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评论】温智慧:浅谈书法家汪奕彤的书法实践

 阿拉善文学 2023-05-26 发布于内蒙古

原创作者:温智慧|内蒙古

汪奕彤,是个多面手,能写会画,偶尔还产诗。诗书画同理,都能介入,自然无可厚非。他剑走偏锋,还会中医,喜旅行,经验是满把、满把的。
奕彤,在金融部门工作,业绩满满。业余任阿拉善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他生于书香门第,他父亲精国学,善书画,从教一生,桃李满园。奕彤在这样的门第成长,受到的濡染,不得而知,且深深地热爱着书画艺术。
环境在一个人成长中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他老父亲的学问,学识和教育理论给奕彤的是终身受益的,传承和发展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在阿拉善书法界,奕彤艺术水平,是不错的,他不仅有系统的书法实践,而且他的钻研的喜好,对他所喜欢的领域,是有建树的本源。
他善于钻研,有打破沙锅璺到底的精神,这是为学为艺,不可多得的修养和素质。他对书法理论有自己的深入浅出,在泥古和突破间,有更为圆融的迂回和通达,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不同的声音和风格中,寻求自己的认同,寻觅适宜于自己的向好,寻找自己探求书法艺术过程中,最能够体现自己风格和独特的师承。
这样就让他的书法艺术飞跃和进步,最能一分为二地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完美结合,完美继承,完美突破。
任何艺术都要依靠有自身气质所自带的潜质,也就是天份,这个是每个生命体所独有的,是模仿和仿效不得的。这是未来为艺的根本,虽然不能否认,完全靠后天的勤奋和学习,在某个艺术领悟达到至高。
艺术天份是艺术成功的不可或缺。
奕彤具备这个天份,他能够把看在眼里的技法,瞬时间内转变成自己的应用,这就是天份的表现。有些人看别人落笔时,那样轻巧自如,到了自己走笔运腕,落墨于纸,出来的线条效果,却大相径庭,这样的情况存在于大多人群与个体中,且也是他们不大不小的烦恼,尽管后来能够达到自己所期待的自如和应手,抬头一望,同学者早已翻越了远山近水,留下仍然是孑然前往的独行。
奕彤,是有天赋的,这是他艺术的天份,人先天已有,后天再有一份辛勤,所喜欢的所热爱的,很快就显山露水了。这也是他心有旁骛的自信所在,敢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完美地分配给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喜好,游刃有余,人间有云“三把刷子”,他是有几把刷子的那位。
他有才,但不自负。他胆大,但不妄为。他执念,但不偏执。能够正确对待自己和客观,善于学习,不在高人面前自我卑微,唯唯诺诺,能够学习其长,亦能言说探究其短,对待艺术有一份足够的真诚,是一份难能可贵。他在前面时,不睨视后者,不亢奋,不自大,能善对探索和求知的来者,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他善于从相同的事物中,找见不同,看到自己的应该学习,应该矫正,应该摒弃,应该发扬。
奕彤,自己说到:自幼受家父影响喜爱书画艺术。坚持数十年笔耕不辍。然而,受阿拉善闭塞边远的地区影响,也受牧区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和条件所限,在养成爱好的同时也积攒不少“坏习气”。参加工作以后,随着眼界的不断提高和视野的开阔,并得到盟内外一些知名书法艺术家的指导,书法艺术有了一定的进步。
前后,参加过一些自治区和全国性的相关书法比赛与展览,获得了一些奖励。在书体研习上,他不拘一格,不耻下问,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艺术短板,不遗余力珍惜一切机会向名家求教,革除一些固有的笔法技艺的弊端,从新设定研习书法的理论和实践定位,在行草隶篆,等书体间都有大量的学习,和创作实践。认真临摹古代碑帖,在其中探寻古意,学得其中的精髓。
汪奕彤谦虚地说,虽然写了不少,在书法研习和创作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在书法提升上还是存在不足。在尺字榜书上,放手有度,敢于发挥,尺寸把握的恰到好处,相比其他字体更为精俊。在一年的书法展览上,他的一幅“藏风聚水”在展览现场,成功实现竞拍,在阿拉善书画展览史上,实现了“零”突破,大家为他高兴,他自己最是欣然,他用拍卖所得请书法界同仁吃饭,大家欢聚一堂。还把所剩的拍卖所得默默地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后来不经意的别人说来的,他自己从没有向大家提说过,我觉得这就是一分仁义,一分气度,一分美好,也正是这些,支持他书法艺术的一步步向好和精进。
在书法界,有“字大一寸,功长十年”的说法,也就是大字难写,书前的思考,落笔的审视,运笔的舒缓,着墨的多寡,都考量这一个书法人的意志,能力和胆识。他满满的自信,有了大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意志,落笔自然不俗,气场不凡,也就有了书写的成功与掌声。
当今,软笔书写正远远的离人而去。只有这些坚持书法爱好的人们,才把这一传统艺术引向存在的久远。汪奕彤,对书法的理解也是圆融的,他懂得书法在现在历史条件下的价值,也懂得书法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存在的艰难,书法进步不是指日可待的,需要海量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创作实践。毕竟时代不同,书法的审美,存在不同的误区和审美判别,在书法界也有同行相轻的现实,他说这都是人性的客观。他并不在乎这些,他说我要的是向古人学习,向高人看齐,实现自己多年的书法梦,才是我想要的。知道了自己的目标,他的奋斗就不是虚妄的,也不是空泛的,更不是无的放矢。
担任阿盟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和秘书长,能够团结一切喜欢书法的人群,能够为书法艺术的发扬,做到自己的力所能及,也能在人群中传播书法的正确认知,辩证的对书法艺术加以思考,影响身边不少的书法爱好者。
为书者,心中有书。是很不容易的认知和思考,这是书法道路上最为正确的行走。
他近年师从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钱松君教授,书法的理论认知和创作实践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汪奕彤爱好诗歌和中医,这对他书法的提升绝有裨益,在他款识中就能得到相应的印证。中医的五行生克,对思考一门艺术的逻辑是有功无减的。一些书法现场,他会有很多切合场景的词条,切时切景切意,文化是他书法的相得益彰,文化也是他书法的助推力。
总之,汪奕彤书法艺术的高层次提升和站位是指日可待的,因为他占有了必备的资源和思考,而且正在努力着

温智慧,笔名:海中渔,男,1970年生,满族,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班第12、35期创作培训班学员。出版著作:散文集《灵魂的雨伞》《大漠放歌》,文艺评论集《抵达的姿态》。


★★ 平台简介 ★★

【阿拉善文学】公众平台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驼铃》文学季刊、阿拉善盟作家协会联合推荐原创文学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期刊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公众平台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等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