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孟宪芸:红色瑞金(二)

 新用户3698PchX 2023-05-26 发布于宁夏
红色瑞金

(二)

图片

阅读链接:

散文||孟宪芸:红色瑞金(一)
图片

瑞金的早春阳光明媚,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仰望蓝天白云,很是惬意。时光飞逝,为期七天的培训已进入第三天,我浏览了一下日程安排表,今天一天都是室外现场教学课,我有点小欣喜。

带着早餐的余香,我们乘车来到共和国摇篮——沙洲坝。沙洲坝的天空格外湛蓝,风轻云淡、视野开阔。古老的樟树一往情深地守候在这里,盼望着你的来临,向你娓娓道来……这里有群众路线广场、全国第一个党性党风党纪暨廉政教育基地、毛主席旧居、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大礼堂、红井旧址群等红色历史文化。

一路红色与我们同行,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跨过一道门槛进入微党课教室。教室很简陋,地铺青砖,很干净,呈长方形;正前方摆着一张简易桌子做讲台,两边各分三行摆着几十条长木凳;中间是过道,讲台旁边立着一位带着耳麦、穿着深绿色军装、黑皮鞋、长得高大帅气的男老师,我们迅速落坐静了下来。老师单刀直入进入角色,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起驰名中外的红井故事。原来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不仅无水灌田,就连群众喝水都喝的是苦涩有味的池塘水。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来沙洲坝以后,毛主席就把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时刻挂在心上。9月的一天,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毛主席就领着警卫员来到驻地前的一块空地上,先用锄头刨了一个圈,定下井位,接着便抡起锄头挖起来,边挖边说:“听说有的乡亲迷信风水,不敢打井,怕得罪旱龙爷,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好了!”男老师操着湖南话模仿着毛主席,他那入木三分的模仿,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不知不觉十五分钟的微党课《红井思源》讲完了,讲得真是太精彩了!

我余犹未尽,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联想:如果我们给学生上课也像这样的说唱形式,声情并茂和惟妙惟肖的肢体语言,试想还有打盹的学生吗?一阵阵掌声打断我的思绪,我迅速回过神,跟随大家的脚步向几十米远的红井方向走去;沿途看见《红井》这篇小学课文被做成书的模板牌高高架起,顺着蜿蜒的小道继续前行,很快到了红井边,井口用砖和水泥加固,井口直径85厘米,井深约5米,井的周围有红色防护栏,距井口大约3米处,屹立着一块石牌,上面刻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红色大字,落款——沙洲坝人民敬!

我趴在井边仔细观察,井水清澈见底,鹅卵石被井水浸泡得光洁如玉,蓝色的天空镶嵌在井水里,犹如一颗蓝宝石,美极了!有一名老乡负责打红井水,供游客品尝。只见他一手抓绳,一手拎着木桶,“咚”的一声,木桶漂浮在水面,他很娴熟地抓着绳子,左摆一下右摆一下,木桶很快吃满了水,不费吹灰之力他就把水桶拉上来,然后各分给我们一个木勺,大家争先恐后地体验红井水,连我这肠胃不好的人,此时也没能挡住诱惑,喝了一大杯,甘甜爽口,沁人心脾!更神奇的是过后我肚子居然没啥不舒服。

品味红井水的味道,是我喝过的原汁原味最香甜的水,她缓缓流淌在我的心里,我的梦里。

用过午餐,我们继续参观中革军委旧址群,随后来到微党课《一生守望》的现场教学点。当我站在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老人的雕塑前,默默仰视着:她脚步向前,抬手远眺的高大身姿,坚毅执着的目光,我的心被触动了……陈发姑——一个饱经风霜早早失去父母的苦女子,用自己的一针一线连夜缝制衣服鞋子,积极支持丈夫报名参加了第一批红军队伍,她的浓情蜜意都缝织在衣服里。一句“我一定会回来”成了丈夫对她最后的承诺。丈夫参军后,她也积极参加苏区的妇女工作,组织捐款捐粮,缝制军用衣物鞋帽等,后来她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她没有屈服,顽强地活下来。无论多难,她每年都给丈夫缝制一双鞋,75年从未间断,75年的期盼成了遥远的相思,一生的守望。

带着《一生守望》的芳香,我们来到今天的最后一个体验教学点:重走长征路,长征第一山——云石山。云石山位于瑞金城西三十多里处,该山由裸露在地表的石灰石构成,山高不过百米,方园不足千平方米,因远看如云似霞,故名云石山。云石山四面陡峭,只有一条百余阶的石板小道弯曲通行,行走在此,真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山上有一座寺庙,名为“云山古寺”,为客家建筑风格,是一个黄墙青瓦房子的院落。门楣上匾额“雲山古寺”,门口对联“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

我们徘徊在云石山脚下,逗留在杨尚昆主席所题的“长征第一山”的岩石旁,留下倩影,记录美好。

站在云石山脚下的桥边,我想起当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激烈的时刻。中央机关已被敌人发现,为安全起见,临时中央政府从沙洲坝迁移到较为隐蔽的云石山,并分散在附近的各个村庄,中央政府就驻在云石山中的寺庙里,寺庙主持腾出寺内最好的三合院里的左厢房给毛主席及贺子珍居住和办公,所以云石山利用她的地理优势和掩蔽性为无数先辈抵御枪林弹雨的袭击。

在云石山古寺后面,有一棵据说树龄五百多年的大樟树,树根旁有两只青石圆凳,当年毛泽东和张闻天经常在此促膝交谈。在这里他们敞开心扉,互相了解,达成共识,所以云石山不仅是毛泽东、张闻天两人的长征出发地,也是两人思想靠拢、互相帮助的宝贵之地。云石山在历史长河中赋予非凡的意义,我又一次环顾苍翠欲滴的云石山,她仿佛在向我招手,我看见她浑身熠熠生辉。

图片

插图/作者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