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物理汇编: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物理汇编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1.(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
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下列的数据符合常理而且记录正确的是(  )A.186.10cmB.18.610cmC.18.6cmD.18.
63cm2.(2020·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消除误差B.采用多次
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C.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误差D.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的误差越来越小,
但都不能避免误差3.(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两人同时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结果分别是7.29dm和0.728m,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测量值中必有一个是错的B.后面的测量结果比前面的测量结果精确C.这两把尺子的分度值相同D.第一把尺
子的分度值是1cm,第二把尺子的分度值是1dm4.(2021·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用精
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C.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D.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5.(2
021·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数据为23.20cm,2.32dm,232.0mm,则分
度值相同的刻度尺是(  )A.甲和丙B.甲和乙C.乙和丙D.都不相同6.(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是A.kmB.mC.cmD.μm7.(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8.(2020·北京
·北师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长度单位,按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km,m,dm,cm,mm,μm,nmB.km,m,d
m,cm,μm,nm,mmC.nm,μm,mm,cm,dm,m,kmD.mm,μm,cm,dm,m,km,nm二、双选题9.(20
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不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
以消除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误差能减小不能消除三、多选题10.(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
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C.误差会随着科技水平
的不断提高而消失D.错误可能是不规范操作引起的11.(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测量过程中不
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误差B.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的误差越来越小,但都不能避免误差C.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就
可以减小误差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12.(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用刻度尺正确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读
数为12.56cm,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值12.56cm中的四位数字都是准确值B.测量值12.56cm就是物体的真实
长度C.测量值12.56cm中的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计值D.测量值12.56cm中的最后一位数字不是准确值,所以没有意义四、填空题13
.(2019·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请读出图1中奥运纪念章的直径和图2中物体A的长度。(1)纪念章的直径是__________c
m;(2) A的长度是 _________mm。14.(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长为__________
_cm;如图所示,物体B长为___________cm。15.(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小明同学3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记
录为:25.91cm、25.93cm、25.93cm,则物理课本长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cm。16.(2019·北京·
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图中橡皮长度的测量值是____________cm;,17.(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下图中物体A的长度
为__________cm。18.(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下图是一个停表的局部照片,示数是2min__________s。
19.(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20.(2020·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八年级期
中)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5cm=______m(2)6min=______s(3)15m/s=______km/h(4)5nm=
______m21.(2020·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八年级期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且这种金属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比夏天测量时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22.(2020·北京八中八年级期中)口罩之所以能够防病毒是因为其主要材料熔喷布,其结构能阻拦直径最小为5μ
m=______m的飞沫。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_____m,由于其材料会把病毒吸附在上边,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防
护病毒的主要途径是戴好口罩。23.(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在物理学中,字母“s”作为物理量表示___________(
选填“路程”或“时间”),“s”作为单位表示___________,它是物理量____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的单
位。24.(2021·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80cm=______m(2)7mm=______nm(3)5m/
s=______km/h(4)3h=______s25.(2021·北京·101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
______cm。26.(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如下图所示,将某种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30圈,其中正确的视线是___
________,30厘米铜丝缠绕的总长度为___________cm,铜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_mm。27.(2021·
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微米左右。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013微米,即_________
__纳米,合___________米。28.(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
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该硬币的直径是_____mm。29.(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刻度尺A和
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则两把刻度尺的读数分别是A:______cm;B:______cm。30.(2019·北京市十一学校八年
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参考答案1.D【详解】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最小刻度
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应估读到mm的下一位;A.186.10cm中,对应的分度值是1mm,但是一本书的宽度不可能达到1
86.10cm,故A错误;B.18.610cm中,对应的分度值是0.1mm,故B错误;C.18.6cm中,对应的分度值,分度值是1
cm,故C错误;D.18.63cm中,对应的分度值是1mm,故D正确。故选D。2.D【详解】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错误;B.多次
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不能消除误差,故错误;C.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错误,故错误;D.我们在测量过
程中只能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正确。故选D。3.C【详解】ACD.7.29dm最后的9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2,表示0
.2dm即2c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0.728m最后的8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是2,表示0.02m即2cm,所以此刻度尺
的分度值为1cm,那么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相同,则两个读数可能都是正确的,只是所用刻度尺不同或个人读数时的估测不同,造成读数结果不同
而已,故C正确,AD错误;B.分度值越小,表示精确程度越高,分度值相同,则两个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相同,故B错误。故选C。4.A【详
解】ABD.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认真测量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
消除和避免误差,故A正确,BD错误。C.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故C错误。故选A。5.
A【详解】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数据为23.20cm,23.2是准确值,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分度值为0.1cm;乙刻度尺数据为2.
