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北京市师达中学初二(上)期中物理(教师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18北京市师达中学初二(上)期中

物 理

2018.11.6







知 1.本试卷共5页,共五道大题,3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  )

A.秒(s) B.千克(kg) C.米(m) D.米/秒(m/s)

2.(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可乐罐外表面的白霜 B.杯口上方的“白气”

C.冰块化成水 D.“干冰”周围的白雾

3.(2分)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建筑物

C.过山车 D.过山车的轨道

4.(2分)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

A. B.

C. D.

5.(2分)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B.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教室的课桌高度约为1.5m

D.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0.5kg

6.(2分)下列做法中,可以加快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使用时要加盖灯帽

B.环卫工人用扫帚将马路上的积水摊开

C.将蔬菜用保鲜袋封装后放入冰箱

D.用滴灌装置给农作物进行局部灌溉

7.(2分)航模制作小组在设计上和制作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中最理想的是(  )

A.质量小的材料 B.体积小的材料

C.密度小的材料 D.外观精美的材料

8.(2分)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  )

A.同一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同一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9.(2分)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分)如图所示,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1.(2分)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12.(2分)三只形状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它们是水、酒精、水银(ρ水银>ρ水>ρ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判别三烧杯中所盛的液体(  )



A.甲是水银,乙是水,丙是酒精

B.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水银

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水银

D.甲是酒精,乙是水银,丙是水

13.(2分)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

A.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B.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

14.(2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内跑完50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汽车、运动员、羚羊

15.(2分)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1)(2) B.(1)(2)(4)

C.(1)(2)(4)(5) D.(1)(2)(3)(4)(5)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17.(2分)一根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一根铜棒扎成一张薄铜板

B.把铜棒加热到100℃

C.宇航员把铜棒带到月球上去

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18.(2分)关于下列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瘪,说明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C.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

D.将暂时不吃的蔬菜覆盖保鲜膜并放入冰箱冷藏,有利于蔬菜中水分的蒸发

19.(2分)在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运动快慢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长

D.以3m/s的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前进3m

20.(2分)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5 水银 ﹣38.8 357 铅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38.8℃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测量接近﹣50℃的气温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

21.(2分)小红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C.质量相等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大于铜块的体积

D.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 kg/m3

22.(2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23-25题、31(3)、32(1)每空2分,33(3)3分,其它每空1分)

23.(2分)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   cm。



24.(2分)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25.(4分)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A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录的气泡位置。气泡在AD段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26.(3分)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该物质的熔点是   ℃。

(2)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或“液”)。

27.(3分)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右”).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为30cm3,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ρ=   g/cm3.(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8.(2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97℃所需时间为   min;

(2)根据图象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第8min之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   ℃。



29.(3分)如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微博2016年12月7日大雪时发布的微博。

(1)“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指的是水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了增加湿度在取暖器附近向地面洒水,采用了   的方法加快了水的蒸发。

(3)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为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这说明积雪的保温性能   (选填“好”或“不好”)。



30.(9分)如图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   (A/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A/B)的位置。

(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   (填物态变化)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

(4)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与这个实验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遇   (冷/热)时,水蒸气就凝结成   。

(5)在模拟过程中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31.(5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量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还缺少的步骤是F   。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3)铜丝直径表达式:D=   

32.(5分)小方和小张设计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请你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   。

(2)小张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食用油取适量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即可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3)按   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以减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油的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4)按小张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已测得烧杯和食用油总质量为36.4g.他将烧杯内的食用油取适量倒入量筒后,倒出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小张测得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33.(5分)小玲同学想测花生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带砝码)、一个小空瓶,足量水,少量花生油(不够装满一小瓶),一只彩笔,而没有量筒。她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结果如图所示。

(1)她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2)请按照图甲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天平测出小空瓶的质量,记为m1,m1=18g

第二步:   ;

第三步:   。

(3)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写出计算ρ油的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四、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6分)

34.(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传导

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下面来介绍传导。

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 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

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   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   、对流和辐射。

(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   。



35.(3分)阅读《加气混凝土砌块》,回答39题。

加气混凝土砌块

小明家在装修过程中,进行了户内隔断墙的改动,拆除了原来用烧结黏土砖垒砌的墙体后,改用新型的墙体建筑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垒砌。

