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生物(教师版)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生 物2021.1(负责教研员:吕建红)本试卷共8页,共7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写在答
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青春期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发育时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特征的是A.生殖器官开始形成B.出现第二性征C.出
现月经或遗精现象D.性意识开始萌动右图所示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中蛙卵在水中与精子结合 B.②发育阶段的幼
体用鳃呼吸C.③~④处于变态发育过程中D.⑤中成蛙只能在陆地上生活在成熟鸟卵结构中,将来孵化为雏鸟的重要结构是A.卵黄B.胚盘C.
卵白D.系带花的最主要结构是A.花萼B.花冠C.花托D.花蕊一株苹果树结出果实,依次经过 A.开花→受精→传粉→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B.受精→开花→传粉→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C.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传粉→受精→开花→果实的发育和成熟出芽生殖是指
在母体表面长出形态和结构与母体相似、但比母体小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下列属于出芽生殖的是科学家将细菌细
胞内的一种毒蛋白基因转到棉花细胞内,发育成的棉花植株获得了抗虫性状。这说明控制棉花植株抗虫性状的是A.科学家B.细菌C.毒蛋白D.
毒蛋白基因我国古人很早就观察到“南橘北枳”的现象,即淮南的橘树生长在淮北,它们的果实味道就不一样。这说明橘树果实味道A.不受基因控
制B.仅受基因控制C.仅受环境控制D.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右图为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
位于细胞核中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每个DNA上都只有一个基因 D.每个基因都储存着遗传信息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下列哪种细胞中染色体不是成对存在的A.卵细胞B.受精卵C.造血干细胞 D.上皮细胞一对夫妇已生育一个男孩,他们想再生育一个孩子,是
女孩的概率为A.25%B.50%C.75%D.100%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A.后代必患遗传病 B.后代体质差,易得病
C.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高 D.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俗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进化
现象D.适应现象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航椒II号”的产生源
于 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组织培养技术D.诱导细胞分裂人们普遍认可的生命起源所经历的过程依次为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原始生命→有机物→无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生物体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下图
是不同动物肺的结构,请判断它们进化的顺序最可能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B.人类是女娲造出来的C.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D.人类是黑猩猩进化来的早期的藻类(真核生物)是植物的祖先
而不是动物的祖先,原因是A.具有遗传物质B.具有叶绿体C.具有假根D.具有细胞核2020年9月,我国科考队员在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找到
两种矮小的稀有苔藓植物——花斑烟杆藓和耳坠苔。从结构上分析,这两种植物矮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
D.机械组织桫椤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古老植物,在生殖季节,它的叶片背面会生出很多褐色的孢子囊。分类上桫椤属于A.苔藓植物B.蕨类植
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夏天雨后的背阴处,常看到蜗牛的身影。下列不属于蜗牛特征的是A.身体柔软B.具有外套膜C.有坚硬的外壳D.
