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店容店貌和商品陈列 俗话说:“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头自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论是经营工业品、副食品的商店或者饮食、服务业的店铺,要想把买卖做活、生意做大,一靠货物的花色多、品种全,饭菜质量高,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二靠店容店貌、清洁卫生来招徕顾客。就拿经营工业品来说,你的商品再多再全,不可能全部摆出来,但如果能把橱窗、柜台陈列得琳琅满目,就会吸引广大顾客进店选购。过去老店员把商品陈列看作是商店的“眼睛”。他们说:人的眼睛能传神,商店的“眼睛”也能传神。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顾客来店,总是人未到眼光先到,首先看一看橱窗里陈列一些什么商品,然后再看一看柜台和货架里摆些什么货;看看哪一种式样新,再看看哪一种花色美。如果顾客心里早已中意,这笔买卖十有八九可以做成。 第一节 招牌要醒目大方 国营商业、集体商业和个体商户在经营活动中,不论大小店铺,都需要有个整洁、大方、醒目的门面和招牌来招徕过往顾客,扩大购销业务。牌匾上的名称要表达出商店的营业性质。比如,“东大街合作百货店”、“顺城街土产杂品合作店”、“永泰合作理发店”,等等。决不能挂出“东风商店”、“红卫商店”、“刘胡兰门市部”等这样的招牌和匾额。因为这种不注明经营性质的匾额,人不进店内很难知道你这家店铺经营的是什么商品,也不知道你是国营商店还是集体合作店组。招牌制作,要美观、朴实、大方,根据店铺门面大小设计,过小不醒目,过大不相称。牌匾上的字一定要用楷体书写,公正大方,不能潦草,色泽协调,引人注目。如黑底配金字或白底配红字就比较好看。在招牌的另一侧,还要挂上营业起止时间,方便顾客。在县城和农村集镇的店铺,也可按照当地传统习惯,适当地利用幌子来标明商店的经营范围。如酒店可插挂一个“酒”字的小旗;冷饮店可挂一“冷”字的标志;修理自行车的门旁可挂一支车圈,等等。个体商户的摊点或流动货车,要把营业牌照用玻 璃 镜 框装上,放在摊上或挂到车上,亮证经营,接受群众监督。有橱窗的商店,要根据行业的不同情况、时令季节变化,不断变换橱窗陈列的商品和陈列的方法。如照相橱窗要陈列老人、儿童、妇女、医务工作者、劳动模范等正面、侧面、高调、低调等不同类型的照片;理发店可陈列健康、活泼的各种男女发型、儿童发型的照片;经营工业品的橱窗陈列,还要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真实性和民族风格。如我国女排夺取二十三届奥运会冠军后,文化用品橱窗的背景图就可画上女排运动员的扣球场面,窗内陈列上排球和球网,配以“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字样,使人一看新颖、大方,鼓舞人心。县城和集镇的商店,尤其经营小商品的店铺,限于店堂窄小,除了把货架、柜台的商品整齐、丰满地陈列外,还可利用拉绳、挂杆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地使所有商品都与顾客见面。 第二节店堂要窗明几净 店容店貌与整洁卫生,它具体地反映了一个店铺的精神面貌和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不论大小店铺,都应搞好店堂内部的整洁卫生。店内窗明几净,环境舒适,不仅广大顾客乐于进店光顾,就是营业员在此工作也会心情舒畅。要搞好店容店貌,一是要保持店堂内外的整洁。营业人员除遵守必要的卫生制度外,还要在班前班后主动检查、清扫、整理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把营业场地、门窗、柜台、货架打扫擦拭干净,使其达到地光、柜净、玻璃亮。为保持店堂整洁,私人自行车和杂物不能入内,大批整箱商品别放店堂,室内不能悬挂纸条和张贴标语口号。特别是理发店的发茬要及时清理,理发工具要经常消毒;旅店的房间地板和被褥,除早起打扫整理外,只要顾客离房,服务员就要随时清扫地上的瓜皮、碎纸和烟头,整理床铺,使旅客回来时感到环境舒适,心情愉快;饮食店要坚持顾客离开,随时清桌,生产 房的炉渣、菜叶要及时清理,以便保持店堂的整洁卫生。 二是注意商品卫生。日用工业品主要是注意防尘、防虫、防蚀、防霉变。比如,陈列出来的针织品、布匹、服装、呢绒等样品,要经常打扫和整理;化妆品、搪瓷、文具、五金、电料、玩具、乐器等没有包装的商品,要经常用鸡毛掸子或干布擦拭,使之保持清洁光亮、色泽鲜艳;容易生虫的商品,如皮货、皮件、呢绒、毛线等,要注意保管、防虫;对一些容易锈蚀的商品,如铁器、五金商品等,应注意防水、防潮和防止同腐蚀剂接触;对易燃、易炸和剧毒商品更应采取特殊保管方法,注意安全。