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文王的“家训”有一个字,是易经、老子和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

 real寿元调养 2023-05-26 发布于山东

周文王的遗言,核心就一个字,却是易经、老子和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

周文王在最后的时光里,让史官记下了这段流传千古的的秘笈,内容是嘱儿子姬发守“中”治国,因是父子相传,故被后人称之为《保训(宝训)》。这个“中”字,堪称《易经》《道德经》和《中庸》的中心思想。原文如下:

《宝训》说:

隹王五十年,不豫,恐坠保训……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昔微假《中》于河……乃归《中》于河……”

文章图片1

题外话:有人说帛书《老子》是地下残文,错讹甚多,抄写者水平有限,是基层小儒生照猫画虎的结果,故不足取。

请反省一下,出土文物越早,通假字就越多,请看上文《保训》,按照你们的评判标准,周文王的史官居然“错别字”充斥全文,这简短的几句话,就有“隹(唯)”、“宝(保)”、“微假(甲)”、“假(借)等“错别字”,那肯定是不足信的了?

文章图片2

话说周文王在位第50 年一天,预感自己行将离世,于是在赶往“国都”的路上,唯恐来不及向姬发(大儿子伯邑考被帝辛诛杀)传授宝训。所以就在半路上,口述笔录他对太子姬发的训戒。他说:

“姬发吾儿:今日病情加重,天命将终。恐等不及当面传授宝经,故命史官代劳,来日交给你好生奉行。

“昔者,先王传授宝经,须当面吟诵。而今,老父垂危实难走动,望吾儿切记遵行。要之,态度要恭敬!

文章图片3

“当年,舜帝为民,亲自耕种。与民呼吸,悟道中庸。舜帝觉察民心,反省内心,以庶民心为心,与道心合心,此之谓中庸之道啊!舜帝以中庸之道对待万物,因顺事情,与物同步,以人为镜,以中庸之道察天下得失,以中正之道理世故人情,故,事无不顺,行无不通。

“哎呀,可敬啊,可敬!

“舜帝悟到了中庸之道,言辞谨慎,不轻易更改万物名分,谨小又慎微,翼翼不分心。三德者,一曰正直,二曰坚贞,三曰柔韧。中庸具,三德臻,帝尧于是称赞帝舜,帝舜于是禅让于放勋。

“呜呼,要谨记恭敬啊!夏朝时,殷商部落(河南商丘一带)与“易”部落(河北易水一带)结仇用兵,为报杀父之仇,上甲微窃取“易”部落的“中”。上甲微何等英明,不日悟透了中庸,以此对付易部落部众。最终击败了易部落,使它臣服顺从。然而,上甲微并非将其灭亡绝种,而是教化他们的民众。上甲微将“中”还给了“易”部落的首领。

文章图片4

上甲微谨记“中”,将它代代传承。到了后代商汤,依然对“中”谨行恭敬,终于在鸣条之东,灭夏桀而成大功。

“呜呼,姬发切记,要懂得恭敬!老父年老不中用,很少研究“中”。眼见时日无多,只能嘱咐你用功于“中”。要言之,恭敬,恭敬,还是恭敬!此乃修身之法宝,治邦之依凭。即时即从,万事可从容。切莫到了紧要处,无所适从。恭敬啊,恭敬,不要走极端,不要仗权放纵!若是放任自流,身家不祥,天下之凶啊!切记啊,持中,持中!”

周文王精研易道,又演易而成《周易》,孔子、司马迁均有记载。此时,周国正面临着剪商前的备战之中,文王的遗言,句句不离“中”字。那么,“中”到底何意?

文章图片5

甲骨文:“中”是《河图洛书》的超时空永恒主题,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终极治世经典

甲骨文的“中”字,中间一竖代表一种准则,有通天彻地之意。环状物代表双手环抱,意谓一双手牢牢地把握住“中”这个为道的行为准则。守得住即为大德之人。

对于“道”“德”二字,儒道易各有见解,老子之道是天性自然之道,为道即有得,得道者,德也;孔子之道是名位之得,禄寿之得,得“名位禄寿”者,是为德。

文章图片6

这两种德都不易得:老子之德针对的是约束侯王权力“损之又损”之德,要当权者“视素保朴,少私寡欲”,“不以兵强天下”,不施行暴政而与民争利。这个“德”实不易得,因为权力先天“有为”;而孔子之德局限于少数统治者的士大夫阶层,“名位禄寿”缺一不足以为“德”。庶民不具备条件,也就无所谓“德”了。

那么,为什么华夏神州叫中国而不叫东西南北国?就是因为神州大地是以“中”为理想追求的华夏人所居区域,而以“中”为代表的《河图洛书》《易》道思想是超时空、跨国界、具永恒、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终极治世经典,这个终极经典就产生于华夏这片区域,因此,就把这片区域称为“中国”。

文章图片7

“中”在易道里,是指最佳位置,最佳状态,即“道”的状态

六十四卦是由两个经卦相重而成,上面的经卦称为外卦,下面经卦称为内卦,每一个经卦都是由上中下三个爻组成的。

在六爻卦中,内卦的中爻就是二爻位,居于二爻位的爻,不管是阳爻还是阴爻,都属于“得中”。

如果这个二爻位是阴爻,则阴居阴位,叫“当位”,而且位居内卦的中爻位,是为“得中”,既“当位”又“得中”,是谓“中正”。

九五的卦象最吉,曰“为阳,为奇,位中,又正,中正”。“中正”即最佳位置,以“九五之尊”称谓帝王,即缘于此。

文章图片8

《中庸》:“中”是一种状态,在道家为静,在儒家则为人心的宁静祥和

儒道对于“中”,也各有说法,老子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个“守中”是居于“橐龠”中间的静定位置,动则“数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只有通过守静,才能使污浊逐步得以清理,而守静即是守中无为;只有在事物尚处安定状态下行动起来,才能激活机体缓缓焕发生机,而“行动”就是无不为。

《中庸》对“中”的解释偏于修身:“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意思是说,人皆有喜怒哀乐情绪,有而控之不发谓之中,发而能以“中”字节制谓之和。中的状态就是人的内心祥和、宁静、不受情绪的影响,这才是天下之大道,通此道者,一通百通无不通,修身身正家和,而国安。

文章图片9

可见,“中”为中华文化之“宝”,周文王拿来修身治国,老子拿来“爱民治国”,孔子拿来修心治国。只是角度不同,治国方式有所不同,儒家和易道治国不离一个“修”字,儒家之“修”,不离君臣之道;老子的治国理念,是直接要当权者以“爱民”为前提,他的“慈爱”,不离“为民”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