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北京市海淀区初二(上)期末生物含答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18北京市海淀区初二(上)期末

生物2018.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

1.(1分)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艳丽的花朵,被称为“海中之花”,但它却不是花,是一种腔肠动物.海葵区别于植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A.能缓缓滑行、游泳或依靠触手做翻转运动

B.既可以出芽生殖,也可以有性生殖

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需摄取食物维持生存

D.能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

2.(1分)下面所列四种动物的特征或结构,与其生命活动不匹配的是(  )

组号 动物名称 特征或结构 生命活动 A 涡虫 感觉器官集中 使身体定向运动 B 蛔虫 体表有角质层 适应寄生生活 C 蚯蚓 刚毛 能起保护作用 D 扇贝 斧足 能缓慢运动 A.A B.B C.C D.D

3.(1分)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B.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C.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

D.身体两侧对称,由多个体节构成

4.(1分)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却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A.生活环境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能否捕食小动物

D.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5.(1分)学习了动物的知识后,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符实”,例如“蜗牛不是牛”“海马不是马”“鳄鱼不是鱼”“鲸鱼不是鱼”,它们分别属于(  )

A.甲壳动物 哺乳动物 爬行动物 鱼类

B.软体动物 鱼类 爬行动物 哺乳动物

C.软体动物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D.爬行动物 鱼类 两栖动物 哺乳动物

6.(1分)犰狳(读qiú yú)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吉祥物的动物原型,其体温恒定,妊娠期为40~120天,每胎产仔2~4只,在遇到危险时会缩成球形.犰狳属于(  )

A.鸟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7.(1分)鱼不停地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出。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

A.没有变化 B.增加、减少 C.减少、增加 D.都减少

8.(1分)大山雀是野外常见鸟类,下列叙述与大山雀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B.食量较大,食物消化能力强

C.有气囊,在肺部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D.大山雀的足纤细,善于抓握

9.(1分)在哈哈大笑时,有的人可能会发生下颌骨不能正常合拢(即下颌骨脱臼)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关节囊受到损伤

B.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C.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

D.韧带损伤使上下颌骨无法复位

10.(1分)“引体向上”是锻炼臂肌、腹肌、背肌等骨骼肌群的一项简单易行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完成该项动作时,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通过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灵活配合才能完成

B.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C.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需附着在同一块骨上,以牵拉骨产生运动

D.四肢处的骨连结相比其他部位要更灵活,使运动更加灵活

11.(1分)下表所列动物与其呼吸器官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号 名称 呼吸器官 A 海龟 用肺呼吸 B 海马 用鳃呼吸 C 青蛙 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 鸽子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A.A、 B.B、 C.C、 D.D、

12.(1分)以下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

B.身体分节可以促使躯体运动灵活

C.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增强了运动能力

D.附肢分节,使节肢动物运动灵活

13.(1分)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进化与适应观”的是(  )

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发现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游泳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14.(1分)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飞蛾扑火 老马识途 B.惊弓之鸟 孔雀开屏

C.蜻蜓点水 谈虎色变 D.蜜蜂采蜜 大雁南飞

15.(1分)如图所示,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内架设Y字型走道,放置数只昆虫幼虫于起点,并在走道中间放一个隔板,阻挡光线,再从甲处放置一个光源,观察到幼虫都朝甲处移动。若重新把这些幼虫再放回起点,那么可以再由下列哪一实验及结果可以推测此幼虫具有趋光行为(  )



A.将光源移走,幼虫仍朝甲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朝甲处移动

B.将光源移走,幼虫仍朝甲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随机到处移动

C.将光源移走,幼虫随机到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朝乙处移动

D.将光源移走,幼虫随机到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随机到处移动

16.(1分)下列不属于同种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羚羊闻到老虎的气味会迅速逃避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方位

17.(1分)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传播;蜜蜂采蜜的同时,身上能够粘上花粉,这些事实说明(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A. B. C. D.

