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产教“五融合”研究与实践

 cf沧海风 2023-05-26 发布于黑龙江

钱志勇 曾令斌 刘东

摘要:卫生健康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现代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在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时期肩负着为国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疗人才的重任。在此过程中,我校积极顺应时代变化和趋势,探索和实践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产教的“五融合”:专业与产业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学生与员工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为深入产教融合研究和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产教融合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今后十余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行动纲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国家健康战略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现代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应立足自我基本情况,积极适应国家战略目标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应立足职教、面向行业,以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具较强岗位胜任力的高等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通过产教一体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及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形成同频共振,增强医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自2021年1月以来,通过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产教“五融合”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推动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些经验,现汇报如下,为高职临床医学产教融合提供些许借鉴。

一、专业与产业融合,联动共建

我校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国家号召,将专业和课程建设方向深植于基层医疗服务市场需求之中。一是对接产业优化专业结构设置。通过基层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查找、经验借鉴等方式,对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和人民对健康的需求等,构建了科学合理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对接信息化和学情特点形成特色育人模式。课程内容设置对接企业(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需求,实习岗位对接就业岗位需求、课程标准对接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诊疗过程)、技能鉴定对接执业助理医师职业资格技能操作考试,通过专业课程产教“五对接”,构建临床医学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体系。三是校、企、师、生四方联动。由学校教务处牵头,二级学院联合基层医疗单位形成了“学校推动、医院参与、专家指导、师生实施”的产教联盟运行机制。学校与合作医院签订专业共建框架协议,引入临床医疗专家深度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成立校企专业、课程共建团队,明确各自职能。校企共同进行临床医学职业岗位需求调研,根据基层医疗发展趋势紧密对接需求链和人才链,优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临床医学专业各相关课程标准,形成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二、学校与企業融合,校企共赢

学校充分利用集中优势,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特别是与湖南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娄底市、怀化市等地多家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和深度合作,共同培育订单式医学生及医疗人才。一是学校积极探索校企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先后探索实施了“进院办学”“引才入校”“工学结合”等多种模式,形成了校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共建育人模式。二是实现双向交流、双主体育人。医疗单位技术骨干直接参与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岗位能力等教学核心内容的研讨与制订,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定期引进医疗单位高年资医学人才为专任教师。同时,学校规定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每年进医

院顶岗进修至少一月,教师参与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学习实践,更好地了解专业前沿和最新进展,以能更好服务教学。通过这种校企双向交流、双主体育人,校企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共赢。一方面,可以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内涵发展。另一方面,学员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医院定向培养的预备员工,通过校企合作能为基层医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达到校企共赢目的。

三、教师与师傅融合,双师共育

专业方案、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实施依赖于高素质的师资。医院带教教师(师傅)临床实践丰富、医患沟通能力强和病历书写能力突出是其优势。但其对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掌握、教学的规范程度和整体教学的控制和把握,则是典型的薄弱环节。为此,学院定期开展驻点医院师资培训,集中学习教学理论和方法,开展讲课和操作比赛,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提供其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协助其制作课件、教案。利用微信、QQ、腾讯会议等平台,保证其与校内教师能够随时进行教学问题的交流。同时,学校深知,学校专业教师的知识和实践如果跟不上产业发展方向,教出来的学生也将无法适应医疗单位的需要,因此要推动教师发展。一是要求在校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学习。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各专业群将专业教师分批送去企业进行轮训,让教师熟悉医院诊疗流程,了解新病种、新药物,新方法,更新专业教学理念,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力争通过医院的轮训学习,成为行业专家。二是不断进行教学深造,通过线上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和线下督导专家督促指导及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技能。通过以上教师与师傅融合,双师共育医学人才。

四、学生与员工融合,协同共进

学校深入推进实施校企共同招生、共同管理、共同教学、共同考核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以准职业人的身份看待学生,扎实做好预备员工制、现代学徒制工作。一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办学理念,坚定办学方向,将“德”与“技”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二是明确准职业人的理念。坚持实行“学校(医院)-专业群(专业)-课程(科室)”的三级管理,专业群与临床各科具体对接岗位标准,课程专任教师与科室带教师傅具体落实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学生进校后就明确自己是一名准职业人。校内利用实训室开展“教、学、做”和“练、考、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校外实施“2416”企业实践,即一年级学生确保2周时间到医院进行认知性实习,二年级至少安排4周时间进入医院开展专业性实习实训,三年级学生确保16周在医院进行现代学徒制实习。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学生广泛深入医院及基层接触真实病人,做基层医疗单位的准职业人,从而有效实施校企一体化育人。

五、理论与实践融合,理实共筑

职业教育活力四射,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师生忙起来。如果教学中光讲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操作,学生的技能水平很难提升,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相逆。作为职业学校,必须牢固树立实习实训工作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將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这也与职业教育“为干而学,从干中学”的办学方针一脉相承。具体来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保证实训时间。学生在校期间,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运用病例讨论、翻转课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实训。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各类技能社团,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高学生专业兴趣与技能水平。二是强化职业素养。在培养技能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企业文化,我们实行教室、寝室“6S管理”、食堂“1米谦让线”等,让学生自觉养成整理、整顿,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文明谦让的好习惯。三是强化“三创”意识培养。学校成立了“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中心,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机构。按“激活、培育、成就”三步发展战略,激活学生的创新基因,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六、结语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学校在发展道路上不断跨越前行,学校为湖南省首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示范单位。学校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有69名学生参加了在2020年6月底在湘南学院举行的专升本考试,其中有42名同学被湘南学院录取,录取率达到61%,在湘南学院所有参加考试的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2017年全国首届高等职业院校临床专业技能大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参加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的三名学生均获一等奖。毕业生参加全省乡村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率达100%,是全省8所参与此项工作的高职院校中唯一一次性全部通过的学校。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为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生力军,职业教育必将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传承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方针,积极对接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以行业为支点、医院为契合点、学校为落脚点,服务和支撑区域健康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为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益清.校企合作在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2018(8):49-50.

[2]郑鹏飞,散晓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校内培养机制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2(06):9-12.

[3]何文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02):106-109.

[4]丁雅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2-2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