱 乾葛钱半 白芍药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桂枝四分 益智仁半钱 当归身半钱 黄耆一钱 牡丹皮半钱 柴胡半钱 半夏半钱 乾姜少许 肉桂一分 右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乌梅肉丸出东垣试效方 治肠风下血。别无余证。但登厕便见。亦非内痔。服之甚效。

         直僵蚕一两 乌梅肉焙乾一两 右为末。薄糊丸如鸡头肉大。每服一百丸。食前多用白滚汤送下。日三服。

         治下血不禁如刺猪者。肘后方

         用药葛氏第一豉汁方。不瘥重作。大效。

         黑玉丹医方集成 治肠风积热。下血不止。

         刺猬皮十六两刮 猪悬蹄一百只 牛角腮十二两锉 雷丸四两 乱发皂角水洗净焙八两 败棕锉八两 苦楝根陈五两 槐角六两 脂麻四两 右锉碎。用瓷罐内烧存性。研为细末。入乳香二两。麝香八钱。研和令匀。用酒打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先细嚼胡桃一枚。空心以温酒吞下。多进得效。

         治下血出传信适用方

         用柏叶不拘多少。焙乾为末。米饮调下。

         真定总管史侯男。肢体本瘦。因畋人置酒酸。不欲食。勉强饮三两杯。少时腹痛。次转泄泻无度。十余日便后见血。或红或紫。肠鸣腹痛。医者曰、见血皆热。以芍药檗皮丸之类治之。前证如故。形体愈瘦。面色青黄。心下痞闷。恶冷物。口乾烦躁。不得安卧。诊得脉弦细而微迟。手足稍冷。以平胃地榆汤主之。

         平胃地榆汤卫生宝鉴方

         苍术一钱 白术五分 陈皮半钱 白茯苓半钱 厚朴半钱制 乾姜半钱 当归三分 甘草炙三分 炒黡三分 地榆七分 人参三分 白芍药三分 益智仁三分 升麻一钱 葛根半钱 黑附子炮一钱 右件都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此药温中散寒。除湿和胃。数服病减大半。又灸中脘三七壮。乃募原腠理中间。灸后强食生肉。又以还少丹服之。喜饮食添肉。至春再灸三里二七壮。脾温体胖。胃中生发原气。乃胃之合穴也。改服温和芳香之剂。并慎言语。节饮食而愈。

         治肾虚下血。出澹寮方

         鹿茸酥炙 乌梅去仁各一两 破故纸炒 杜仲各半两 右炒为末。粟米粥为丸。每服三十粒。空心盐汤吞下。

         治肠风脏毒便血等疾。出澹寮方

         右用温州枳壳。不拘多少。逐个刮去瓤。入去壳巴豆一粒。以线扎两片合定。入沙锅内。米醋煮枳壳烂为度。洗净去巴豆。以枳壳锉焙为末。醋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粒。空心腊茶清吞下。病愈住服。痢疾亦可用。初患则留巴豆少许亦可。

         双圣丸出澹寮方 治男子妇人老幼下血。

         (案:此方缺药味及分量。)

         右为细末。取乌梅肉水浸。于甑上蒸烂。捣如膏。搜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饭饮吞下。

         槐花散 治肠风脏毒下血。

         槐花瓦焙 柏叶 荆芥穗 枳壳炒各等分 右为细末。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黄连犀角散 治下血如小豆汁者。

         黄连末 犀角屑各三两 右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豉一升。更煮三沸。去滓。分二服。

         伏龙肝汤出二因方 治先便后血。谓之远血。兼治吐衄。

         伏龙肝半斤 黄芩 甘草炙 白术 阿胶 乾地黄千金作乾姜各三两 右为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空腹温服。一方有附子炮入。可用三两。

         治下血不止。

         用大古钱四百。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亦可服半剂。

         治肠风下血不止。

         用獭肝烧为末。服一钱匕。

         治卒下血。及金创出血不止。出本草

         以衣中故绵絮一握。煮汁温服之。

         治卒下血。出本草

         用悬钩根皮浓煮服之。

         治下血不止。

         以柿木皮暴乾。更焙筛末。米饮和二钱匕服之。不至上冲下脱。两服可止。

         治下血。

         用鸡项草根。十月采。洗乾。碾罗为散服。

         治大下血。

         用好墨细末二钱。以白汤化清阿胶。清调稀稠得所。顿服。热多者大相宜。

         治肠风泻血。出本草

         以绿矾酿鲫鱼。烧灰和服。一方为末。用酒调下即愈。

         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治粪后鲜血。

         以黄檗为末。水调服。及治男子茎上疮。为末傅之。

         治肠下虫。出本草

         取鳗鲡鱼二斤。治如食法。切作段子。入铛内。以酒三盏煮。入盐醋中食之。鱼有五色大者最佳。

         治脏毒下血经年瘦者。及大肠风虚。饮酒过度。挟热下痢。浓血疼痛。多日不瘥。出本草

         樗树根白皮 人参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不饮酒者。温米饮下。忌油腻湿面青菜菓子甜物鸡猪鱼蒜等物。昔洛阳有女子四十六岁。醙饮无度。多食鱼蟹。摄理之方蔑如也。后以饮啖过常。蓄毒在脏。日夜二三十行。大便与脓血杂下。大肠连肛门痛不堪忍。医以止血痢药不效。又以肠风药则益甚。盖肠风则有血而无脓也。如此已半年余。气血渐弱。食渐减。肌肉渐瘦。稍服热药。则腹愈痛。血愈下。稍服凉药即泄注。气羸弱。食愈减。服温平药。则病不知。如此将期岁。医告术穷。垂命待尽。或有人教服人参散。病家亦不敢主。当漫与服之。才一服知。二服减。三服脓血皆定。自此不十服。其疾遂愈。

         治肠风泻血。

         用鲎尾(平微毒)烧为黑炭。研作末。酒下。先服生地黄蜜等煎讫。然后服鲎尾末。无不断也。鲎生南海。大者如扇。牡牝相随。牡无目。得牝方行。牝去牡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