18.(1分)如图所示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下不同于其他几种生物的是(  )

A. B.

C. D.

19.(1分)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 D.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20.(1分)关于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有(  )

保持通风干燥 潮湿的环境 一定的温度 丰富的有机物。

A. B. C. D.

21.(1分)在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中,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将甲瓶的瓶颈打破,瓶口竖直向上,乙瓶保持S形的鹅颈,一天后发现甲瓶肉汤腐败变质,乙瓶无明显变化。本实验的变量是(  )

A.瓶中有无氧气 B.放置时间的长短

C.瓶中有无微生物 D.烧瓶容量的大小

22.(1分)下列关于细菌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繁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的繁殖有关

C.细菌靠分裂进行繁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

D.细菌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形成芽孢进行繁殖

23.(1分)腐乳是传统美食,口感好、营养高,深受百姓喜爱.制作腐乳的原料是豆腐干类的“白坯”,给白坯接种霉菌后不久就会长出了白毛,对长毛的白坯进行搓毛、盐渍处理,就成了腐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腐乳所用的霉菌细胞里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B.白坯上长出的白毛即为霉菌的菌丝

C.霉菌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提高腐乳的营养价值

D.霉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24.(1分)为检测某种药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选出正确的操作步骤填写在表格中(  )

处理 接种 培养 结果 使用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 将小肠内容物用稀释后接种于培养基上 将培养皿放置在37℃,无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 检测肠道菌类形成的菌落的种类及数量 将小肠内容物用稀释后接种于培养基上 将培养皿放置在37℃,条件下培养48小时 检测肠道菌类形成的菌落的种类及数量 A.使用不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生理盐水、无氧

B.使用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无菌生理盐水、有氧

C.使用不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无菌生理盐水、无氧

D.使用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生理盐水、有氧

25.(1分)1958年,我国著名医学家余贺,利用噬菌体成功地防治了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成为我国微生物学界的一段佳话.下列关于噬菌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寄生在绿脓杆菌细胞内

B.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噬菌体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

D.噬菌体是一种病毒

26.(1分)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酿造白酒主要应用霉菌、酵母菌

B.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可治疗疾病

C.柑橘皮上长出了细菌,呈青绿色

D.制作酸奶与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27.(1分)下列有关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B.保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无害

C.冷藏保存食品主要是因为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D.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

28.(1分)酸奶是一种深受大家喜爱的发酵食品,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酸奶.下列会导致失败的操作是(  )



A. B.

C. D.

29.(1分)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下列关于分解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B.分解者也要进行呼吸作用

C.分解者细胞内通常没有细胞核

D.分解者细胞中不含叶绿体

30.(1分)生态安全已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关于我国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葫芦引入我国后,疯狂生长,导致其它物种减少,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麋鹿原产我国,在国内绝迹后,从欧洲重新引入国内,数量增加,属生物入侵

C.小龙虾从国外引进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危害,其既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D.丹顶鹤在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可在越冬地采取保护措施

二、情景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0分,共20分)

31.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卷柏有根、茎、叶的分化,根茎叶内均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卷柏属于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32.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与大蒜亲缘关系最近的植物是 (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科 蔷薇科 禾本科 兰科 百合科 百合科 属 悬钩子属 箭竹属 羊耳蒜属 葱属 百合属 种 悬钩子 秦岭箭竹 羊耳蒜 大蒜 百合 A.悬钩子 B.秦岭箭竹 C.羊耳蒜 D.百合

33.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生活在秦岭的川金丝猴,常在高大乔木树冠的顶层活动,爬树灵活敏捷,跳跃能力特别强,常几十只结群活动,用多种喊叫声交流.食性复杂,但以植物的叶、芽、树皮和果实等素食为主.下列关于金丝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金丝猴群体有明确分工和等级划分,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

B.其生存所需营养来自植物,取食果实时可帮植物传播种子

C.有多种喊叫声,这是群体间信息传递的唯一有效方式

D.运动敏捷有力,与其发达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关

34.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羚牛是一种大型食草哺乳动物,下列关于羚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身体被毛,能抵御严寒

B.其胃内的细菌,能帮助羚牛分解纤维素等

C.犬齿发达,消化能力强

D.神经系统发达,感知外界环境变化能力强

35.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自下而上其植物分布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野生动物分布基本与植物相吻合.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其植被呈垂直分布,是因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不断降低

B.其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C.这里的植物,为该地区生活的动物提供栖息地、食物等生存资源

D.太白山上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这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6.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秦岭游学归来,小明将秦岭地区的珍稀动物进行了分类.将细鳞鲑、秦岭雨蛙、大鲵分一类,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分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

A.有无脊柱 B.体表是否被毛

C.体温是否恒定 D.呼吸方式是否相同

37.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根据下表提供的内容,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

