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背叛兄弟的张邈,或许大家能够明白什么是成年人的世界

 老易说史 2023-05-08 发布于湖南

相信很多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会诧异,张邈这么一个士族名士、这么一个曹操的铁杆哥们、这么一个和袁绍、曹操一起长大的的士族圈内人,为啥到最后既跟袁绍不对付,又不顾情面地背叛了曹操?

事出反常必有妖!张邈的人生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反复品读!

你会轻易背叛你的兄弟吗?你会轻易跟你的发小反目成仇吗?你会主动站到你的阶级对立面吗?所有这些问题,都是细思极恐的问题。

话不多说,免得很多人又说我啰嗦了,咱们直奔主题,把张邈的人生和心理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说道说道,凡事词不达意或者言不及义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张邈这一生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倾家荡产,壮士多有归附于他的,被称为“八厨”之一,曹操、袁绍都是张邈的朋友。公府辟举时,他以高第(优等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

上述这段话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

何为“接济贫困”?你家里没点实力可不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身无分文而想接济贫苦多少会有点装腔作势的感觉;

何为“倾家荡产”?大家觉得张邈真的到了助人为乐而不惜倾家荡产的地步吗?恰如现在那些做慈善的,有几个人会倾尽所有?慈善,在大多数时代,都是擭取好名声的一种交换方式。

何为“八厨之一”?“八厨”是士族集团内部搞出来的天团号,刘表也是其中之一,这和我们现在某圈的“四大天王”是一个道理,自带流量和光环;

何为“曹操、袁绍之友”?看一个人的成色,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他身边的朋友成色,能和曹操、袁绍这样的高干子弟、青年才俊做朋友,说明张邈的人生起点是相当高的;

何为“辟举入仕”?东汉进入高阶官场有“举茂才”和“举孝廉”两条路径,都是需要能力和背景双重支撑的,张邈能轻易拿到这样的入场券,说明其家族是十分高级的豪族。

总而言之,张邈能当上陈留太守,看似轻轻松松,实则是人家背后家族积淀和实力支撑是相当雄厚的。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作乱时,关东群雄意难平,怒不可遏,随后便发生了“群雄讨董”的事情。“群雄讨董”的首倡者虽然是张邈弟弟张超手下的一个功曹(地方豪族的垄断岗位)臧洪提出来的,但实际上出面张罗的大佬就是张邈,可见张邈的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都是相当强悍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曹操因为当时没有编制,师出无名,也正是率部挂靠在张邈麾下。

诸侯联军当时需要选一个盟主,因为各种上不得台面的原因,像韩馥这种实力大佬、张邈这种名望大佬都没有当选,反而被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袁绍当选了。成为盟主的袁绍在一些士族人员眼中的形象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很多人“见不得别人好”的毛病又犯了,经常会有人故意对他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张邈就是其中之一,这说明张邈并不是一个气量宽宏的人。

袁绍后来被惹毛了,直接指使一直跟他混的铁杆小弟曹操去干掉张邈。要是换作其他人,当时还比较冲动的曹老板指定就出手了,但是这次袁绍指定的对象张邈也是曹操心中的白月光之一,曹老板没法下手,所以坚决不从,劝说道:“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咱们要枪口一致对外,不能互相残杀。

不甘平庸的曹操一个人冲到荥阳找董卓拼命时,当时的天下的诸侯只有两个人对他施以援手,一个是后来以死酬知己的鲍信,一个便是曹操当时的挂靠老板张邈。张邈派将帅卫兹率部跟随曹操作战,算是给曹老板的第一次市场试探打了一个小小的红包。

后来,曹操先入东郡,再取兖州,张邈作为兖州西部大佬,虽未明确表态支持曹操,但终究也没有公开抵触这位老兄弟、老部下。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在第一次征讨陶谦前,还煞有其事地交代家人,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可以去投奔张邈。可见在曹操心目中,此时的张邈还是一个值得托孤的铁杆哥们。

结果曹操第一次征讨陶谦凯旋而归,两人还“垂泣相对”,显得无比的经历生离死别后真情流露。

但是,就在第二年,即公元194年。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再次东征陶谦。曹操在兖州极为倚重和信任的两个本土士族势力张邈和陈宫突然叛曹,迎接我国著名义子吕布先生入主兖州。而且此事势头比较迅猛,几乎在转瞬之间,兖州除了鄄城东阿范县没有反叛曹操外,其余全部倒向吕布了。

在外努力干革命的曹操一夜之间就从坐拥一州之地的省部级大佬变成了只剩下三个县家当的县市级干部了。还打什么陶谦?搞什么为父报仇?赶紧回家灭火吧!