小明上网查询后发现:烧结黏土砖是用农田的黏土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每块砖的长、宽、高分别为:240mm、115mm、53mm。密度为1.7×103kg/m3.属于传统的墙体材料。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用加气混凝土和工业废料按一定比例制作完成的一种多孔的砖体。小明家采用砖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00mm、75mm、200mm。密度为0.7×103kg/m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与烧结黏土砖相比,具有密度小、隔热和隔音性能好以及环保等优点。

小明家拆除的隔断墙体厚度为115mm,新建墙体厚度为75mm。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加气混凝土砌块比烧结黏土砖更环保的原因是:   ;

(2)加气混凝土砌块密度比烧结黏土砖密度小的原因是:   ;

(3)若小明家拆除的墙体面积为10m2,若不计砖缝体积,由于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替代烧结黏土砖,墙体的质量减小   kg。

五、计算题(36题3分,37题3分,共6分)

36.(3分)小刚家离学校1080m,他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花15min.小刚上学路上行走的速度大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37.(3分)为了用合金浇铸一个机器零件,先用蜡做了一个该零件的模型,已知该模型质量为1800g,蜡的密度为0.9×103kg/m3,那么浇铸这样一个合金件需要多少kg合金?(ρ合金=8×103kg/m3)

2018北京市师达中学初二(上)期中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分析】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专用的单位,质量的单位有:t、kg、g、mg等,国际单位是kg(千克)。

【解答】解:

A、秒是时间的单位,符号是s,故A不符合题意;

B、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符号是kg,故B符合题意;

C、米是长度的单位,符号是m,故C不符合题意;

D、米/秒是速度的单位,它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

2.【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

A、可乐罐外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正确;

B、杯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

C、冰块化成水,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C错误;

D、“干冰”周围的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3.【分析】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不同。

【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看到的“地面上的人”应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

B、以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明看到的“建筑物”也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

C、以过山车为对照物,“地面的人和建筑物”与过山车的位置发生变化,并随着过山车出现旋转的感觉,故C符合题意;

D、以过山车轨道为参照物,建筑物与轨道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建筑物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影响,难度不大。

4.【分析】晶体熔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定的熔点,在图象中反映出来就是有一段时间它的温度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因此对照各图加以分析即可。

【解答】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符合题意。

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不符合题意。

C、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2)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5.【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老师的身高约1.7m,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水的密度是1.0g/cm3,一瓶500mL=500cm3的水的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0.5kg左右。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6.【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

A、酒精灯不使用时要加盖灯帽,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

B,环卫工人用扫帚将马路上的积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符合题意;

C、将蔬菜用保鲜袋封装后放入冰箱,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降低了温度,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

D、用滴灌装置给农作物进行局部灌溉,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减慢,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液体蒸发的快慢是经常考查到的一个知识点,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分析】航模制作要求质量较小,便于起飞。在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小的材料,其质量越小。据此判断。

【解答】解:根据实际可知,航模制作要求质量较小,便于起飞。则公式m=ρV可知,在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小的材料,其质量越小。故只有C是最理想的材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公式的变形m=ρV的含义可顺利判断。

8.【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在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在质量一定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解答】解:

AB、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

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两选项均错误;

C、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由公式m=ρV知,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此选项正确;

D、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不确定,由公式V=知,体积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ρ=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

9.【分析】气体分子极度散乱,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很小,具有流动性。

【解答】解: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子里的气体减少,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下面的气体分子会向上运动,充满整个瓶子。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气体分子的性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要知道气体容易被压缩。

10.【分析】解答图象问题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解答】解:

ACD、这三幅图象都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都是加速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B、该图象表示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抓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时间图象的特征进行选择,不能漏解。

11.【分析】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解答】解: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说明右侧较轻,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不能移动游码。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1)天平使用之前调平:游码归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2)天平使用过程中调平:不能移动平衡螺母,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调节。

12.【分析】由密度公式ρ=可知,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它们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题知,水、酒精、水银的质量相同,已知ρ水银>ρ水>ρ酒精,

由ρ=可得三种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水银<V水<V酒精,

三只烧杯完全相同,由图可知V丙<V乙<V甲,所以,甲液体是酒精,乙液体是水,丙液体是水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属于基础题目。

13.【分析】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水的凝固点为0℃。

【解答】解:﹣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后,热量会由水传递给冰块,水的内能减小,温度下降度低于0℃,水会结冰,冰的质量会增大,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凝固定义的了解与掌握。