动物 运动方式 适应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秦岭雨蛙 游泳或跳跃 水陆两栖 四肢 需要 细鳞鲑 游泳 水中 鳍 需要 金丝猴 爬树或跳跃 陆地 四肢 需要 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金丝猴

B.运动器官形态结构与运动方式相适应

C.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D.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38.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秦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物质循环如图表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B.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C.过程表示动物沿着食物链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

D.过程是细菌和真菌为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39.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我国计划在秦岭地区建立国家中央公园,以更好保护秦岭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举措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

A.禁止砍伐树木 B.禁止偷猎盗猎

C.引进外来物种 D.建立自然保护区

40.秦岭地处陕西西安南部,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地区.该地区分布植物3000多种,常见的植物有葫芦藓、卷柏、华山松、秦岭箭竹、悬钩子、百合、羊耳蒜等.多样化的植物造就了多样化的动物,除了常见的蛭、蜈蚣、蝴蝶等小动物,还有细鳞鲑(一种鱼类)、秦岭雨蛙、大鲵、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濒危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31﹣40):

研究者在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频繁活动区域,安装红外线摄像机收集信息,该研究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探究法

三、非选择题(共5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41.(12分)《小蝌蚪找妈妈》邮票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全套共5枚,依次描绘“巧遇虾公公”“金鱼妈妈大眼睛”“螃蟹妈妈白肚皮”“乌龟妈妈四条腿”“找到妈妈啦”五个故事情节,如图所示。

(1)小蝌蚪找妈妈(青蛙)的过程,是依据妈妈“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等特点为线索的。小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而妈妈则长出四肢,   消失,用   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妈妈具有的   (填“大眼睛”、“白肚皮”或“四条腿”)让她不易被水中天敌发现,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妈妈的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给小蝌蚪找妈妈带来了困难。

(2)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遇到了虾、蟹、金龟、金鱼等动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完全相同,呼吸器官也有所不同,但呼吸器官在结构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在湿润的皮肤中和肺泡周围均密布着   ,有利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后,最终被运输到肌细胞等组织细胞,在细胞中的   内参与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3)虾公公启发小蝌蚪,可以根据动物的特征作为线索,来寻找自己的妈妈。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用来区分这些动物的关键特征。



   

   

   

(4)杀虫剂的使用,污染了水域,使得蝌蚪妈妈的生存遇到威胁。某农田施用农药后,近三年青蛙相对数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数据表明,近三年来该农田中青蛙的数量   。除了杀虫剂杀死害虫导致青蛙缺乏食物这个原因以外,请提出一个探究青蛙数量下降的科学问题   。

42.(9分)请回答下列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关的问题.

(1)腐烂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   、水和无机盐等,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作用,细菌和真菌获得生长和繁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该过程促进了生物圈中的   循环.因此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甲烷菌能分解污水中的   .

(2)白僵菌是一种昆虫专性   (填“寄生”/“腐生”)菌,能侵染多种昆虫及螨类,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多,最具成效的杀虫真菌剂之一.

(3)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   ,真菌和植物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请列举细菌或真菌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相似关系的实例   .

43.(6分)大蒜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为探究大蒜汁对不同菌类的抑制效果,小组同学用滤纸片扩散法(将用蒜汁浸泡过的滤纸片放入培养基,其周围会出现透明圈,这是蒜汁杀死敏感菌之后的抑菌圈)进行如下实验:

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分别放入接种有肠炎沙门氏菌、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上,适宜温度下培养24小时,结果如下.

组别 蒜汁浓度/% 抑菌圈直径/cm 肠炎沙门氏菌 啤酒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A 0 ﹣﹣ ﹣﹣ ﹣﹣ B 6.25 1.74 1.74 1.93 C 12.5 1.95 2.14 + D 25 2.28 2.43 ++ E 50 2.60 3.24 ++ 注:“++”全培养基完全无菌,“+”全培养基有很少菌生长,“﹣﹣”无抑菌现象

(1)上述三种生物,肠炎沙门氏菌和   都是细菌.它们的细胞与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A组作为对照组,其圆形滤纸片在被放入培养基之前的处理方法是   

A.不做浸泡B.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C.放入自来水中浸泡至饱和

(3)本实验通过测量   研究大蒜汁对三种菌类的抑菌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同种浓度下,大蒜汁对   抑菌效果最显著.

