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谣言年年有,为何牛奶特别多?

 m361b 2023-05-26 发布于山东

5.2日的一篇公众号文章《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敢喝牛奶吗?,赫然被盖上了“谣言”的红印章,我看了看,只是讲个道理,提醒大家,不要人云亦云,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是否喝牛奶,仅此而已。

所谓谣言,一定是先有一个结论,并且这个结论一定是歪理邪说,需要通过辟谣,予以纠正。既然没有结论,辟的什么谣呢?“自己看着办”,算是谣言吗?

你看这里有结论吗?

当然我的文章是有倾向性的,努力改变大家习以为常的观念,如果我说的和广告中的一样,人云亦云,随大溜,王婆卖瓜,你夸我夸她也夸,实在没劲。这既浪费我的时间,也浪费诸位的时间。

我只是提醒大家长点脑子,牛奶端到嘴边的时候,冷静地思考一下,该不该不喝下去,就象有的老太太接到诈骗电话,赶到银行去转款 ,这时先冷静地思考一下:这钱该不该转出去?

当银行的职员善意地提醒“转款要慎重”的时候,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在一旁潜伏已久的“托”就出现了,说“银行职员的提醒是谣言!”。

谣言年年都有,为什么关于牛奶的特别多?一般的谣言,官方出来辟一次谣,基本就销声匿迹了,但是关于牛奶的观点却成了拉锯战,这么多年来,络绎不绝。背后是资本与良知的博弈。

我只是弱弱地讲个道理,还不敢明着讲出结论,尽量别冒犯某些“粪青”,仍有人迫不及待地出来辟谣了,这得多心虚呀!我也只好再写一篇澄清,于是知道这事的人又多了不少,“欲盖弥彰”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吧!

上一篇文章里讲了不少关于牛奶的“坏话”,接着补充:

在2006年的这本《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提到过牛奶对人的影响。网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电子版,大家不妨下载了看,我当年读了好几遍。

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原文摘录如下:

“ 喂食蛋白质对肿瘤发展的影响非常惊人,所有施予黄曲霉毒素并喂以一般标准20%酪蛋白的老鼠,全因肝癌死亡或奄奄一息 ,但是以5%低蛋白质饮食喂食的老鼠都活着,而且活泼健康、皮毛光亮。这个100比0的比数,在研究上可是破天荒的。

在同一个实验中,我们在40或60周时,改变其中一些老鼠的饮食,以再次研究癌症促进期的可逆性。结果发现,这些改成低蛋白质饮食的老鼠,肿瘤成长明显比一直维持高蛋白质饮食的低了35%~40%!而在实验中途才从低蛋白质饮食改吃高蛋白质饮食的老鼠,肿瘤又会开始成长。

 这个实验成果,再度确认了早期利用病灶所获得的结果——只要控制营养,就能把癌症“开启”或“关闭”

其中提到的”酪蛋白“就是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在黄曲霉素的刺激下,喂食20%酪蛋白的小鼠,全部因肝癌而死亡;喂5%酪蛋白的小鼠则都活着。为什么牛奶有促进肿瘤发生的作用呢?这其实与“红肉致癌”的观点不谋而合。

世卫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每年都会提醒世人,“红肉可致癌”。过多的摄入新鲜红肉可能致癌,并将其列为致癌可能性较高的2A级疑似致癌物。更加严重的则是加工肉制品,如培根、火腿、热狗、香肠等,竟然被列为最高等级的1级一类致癌物(针对肠癌)。WHO每次发出这样的提醒后,亦同样会有人出来“辟谣”。

我们人是哺乳动物,红肉则是哺乳动物的骨骼肌,即瘦肉,是最容易合成人体蛋白的营养物质。对于营养贫乏的年代,这种瘦肉是最能补充体力的,但是在当前营养过剩的情况下,这种优质蛋白,代谢不完,会导致合成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从这个原理来讲,牛奶中的酪蛋白,更容易促进蛋白质合成,较比红肉,有着更高的致癌风险。我在以往的文章 中详述过。

虽然汉字都认得,道理能不能理解就不得而知了。我也只能尽一已之力,“只度有缘人”,听懂了,就照我说的做;缘分不到,不在一个频道上,怎么喊也不会产生共鸣。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果这是谣言的话,那么,“牛奶有风险,喝前请三思”,这也是妥妥的谣言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3.5.26

呼吸科医生王光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