食品,由于品种繁多,直接入口的比重又大,注意卫生尤为重要。商店营业员除认真执行食品加工、销售、饮食卫生“五四制”外,还必须做到:进柜台时应衣帽清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双手洗净、消毒;售货中不准面向食品打喷嚏、咳嗽、吸烟、吐痰、高声谈笑,更不能用手直接抓取食品;售货工具、容器,要洗刷干净,及时消毒;食品存放,要实行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天然冰等“三隔离”;上厕所时应换下工作服,大、小便后洗手后再穿工作服。发现腐烂的食品应立即处理,严禁出售;营业结束后,对售货工具、容器要坚持“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制度。 三是个人卫生。营业员天天和顾客打交道,必须做到“四勤”、“四不准”。“四勤”是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刮胡须、刷牙;勤洗、换工作服。“四不准”是不准在柜台内吸烟、吃东西;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和吃带有强烈刺激味的食品;不准随地吐痰;不准用手直接挖鼻孔、擦鼻涕、抓头发等。每个商店还要定期为营业员、服务员、厨师、厨工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或有碍食品出售的疾病患者,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或休养、治疗。 第三节 商品陈列与货位布置 商品陈列不仅起到美化店容店貌的作用,而且能起到指导消费,影响消费,刺激消费,扩大销售的目的。特别是通过商品陈列,还能起到反映工农业生产大好形势、市场繁荣景象的作用。 一、商品陈列和橱窗布置的类型 零售商店的商品陈列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专门的展示样品;另一部分是出售商品的陈列。常见的陈列方式有橱窗陈列、围柱陈列、架顶陈列、台面陈列、货架陈列、平地陈列、张挂陈列等。橱窗陈列,是商业广告的一种主要形式,要讲究政治性、艺术性和商品连带性。一般采取单一、专业、联合、科技、混合五种方法。单一橱窗多用于介绍高档商品或新产品;专业橱窗常用于介绍季节性商品或时令商品;联合橱窗则以某一种商品为主,附带陈列一些有连带性的商品;科技橱窗则着重介绍有关商品的科技知识;混合橱窗是对所经营的主要商品进行综合性的宣传介绍。小型商店的铺面橱窗一般不大,故多用混合橱窗来陈列商品。壁橱、陈列柜和围柱陈列,是为了介绍商品、美化店容,要求醒目美观。它的陈列位置、高度、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多是陈列一些体积小、花色好、较为精致的新产品,其陈列的高低、起伏和前后层次要有艺术性。架顶陈列是零售商店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它起着宣传商品、美化店容,充当柜、组“招牌”的作用。由于它的部位高,容易看得见,因此多用来介绍新产品、时令商品和展销商品。架顶陈列要根据店堂大小、货架高低、货位大小,采用适当的道具陪衬、烘托,不宜陈列大件物品,同时还要注意店堂整体布局,使之协调一致。台面陈列,是指在柜台上用小玻璃柜、箱或金属支架,把某一种商品突出地陈列出来。以加强商品的宣传和推销。货架、货柜陈列,也叫商品摆布。它的特点是:既陈列,又销售,摆的多,更换勤,这就需要做到整洁、丰满、美观、定位。货柜上层宜陈列细小和销售快的时令商品;中层陈列精密、价高的贵重商品;底层陈列销售缓慢或落令的商品。但有些商品,象布匹之类,也可以创造条件、实行敞开陈列售货,便于顾客选购。对于畅销和交易频繁的商品,应摆在货架中、下层顺手的地方;上层和顶板上应陈列销量小和体积较大的商品;底层可放营业柜组的储备商品。 平地陈列,是一些体积大而又笨重无法摆上柜台、货架的商品,如自行车、缝纫机、电冰箱、洗衣机、铅丝和日用杂品等。这种摆列要充分利用店堂空余地方,因地制宜地陈列有序,保持整洁和留有一定通道,便于商品出售和顾客行走。 张挂陈列,一般适用于针纺织品、成衣和儿童玩具、体育用品等。张挂高度以顾客抬头可见为宜。要排列整齐,商品搭配得当,色彩和谐。 二、商品陈列的要求 商品陈列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项: 一是商品陈列济发展面貌。