44.(12分)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1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

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7.0 60.3 49.0 35.0

(1)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性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   ,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   (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   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小鼠   (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   。

(4)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可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   ,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2所示),该结果可以用来比较1月龄小鼠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寻找食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   (填“多”或“少”),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45.(11分)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蚂蚁也会“种庄稼”



切叶蚁是蚂蚁中最能干的“农夫”,具有种植技术,这是切叶蚁最伟大的天赋.它切割新鲜植物叶片用于种植食物﹣﹣真菌.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如有幸则能目睹它们蔚为壮观的种植军团,宽约2毫米的工蚁们在背负着新月形的叶片疾驰,每分钟能行走180米,相当于一个人背着220公斤的东西,以每分钟12公里的速度飞奔,宛如绿色的小河在流淌.

切叶蚁群体内的社会分工比其他种类的蚂蚁更为复杂.一个成熟的切叶蚁群体有超过100万只蚂蚁,可将一整棵树的叶子一夜之间洗劫一空.它们的巢穴是由它们种植的真菌建造而成,像一个庞大的地下宫殿.在这个巨大的巢穴里,蚂蚁有自己的“农场”.在这些新月般的叶片被大批量运回巢穴后,又有更小的工蚁将其运输到“农场”.

在那里,叶片被更小的蚂蚁切成小块,直至被咀嚼为菌床.白色的真菌附着在绿色的叶子碎片上,菌丝像云雾一样弥漫开来.辛勤的“农夫们”随时将这些菌丝加以修剪,以防止菌丝过度繁殖,因为这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幼蚁窒息而死,甚至造成整个群体的毁灭.从切割叶子到运输、咀嚼、培植、施肥、除草、抗菌、收采、垃圾清理,切叶蚁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切叶蚁种植的真菌含有大量壳多糖,这些壳多糖可以被切叶蚁唇腺产生的壳多糖酶所降解,真菌不断加强壳多糖的合成能力为切叶蚁提供更充足的营养来源.而切叶蚁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加强壳多糖的降解能力,以更有效的获取营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切叶蚁身体分为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纲.切叶蚁和其种植的真菌,细胞中都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切叶蚁种植的真菌含有的   ,为切叶蚁提供营养来源.切叶蚁培育的真菌菌丝深入到由   构成的“菌床”中,吸收其中的   ,通过   作用为菌丝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切叶蚁、真菌和叶子三者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   .真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会过渡消耗穴内的   ,所以切叶蚁需要经常对菌丝加工修剪.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

1.【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海葵属于动物,能够缓缓滑行、游泳或依靠触手做翻转运动;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出芽生殖,也能进行有性生殖;具有应激性,能够感受外界的刺激。

但它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与动物的显著区别。

故选:C。

【点评】明确动物和植物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据此解答.

【解答】解:A、涡虫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A正确;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不易被消化,能适应寄生生活,B正确。

C、在蚯蚓的腹面处的有小突起,用手抚摸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蚯蚓的刚毛,可以协助运动。C错误;

D、扇贝属于软体动物,靠斧足运动,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但有的有单眼和复眼。图中的瓢虫、蝗虫、蜈蚣和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

【解答】解:A、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瓢虫、蝗虫、蜈蚣的外骨骼还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生活,而对虾生活在水中,A错误;

B、瓢虫、蝗虫、蜈蚣和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B正确;

C、瓢虫和蝗虫都属于昆虫,蜈蚣属于多足纲,对虾属于甲壳纲,所以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C正确;

D、瓢虫、蝗虫、蜈蚣和对虾的身体两侧对称,由多个体节构成,都属于节肢动物。D正确。

故选:A。

【点评】明确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A、水螅附着在水草上,生活环境为清澈、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淡水池塘中。涡虫属于扁形动物,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A不符合题意。

B、水螅和涡虫都是多细胞的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水螅和涡虫都能主动捕食小动物,C不符合题意;

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特征.

5.【分析】(1)软体动物多数有贝壳的保护,少数贝壳退化。

(2)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具有保温和保护的作用,体温通常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由于产的卵是带有硬壳的羊膜卵,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4)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具有贝壳。

海马虽然形状不像鱼,但有鱼的特征,有鳍,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终生生活在水中。 因此属于鱼类。

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鲸鱼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故选:B。

【点评】解题的额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6.【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犰狳体温恒定,妊娠期为60~120天,每胎产仔2~4只”,表明犰狳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体温恒定、胎生,因此犰狳在动物分类上属于哺乳类。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

7.【分析】鱼是通过口和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紧闭来完成水的通过,进而完成呼吸的,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里有鳃丝里面有毛细血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水由鱼的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故选:C。