14.【分析】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

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5.6m/s,

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

由此可见,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大小的比较,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各速度单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分析】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还可用量筒天平得到相同质量的液体。

【解答】解:

(1)可以用天平测出牛奶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牛奶的体积,利用ρ=可求得牛奶的密度。

(2)戒指的体积可以用量筒、细线、水测出,戒指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根据密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戒指的密度,与金的密度比较,若相等就是纯金的,若不相等就不是纯金的。该实验课题能够完成。

(3)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他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

(4)用天平测出铁球的质量,用烧杯、量筒、水可以测出铁球的体积,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密度,与铁的密度比较可知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该实验课题能够完成。

(5)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很小,其质量会小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所以用托盘天平无法称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但可称出几十根大头针的质量,由此可算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几百根大头针的质量可用天平称出,知道了一根大头针和一大堆大头针的质量,就能算出大头针的数目。该实验课题能够完成。

故选:C。

【点评】本题用天平、量筒、水做多个实验,难度较大,学生可能做出一个、两个,做全做对要求有较高的能力,学生能大胆去做就是最好的收获。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解答】解: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

B、测量时出现误差,不等于出现了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B错误;

C、认真细致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7.【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不随其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解答】解:A、把铜棒轧成一张薄铜板,铜棒的形状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A符合题意;

B、把铜棒加热到100℃,铜棒的温度升高,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

C、宇航员把铜棒带上月球,铜棒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C符合题意;

D、用锉刀对铜棒进行加工,组成铜棒的物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小,即质量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属性的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8.【分析】(1)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以及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2)液化放热;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可以使一部分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4)根据减慢液体蒸发的因素分析。

【解答】解:A、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瘪,这是蒸发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它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

B、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B正确;

C、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故C正确;

D、将暂时不吃的蔬菜覆盖保鲜膜并放入冰箱冷藏,可以通过减慢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和减低温度来减慢蒸发,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沸腾两种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9.【分析】根据速度的物理含义、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对每个选择进行逐个分析。

【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快慢不变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两个运动的物体相比较,速度大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故C错误;

D、以3m/s的平均速度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平均前进3m,但不一定每一秒都是3m,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物理含义、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平均速度的含义等,关键是对每个概念要有深刻的理解。

20.【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

【解答】解:

A、酒精的沸点是78℃,当温度是80℃时,酒精变成酒精蒸气,是气态,A不正确;

B、铅的凝固点是328℃,B正确;

C、水银的熔点是﹣38.8℃,如果水银在熔化过程中,此时吸热,但温度不变,C正确;

D、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21.【分析】(1)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固体的密度大多大于液体;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密度不变;

(2)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大小用m=ρV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小用V=分析。

【解答】解:

A、由密度表知,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故A选项错误;

B、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3倍,体积相同的铝和冰,由公式m=ρV知,铝的质量是冰的3倍,故B选项正确;

C、铜的密度大于铝,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由公式V=知,铜的体积较小,故C选项正确;

D、200克酒精倒掉100g,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不变,仍是0.8×103kg/m3.故D选项错误;

故选:B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密度的特点和公式变形的应用,在比较物体质量或体积大小时,一般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22.【分析】(1)在s﹣t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

(2)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3)由图象可以看出两物体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

(4)根据图象读出0~20s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正确;

B、甲物体在15~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故C正确;

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不是在20s末相遇,0~20s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物体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三、实验探究题(共44分,23-25题、31(3)、32(1)每空2分,33(3)3分,其它每空1分)

23.【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

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6.7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75cm﹣4.00cm=2.75cm。

故答案为:2.75。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4.【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解答】解:

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2℃。

故答案为:2。

【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5.【分析】观察图中A、B、C、D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气泡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读出BD的长度,知道时间是4s,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v=,即可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由图可知,A、B、C、D之间的长度逐渐变大,并且相邻两端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以判断在AD段做变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BD=60.00cm﹣10.00cm=50.00cm=0.50m,时间是4s,

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v===0.125m/s。

故答案为:变速;0.125。

【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以及对变速运动的理解。关键是正确读出气泡通过的路程。

26.【分析】(1)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较该晶体的熔点;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没有。在熔化实验中,表现出来的就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的温度是一直在上升的;

(3)用晶体做熔化实验时,晶体吸热先是温度升高,达到熔点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成液态后,温度继续升高。

【解答】解:(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第4﹣8分钟温度都保持在0℃,说明此时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故熔点即为0℃;

