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现代人(评论)

 李萍拾尘 2023-05-25 发布于河南

——读冯炬明小说《我还要不要打电话》

以小说为主要操作手段的作者冯炬明,最近又给我们推出了一部力作——《我还要不要打电话》。
读过小说的人都会有一种感受,它不同于过去的小说,什么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细节,它着重于人物的心理描写。而这种心理是关于现代人婚姻、恋爱中最微妙、最敏感的地带,也最能代表现代人的整体心理态势。因而也是最难把握,最难描绘的一种态势。凭冯炬明的实力,已然对此操作有余。《我还要不要打电话》已说明了这点。
在“编者的话”中,编者这样评论,“这样的作品不宜用常规的、传统的欣赏习惯解读”。的确如此。
实际上,创作与欣赏,它们是一种交互提升的过程,就像理论与实践一样。读者的欣赏,需要作者创作出高品位的作品;而作者的创作,同样能提升读者的欣赏品位。
所谓艺术家,他们的存在,不是要迎合、满足读者群的需求,而是要引导、提升读者群对艺术的理解力、感知力。这是要靠作品去实现的。
许多作品所谓“先锋”,它不过是在笔法上,在描写上,超前于人们当时的固有阅读习惯(这是指多数人,实际上已很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同步的,是该如此的)。经过一段时间,也许长,也许短,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和解放,一切都会被人们自然地接受。
正如音乐家所说,我们是要创造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这样整个人类的艺术欣赏力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人类的文明程度也就因此向前被推进了一步。
作品的思想、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自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读。然而笔者认为,在一部作品中,是不可能将它们割裂开来的。它们不是捆绑在一起搭售的商品,而是水乳交融、相依为命的同胞骨肉。
(写于1996年11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