曹老板此时虽然已经很能打了,奈何大本营已经大部分沦陷了,所以一时也拿不下体量极大的吕布。

然而时值大旱,又有蝗灾,庄稼颗粒无收,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曹操依靠后勤供给的优势(鄄城东阿范县三城,一个是家属集中营,一个是战略中转地,一个是产粮基地,才慢慢扭转局势,于194年和195年两年间逐渐收复失地。

吕布在巨野战败后,吕布携带陈宫、张邈等人投奔陶谦新收的小弟刘备,而张邈的弟弟张超则带其家属留下来固守雍丘,结果被曹老板围攻数月后,城破人亡。

而张邈在东逃之后,前向袁术处求救,结果还没来得及见到袁术本尊,就被自己部下给杀害了。

至此,张邈这短暂而又激荡的一生彻底玩完了,家业两空,徒留“他为何背叛曹操”的千古疑问在历史长河中漂浮、在时间风浪中萧瑟。

张邈为何会背叛曹操?

张邈背叛曹操和陈宫背叛曹操,在逻辑上,其实是基本相似的,只不过是陈宫挑了这个头而已。但是基于张邈和曹操之间感情基础比陈宫要厚实得多,所以注定张邈背叛曹操的原因要更为复杂一些。

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导致兖州利益分配极度不平衡、曹操面对兖州本土士族的不配合行为采用了简单粗暴的镇压方式以及曹操偏向于重用颍川士族集团等原因,在解析陈宫为什么会背叛曹操时,已经介绍得相当清楚了,在此就不做赘述了。详情请参阅:陈宫为什么要背叛曹操,至死不肯再归曹营?绝大多数人破不了此案下面重点说说张邈背叛曹操的其他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曹操、张邈和袁绍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曹操、张邈、袁绍三人其实从小就关系很好,但是在俗世沉浮之中,曾经的哥们也慢慢会出现隔阂,像极了我们生活之中的大多数。

张邈第一次和袁绍公开闹矛盾就是群雄讨董的时候,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文人相轻”式的彼此不服,结果心狠手辣的袁绍动了杀心。而在琢磨人性方面已经臻至化境的袁绍背后反复出阴招,比如让跟张邈关系极好的曹操去杀张邈就是一个极损的招。这一招叫“杀人诛心”。不管曹操动不动手,张邈和曹操的关系都不可能不出现裂缝。

张邈虽然和曹操关系也好,但是曹操当时更是袁绍的铁杆马仔,而张邈已经袁绍闹翻。大家觉得张邈还可能对曹操掏心掏肺吗?你今天不听袁绍的话杀了我,明天呢?你今天能在我和你袁大哥之间保持中立,那如果有一天非要你二选一的时候,你会选择谁呢?

这还真不是张邈生来多疑、不自信,而是人性使然。猜忌的种子一旦种下,往往是很难阻止它生根发芽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袁绍在背后多次挖坑。前面说的袁绍让曹操去杀了张邈就是一大阴招,尽管曹操明确拒绝了,但袁绍并没有打算放过张邈,也没打算让曹操就此置身事外。

大家还记得王匡这个人吗?他也是当年讨董联军中的一份子。后来被袁绍利用的杠杠滴,董卓曾派出朝廷的一帮士族官员来关东当说客,结果袁绍就指使王匡把这帮朝廷士族官员给咔嚓了(袁绍从来是杀人不沾血的,这一点他弟弟袁术一辈子没学会,袁术就亲自参与这种坏名声的行动了)。

后来,董卓东征的时候,选择的第一个剿灭对象就是这个倒霉的王匡。王匡被董卓偷袭之后,那点兵力几乎毫无反抗之力就被打光了。而作为王匡的背后大哥,袁绍直接选择对这一切无视,对王匡这个马仔没有任何表示和安慰。要知道,他当初对曹操也是如此。

