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西城育才学校初二(上)期中物理(教师版)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西城育才学校初二(上)期中物 理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
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B.全新的铅笔长约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D.教室宽度约2.(2分)下列不是光源的物体为 A.太阳B.火
焰C.月亮D.发光的水母3.(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汽化现象C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热量D.热天扇扇子,能降低空气的温度,让人感觉凉爽4.(2分)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月食是月亮反射太阳光形成的C.蜡烛通过小孔成倒立的像D.光的传播速度是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平面镜中所成像
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D.铁块变成铁水是液化现象6.(2分)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A.
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C.锣面停止振动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7.(2分)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
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4米秒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C.等于5米秒D
.大于5米秒8.(2分)在中华恐龙园暑期纳凉晚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
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9.(2分)关
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同步卫星是静止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
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0.(2分)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
化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11.(2分)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
程B.如图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C.如图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D.如图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1
2.(2分)如图选项中能正确描述平面镜成像特点图是 A.B.C.D.13.(2分)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
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消声器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C.噪声监测仪D.防噪声耳罩14.(2分)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人耳能够接收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B.适于人们学习工作的声音强度应该不超过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次声波传播速度的声波D.
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超声波15.(2分)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段物质在吸热、、段物质没有吸热C.冰处于固液共存态D.冰共熔化了6分钟二
、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16.(2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舞台上弥漫的白的烟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形成
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B.夏下,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如图是利用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是用减小液
体表面积的方法减慢蒸发D.冬日,松花湖畔的大树上出现美丽的树挂是凝华现象17.(2分)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8.(2分)关于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在正确认
真的测量下,不会产生误差B.用精度很高的刻度尺测试长度,也会出现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误差D.误差只是测量者
在观察读数时造成的19.(2分)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78水银357铅328174
0A.到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铅的凝固点是D.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三、填空题(每空1分,
共12分)20.(1分)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
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21.(1分)影子的形成说明  。22.(4分)所有气体,在  时都可以液化。而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  
(低温、常温、高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瓶里的。23.(1分)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现象,此现象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24.(1分)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
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的。养蜂人是
根据蜜蜂飞行时声音的  不同进行辨别的。25.(4分)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使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2秒收
到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水深  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是因为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是  米秒,若从地球向月球发一束光,大约1.28秒能传到月球,则地球与月亮相距  公里。四、实验探究题(29、30、31、34、3
8题,每题2分,33(2)2分,其它题目每空1分;共37分)26.(2分)因为体温计玻璃泡附近有个  ,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来读
数。如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27.(2分)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28.(2分)在图中画出反射光
线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它的度数。五、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29.(2分)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
,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2)”“(3)“(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六、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29分)30.(2分)在学习声音
的相关知识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1)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声
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乒乓球延长了音叉的振动时间运用转换法的思想,将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变成乒乓球的弹动,便于观察(2)如图2所示,在鼓
面上撒一些纸屑,然后用木槌敲击鼓面,用越大的力敲击鼓面,鼓声越响,纸屑跳的越高。说明  。他使用的这种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叫做  (选
填“比较法”、“对比法”、“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1.(2分)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
玻璃泡蘸取同温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中,发现  温度计示数降低,说明  。32.(7分)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
升到时,每隔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停止读数,实验装置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012345678084889296969696
(1)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3)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不到上要原因是:该地大气压比标准气  “低”或“高” 。若想提高水的沸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4)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
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33.(2分)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
手会感到暖和、湿润,是因为  。34.(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1)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
,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2)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
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3)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现象:结论:小车从斜面
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讨论: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为什么? 改正:将第(2)步改为  将第(3)步改为  。35.(2
分)小明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处安排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
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1)小明跑的平均速度是  ;(2)小明
在第  个的速度最快。36.(4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
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
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
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 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37.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