32dm,其中2.3是准确值,分度值为0.1dm;丙刻度尺232.0mm合计为23.20cm,故分度值为0.1cm,故甲与丙分度值
相同,故A正确。故选A。6.B【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为米,符号m,故B选项正确。7.A【详解】A.在测量时由于多种因素
会造成测量结果有时偏大,有时偏小,所以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让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BC.误差是由于测量
仪器、测量环境、测量要求以及测量人引起的,是必然存在的,只能减小不能消除;而错误是由于不按测量要求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是可以避
免的;故BC错误;D.选用精密的仪器只能减小误差,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故选A。8.C【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常用单位从小到大依次为nm、μm、mm、cm、dm、m、km等。故选C。9.AD【详解】A.误差是在正确测量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存在的差异,因此误差不是因为测量方法错误造成的,故A正确;BCD.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不能消除或
避免误差,故BC错误;D正确。故选AD。10.ABD【详解】A.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距,选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故
A正确;B.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故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故B正确;C.误差不能避免,不会消失,故C错误;D.错
误是可能由于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故D正确。故选ABD。11.BCD【详解】A.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结果
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不合题意;B.采用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符合题意;C.实验方法得到改进后,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避免,故C符合题意;D.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D符合题意。12.ABD【
详解】ACD.测量值12.56cm中,准确值是12.5cm,最后一位是估计值,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
题意,AD错误,符合题意;B.12.56cm是测量值,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些差异,不是物体的真实长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ABD。13.2.45(±0.01);35.5(±0.1)【详解】(1)[1]从图1可以看到,奥运纪念章下端对准刻度尺的位置是8c
m,上端对准的位置是5.5cm和5.6cm之间某处,那么可知纪念章的直径是(2)[2]从图2可以看到,物体A的左端对准刻度尺3cm
刻度,右端对准的位置是6.5cm和6.6cm之间某处,那么可知A的长度是14.3.604.4【详解】[1]该刻度尺0到1cm有10
小格,每小格为0.1cm,即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物体A起始位置在0刻度,所以终点位置读数为其长度,该物体长
度为[2]该刻度尺5cm到6cm只有1小格,每小格为1cm,即分度值为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物体B起始位置读数为5.
0cm,终点位置读数为9.4cm,所以该物体长度为15.25.92【详解】物理课本长度的平均值是≈25.92cm16.3.70【详
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橡皮左侧与0.0
0cm对齐,右侧与3.7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3.70cm。17.3.95【详解】由读数规则可知:A的长度为3.9cm+估读
值0.05cm=3.95cm。18.25.3【详解】由图可知,小圆代表分,大圆代表秒,分针在2~3之间靠近2一侧,说明秒针在走第一
圈,则读数为:2min25.3s。19.2.80【详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物体A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8cm刻度线上,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2.80cm。20.0.05360545×10-
9【详解】[1]因为1m=100cm,则5cm=0.05m。[2]因为1min=60s,则6min=360s。[3]因为1m/s=
3.6km/h,则15m/s=54km/h。[4]因为1m=109nm,则5nm=5×10-9m。21.偏大【详解】由于金属的热胀
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22.5×10-61
×10 -7【详解】[1]因为1μm=10-6m,所以5μm=5×10-6m[2]因为1nm=10-9m,所以100nm=100×
10-9m=10-7m23.路程秒时间【详解】[1][2][3]路程的符号是s,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24.0.87×10
61810800【详解】(1)[1]已知1cm=0.01m,故80cm=80×0.01m=0.8m(2)[2]已知1mm=106n
m,故7mm=7×106nm(3)[3]1m/s=3.6km/h,故5m/s=5×3.6km/h=18km/h(4)[4]1h=3
600s,故3h=3×3600s=10800s25.3.65【详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
是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6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65cm。26
.B4.101.4【详解】[1]测量物体长度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要读取的数据对齐,如图其中正确的视线是B。[2]刻度尺上1cm之间
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零刻线对齐,所以线圈的宽度为4.10cm。[3]铜丝在铅
笔上紧密缠绕30圈,铜丝的直径为27.13【详解】[1]世界上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013微米,即合130nm。[2]世界上先进的线
宽已降到,合故合为。28.0.1cm#1mm23.5【详解】[1]该刻度尺把1cm平均分成了10等分,故每一等分为0.1cm,合1mm。[2]左侧三角板所对刻度为11.00cm,右侧的三角板所对的刻度为13.35cm,所以硬币的直径是d=11.00cm-13.35cm=2.35cm=23.5mm29.2.02.00【详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是1cm,测量时是从4.0cm(最后的那个零是估计值)开始测起的,末端示数6.0cm,物体的长度为6.0cm-4.0cm=2.0cm[2]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测量是从4.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示数为6.00cm,物体的长度为6.00cm-4.00cm=2.00cm30.2.14【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从零刻度线开始量起,右端在2.14cm处,物体的长度是2.14cm。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