身体分节下列不属于昆虫的是A.蜈蚣B.蝴蝶C.蜜蜂D.蝗虫在水产市场,王强同学发现一种陌生的活体海洋动物(如图),并将其买回家进行
研究,若想确定它是否属于鱼类,下列哪项观察无助于做判断A.是否异养生活B.是否有脊柱C.是否用鳃呼吸D.是否一心房一心室扬子鳄是我
国长江流域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下列关于扬子鳄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有角质鳞片B.用肺呼吸C.体温恒定D.卵生,有卵壳2020年1
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夜视航拍画面中一只动物闯入镜头(如图):短而尖的耳朵,拖着长尾,时而小跑中不时低
头嗅探,时而停下抬头左顾右盼,跑跑停停,行动机敏。你认为该动物最可能是A.野鸟B.野兔C.狐狸D.刺猬第二部分本部分共 7 题,共
45 分。(6分)下图所示为赤眼蜂的发育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赤眼蜂通过交尾行为,将雄性个体产生的____________输送
到雌性体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这种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有性/无性)生殖。如图所示。赤眼蜂幼虫在形态结构、生
活习性等方面与成虫____________(相同/不同);不食不动且身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两个发育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
_。像赤眼蜂这样的生长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完全/不完全)变态发育,这种发育类型的幼虫与成虫一般不会竞争同一食物资
源,对于后代的成活是____________(有利/不利)的。(6分)现代的试管婴儿技术不仅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的途径,还可以
对有家族遗传病史夫妇的早期胚胎进行筛查,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孩子。如图甲所示,人在自然状态下的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发生
在____________(填字母)。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____________过程,最终发育为成熟的胎儿。如图甲所示,
试管婴儿技术需要医生从____________(填字母)取出卵细胞,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并形成早期胚胎,然后再将胚胎植入______
______(填字母)内继续发育,直至胎儿出生。如图乙所示,胎儿的性别是由____________染色体决定的。现有一对夫妻,妻子
正常,丈夫X染色体上有某种遗传病的基因。若要确保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医生应选择含有____________(XX/XY)染色体的早
期胚胎植回母体。(7分)松和荔枝都属于种子植物,它们的生殖器官既有共同特征,又存在差别。请回答。松和荔枝的种子都是由_______
_____发育而来的。在观察时,松的种子可以在____________(雄/雌)球果鳞片的缝隙中直接观察到,而荔枝的种子则必需剖开
其外面包被的____________才能观察到。因此,在分类上,____________属于裸子植物。图中的a结构由_______
_____发育而来,它不仅具有对种子的____________作用,还能够吸引动物取食,有利于扩大种子的传播范围。而环境差异可导致
物种向着不同方向进化,这是____________的结果,可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5分)黄化曲叶病毒能够引起番茄严重的病害,不同品
种的番茄对其抗病能力存在差异。黄化曲叶病毒的结构特点是没有____________结构。科研人员分别用甲、乙、丙三个品种的番茄做抗
病品种开发的有关实验,结果如下: 抗病与不抗病为一对____________性状,受到基因控制。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_______
_____片段。由上述实验及结果推测,抗病为____________(显/隐)性性状,亲代中丙的基因(用 A / a 表示)组成是
____________。30.(7分)玉米是全球广泛分布的重要粮食作物,主要食用部分是它的籽粒(如图)。请回答问题。玉米属于__
__________(单/双)子叶植物。玉米籽粒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共同发育成幼苗,该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__
__________(填序号)。为探究玉米籽粒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进行如下实验。组别籽粒数籽粒所处的环境萌发数第一组30个25℃无
光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8第二组30个25℃无光 无水 0第三组30个25℃有光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
9第四组30个25℃无光 水淹没 0① 比较分析____________组的实验结果,说明籽粒萌发需要水。② 比较分析第一组和第三
组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③ 第一组和第三组中出现个别没有萌发的籽粒,分析源于籽粒自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_____。④ 与第一组相比,第四组籽粒萌发情况出现显著差异,原因是水淹没玉米籽粒导致缺乏____________。31.(7分)
实验室在培养细菌时,一个培养皿被青霉污染,出现如图1所示结果,请回答。与青霉相比,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
