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结肠炎中焦虚寒脾失健运证案(刘沈林主诊)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蒋某某,男,51岁,住本市雨花区。

初诊(2009121):便溏不爽2年余,近在内镜下作结肠息肉摘除术。现大便数日一行,便溏不爽,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弦。此乃中焦虚寒,脾失健运之证,法当益气健脾,调运中焦。以参苓白术丸加减组方。

处方:

炒党参10g 炒白术10g 炮姜炭3g 煨木香10g 砂仁3g 炒扁豆15g 炒苡仁15g 川朴6g 陈皮6g 茯苓15g    焦楂曲各12g 炙乌梅5g 炙甘草3g    石见穿15g

14剂 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二诊(20091216):

前诊药后,大便溏薄畅解,日一行,胃脘偶有隐痛,肠鸣时作,苔薄白,脉细弦。此乃脾气稍复,中阳不足,尚不能健运。治守原法。

原方去茯苓、乌梅、石见穿,加淮山药15g  台乌药10g  炒防风10g 石榴皮15g 莪术10g

28剂 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预约肠镜检查。

三诊(2010127):

便溏,肠鸣,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肠镜检查报告:慢性结肠炎,局部中度异型增生。中虚气滞,脾失健运之证,继续益气健脾,调理中焦。

炒党参10g 炒白术10g 炮姜炭3g 煨木香10g 陈皮5g 淡吴萸3g 肉豆蔻5g   槟榔10g 白芍10g 莪术10g 石见穿30g 焦楂曲各12g

28剂 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四诊(2010222):

胃脘隐痛未作,大便较前明显好转,偶有肠鸣,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中焦虚寒,脾失健运之证,益气健脾,调理中焦,巩固疗效。

原方去肉豆蔻,加炙黄芪15g   益智仁15g   淮山药15g

14剂 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本案所患系慢性结肠炎,结肠息肉局部中度异型增生。初诊时大便数日一行,便溏不爽,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弦。辨为中焦虚寒,脾失健运之证,予益气健脾,调运中焦。以参苓白术汤加减治疗。初诊药后大便不爽消失,脾运稍转,脾虚未复,中阳不运。故一直守原方,加强温中助运之力治疗,经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消失,再续药巩固为治。

脾居中焦主运化和升清若脾失健运,脾气不升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水谷不归正化湿浊内生,肠腑传导失司通降不利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相混而下水走肠间遂成泄泻其以脾为主脏湿滞为主因。《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难经》云:“湿多成五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云:“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

久泄的病理过程在于脾气先伤迁延不愈脾失温煦阳气不足由脾气虚而发展至脾阳虚脾阳久虚则损及肾阳肾阳亦不振。慢性泄泻久病不愈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弱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和运化精微。《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刘师认为慢性泄泻的病机特点脾虚为本,常兼有湿滞,故在辨证立法、选方用药中时时处处都注意健脾养胃,助运化湿。常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为主配用黄芪、山楂健脾,炮姜、吴茱萸、肉桂、补骨脂、益智仁等脾肾双补。脾虚易生肝郁气滞,常须辨证选用吴萸、槟榔、白芍、木香、台乌药等,以行气导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