王匡只得学曹操的,回老家募兵以图东山再起。王匡老家是泰山的,他在泰山又募集了几千兵力。王匡通过之前的经验教训,对无情无义的袁绍寒心了,所以没打算再跟袁绍混了,而是想去投奔张邈。

其年为卓军所败,走还泰山,收集劲勇得数干人,欲与张邀合

袁绍尽管自己用人每次都是用完就丢,但是对于别人的背叛却是零容忍。他一见王匡准备跳槽,还是跳槽到与自己不对付的张邈那里,于是又开始使阴招了。王匡给袁绍当枪使,杀害那批朝廷命官之中,有一个叫胡母班的泰山豪族,袁绍这个消息放出去了,结果在泰山招兵的王匡顺利被胡母班家族和曹操击杀了。大家想一想,曹操为啥会参与此事?还不是袁大导演的指示!

匡先杀执金吾胡母班。班亲属不胜愤怒,与太祖并势,共杀匡

那对于这件事张邈会怎么解读呢?当初你曹操从扬州募兵归来就直接放弃了我,而选择投奔袁绍;现在王匡要投靠我,你曹操就帮袁绍杀了他,说到底,在你曹操心里是愿意帮你本初哥哥而不愿意帮我的呀!由此也可见,袁绍拿捏人性这一块真是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说句实在话,张邈和曹操之间兄弟情到了这个时候就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第三个原因就是曹操日益强悍的战斗力给张邈带来的心理压力太大了。曹操再也不是当初干啥都束手束脚的青涩小伙子了,这几年,北袁绍、南曹操,两人双剑合璧大杀四方。袁绍已经把北方战狼公孙瓒按住了,曹操在南面剿匪、替袁绍站岗放哨也未遇敌手。那么,袁绍收拾完公孙瓒会不会来收拾自己呢?到时候曹操会不会再次帮袁绍来收拾自己呢?张邈可没有底气面对两个战神级别的对手。

你曹操也别怪张邈忌惮你,这些年你铁定心思和袁绍穿一条裤子,是谁都会心里忐忑不安的。

再加上曹操后来得了整个兖州、收编了三十万的青州黄巾军,羽翼已丰。随后,剑指徐州,争霸天下的态度已经露得很明显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张邈名下陈留那块地盘迟早会被曹操拿走的。张邈如果不愿意接受事实,唯有早点站到曹操的对立面这一条路可选。

第四个原因就是张邈对于兖州局势多少有点不甘或者不服。兖州是率先发动讨董的首义之地,也反董卓联盟的中坚力量,当年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再加上当时张邈的小弟曹操,兖州六票成为讨董联军的票王。这面光辉的革命旗帜现在成为曹操一个人的了,张邈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刘岱杀了东郡太守桥瑁,曹操占据刘岱的东郡,随后刘岱死在黄巾军手下,鲍信又拉入了曹操当兖州的话事人,紧接着鲍信也战死了,袁遗后来又被袁绍派去抢扬州随后死在沛县,兖州地面上就剩张邈和曹操两位大佬了。张邈无论是在资历和名望以及原始实力上都是要超出当时曹操一大截的,结果曹操却后来居上,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他心里怎么会痛快?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既然张邈早就对曹操不满了,为何当时不阻止曹操入主兖州?其实也是张邈的一点小心思。张邈在迎曹操入主兖州这件事情上,其实是采取了“不主动、不反对、不表态”的套路,先让曹操去正面对抗黄巾军,让曹操和黄巾军两败俱伤,最好是曹操也死在黄巾军手里。自己接管兖州就更顺理成章了,只是没料到曹操和黄巾军打着打着居然睡到一块了,使得曹操实力大增了。

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曹操入主兖州相当于兖州手里有点实力的一众小股东推选曹操来当这个法人代表,却不料曹老板威武,干着干着就要把兖州干成他的私人独资公司了。可怜张邈还在幻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对曹老板的位置取而代之。

上述这个四个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那三个方面的原因,已经注定张邈和曹操这对曾经的好兄弟回不到从前了。张邈背叛曹操其实不过是想早点做个了结而已。至于,什么曹操杀士族名士、在徐州屠城,那些都是用来打嘴炮的,是说给局外人听的。

为什么很多好兄弟会渐行渐远?