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其理由是  。(2)图乙
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38.(7分)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
了光源、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的平整硬纸板(其中可绕接缝转动)、直尺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重要测量器材是: 。(2)将一
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在纸板上  (可以、不可以)看到反射光线,若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  (可以、不可以)看到反射光,说明了
 。(3)硬纸板垂直放在平面镜上,将纸板、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4)多测量出几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五、计算题(共11分
)39.(5分)“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请你帮他算出从标志牌到南
京最快需要用几分钟?40.(6分)上海到南京的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到站时间发车时间里程084165303根据
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向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
解:、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不符合实际;、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全新铅笔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
左右,感觉舒适的环境气温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教室宽度再左右,故不符合实际。故选:。【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
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2.【分析】自身能
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据此判断。【解答】解:太阳、火焰、发光的水母都能自己发光,都是光源;月亮不能自己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月亮不
是光源。故选:。【点评】本题容易把月亮看成是光源,要注意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而不是自己发的光。3.【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
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
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钨丝直接升华为钨蒸气,故正确;、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小水滴变成水蒸
气,属于汽化现象,故正确;、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故正确;、夏天扇扇子,身上
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导致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故错误。故选:。【点评】分析
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月食。(3)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
像。(4)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真空中最快,约为。【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
是同种介质,或介质不均匀,光不会沿直线传播,故错误;、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小孔成像实验中,蜡烛烛焰的光通过小孔
后在光屏上成倒立、左右相反的实像,故正确;、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故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
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5.【分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
别: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而对于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
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2)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4)铁块是
固态,铁水是液态,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解答】解:、首先我们可分析出光射到水面上为镜面反射,射到地上为漫反射。当我们
迎着月光走时,镜面反射的光正好射到我们的眼睛,所以看到的亮处是水。而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镜面反射的光完全不能进入人眼,此时进入眼睛
的只有地上漫反射的光,所以看到的暗处是水,故正确;、妈妈蒸馒头开锅时,达到沸点,为了使馒头蒸熟,改用小火继续加热,但无论使用“大火
”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故错误;、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物体离平面镜的远
近无关,故错误;、铁块从固态变为液态的铁水,是熔化现象,故错误。故选:。【点评】这是一道光学、热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除
了有清晰的物理知识外,还应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日常的活动中注意观察是学好物理这门课的关键。6.【分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要让锣停止发声,用手按住锣面,锣面停止了振动,也就停止了发声。【解答】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要使锣停止发声
就要让它停止振动。、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手掌也可以传声。、手与锣面是不可能形成真空的。、锣面停止振动,锣声就会立即停
止发声。、声音可以通过手传播,手是遮不住声的。故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声音产生的条件,要让发声体停止发声就要让发声体停止振动。
7.【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物体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平均速度,然后做出选择。【解答】解:,物体的路程,,,物体
的平均速度;故选:。【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平均速度,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8.【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
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男
士声带的振动频率慢,但振动幅度大,所以其声音的响度大但音调低;女士声带的振动频率快,但振动幅度小,所以其声音的音调高但响度小;故选
:。【点评】此题结合男女发声的不同考查了对响度和音调的影响因素问题。9.【分析】要解决此题,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上的
某一点是静止的,但如果相对于其它星体则是运动的,故错误;、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因此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故错误;、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错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
时,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正确。故选:。【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关键是选定参照物后,物
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是一道很典型的题目。10.【分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无论是冰熔化成水,还是水结成冰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总保持熔点或凝固点不变。【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放在阳光下会吸收热量,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
断吸热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故选:。【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
程需要放热,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是。11.【分析】要解决此题,需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
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发生变
化。熔化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凝固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解答】解:、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
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所以错误;、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断上升,所以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所以正确;、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所以错误;、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图是非晶
体的凝固图象,所以错误;故选:。【点评】此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像的分析,关键是通过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是熔化还是凝固图象,
根据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12.【分析】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据此选择。【解答】解: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故符合。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3.【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
、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
城市道路的隔声板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不符合题意;、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大小的程度,并不能减小
噪声,符合题意;、防噪声耳罩就是从人耳处减弱的,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不符合题意;故选:。【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
径进行解答。14.【分析】人耳的听觉范围在之间;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民,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护听力
,声音不能超过;声波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人耳是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解答】解:、人耳的听觉范围在之间,故错误;、为了
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故正确;、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同一温度的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错误;、超声波是大于的声波,超出了
