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怪扫地僧天下无敌,你看他的真身是谁?你把三位主角的名字读一遍就懂了

 耳东话史 2023-05-26 发布于湖南

金庸为何被视为武侠小说界的“武林至尊”?他的故事有何特殊之处?这个问题或许很难回答,毕竟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喜欢金庸故事的原因或许也不同,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金庸故事的确是最好的武侠故事。

就拿“扫地僧”这三个字来说,它甚至都已经不是《天龙八部》中的那位无名老僧本人而已,如今它已经有了另一层深意,即是代指那些外表平平大隐于市的高人,这即是金庸的影响力。

不过话说回来,扫地僧这个角色凭什么能“天下无敌”?他到底是何来头?

一、天龙四绝

不同于《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天龙时代可没有“五绝”的说法,这个时代的武林中只流传着“北乔峰”与“南慕容”的传说,但很明显,那慕容复不过浪得虚名之辈,不配与萧峰齐名。

但书中没有五绝,读者却根据书中角色的表现总结出了“天龙四绝”的说法,那四人即是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以及主角之一的萧峰。

(扫地僧剧照)

天龙四绝这四人在书中的确是战无不胜的存在,四人之间虽有交集,却不多,但光看他们四人成名的经历,确实都是绝顶高手。

比如当年的雁门关惨案中,萧远山便杀败了中原二十一位高手,当时中原群雄的阵容里不乏玄慈、汪剑通这样的顶尖高手,然而他们也只能任由萧远山宰割。

尽管当年的慕容博还不足以与萧远山抗衡,但当他苦心习武三十年之后,他的武艺大增,基本可以与萧远山持平,双方有过几次交手,都是不相上下。

接着是鸠摩智,那“大轮明王”曾凭借一己之力挫败天龙寺几位本字辈的高僧,又逼得那枯荣大师自毁《六脉神剑剑谱》。

(扫地僧、萧峰剧照)

后来又杀上少林寺,挑战了玄字辈的高僧,结果对方挡不住他三招两式便败下阵来,若非虚竹出手,只怕连玄慈方丈也要栽在明王手中。

至于萧峰,那便无需多言了,杏子林、聚贤庄、少室山的三场大战已将他的霸气尽显,与他为敌,多半只有死路一条,就算你曾经是他的兄弟,一旦他杀红了眼,也不会顾念旧情。

但无论天龙四绝如何强大,当扫地僧登场之后,他们身上的光环就变得黯淡了。

二、无名老僧

金庸对扫地僧的安排可谓将“隐世高手”这四个字诠释到了极致。

扫地僧初登场时,人未到,声先至,随着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原本已是剑拔弩张的天龙四绝以及慕容复这五大高手瞬间没了脾气,他们只听这老僧娓娓道来自己的“武学障”之说,接下来发生的事就远远超出天龙四绝的想象了。

那鸠摩智为何先后挑战天龙寺和少林寺?你应该看出来了,他不是想当天下第一高手,而是想当天下第一高僧,所以他挑战的对手都是佛门中人,而此时扫地僧在他面前高谈阔论,他如何能不生气?

于是他一招无相劫指杀去,结果却是被那老僧的无形气墙挡住,鸠摩智从此没了脾气。

眼看明王也奈何不得这老僧,余下的几位高手就更钦佩这僧人了,接着他一顿忽悠,慕容博和萧远山这两大魔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他给“杀死”了,甚至可以说是自愿赴死,而当他们再度醒来之时,已遁入空门,没了俗世的执念。

(萧峰剧照)

不过在此期间,不明真相的萧峰也与扫地僧有过一次对决,多数人只看到了萧峰一掌将扫地僧打得口吐鲜血,但却忽略了接下来发生的剧情。

且看原著描述:“那老僧在二人掌风推送之下,便如纸鸢般向前飘出数丈,双手仍抓着两具尸身,三个身子轻飘飘的,浑不似血肉之躯。萧峰纵身急跃,追出窗外,只见那老僧手提二尸,直向山上走去。萧峰加快脚步,只道三脚两步便能追到他身后,不料那老僧轻功之奇,实是生平从所未见,宛似身有邪术一般。萧峰奋力急奔,只觉山风刮脸如刀,自知奔行奇速,但离那老僧背后始终有两三丈远近,连连发掌,都打入了空处。

那老僧已经受了伤,萧峰却依旧追不上,正如金庸所言,那僧人所用不像是武功,更像是“邪术”,不禁让人想问一句,这老僧究竟是何来头?

其实他所用自然不是邪术,只是在笔者看来,此时不应该再分析“扫地僧用的是什么武功”,而更应该分析金庸创作这个角色的目的是什么。

而这或许与三位主角的名字有关。

三、三位主角

《天龙八部》无疑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一部,比如《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在于一个“侠”字,《神雕侠侣》在于一个“情”字,那么《天龙八部》的主题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求不得”。

金庸在原著开篇之时提到过:““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本书所叙的人物都是常人(喜、怒、哀、乐、爱、恶、悲、愁等感情不异常人),书中所述史事大致正确,人物有真有假,故事则为虚构,人物的感情力求真实。”

(虚竹剧照)

而扫地僧这个角色背负的使命或许就是让几位主角认清事实,放下执念,愿意就藏在三位主角的名字中。

萧峰之名有何深意?“峰”即山顶,他的武功的确是达到了绝顶之境,但在他之上,还有个无法逾越的高峰,即扫地僧。

虚竹之名有何深意?有个成语叫“虚怀若竹”,指人的心胸如竹一般能容纳,而扫地僧即是如此,他登场即是为了化解仇怨,天底下的罪孽,都由他一人背负,于是他出手“杀死”了萧远山与慕容博,实为点化他们。

(段誉剧照)

最后看段誉,这名字以同音字来理解就很直观了,即“断欲”,扫地僧也做到了这一点,不仅他自己是佛门中人,他也让在场群雄放下了复仇了执念,断了欲念。

所以在笔者看来,在这样一部极具佛门禅意的作品中,扫地僧其实不是一个具象化的人,金庸安排他登场的意义就在于破局,他的境界远高于三位主角,金庸赋予他“天下无敌”的实力定位,完全合情合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