(2)此物质在第4﹣8分钟温度都保持在0℃,说明此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是晶体的熔化特征;

(3)第8分钟之后,此物质温度继续上升,说明熔化已经结束,物质全部成为液态。故第10分钟2℃时物质处于液态。

故答案为:(1)0;(2)晶体;(3)液。

【点评】晶体的熔化特征要熟练掌握,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就是晶体处于熔化过程中。

27.【分析】(1)天平的调平原则: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根据乙图读出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由公式ρ=求出物体的密度。

【解答】解:由图甲知,指针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才能使横梁平衡;

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物体的质量m=50g+20g+3.4g=73.4g

则ρ==≈2.4g/cm3。

故答案为:左;2.4。

【点评】根据公式ρ=,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所以有关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是此实验的重点考查对象,其中密度的计算不是难点,但要注意密度单位的换算。

28.【分析】(1)由图象可知水从91℃加热到97℃所需的时间;

(2)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水的温度为91℃时对应的时间为1min,97℃时对应的温度为4min,则水从91℃加热到97℃所需时间4min﹣1min=3min;

(2)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加热5min时水已经沸腾,则从第8min之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仍为99℃不变。

故答案为:(1)3;(2)99。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热时间的计算和沸腾特点的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29.【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3)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

【解答】解:(1)“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指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态了,是凝固现象;

(2)在取暖器附近向地面洒水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液体的蒸发;

(3)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即积雪的保温性能好。

故答案为:(1)凝固;(2)提高液体温度;(3)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区分,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30.【分析】(1)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

(2)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3)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放热,金属板吸收放出的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4)(5)根据液化的条件,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当物体的温度越低时,水蒸气越容易液化。

【解答】解:

(1)酒精灯是用来加热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比较高,组装器材时,通过调整铁圈的位置保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故先调整固定B,再调整固定A的位置;

(2)当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时,瓶中的水吸热会发生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由于液化放热,金属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4)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由烧瓶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金属盘就会液化形成小水滴;雨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5)为了产生更多的水滴,就要让更多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温度低一些更容易液化,所以降低金属板的温度可以产生更的水滴;可以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

故答案为:(1)B;A;(2)汽化;(3)液化;升高;(4)冷;小水滴;(5)在金属盘上放一些冰块。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雨”的形成,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考查了有关的实验器材和运用。

31.【分析】在测量中,遇到比较小的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话,就要积少成多法。

【解答】解:

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正确测量方法是: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2,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

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还缺少的步骤F:用细铜丝的线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DEBF;

故答案为:(1)A; C; 用细铜丝的线圈总长度L2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2)DEBF;(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积少成多法的应用,我们在遇到我们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时,就要认真思考,寻求间接的测量方法。

32.【分析】(1)求出油的质量,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油的密度;

(3)小方的实验方案中,油在烧杯壁上有残留,所测油的体积偏小,实验误差较大;

(4)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之和是所测物体的质量,即剩余油和烧杯的质量,求出倒出油的质量,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油的密度。

【解答】解:(1)所测油的质量为m2﹣m1,油的密度ρ油=;

(3)小张的实验方案中所测油的质量与体积时准确的,小张的实验方案误差小;

在小方的实验方案中,油在烧杯壁上有残留,所测油的体积偏小,根据ρ=,所测油的密度偏大。

(4)由图甲可知,油的体积V=20ml=20cm3,由图乙所示可知,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对应的刻度1.4g,

烧杯与剩余油的质量为10g+5g+2g+1.4g=18.4g,

倒出油的质量m=36.4g﹣18.4g=18g,油的密度ρ===0.9g/cm3=0.9×103kg/m3。

故答案为:(1);

(3)小张;偏大;

(4)0.9×103。

【点评】本题测液体的密度,考查测密度的操作过程,及对实验方案的评估能力并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要熟练掌握。

33.【分析】(1)物体的质量是两个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的和,读游码的示数要注意认准分度值,数值应为游码左侧对应的数值。

(2)根据图示确定实验操作的步骤;

(3)已知空瓶的质量、水和空瓶的总质量,得到水的质量;已知水的质量和密度,可以得到水的体积,花生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根据空瓶的质量、花生油和空瓶的总质量,得到花生油的质量;已知花生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公式ρ=得到花生油的密度。

【解答】解:

(1)先认准游码的分度值为0.1g,所以m3=20g+10g+3.2g=33.2g;

