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师说68 | UCL建筑毕业、多年教学经验全职导师上线上海:带领学生探索建筑在当下和未来尚待解决的议题

 LAC_STUDIO 2023-05-27 发布于浙江


O = ONEZI
C = CLEO DONG

本次很高兴能够邀请到CLEO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QUESTION 1

O:您可以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

C:我是LAC空间学院的Cleo,硕士毕业于UCL巴特莱特建筑学院MArch Architectural Design,本科毕业于东北大学建筑学专业。

本科在传统的教育氛围中打下了建筑基础,硕士跑去巴院探索了前沿建筑研究领域。在做教育的几年里又研究了空间的修辞、转译与叙事。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操纵空间,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可持续需求、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革新、跨领域的多种角色赋能、城市空间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建筑在当下和未来的语境中还面对着很多尚待探索和解决的议题,也是我跟学生一起进行研究和实践的领域。

▲ CLEO


QUESTION 2

O:结合您工作与留学的个人经历,您的设计理念产生了什么变化?

C:对我来说或许最大的变化就是意识到设计可以拥有比想象中更大的力量。本科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只是让建筑尽可能地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展露出自己的态度。其实回溯建筑历史,你会发现每一种风格和流派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诞生的,又反过来推动社会使其发生形态意识转变并将思潮引导到某处。设计与人类社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硕士的研究课题也是如此,无论是建筑可持续、数字化、叙事性还是其他的方向,某种程度上来讲也都是社会议题,而建筑师甚至建筑学生当下所做的尝试或许就将引导未来的巨变。这意味着设计里需要更多的思考,更完善的调研和逻辑梳理,更广阔的边界探索,以及大胆地尝试和突破。


QUESTION 3

O:国外留学的经历对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国内外的教学方式有何异同?

C:最大的影响就是拓展了眼界。我本来就是抱着是双重心态去留学,既要看看国外建筑学的研究领域,也要充分体验和享受不一样的生活。虽然留学时间不长,课程压力也挺大,但还是一有空就会到处看展到处旅行(不然简直浪费了伦敦的大好资源和签证好办的特大福利)对建筑师来说眼界很重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从而凝结成自己的思考

德国天鹅堡 / 意大利fieldtrip,CLEO摄

▲ 巴塞罗那圣家堂 / 巴黎圣母院,CLEO摄

我留学的时间相对比较早,其实这几年国内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不断更迭优化了,也沿用了一些更具有挑战性的,更能激发学生创意的教学方式。我念书的时候感受到的差别还是蛮大的。本科阶段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传统,除了设计以外的学科,比如历史和理论之类的也很应试化,没有作为一个课题让学生去研究,更不用说把提炼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辨应用到项目里。项目本身也会更落地,课程作业不太支持单纯用项目去探讨和实践某一种建筑思想,像库哈斯的毕业设计(Exodus, or the voluntary prisoners of architecture)如果作为我们当时的课程设计大概会被教授丢出教室哈哈。

▲ 库哈斯作品

QUESTION 4

O:您对UCL的学术氛围与教学风格有什么样的认知?国内外的教学方式有何不同?

C:UCL的MArch Architecture跟传统建筑学差别还是比较大的,研究领域的专项性很强,而且是小组作业。整体的学术氛围是比较“自由”的,自由意味着更多的思考和尝试,对国内念书时习惯了从任务书或者给定课题入手的学生是一种挑战。而这个过程恰恰是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和逻辑体系的过程,从选定研究方向和立足点,到一步一步调研测试直至落地,都需要充分的逻辑和确切的实验结果去支撑和证明其可实施性。过程可能很坎坷,但是对能力提升很有帮助。导师在tutorial的时候也不会直接告诉你要怎么做,而是抛出一些reference和案例,一些可以尝试的方向上的建议,或者进行digital和fabrication上面的技术指导。最终的发展方向和能够达到的研究深度还是要看自己的造化

▲ CLEO的一些research/experiment/家具尺度成品


QUESTION 5

O:UCL通过作品集想要考察的本质是学生的什么能力?什么样的作品集会更受UCL的审核官欢迎?

