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级别的拐点

 千里走单骑2 2023-05-26 发布于云南

   在本周分析市场的时候引入了两个观察指标,一个是国内的大宗铜,另一个则是十债。

Image

Image

  由于观测十债的波动性偏小,所以采用国内的大宗铜来做为阶段性的观察样本。

  前面十债的加速下跌,除了四月的国内经济数据外,还有银行端下调存款利率的催化。从阶段性的催化作用来看,已经消化,开始出现反弹。这里的定义也仅仅只是反弹,原因还是出在目前国内的恢复节奏上。

  五月的数据不见得比四月好多少。

  其中的大类资产表现特征。

Image

Image

  地产模块,以北京为例,无论是成交面积还是成交套数的中枢的高频数据和三月都出现了明显回落。全国其他主要城市也没太大差异。地产没预期中的强复苏。

Image

  债券类,债券综合指数从今年春节之后开始一路上行,甚至走了一波小牛。避险情绪相对严重。

Image

   股票类,特征为权重萎靡,机构重仓方向萎靡。

Image

   居民层面投资意愿不强,新发基金流程极度不顺畅。从2020年起的新发基金三年时间快到了还一大批在水下。

   股市里面今年以来火热的题材,无法代表整体的综合情况。也无法容纳更大体量的资产在里面玩儿。TMT也好,中特估也好都是目前宏观组合下催生出的产物。

  TMT这类短期无法兑现业绩的,在现阶段反而更为强势。而中特估本质上也是一种带有托底性质的高股息优质资产的防御策略。当普遍的央企PB都提到1以上,这类托底性质也就失效了。

  在周五的时候看到了日本股市破了二十多年的新高,好像全球就A股还在趴着。

Image

  日本股市也是目前全球背景下的高股息的洼地,现在日企提升了自己的分红和回购比例,也被全球资产追捧。巴老爷子打头,大爷还是大爷。

  到现在还是看到了很多机构的观点,认为美联储会因为扛不住银行暴雷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可能性而开始提前降息。

  在前面解读美联储五月议息会议的时候也给出过分析,鲍威尔在五月议息会议上的发言,通篇都是废话,就一句话是重点。“兼并收购是美国银行业的常态。”直接将美国银行业的暴雷与收购定性为商业性行为。拿一个商业性行为去和美联储对赌降息?大概率会。。。

Image

   所以看到现在鲍老板的最新言论,没有改变过2%通胀的管理目标。以及财长耶伦也公开表示,银行业要更多的合并,并且是持鼓励态度。对于六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不要奢望态度出现转变,能停止加息再安抚一下就已经不错了。

   对比近期日股的走势,更像是一种全球级别的方向切换,从之前全球化鼎盛时期的追求高增长,转变为了追求更稳定的红利。

Image

  今天经济日报也发文,“中特估”不能简单理解为直接拔高国企估值,对中特估做了官方定性。市场最终衡量还是经营效益及能否持续稳定创造价值。而不是简单粗暴把估值打上去之后就一走了之。这一点从五一假期之后中特估批量爆火的时候就点出了后续炒作的路线偏离了。参考5月8日满屏中字头

Image

   从目前的结果上来看,如果到了高潮之后的第二天,也就开始批量套人了,跟踪中特估也是需要认清其中的内涵。而不是盲目的去跟着标签,打了中特估标签的企业就是有价值的。最后才反应过来的往往都是买单的。

  经过官方的定性之后,下个周开始中特估大概率内部开始大级别的分化。在这里也需要阐明一下,不要认为TMT和中特估就怎么怎么不好,吸收了市场的流动性,就怎么怎么样。

   别把市场内的资金当傻子,他们做出的决策,都是在现阶段短期的最优策略。只是想破局靠的往往不是短期的策略,而是需要做深刻的变革。

   就说服基民去追加持仓 或者追加投资,总得把前面被套的资金给他们一个补点仓就有希望解套的预期吧。。否则怎么去说服增量资金进来? 所以今年高风险偏好资金抱团炒TMT,从阶段性和微观个体而言是最优解,有利于跑出超额收益,但是对于整个市场的演变和良性循环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解法。

   再回归到最上面对于市场拐点的判定,在周四的时候也写了篇文章做了详细推演。Something for nothing 动能全开 

   从另外一个观测指标,汇率层面上,也出现了反馈。前面因为四月数据的萎靡以及五月高频数据,导致投机资金开始单边沽空人民币。再加上美元的走强,人民币的贬值在本周下半段出现加速的状态。

Image

Image

   在周五的时候,央行开始出手。

Image

Image

  话都已经挑得很明白了。单天人民币出现较强的波动,裸空的应该爆了一批仓了。强调过很多次,全球范围内我们国家的央行和美联储都是两个惹不起的存在。头再铁也别和这两个做对手盘,

Image

  到了下个周人民币大概率也会有较强的反馈,让其重新回归到双向波动的状态。由此大概率也会反馈到十债上。

   下个周的前两个交易日则需要观测十债的反馈情况,看拐点能不能成立,逐步传导到股票市场。

   如果成立的话,这里大概率是有个反弹的,但是指数想要突破,以及起强赚钱效应,还是需要产生国内经济产生有效恢复的预期。

   从去年年底开始,资本市场就是一种过于乐观的状态,到了一月这种乐观被放到了最大。也有几个名场面,比如某头部券商在去年年初做出了宏观上的十大预测,结果就对了一条。今年年初又做出了十大预测,当时所构建的宏观组合很诱人,极为诱人。今年已经过半了,我想往上面靠,都发现一条都靠不上。。。稍微留点面子。。。

   总觉得一旦放开就在意念中完全恢复,继续增长。。。也是和基层脱离太久了。。。

   创伤的恢复都是需要时间的,我对我们国家下半年的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但是现在,仍旧是一个修复期。居民层面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多了,即便是你降了息,也只会是空转,更何况央行一季度货币报告放出来之后,后面降息的概率几乎为零了。

   很多干货内容,以及推演,都不会放在公开文章中,因为我的很多观点都是与主流格格不入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才设置了一个小门槛,隔绝了很多噪音。更何况我这里也没什么答案,有的只是推演逻辑。

   爱不爱听不重要,市场机构喜不喜欢也不重要。最终都是会验证的,错误的路径终归是会被纠正。就算是判断错了,也是需要知道错在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