【点评】关键知道水从口进出从鳃盖后流出,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使水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8.【分析】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答】解:A、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A正确。

B、食量较大,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与飞行生活的特点相符,B正确。

C、有气囊,提高气体交换效率,适于飞行生活,C正确。

D、大山雀的足纤细,善于抓握与飞行生活的特点不相符,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9.【分析】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狂笑过猛,上下颌不能合拢,是一种脱臼现象。

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解答】解: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有人大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故选:C。

【点评】掌握脱臼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分析】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解答】解:A、需要通过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灵活配合才能完成,正确;

B、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正确;

C、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需附着在不同的骨上,以牵拉骨产生运动,错误;

D、四肢处的骨连结相比其他部位要更灵活,使运动更加灵活,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作产生的过程.

11.【分析】(1)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动物分类的依据是除了要比较外部的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海龟属于爬行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海马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家鸽属于鸟类.

【解答】解:A、海龟属于爬行动物,用肺呼吸。正确;

B、海马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肺不发达,皮肤辅助呼吸。错误;

D、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正确。

故选:C。

【点评】明确各动物的呼吸器官.

12.【分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身体分节可以促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

【解答】解:A、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正确;

B、身体分节可以促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正确;

C、辐射对称的意义是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错误。

D、附肢分节,使节肢动物运动灵活,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各种动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解:A、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是保护色,不能体现“进化与适应观”,错误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游泳,能体现“进化与适应观”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能体现“进化与适应观”

D、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能体现“进化与适应观”

故选:A。

【点评】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14.【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老马识途、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飞蛾扑火、孔雀开屏、蜻蜓点水、蜜蜂采蜜、大雁南飞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可见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能力。解答时结合题意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解答即可。

【解答】解:实验设计的关键是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是探究“光对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所以在设置对照时,除光照这个变量不同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如图所示,在一黑暗的空间内架设Y字型走道,放置数条昆虫幼虫于起点,并在中间置一隔板阻隔光线,再从甲处给予光照,观察到幼虫都朝甲处移动,若重新把这些幼虫放回起点,将光源移走后,幼虫随机到处移动;将光源移到乙处,幼虫朝乙处移动,则说明幼虫具有趋光行为。

故选:C。

【点评】设置对照实验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16.【分析】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

【解答】解:A、蚂蚁根据同伴留下的“气味”找到食物属于动物群体内用气味进行信息传递方式,A正确。

B、长尾猴发现豹子发出叫声是其他通知同类有危险,属于动物群体内用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传递方式,B正确。

C、羚羊通过嗅觉闻到老虎的气味,没有进行信息交流,不属于动物群体内信息传递方式,C错误。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属于动物群体内用动作进行信息传递方式,D正确。

故选:C。

【点评】明确信息交流的特点及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17.【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有的果实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利于传播。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

【解答】解:(1)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诱使动物来吃,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分散。这些事实表明: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故正确;

蜜蜂采蜜的同时,身上能够粘上花粉,表明: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故正确;

(2)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不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播种子;故叙述错误;

故选:D。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

18.【分析】根据A为细菌,BCD都属于真菌,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解:A图中生物为细菌,B图中生物为霉菌,C图中生物为蘑菇,D图中生物为酵母菌,霉菌、蘑菇、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A。

【点评】熟记常见微生物的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分析】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A、香菇、根霉菌属于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A错误。

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都属于真菌,B正确;

C、青霉菌、口菇都属于真菌,紫菜属于植物,C错误;

D、大肠杆菌属于细菌,银耳和猴头菌属于真菌,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结构。

20.【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解答】解:蘑菇属于真菌,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细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蘑菇属于真菌,因此蘑菇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 一定的温度 丰富的有机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

21.【分析】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微生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此题的关键点: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不是瓶颈的曲直。

22.【分析】(1)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解答】解: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错误。

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因此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D正确。

D、细菌适应性很强,但是细菌只进行分裂生殖,而不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形成芽孢进行繁殖,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生殖方式和特点。

23.【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 个体大小 单细胞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营养方式 异养 异养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解答】解:A、霉菌是真菌,细胞里有成形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正确;

B、霉菌的菌体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白坯上长出的白毛即为霉菌的菌丝,正确;

C、霉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不正确;

D、霉菌是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

24.【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探究“某种药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影响”,变量是药物的有无,其它的条件都应相同,使用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为A组,为B组,

