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hat Gpt” -可爱还是可怕的小精灵?-今日头条

 蒲公英读书 2023-05-26 发布于江西

原创2023-05-25 11:28·蒲公英的读书小站

“GPT-3与之前介绍的受限于单一领域的NLP模型不同,它能够出色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比如创作诗歌,进行哲学思考式的独白,撰写新闻报道、技术手册,甚至可以模仿某位知名作家的写作风格,其能力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人类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但GPT-3却不具备这种自我认知的能力,这个漏洞会导致它有传播虚假信息的可能性。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开发适合AI的、实用的应用程序上,并寻求人类与AI的良性共生,而不是纠结于基于深度学习的AI能否成为或者何时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对通用人工智能的过度痴迷和追求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这样一种观点:只有人类才是智能的黄金标杆──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恋倾向。”

——摘自李开复、陈楸帆《Al未来进行式》

过去常常认为受限于单一领域的NLP模型已经很先进了,但GPT-3与之不同,它能够出色地完成一系列较复杂的任务,比如创作诗歌,进行哲学思考式的独白,撰写新闻报道、技术手册,甚至可以模仿某位知名作家的写作风格,其能力确实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然而,与人类不同,它缺乏自我认知的能力,这可能导致它传播虚假信息的风险。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人都认为基于深度学习的AI能够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实际上我们应该将精力放在开发适合AI的、实用的应用程序上,并寻求人类与AI的良性共生

这本《Al未来进行式》通过科幻故事与科普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介绍Al未来20年的发展图景,其中也介绍了目前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读到第3章介绍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型时特别兴奋,因为它说的正是当下引发热议和热切关注的的“Chat Gpt”,

去年年底在微博上看到有关“Chat Gpt"的报道,当时就觉得很惊讶,感叹了好一阵。近来在网上尝试体验了几次,体会更深。它能和人自如地对话,还能写文章甚至写诗歌,正是因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的自然语言看似简单,但要让机器明白其实并非易事。这种能对话的机器人其实之前就有,比如淘宝机器人、天猫精灵,还有电子导航仪上的播报及微信读书上的“Al朗读“,也曾带给我们神奇的感受,但那都限定于单一领域,在设定好的领域才能回答你,不然就一脸懵逼,或者直接回答不知道。“Chat Gpt”却不管你说什么,它都能回答你,而且还能综合处理语言信息,根据给定信息直接进行归纳概括,或者根据清晰要求,从它爬取过的资料中提取综合成完整文字给你,写文章、写报道甚至创作诗歌。

当然它并非什么都知道,而且有时会答错甚至是胡扯,我就遇到过好几次。但它和我们人不同,我们人对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是清楚的,回答错误也是会知道自己要么不懂要么不确定,要么知道自己是故意在撒谎胡扯,"Chat Gpt"却并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它只是运用内部程序在处理生成,是否错误它并不清楚。因此,它有可能传播虚假信息,因此对它提供的信息要进一步查验才好,尤其是对于重要的事实知识和观点等。

不过,它有一点好的,就是你指出来后,它马上就会承认自己错了,并且马上另外查找更正确的信息,还会感谢你的指正。这知错马上改的态度可能是我们现实中很多人难以做到的。

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AIGC技术引发的丢失岗位失业恐慌失业潮创意概念背景图

“Chat Gpt”在让人欢呼的同时,也引发了质疑和忧虑,这种忧虑其实是在人工智能开始发展时就有的,这种忧虑推到极致就是——它有没有可能取代我们人类,就像那个世界最短的科幻小说写的,地球上会不会最后只剩下了机器人?

李开复博士告诉我们,至少20年内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超能机器人,而且他认为我们不应该纠结于基于深度学习的AI能否成为或者何时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问题,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全方位代替人类,而应该发挥其所长,开发适合AI的、实用的应用程序上,并在寻求人类与AI的良性共生下功夫。

我们与AI,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应该是良性共生关系,我们应该与AI携手并进,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作为我们个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准备:

1.学习“Chat Gpt“有关知识,尤其是提高自身提问能力,学会运用其提高工作生活学习效率

2.对它生成的文字要通过搜索和思考查验真伪。

3.在运用“Chat Gpt“过程中,不能因此让自己更”懒“,而要更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多思考,思考人类比AI更擅长的能力,并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