(2)由图示知,空瓶和水的质量m2=38g,空瓶和花生油的质量为m3=33.2g,花生油与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实验步骤分别为:

第一步:用天平测出小空瓶的质量,记为m1,m1=18g,

第二步:在空瓶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用彩笔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空瓶和水的质量,记为m2=38g;

第三步:将水倒净,将花生油倒入空瓶,使液面到达标记处,用天平测出空瓶和花生油的质量,记为m3=33.2g;

(3)水的质量为m水=m2﹣m1=38g﹣18g=20g,

ρ=,

花生油的体积V=V水===20cm3;

花生油的质量为m油=m3﹣m1=33.2g﹣18g=15.2g,

花生油的密度为ρ===?ρ水=×1.0g/cm3=0.76g/cm3。

故答案为:

(1)33.2;

(2)在空瓶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用彩笔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空瓶和水的质量,记为m2=38g;

将水倒净,将花生油倒入空瓶,使液面到达标记处,用天平测出空瓶和花生油的质量,记为m3=33.2g;

(3)花生油密度的表达式为花生油的密度为ρ=?ρ水;花生油的密度是0.76g/cm3。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利用等效法测量液体的密度,要完成测量任务,减小测量误差,需要把握两点:空瓶中的水一定要倒净;因为花生油的体积小于瓶子的容积,所以倒入水的体积不能超过花生油的体积。

四、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6分)

34.【分析】(1)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必须有温差。

(2)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

(3)根据热的不良导体和热的良导体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等时为止。

(2)由材料可知,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

(3)钢是热的良导体,善于传导热,瓷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所以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

故答案为:(1)温度;(2)传导;(3)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本题的答案都在材料里面,只要认真阅读,不难解答。

35.【分析】(1)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烧结黏土砖的制作过程分析解答;

(2)与烧结黏土砖相比,加气混凝土砌块经蒸压加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根据ρ=分析解答;

(3)分别求出拆除的墙体的和新建墙体的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分别求出使用烧结黏土砖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二者之差即为墙体减小的质量。

【解答】解:(1)由材料可知,烧结黏土砖是用农田的黏土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而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用加气混凝土和工业废料按一定比例蒸压而成,因此,加气混凝土砌块比烧结黏土砖更环保。

(2)与烧结黏土砖相比,加气混凝土砌块经蒸压加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根据ρ=,烧结黏土砖与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相同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小;

(3)根据ρ=可得,使用烧结黏土砖的质量:

m1=ρ1V1=1.7×103kg/m3×10m2×0.115m=1955kg,

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

m2=ρ2V2=0.7×103kg/m3×10m2×0.075m=525kg,

则墙体减小的质量:

m=m1﹣m2=1955kg﹣525kg=1430kg。

故答案为:(1)烧结黏土砖是用农田的黏土为原料,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而加气混凝土砌块是用加气混凝土和工业废料按一定比例蒸压而成;

(2)与烧结黏土砖相比,加气混凝土砌块经蒸压加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根据ρ=,烧结黏土砖与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相同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质量小;

(3)143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题目资源来源生活,给了很多数字信息,给人心理上压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放松心态,善于归纳总结。

五、计算题(36题3分,37题3分,共6分)

36.【分析】知道小红家到学校的距离和行驶时间,根据公式v=求出骑自行车的速度。1m/s=3.6km/h。

【解答】已知:小刚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s=1080m,他上学所花的时间为t=15min=15×60s=900,

求:小刚上学路上行走的速度v=?

解:小刚上学路上行走的速度:

v===1.2m/s。

1.2m/s=1.2×3.6km/h=4.32km/h。

答:小刚上学路上行走的速度大约是1.2m/s,合4.32km/h。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比较简单。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37.【分析】(1)已知蜡的密度和模型的质量,利用公式V=得到模型的体积;

(2)合金件体积与蜡模型体积相同,已知合金件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公式m=ρV求浇铸这样的一个合金件需要合金的质量。

【解答】解:

(1)由ρ=得,蜡制模型的体积:

V===2×10﹣3m3;

(2)合金件的体积:

V合金=V=2×10﹣3m3;

由ρ=得合金件的质量:

m合金=ρ合金V合金=8×103kg/m3×2×10﹣3m3=16kg。

答:浇铸这样的一个合金件需要16kg合金。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知道合金件体积与模型体积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