处理:A组:使用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

那么B组:使用不含药物饲料饲喂小鼠;

接种:A组:将小肠内容物用稀释后接种于培养基上;

B组:将小肠内容物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接种于培养基上;

培养:A组:将培养皿放置在37℃,无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

B组:将培养皿放置在37℃,无氧条件下培养48小时;

结果:A组:检测肠道菌类形成的菌落的种类及数量;

B组:检测肠道菌类形成的菌落的种类及数量。

故选:C。

【点评】“对照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25.【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

病毒分为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解答】解:A、噬菌体寄生在绿脓杆菌体内,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A正确;

B、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B错误;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C正确;

D、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特点.

26.【分析】多数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细菌。少数细菌对人体是有害的。

【解答】解: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酿酒等离不开霉菌、酵母菌,酿酒时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A正确。

B、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是相应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它们对致病细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B正确。

C、青霉属于真菌,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扫帚状,青绿色,多在发霉的橘子等上出现,因此柑橘皮上长出的是真菌而不是细菌,C错误。

D、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乳酸菌。D正确。

故选:C。

【点评】细菌、真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和灵活答题。

27.【分析】食品腐烂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解答】解:A、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A正确;

B、存食品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中对人的健康有明显危害,B错误;

C、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降低环境温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C正确;

D、风干保存食品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D正确。

故选:B。

【点评】明确食品的腐败原因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注意食品保鲜的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

28.【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发酵,分析解答.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自制酸奶的方法: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然后加热煮沸,冷却后装入已消毒的玻璃瓶中,再加入少量酸奶后密封,再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即可。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有氧环境下呼吸受抑制,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产生乳酸。因此自制酸奶要密封。

因此,同学们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酸奶的过程的第二步是错误的,因为鲜奶和酸奶混合后再煮沸对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导致发酵失败。

故选:B。

【点评】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29.【分析】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动植物的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解:A、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正确;

B、分解者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正确;

C、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真菌具有细胞核,错误;

D、分解者的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腐生,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分解者的特点以及分解者的作用.

30.【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2)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解答】解:A、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A正确;

B、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错误;

C、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并对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

二、情景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0分,共20分)

31.【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无花,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解答】解:蕨类植物有了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卷柏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因此属于蕨类植物。

故选:C。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轻松答题.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注意掌握.

32.【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种单位最小,他们相似程度最多,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就最近。大蒜和百合都属于百合科,所以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33.【分析】动物中的社群行为具有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等特征,据此解答.

【解答】解:A、金丝猴群体有明确分工和等级划分,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正确。

B、金丝猴生存所需营养来自植物,取食果实时可帮植物传播种子,正确。

C、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金丝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不但有叫声,还有动作等,错误。

D、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运动敏捷有力,与其发达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关,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社会行为的特点及信息交流的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34.【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解答】解:A、体表:羚牛体表被毛,能抵御严寒,有利于保温。A正确。

B、羚牛胃内的细菌,能帮助羚牛分解纤维素等。B正确。

C、羚牛是一种大型食草哺乳动物,没有犬齿。C错误。

D、神经系统:羚牛有发达的神经系统,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而且有发达的四肢,因此它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适用于复杂的陆地生活。

故选:C。

【点评】羚牛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没有犬齿.

35.【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太白山上其植被呈垂直分布,是因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不断降低,A正确;

B、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正确;

C、太白山上的植物,为该地区生活的动物提供栖息地、食物等生存资源,C正确;

D、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太白山上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这充分体现了遗传物质(基因)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即能正确答题.

36.【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解答】解:细鳞鲑、秦岭雨蛙、大鲵的体温不恒定,都属于变温动物;

朱鹮、金雕、红腹锦鸡、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的体温恒定,都属于恒温动物,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做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

37.【分析】(1)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如陆地上的奔跑、水中游泳,动物的运动器官与运动方式相适应.

【解答】解:A、从表中不能看出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金丝猴,A符合题意;

B、从表中还看出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如:金丝猴用四肢在陆地爬树或跳跃,B不符合题意;

C、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C不符合题意。

D、从表中可看出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如;细鳞鲑用鳍游泳,运动器官就是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供学生接收图表信息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8.【分析】观图可知: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表示绿色植物、表示动植物遗体和粪便等有机物流入分解者的体内,解答即可.