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人耳听不到,故错误。故选:。【点评】本题是有关声音的知识考查,主要考查了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噪声强
弱的等级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5.【分析】(1)由图象可知:段表示冰吸热升温;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段是水
吸热升温;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熔化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2)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
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后为液态。【解答】解:、图象中段是水的沸腾过程,而段才是冰的熔化过程;故错误。、由图象可知,是熔化前升温
过程,是冰的熔化过程,段是熔化后水的升温过程,段是水的沸腾过程,这几段都要吸热,故错误;、冰可能处于固态(还没有熔化),也可能处于
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还可能是液态(刚好熔化完),故错误;、由图象可知,冰从第开始熔化,到第刚好熔化完,所以冰熔化所用的时间,故
正确。故选:。【点评】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个坐标系中,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二、选择题(共4
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分)16.【分析】(1)要产生白烟雾,就要在空气中喷洒干冰,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吸
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遇冷液化形成“雾”;(2)(4)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是蒸发。水分通过细管进入地中后,与外界空气隔绝,减慢了水周围空气的流动,从而减慢了水的蒸发。【解
答】解:、舞台上要出现白烟雾,就要喷洒“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升华,升华要吸收热量;致使空气的
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雾”,故错误;、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故正确;、水分通过细管进入地中后,与外界空气隔绝,同时减少了水在地面上的表面积,从而减慢了水的蒸发,故正确;、松花湖畔,水不断蒸
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夜晚空气温度较低,树木的温度也很低,远低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远低于的树木,放热降温,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
树木上,俗称树挂,故正确。故选:。【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影响蒸发的因素,难度不大。17.【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
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因为物体已经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了,即其速度大小不再发生变
化;因为速度大小恒定不变,由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正确,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键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18.【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2)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
是能够避免的。(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答】解:、在正确认真的
测量下,由于估读等原因也有误差,故错误;、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正确;、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
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却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故正确;、由于测量工具、测量环境等原因也可以产生误差,故错误。故选:。【点评】此题考
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
差。19.【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解答】解:、酒精的沸点是,当温度是时,酒精变
成酒精蒸汽,是气态,错误;、气温接近时,水银已经凝固,故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故错误;、铅的凝固点是,故错误;、水银的熔点
是,如果水银在熔化过程中,此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正确。故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
是中考的热点。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0.【分析】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快。【解答】解: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可以
通过大地和空气同时向外传播,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时可以先听到从大地传过来的声音;故答案是: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
传播速度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属于基础题。21.【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
、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物体,被不透明的物
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暗区形成物体的影子。故答案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
的考查,比较简单。22.【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由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
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解答】解: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所有气体,在降低温
度时都可以液化;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液化可以大大的减少体积,可以节省空间。故答案为:降低温
度;常温;压缩体积。【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3.【分
析】我们能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同一个物体,此物体的表面一定是粗糙的,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
解: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字的表面是粗糙的,光照到字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漫反射;遵循。【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24
.【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
,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频率为;不载花蜜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40次,频率为。二者振动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养蜂人可
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故答案为:音调。【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
度跟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5.【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
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由可得,该处海水的深度:;(2)月球周围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
球的距离。(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由可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公里。故答案为:9000;月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四、实
验探究题(29、30、31、34、38题,每题2分,33(2)2分,其它题目每空1分;共37分)26.【分析】体温计与一般温度计的
不同之处是玻璃泡上方有一个细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在缩口处断开,可以使它离开人体读数,在使用前应用力向
下甩;使用体温计读数时,要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解答】解:体温计玻璃泡附近有个缩口,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水银在缩
口处断开,可以使它离开人体读数;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示数为。故答案为:缩口;36.8。【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构造及读数,应能
熟练规范的使用温度计、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等各种测量工具。2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1)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方
法:在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对秒表的认识:外圈表针的分度值是,内圈的分度值是0.5分钟。
【解答】解:秒表的外盘读数为:,内盘读数为:,所以 此时秒表的示数是。在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且要估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被测物体的长度为:。故答案为:;2.50;【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有两个;(1)知道在长度的
测量中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认清秒表上内盘、外盘的分度值。28.【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经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
与镜面的夹角是,所以反射角为.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光路的画法
,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五、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2
9.【分析】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当用嘴向瓶内
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
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丙、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故选:。【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
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六、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29分)30.