C: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每一个项目的出发点就代表着你的研究方向或者感兴趣的方向,立足点则取决于调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是设计逻辑和导向性的方案,考察的是核心的设计能力。第三部分是效果呈现,通过模型及平面制作落实方案,考察的是软件能力和审美表达。

做好上述三点,然后至少一个项目跟自己想要去研究的方向有点关系。这里有一个误区,其实不需要整本作品集都非常迎合想去的院校。比如说想去UCL的MArch Architecture里面数字建造方向,并不意味着你的作品就全部都要是参数化、模块和编程。建筑背景本身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学校看中的是作为建筑师的潜力,而不是像应聘一样完全跟他们专业对口,这些都是可以去了再学习的。

▲ 鹿特丹MVRDV菜市场,CLEO摄


QUESTION 6

O:结合您多年教学经历,您会如何培养学生设计的思维?您对教育有何心得?

C:设计思维是需要训练和引导的。项目立意大多会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提炼,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也需要一定的调研,从而找出议题里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出发点,之后才是对于设计思维的引导

在设计方面每个学生的侧重点和长短板不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培养的。比如学生在逻辑性方面欠缺,就需要多带着学生梳理项目中的前因后果和逻辑关系。如果在设计方案上面遇到卡顿,就需要设计思路的引导和设计案例的分享。同时每个学生也有自己擅长的部分。比如我之前带过一个平面设计转申建筑硕士的学生,在作品集里面仍然保留了他喜欢的插画艺术风格,也充分展示了他的平面制图能力,只是以空间项目作为基础展开,学习过程完全从零开始,但最终申请到了宾大、UCLA、南加州(有奖学金)、Wustl(有奖学金)等等的建筑设计方向。


QUESTION 7

O:在UCL学习的这段时间,您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是?

C:我对Technical Skill模块(软件课)印象蛮深的,有接触到一些本科阶段没用过的软件,比如Maya和Houdini。学什么软件跟自己的组和项目有关,有些组需要编程,有些组更小众一点,会学到Realflow这种流体动力学软件。Houdini的电池部分跟Grasshopper有点像,但展现的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习过程还是新奇有趣的,虽然项目里并没用上(笑)。Maya的建模思路跟之前做曲线用的Rhino也完全不一样,看起来每天都在捏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其实都是在做各种test,尝试应用在项目里。






QUESTION 8

O:可以介绍一下您在申请硕士的作品集中的项目理念和设计逻辑,还有硕士期间的作品吗?

C:本科的作品集是七年前左右完成的(现在看来就会比较的old school),当时按照自己对于建筑的思考对本科项目进行了整理更新,几个不同尺度的建筑空间分别展现了不同方向的探讨。第一个项目是通过冰屋探讨建筑与光的关系,在南极极昼极夜的背景下利用当地易得材料“冰砖”来搭建“彩虹教堂”,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第二个项目是在探讨城市更新,更多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原本的肌理形态,方案采取了“消隐”的方式,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第三个项目意在研究人的行为与建筑的关系,通过大量对于场地人员的调研分析(包含路径、行为、时间线、需求等等),去做建筑的规划设计。第四个项目探讨的的是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还放了城市规划项目。



硕士项目在巴院的Material Lab研究组,选择了自然可持续材料(Coconut Fibre)为研究课题,探讨了被废弃的椰子纤维在生物聚合胶(bio-polymer)的粘合作用下所能形成的空间形态。与人造纤维对比,自然纤维是一种廉价的、可回收的、可以让当地劳动者通过手工作业完成建造的材料。设计中采取了digital simulation,通过建模去测试结构和可能的几何形态,进行prototype原型研究,再通过制造技术的实验来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最终采用了椰子纤维聚合物来加固膜结构的形式。





QUESTION 9

O:平时都有什么兴趣爱好?

C:跟艺术沾点边儿的、以及能让生活更有趣的事情都喜欢掺上一脚。画画可以废寝忘食;遇到喜欢的音乐偶尔会扒个钢琴谱子;各种手工材料都会淘回来玩一下;时不时带着相机抓捕一些城市碎片;不会放过好游戏好电影好漫画;以及一有假期就会冲出门探索世界。

▲ CLEO手绘作品

▲ CG绘图

图文来源:CLEO DO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