咱们都别急着笑话张邈和曹操之间的塑料兄弟情,像他们之间的情况,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或者我们身上发生。大家仔细评判一下,那些曾经和自己无话不说的兄弟朋友,还有几个人能和你心无芥蒂地同甘共苦?

大家还真别太较真了,否则大概率会自己给自己逼出内伤来的。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其实人性也是经不起比较的,尤其是狭隘的比较。

为了回馈广大忠实的粉丝,咱今天就张邈为什么会背叛曹操这个话题来和大家梳理一下“为什么很多好兄弟会渐行渐远”的真实逻辑。

感情这玩意跟黄金一样,往往是越纯粹越值钱。但是生活不是,它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利益、信仰、原则、性格等等因素交错其中,你根本没办法去进行单一维度的选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等,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人往往只有在比较单纯的阶段或者环境中,才有可能交到真心的朋友。比如我们年少无知的时候,比如我们唇齿相依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不会也不能用太多的维度去评判彼此之间的情感,爱就是爱、恨就是恨,大家都是在“裸奔”,没有什么好掩饰的。为什么中小学的同学情往往比大学的同学情要牢靠得多,原因就在这,感情建立的基础决定感情的纯度不一样罢了。

但即便是极好的原生感情,一旦放入到一个复杂的评判系统,也会慢慢身不由己地变异。因为人是先天性利己的,大多数人考虑问题、接人待物都是先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既得利益出发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欲都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渐放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年少的时候,你和你的好兄弟可能会因为家境不一样,生活水平有差别,但整体上大家都是在干吃饭、睡觉、上学、玩耍这些初级事情,即便有差距也不会太明显,这个时候你们之间的感情其实是没有太多障碍的,因为你们之间的感情不牵涉到太多的利益冲突。但是步入社会了,你们一个是很有身份的社会名流,一个是贫困潦倒的社会底层,你觉得你们之间还会一如当初吗?心理障碍有没有?利益冲突有不有?思想错误有不有?即便你们两个人都不介意,你们周围的人会不会介意?说你们惺惺作态、说你们攀附关系,你们受得了吗?又或者,你的圈子人因为你接受对方而排挤你,你又该如何?再比如你的家人逼着你在他们之间二选一,你又该怎么办?

意愿、情感这些东西,咱们可以主观设置为一个定量,但是它们的影响和评价因素却一直在变,根本没办法一概而论地固定下来。所以,人和人之间一旦错位太严重,再坚固的情感枢纽也会被撕裂的。

我们交朋处友为什么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嫁夫娶妻为什么要力求门当户对?为什么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就是在讲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兼容性或共融性。

咱们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要遵循人性的本来逻辑。像张邈和曹操这对曾经的好兄弟,就是被很多主观的、客观的无形之手逐渐推向对立面的。张邈和袁绍翻脸、曹操紧跟袁绍,这是两个人的选择差异;张邈以士族名士自诩,曹操大肆镇压士族,这是两个人的价值差异;张邈要依托兖州做大做强,曹操要借助兖州争霸天下,这是两人的利益差异;袁绍背后使绊子,多次把曹操推到前台上,张邈无法熟视无睹,曹操只能将错就错,这是两人的自由差异;张邈恐惧于袁绍和曹操,曹操只能选择相信袁绍,这是两人的信任差异……

讲来讲去,其实人生之路是有很多十字路口的,曾经结伴同行的人,极有可能就在某一个路口跟你分道扬镳了,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所以我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其实是“尊重但不留恋过往,珍惜但不强求当下,憧憬但不恐惧将来”

你要想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从容、越走越笃定,就得把很多底层逻辑搞清楚,这样就会避免很多错位判断,会少做很多无用功。比如很多单位喜欢挂羊头卖狗肉,搞什么某个员工闭着眼睛往下倒,让其他员工接住他,说这能增加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和凝聚力,能克服员工的恐惧感……这不是瞎扯吗?你天天搞这样活动,然后再从A员工工资里扣1000块钱给B员工,你看他们还相互信任不?

总结一下,其实兄弟朋友之间渐行渐远的原因也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每个人的生活境遇、心态、素养不一样,从而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境界不一样。所以,我们想结交什么样的朋友,首先还是得尽量去靠近他,成为和他相类似的人。交朋友,在数学方法里,其实就叫“合并同类项”。强行把两个差异化太大的选项合并到一起,怎么都难长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