商品陈列得琳琅满目,丰富多采,并对一些新产品配以简明扼要的介绍,既显示了祖国经济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还可以通过介绍使顾客增进知识,得到教育。如儿童玩具橱窗,若能巧妙地把各个民族娃娃的打扮,布置成歌唱祖国、歌颂共产党、社会主义的大合唱团的场面,就会使人感到亲切动人,加强民族团结。 二是营业员要根据商品的特点,采用直线、曲线、梯型、塔型、交叉、对称、均衡、立体、象形、艺术字、折叠花纹、图案、单双层、多层、斜坡等方法,把商品美、色彩美、质感美充分地显示出来。如瓶花,可把多种花卉插在花瓶之内,并列排放,展现出花枝招展、群芳斗妍的姿态,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各式各样的手帕叠成蝴蝶,放在花丛上,名之“蝶恋花”,既清新可爱,又能吸引顾客。有些商品还要尽可能显示出商品的全貌,以减少顾客询问。如女衬衫,衣领是圆的、方的还是尖的;胸前是挑花、绣花、印花;袖子是长的、短的;有无口袋,是什么样式,以及扣子的式样、颜色都显示出来,使顾客一目了然。 三是陈列要有连带性。连带的目的,是为了便利顾客购买,便于营业员取货。这就需要在陈列上按照有关联的商品顺序放置,以便引起顾客联想,方便选购。以鞋柜为例,可将男鞋、女鞋、童鞋、布鞋、皮鞋、胶鞋、塑料鞋、拖鞋等依次陈列。如陈列铝锅时,就可以把各种勺子、铲子、碗、勺等各种铝制炊具连带陈列。陈列绸缎、呢绒、棉布一类商品时,可由高档至低档,或由低档至高档顺序陈列。同档商品还要按色泽深浅,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分类陈列。 四是要讲季节性。商品陈列要敏感地反映出季节特点,走在季节之前。拿针织品来说,一般地区夏令汗衫、背心四月上旬就要陈列出来;冬令棉毛衫裤,九月份就要摆上柜台。同时,商品陈列还要经常变换花样,给顾客一种新鲜的感觉。 五是陈列商品要有标签。陈列标签除了标价外,对于新到产品以及一般群众不大熟悉的商品,要用商品介绍牌或大标签介绍产地、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养护知识。这些介绍牌和标签要大小适宜,书写醒目,字迹端正,以减少顾客的询问。某项商品一经售完,暂时又进不了货的,陈列样品就应及时调换,不能虚摆,更不能只陈列不出售。对柜台、货架上的陈列品,一经销售,要及时补充,并清除附近的灰尘,保持货柜商品经常丰满、整洁和美观。 三、合理摆布货位 在商店的日常营业活动中,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营业员可以随手拿出顾客所需要的商品;另一种是营业员来回奔跑,方能拿出商品。关键在于货位摆布的合理与不合理。所谓合理,就是既便利顾客,又便于营业员取货。要使货位布置合理,一是根据顾客购买习惯通盘安排营业面积。 由于经营商品不同,货位和面积也应有所不同。比如,综合性的百货商店,进门口或一楼,适宜于陈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消量较大、交易频繁、陈列容易达到美观目的的商品柜组。如食品、糕点、烟酒、化妆品、日用百货、儿童用品、儿童玩具等。因为这样可以便利带孩子的妈妈和孕妇,以及老弱病残顾客选购。至于土产杂货,如缸罐、扫帚之类,则可摆在靠店堂里边的角落。中高档商品,如皮货、钟表、电视机、收音机、工艺美术品,交易次数少,挑选性又大,则可摆在店堂里边或二楼为宜。大型商店在进门处或楼口,要设置货柜示意图,以便利顾客。二是连带性的商品,在货位摆布上也要注意。比如布匹、呢绒、绸缎、针织品应作“邻居”;鞋帽、服装可作“伙伴”;鞋油、鞋粉、鞋带应和鞋靠近;肥皂、香皂、雪花膏、牙膏、牙刷可放在一起。不过,有些商品既要考虑到商品的连带性,又要适应消费者的习惯,象鞋带、鞋油、鞋垫等,既要摆在鞋帽专柜,也要放在小百货柜组,实行双重经营,以便于顾客挑选。三是根据时令季节变化,将货位摆布及时调整。比如,冬季把棉衣、鞋帽专柜营业面积适当扩大,或者换到显眼地方;到了夏天,把凉席、雨伞、爽身粉、花露水、蚊香之类移到商店进口处或明显的货柜。但是货位不易变动过勤,保持相对地稳定,使顾客不致于感到陌生。如货位变动太勤,或一下全面变动,会给顾客造成不便。四是要便于营业员操作活动。货架与柜台之问的距离要适当,距离过大,营业员取货困难;距离过小,又会影响陈列和售货。货柜外边的营业面积,要根据商店大小、商品品种和顾客多少而定,本着既便于售货、又不使顾客过分拥挤为原则。设有专门收款处的营业室,收款处的多少和地点也要适当,多了不便于结帐,少了又会影响收款进度。一般说,收款处应与有关货柜尽可能靠近,位置不宜成对角或交叉,这样可使顾客少走路,发生差错也便于查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