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历史试题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19 年秋季期末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60 分 时间:50 分钟)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2019 年是虎门销烟 180 周
年。6 月 3 日,福州举办“绿色人生引领梦想——纪念虎门销烟 180 周年研学活动”。通过活动让青少年学生不断增强禁毒意识,成为
禁毒反毒的小使者。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 ( ) A.左宗棠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2.《重寻近代
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 ,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的内容还包括 ( )
A.协定关税 B.增辟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3.有人评价说:
洪秀全领导的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农民政权,前后持续 14 年之久,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
争。 该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4.清末一位留学生,为响应洋
务派倡导的“求富”口号,他应进洋务派创办的哪一家企业工作发挥自己的余热 (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大生纱厂 5.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是近代化探索的起步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6.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
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其中,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
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 ) A B
C D8.1921 年,十三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
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 ( ) A.同盟会建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建党伟业
D.黄埔军校成立 9.小明在学习某一段历史时,提炼出“除军阀”“铁军”“攻克武昌”三个词语,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 10.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党独立领导
的新型人民军队的事件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
谋已久,为发动战争,日军炸毁沈阳北郊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这一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这一事件是指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华北事变 12.1940 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
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3.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大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
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遵义会议 B.重庆谈判 C.北平和平解放 D.西安事变 14.电
影《大决战》共分三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这三次决定性战役的意义在于 ( ) A
.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15
.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 A.《大公报》 B.《新闻报》 C.《解放日报》 D.《申
报》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6.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虎门激战 火烧圆明园 黄海海战“致远”撞“吉野” 义和团廊坊大捷材料二 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
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 罗斯福说:“假设没有中国,假设中国被
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根据材料一中的四
幅图,列举近代史上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四次侵略战争。 (4 分)(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
塑。请指出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和领导台儿庄战役的中国指挥官。(2 分)(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
定性因素是什么?(2 分)(4)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2 分)17.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
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的对策是所谓
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 19 世纪 60 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 19 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 20 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材料三
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撰文说:“只有这两位先生,可
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事件?(2 分)(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19
世纪最后几年”自上而下的重大变革事件是什么?(2 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20 世纪初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
(2 分)(3)材料三中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文中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2 分)(4)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
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近代化探索充满了艰辛。回首这一历程,你有何认识?(2 分)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使我们的祖国
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 1
图 2 材料二 1927 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
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 红军不
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四图 3 (1)材料一中的图 1、图 2 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 分)这一事件在中国
革命史上具有怎样的转折性意义?(2 分)(2)依据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探索的“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2 分)(3)依据材料三,长征途中什么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 分)(4)材料四
中的图 3 是 1949 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的情景,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 分)2019 年秋季期末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
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B 2.A 3.A 4.C 5.D 6.D 7.D
8.C 9.C 10.B 11.A 12.C 13.B 14.C 15.D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6.(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各 1 分,共 4 分) (2)
邓世昌;李宗仁。(各 1 分,共 2 分) (3)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或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2 分)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2 分)17.(1)洋务运动。(2 分) (2)戊戌变法(维新变法)。(2 分)孙中山创立同盟会,领导辛亥革
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中华民国。(2 分) (3)民主;科学。(2 分) (4)中国人民具有
不断探索的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学习先贤们将祖国命运和自身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文明等。(2 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18.(1)五四运动。 (2 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 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 分) (3)遵义会议。 (2 分) (4)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2 分)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