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边的草药:蓬蘽

 史仁杰大夫 2023-05-26 发布于江苏

每年4、5月份,在南京及周边,是蓬蘽开花结果的季节,到郊外游玩时,我常常会采些蓬蘽吃。

蓬蘽”的拼音是peng lei。蓬蘽属于多年生植物,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多生长于山坡路旁阴湿处或灌木丛中。

蓬蘽看起来像是缩小版的草莓,它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落叶灌木,整棵植株除了花和果实之外,都长有小刺。

因为蓬蘽味甘、酸,性温。归肝、肾经。蓬蘽全草及根均可入药,但药房并无此药,民间多用来泡酒。《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日用本草》谓其:”缩小便,黑白发“。其主要作用是补肾益精,缩尿。可用于治疗头目眩晕,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等症。

蓬蘽作为野果,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最早始载于《尔雅》中。贾岛有首诗叫《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为“曲阳分散会京华,见说三年住海涯。别后解餐蓬虆子,向前未识牡丹花。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雪携琴相就宿,夜深开户斗牛斜。”其中的“蓬蘽子”就是蓬蘽,从中可以看出,蓬蘽以前也一直为人食用。已故的一位朋友有一次跟我说过,他小时候因为穷,没有什么水果吃,就摘蘽当作水果吃。

但有人认为蓬蘽不可多食,多食会导致肝气疏泄可度,我觉得此观点不一定可信。我曾多次一次吃大量蓬蘽,大约有一斤左右,也未感觉到任何不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