【分析】(1)图1是把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从而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2)物体的振动有时
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根据纸屑是否被弹起来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根据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
换法;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1)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
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探究方法叫“转换法”,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
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正确,错误;(2)物体的振动有时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可以通过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物体是否在振动,被弹
起的高度来判断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然后用木槌敲击鼓面,用越大的力敲击鼓面,鼓声越
响,纸屑跳的越高。说明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案为:(1);(2)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转换法。【点评】本题探究了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重点考查了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31
.【分析】酒精在常温下会蒸发,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所以沾蘸有酒精温度计示数降低。【解答】解: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将其中一
支温度计的玻璃泡蘸取同温酒精,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中,发现蘸有酒精在温度计示数降低,说明蒸发吸热。故答案为:蘸有酒精的;蒸发吸热。【
点评】知道物质三态之间变化名称,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并能应用于生活中,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态变化现象。32.【分析】(1)在给烧杯
加热时,烧杯里的液体不能超过烧杯容积的过三分之二,在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间最好。如果烧杯中液体过多,在沸腾时会液体四溅,产生危险。烧
杯中液体太少,加热的过程中,怕出现烧干从而炸裂烧杯的情况;(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大气压强是影响液体
沸点的一个重要因素。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常压下,水的沸点是。如果想要提高水的沸点通常是增大水上方的气压;(4)沸腾前,
由于下层水和火焰接触,温度高,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冷收缩,气泡减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火焰持续为液体加热,在由于对流和气
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容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体对气泡压强随水深度的减小而减小,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
。【解答】解:(1)在给烧杯加热时,烧杯里的液体不能超过烧杯容积的过三分之二,在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间最好。如果烧杯中溶液过多,在沸
腾时会液体四溅,产生危险。图中很明显,烧杯中的液体质量太多了;(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从表中可知此时
水的沸点是,根据气压低,沸点低;气压高,沸点高的规律可知当时水的沸点达不到,是因为该地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提高沸点的办法就是增大
水上方的气压;(4)沸腾前,由于下层水和火焰接触,温度高,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遇冷收缩,气泡减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火焰持
续为液体加热,在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使整个容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液体对气泡压强随水深度的减小而
减小,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所以图是水沸腾时,图是水沸腾前。故答案为:(1)烧杯中水量太多; (2)液体热胀冷缩; (3)96;
低;增大水上方的气压; (4)。【点评】本题是探究液体沸腾实验的一道较为综合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于实验器材,实验操作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烧杯在加热时的使用规范的考察。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33.【分析】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
化成小水珠,使手感到湿润,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解答】解: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
上“哈气”,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手会感到暖和、湿润。故答案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进行分析解答,只有真正理解“哈气”实质才能解决此题。34.【分析】要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
时速度的变化,应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不同位置时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3)实验过程中,小明
让小车从斜面中点滑到底端,这与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的运动过程相同,不能探究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所以小明的做法不妥当;正确的做法是:
先让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测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让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测出小车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求出两个过程以及后半段的
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所以应将第(2)步改为: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仍在斜面顶端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
击金属片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将第(3)步改为:利用测得的数据,根据求出小车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根据求出小车后半段的
平均速度,用总路程减去上半段路程得出下半段的路程,用总时间减去上半段路程的时间得出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根据算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不妥当,因为小明让小车从斜面中点滑到底端,这与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的运动过程相同,不能探究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小明把金属
片放在斜面终点,仍在斜面顶端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利用测得的数据,根据求
出小车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根据求出小车后半段的平均速度,用总路程减去上半段路程得出下半段的路程,用总时间减去上半段路程的时间得出
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根据算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点评】本题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考查了实验操作评价,能根据实验目的设计
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解题的关键。35.【分析】(1)知道小明跑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他的平均速度;(2)由速度公式知道,在跑相
同的路程内,用的时间越少,在这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越大,据此判断。【解答】解:(1)小明跑用的时间为,;(2)由题知,5个所用的时间
分别为:,,,,,,路程相同为,第五个用的时间为最少,第五个的速度最快。故答案为:8,五。【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计算平
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36.【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②物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解答】解: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温度、水的表
面积的大小、以及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时,应用控制变量法。(1)比较、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
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
选、。(3)小凡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的环节来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
为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故答案为:(1)表面积大小;(2),;表面积;(3)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
,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37.【分析】(1)小组拍
照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速度逐渐变大;(2)小球是在做加速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是逐渐变大的,由此选出图象。【解答】解:(1)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2)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速;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分析图象的能力,这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需要掌握。38.【分析】(1)验证光的反射定律,需要用到光源、平面镜、画有法线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2)将硬纸板的另一半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若将入射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逆着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4)为了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实验中需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解:(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需要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由题意知,该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量角器;(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纸板和纸板在同一平面时,在纸板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把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不可以到反射光,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多测量出几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故答案为:(1)量角器;(2)可以;不可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点评】本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考查了实验器材的选取、实验操作、现象分析、结论表述等,要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及反射定律的内容。五、计算题(共11分)39.【分析】由题意可知,从标志牌到南京的距离和行驶的最大速度,根据求出行驶的最快时间;【解答】解:从标志牌到南京最快时间:。答:从标志牌到南京最快需要。【点评】本题考查标志牌的含义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还有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白交通标志牌所表示的意义。40.【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和路程,利用可求出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为:,上海到南京的路程为:,则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为:。答:列车由上海驶向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