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不愿意工业化,影响我生孩子

 振王府图书馆 2023-05-27 发布于湖北

/周伯通

好多人认为印度搞不了工业化,是种姓制度的原因,是人口素质太低,是营商环境太差等原因,其实都不是,从上到下,印度人民对工业化都没兴趣,因为工业化影响他生孩子,印度政客经研究发现,一个城市工厂多了,资本家一奴役,那么愿意生孩子的就变少了。

工业化不是好事情吗?至少生活水平可以提高一点啊,但是印度人不是这样理解的,他们的格局要比其他国家的人大的多,印度的国际价值观是:我负责生,你负责工业化。他们构想的理想化的地球,就是大家负责分工合作,我负责生人,你们负责节育,然后地球最终归印度所有。

图片

由于这种伟大的构想,印度人对发展迅速而繁荣的中国一点也不羡慕,他根本看不上你。他们五路人马分头行动,念过大学的负责占领美国和欧洲,念过高中的都往中东迪拜方向跑,念过初中的去大洋洲,念过小学的去非洲,一个字不识的继续在家生孩子,祸祸亚洲。

为啥尼泊尔、不丹不愿意跟富有的邻居交往,非要和印度亲近,因为这些国家都是印度种了,以前还有一个锡金,刚开始被印度吞并,还哼哼几声反抗,然后政府派印度人去生,哐哐地下崽,没过五年,锡金人民就和印度一个德性,全家人只穿一条裤子,也要高喊:“我为大印度而骄傲”。现在想想藏南,头都大了,印度人去了那儿,一个女人至少生4个,以后想要给弄回来,得费多大劲啊!

世界上边边角角的小岛国,几乎都被印度人占领了,印度人一去,就是两大绝招,一是大量生孩子,二是传印度教,印度教故事里还有男男生孩、喝恒河水生六万个儿子、还有无性生殖,印度教神话体系很庞大,派别繁多,里面的大神就是鼓励生人。

走出去的印度人就是这种思想,毛里求斯100万人,印度人70万;斐济80万人,印度人50万;圭亚那人口70万,印度人40万;苏里南50万,印度人30万;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口120万,印度人45万。这只是目前的数字,再过上5年,就会变成了纯印度人的国家了。

那印度女人愿意生吗, 很多人不理解,说印度女人过的很苦啊,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给男人彩礼去结婚,为什么不自己一个人过?你同情别人,别人还要同情你呢。印度女人又不用去职场上勾心斗角,又不用看资本家脸色,就是负责生就完事了。

图片

印度文化里女人必须要嫁出去的,如果不把自己嫁出去,这就影响修行了,印度的凡人修仙传里是这样解释的,人有三生,前生、今生、来生,前生修行的不好,今生就受苦,受苦就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你不能让我幸福,你帮我幸福了,就破了我的功德,我来生就更不好了,所以嫁出去,是修行必经的流程。

实在是嫁不出去,也要把这种仪式完成,印度大龄女找不到老公,就会花钱租一名男子举行结婚仪式,虽然没有夫妻之实,只是对外宣布我结婚了。这可能也是骗印度的神,就是说我修行的这一步完成了,积攒的来生的功德不能少了我的啊!

印度还有一种叫“水妻”的,这一般以寡妇居多,女人死了老公,夫家是不会收留的,娘家也是不会收留的,她们就会到贫穷缺水的地方,那里的男人就会收留她,主要的工作,每天出很远的地方打水回来,所以称之为“水妻”,水妻也得生孩子的,如果不能生孩子的,连做“水妻”的资格都不会有的。

那为什么印度女人要给男人彩礼呢?印度文化是这么解释的,因为养女人要花钱,女人小时候在娘家时间很短,嫁人了还要在夫家生活很多年,女人又不出去工作,夫家太亏了,所以娘家要给天价彩礼给男人。

这样解释完美不?我们中国人会认为有瑕疵,但印度人认为特别完美,女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女人愿意疯狂生孩子,男人不愿意怎么办?天天耕地,力壮如牛也遭不住啊!那可不行,男人不播种,做女人太失败了,于是女人就练瑜伽,一百零八种招式都练出来了,总有一招能让你上床。

印度有个女总理叫英迪拉·甘地,尼赫鲁的女儿,海外留学回来的,自以为喝了洋墨水,回来就不让印度人生小孩,要控制人口,被称为“印度铁娘子”,你女人躲起来生,那就把你家男人拖去结扎,英迪拉·甘地在位的时候,发了一份“绝育令”,要给400万男人阉割!结果这个女总统遭到了全国上下的反对,也包括印度女人的反对。最后被人射杀,死于非命。

图片

印度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逆来顺受”,好听一点就是“佛系生活”,英国人来了说我要杀你们,甘地说,随你们杀吧,杀到你们满意,我一点不带反抗的。但是在生孩子这个问题上,印度民众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反抗精神,实在令人佩服。反正不让生孩子,这肯定是不容商议的。

莫迪上台之后,也尝试控制一下人口,但是莫迪只是想尝试一下,便感受到了来自印度民众强烈的反抗情绪,于是赶忙放弃了这方面的措施。现在,对于人口问题这种无法解决,甚至连碰都不能碰一下的问题,印度官方彻底躺平了,甚至主动地宣传印度在人口红利方面的优势。

不过现在看来,印度人口确实有红利优势,2022-2023年,大量的印度人涌向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已经有40万印度人,新南威尔士洲,有30万印度人,在澳大利亚企业管理层和政府机构中,很少有其他族裔,但是印度裔数量很庞大,按照这样的速度,澳大利亚也和英国一样,迟早成为印度的。

有人疑惑,为什么印度人在澳大利亚混的好?这个问的很幼稚,因为印度人在哪都混的好,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自己家,而且在外面非常团结,毫无保留地帮助后面来的印度老乡,十分热情地为后面来的老乡介绍工作,而不是骗老乡来噶腰子。

印度人为什么没有思乡之愁?因为他们觉得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的地方,都是印度人的领土,哪里会去思乡呢,目光所及处皆是故乡,双脚所踏处都是生活。不过印度人愁的是,全世界空荡荡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印度人有点来不及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