培养的细菌依靠分解培养基中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属于____________(自/异)养。仔细观察发现,在A所示的青霉菌落周围,没
有细菌生长。由此推测,青霉产生了某种物质能____________细菌生长。为证明上述推测是否正确,设计如下实验。① 将青霉放在富
含营养的培养液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几天后,过滤掉青霉,留取剩余的培养液待用。② 取相同滤纸片,分别标记甲、乙。甲滤纸片用上述培养过青
霉的培养液充分浸润;作为对照,乙滤纸片的处理是____________。③ 在无菌条件下将两个滤纸片放在培养着细菌的培养皿中(图2
),继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滤纸片周围细菌生长情况,若____________(2分),则上述假说成立。④ 重复多次实验,发
现其中一组的甲滤纸片周围有极少量细菌生长(图3)。分析这些细菌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多选)。a.培养基中自发产生的
b.没有控制好无菌条件,环境中细菌进入的c.青霉产生的物质使细菌发生不受抑制的变异 d.培养的细菌中混有极少量不受抑制的个体32
.(7分)科普阅读理解野生双峰驼俗称野骆驼,2006年8月数据显示仅存800余峰,已经处于绝迹的边缘。野骆驼目前只分布在我国和蒙古
国境内戈壁荒漠地带极狭小的4个“孤岛”片块地区,自卫能力仅靠躲避、远离侵扰。野生双峰驼身体有很多适应荒漠环境的特征:双行的眼睫毛和
耳内毛抵抗沙尘;而缝隙状的鼻孔在发生沙尘暴时能够关闭;背上有两个驼峰,驼峰贮藏脂肪,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脂肪代谢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能
量和水,用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维持体温恒定,使它们能够在不吃不喝的条件下生存十数日。科学家们通过对世界各地发现的骆驼科生物化石的研究
,已经证明:骆驼的最早祖先是一种“柔蹄类”动物,出现于4600万年前的北美洲。这种“柔蹄类”动物只有山羊大小,也没有驼峰。到了16
00万年前,一些“柔蹄类”动物开始向美洲驼族和骆驼族分化,在北美洲的地层中,人们发现了许多它们的化石。在300万年前,美洲驼族的祖
先向南迁徙来到南美洲,演化出现今南美洲的骆马(Vicugna vicugna)、原驼(Lama guanicoe)、小羊驼(Lam
a pacos)和大羊驼(Lama glama)。在750万到600万年前,骆驼族的祖先则向北迁徙,生活于北美洲北极附近的寒冷地区
。在440万年前,它们又通过当时连接到一起的白令海峡来到亚欧大陆,分成两路迁徙:为了减少与本土动物的竞争,它们选择了食物匮乏的荒漠
地区生活:进入亚洲比较寒冷的荒漠地区的,进化为现代的双峰驼。另一部分进入非洲和中东比较炎热的荒漠地区的,进化为现代的单峰驼。还有一
部分骆驼祖先仍然留在北美洲生活。随着第四次冰期的结束,地球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了它们的栖息环境改变,这对于仍留在北美洲生活的骆
驼祖先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大约1.5万年前,“智人”从亚洲进入北美洲,当时北美洲的骆驼祖先数量已经不多,但是它还是成为了“智人”捕
猎的目标。1.3万年前,北美洲骆驼的祖先消失了。请回答问题:在分类上,野骆驼属于__________类(纲)动物。野骆驼身体有很多
适应荒漠环境的特征,其中适应沙尘天气的身体特征有:_________(多选)。a.双行眼睫毛 b.耳朵里有毛 c.鼻孔能关闭 d.
有驼峰大多数古生物学家认为,现代骆驼起源于北美洲。支持此观点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____。根据文中所示拉丁学名判断,现今生活
在南美洲的4种骆驼科动物,其中与小羊驼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____。与单峰驼相比,双峰驼更适应寒冷荒漠环境,从驼峰功能方面
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2分)。 根据北美洲骆驼祖先灭绝可能原因的启示,请提出当今保护野生双峰驼的合理化建议:___
_______。2021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生物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5分)题号
12345678910答案ADBDCADD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BABCBDB题号212223
2425答案DAACC(6分,每空1分)精子 有性不同 受精卵和蛹完全 有利(6分,每空1分)a 分化c b性 XY(7分,每
空1分)胚珠 雌 果皮 松子房壁 保护 自然选择(5分,每空1分)细胞相对 DNA 显 Aa(7分,每空1分)单 d、e、f b① 第一组和第二组 ② 光不是籽粒萌发必需的条件 ③ 胚不完整/没过休眠期/胚没有活性/营养不丰富(答出一点即可,合理即给分)④ 氧气(7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细胞核 异 抑制② 用没有培养过青霉的培养液充分浸润 ③ 甲滤纸片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乙滤纸片周围有细菌生长(2分,合理即给分) ④ b和d(7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哺乳 a、b、c化石骆马 双峰驼有两个驼峰,储藏的脂肪更多,分解后产生能量多,更利于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2分,合理即给分)禁止捕猎野骆驼/建立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保护野骆驼的生活环境(答出一点即可,合理即给分)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