【解答】解:A、过程是通过细菌和真菌的呼吸作用实现的,A正确;

B、是植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正确;

C、过程表示动物的遗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为细菌和真菌提供营养,C错误;

D、过程是细菌和真菌为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只有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才能解读图示信息,从中理清解题思路.

39.【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解答】解:禁止砍伐树木、禁止偷猎盗猎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容易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故选:C。

【点评】一味向地球索取的人类,已将生存的地球推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40.【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解答】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题干中,研究者在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频繁活动区域,安装红外线摄像机收集信息,以获取资料。该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三、非选择题(共5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41.【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长出四肢,尾消失,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具有白肚皮起到保护作用。,心脏二心房一心室。

(2)在青蛙湿润的皮肤中和肺泡周围均密布着毛细血管,营养物质和氧气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如虾、蟹等;另一类是脊椎动物,如鱼类、金龟和青蛙;虾蟹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属于节肢动物;金龟、青蛙都用肺呼吸,金龟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因此有脊椎、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无鳞片和甲覆盖)。

(4)从图中数据表明,近三年来该农田中青蛙的数量持续下降。青蛙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对环境的依赖性大,威胁青蛙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大量使用,水污染,农田被侵占等,破坏了青蛙的生存环境,导致青蛙数量减少;以及人类的大量捕杀,此外降雨量的减少也是威胁青蛙生存的原因。因此可以提出探究青蛙数量下降的科学问题是:降雨量的减少也是威胁青蛙生存的原因

故答案为:

(1)鳃;尾;肺;白肚皮

(2)毛细血管;线粒体

(3)有脊椎;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无鳞片和甲覆盖)

(4)持续下降; 降雨量的减少也是威胁青蛙生存的原因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

42.【分析】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分解动物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解答即可.

【解答】解:(1)腐烂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呼吸作用,细菌和真菌获得生长和繁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该过程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因此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甲烷菌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2)白僵菌是一种昆虫专性寄生(填“寄生”/“腐生”)菌,能侵染多种昆虫及螨类,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多,最具成效的杀虫真菌剂之一;

(3)共生指的是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信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 呼吸; 物质;分解者; 有机物;

(2)寄生;

(3)共生;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3.【分析】本题是以大蒜汁对不同菌类的抑制效果为题材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题目,分析作答.

【解答】解:(1)肠炎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是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啤酒酵母属于真菌,真菌是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2)A组作为对照组,为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其圆形滤纸片在被放入培养基之前应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置于同一环境中进行比较.故B正确.

(3)经过培养,会发现小圆纸片的周围出现一个透明圈,这是杀菌物质杀死细菌后形成的抑菌区.透明圈直径越大,抗菌效果越好;由实验图表结果可知,在同种浓度下,大蒜汁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最显著.

故答案为:(1)枯草芽孢杆菌;无成形细胞核

(2)B

(3)抑菌圈直径;枯草芽孢杆菌

【点评】此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真菌的培养方法.

44.【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3、生物越高等,建立学习行为的时间越短。

【解答】解:(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通过曲线可知:四只小白鼠用的时间随着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说明通过训练可以强化学习行为。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由图表中可以得出C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最短,因此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C小鼠获取食物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在同样迷宫中寻找食物用时最少。

(4)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应该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平均值,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2所示可知: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少,其原因是随个体发育,学习能力增强。

故答案为:(1)先天

(2)减少(或缩短);强化;复杂(或多变)

(3)不同;C;在同样迷宫中寻找食物用时最少

(4)平均值;少;随个体发育,学习能力增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45.【分析】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包括甲壳类(如虾、蟹)、多足类(如蜈蚣)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真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靠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为异养生物,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

【解答】解:(1)切叶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因此属于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切叶蚁和其种植的真菌,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切叶蚁种植的真菌含有的壳多糖,为切叶蚁提供营养来源.切叶蚁培育的真菌菌丝深入到由叶子构成的“菌床”中,吸收其中的营养,通过呼吸作用为菌丝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切叶蚁、真菌和叶子三者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叶子→真菌→切叶蚁.真菌的大量繁殖和生长会过渡消耗穴内的氧气,所以切叶蚁需要经常对菌丝加工修剪.

故答案为:

(1)昆虫;叶绿体;

(2)壳多糖; 叶子;营养(有机物);呼吸; 叶子→真菌→切叶蚁;氧气.

【点评】考查了节肢动物以及昆虫的主要特征及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真菌在现实中的应用.

















17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