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度的中国留学生

 上官子木 2023-05-27 发布于北京

 上官子木     文/图

 在普度听一个中国留学生说,普度已是全美中国留学生比例最高的大学。儿子则说,普度排第二,中国留学生比例第一高的是伊利诺依大学香槟校区。我没做调查,不知道这些说法是否属实,也不想把博文写得跟论文似的。我所知道的是,在最近这三年,普度的中国留学生不仅逐年增加,而且是逐年大幅度增加。

 我到达普度的时间,正赶上新生入学,结果满眼都是中国学生,简直有回到中国境内的感觉。

 在普度很随意地转悠了几个系的教学楼,看见每个系的楼道墙上都有今年研究生各专业毕业生的照片和名单,其中有不少中国留学生的名字,出于职业习惯,我把一些数据记录下来。

 在统计系大楼的一层楼道里,张榜了今年毕业生的名单附照片。普度的统计系研究生2012年共有毕业生96人,其中有中国人58人,即中国学生占总人数的60%;而中国女生是28人,即中国学生中近一半是女生。特意注意了一下,每个学生名字旁边所注明的专业都是数学,即统计专业是作为数学专业的一个分支。

 很显然,普度数学专业的中国学生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这倒也在意料之中,没想到的是,学数学的中国学生中有一半是女生。在国内,数学专业的女生没有这么高的比例。

 听儿子说,计算机专业学不下去的中国学生多半都转到数学专业了,因为中国学生的数学普遍比美国人强。很多中国学生在国内时感觉自己的最弱项是数学,到了美国却发现自己的最强项居然是数学。

 不难想象,普度数学系上课的时候,老师一眼望去,满眼的中国人面孔。

 在儿子就读的CS(计算机科学)教学楼的楼道里,看到普度CS专业的研究生2012年共有毕业生199人,其中有63人是中国学生,占总人数的32%,中国女生10人,占中国学生总数的16%。学计算机的中国女生比学数学的明显是少多了。

 与数学专业相比,中国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所占的人数比例低了很多,但这比例本身已经是相当高了,占了该专业学生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学计算机专业的印度人很多,听儿子说,计算机是印度学生的强项,印度人在计算机方面很有天赋,按照儿子的说法,印度学生个个是计算机“神童”。

 从学习成绩的平均水平看,美国学生多数都不如中国学生,但少数美国学生同样显示出高天赋。美国学生学习专业一般都是出于兴趣爱好,因而学习是一种愉悦并沉醉于其中,可以说是痴迷乃至痴狂。儿子说,美国的好学生其实不但用功,而且很发疯地用功。

 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里,印度人靠的是天赋,美国人靠的是兴趣,中国人靠的是刻苦。当然,这只是一般的划分。但同样是在机房里彻夜学习熬通宵,中国学生恐怕想的是成绩得A,美国学生则往往是因为钻进去之后而乐此不疲。

 中国学生即使在国外,也非常看重分数,希望门门都能得A。所以,中国的好学生在分数上往往是精益求精。可以说,追求分数的中国初等教育对中国孩子的影响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

 儿子读大学在美国可比在国内辛苦多了,他在国内大学读的专业不是计算机,也就是说,儿子在转学美国的同时也转了专业,这意味着他的专业学习的起点比别人低,而周围的中国学生多数都是计算机科班出身,有几个还是国内计算机竞赛获奖者。所以,儿子的学习压力是可想而知了。按照儿子的说法,每天都要和印度的“神童”、美国的“疯子”、中国的“尖子”竞争,他只能拼熬夜、拼体力、拼刻苦。

 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分为三类,一类是好学生,拼命读、刻苦读,学得比在国内要苦得多;一类是混文凭的,在国内学习就不怎么样,到了国外靠着家里有钱,整天忙于吃喝玩乐;还有就是天赋中等、成绩中等、努力程度也中等的“大多数”。

 对于中国留学生,好学生的背景也可以分三类,一类是在国内就是尖子生,上的一流中学乃至一流大学,比如儿子在普度的中国同学中就有不少是上海交大、复旦的高才生,这类学生留学是求更大的发展;一类是“苦大仇深”型,这类学生家境并不好,靠四处借钱凑学费,留学不但是求个人发展还要肩负着改善家境、帮助全家老少脱离苦海的重任;还有一类则是在国内不能如愿上自己想上的学校或喜欢的专业。

 从中国留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有钱的是不少,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家庭送孩子出国留学,虽然学费交得起,但家庭收入有限,出国留学不仅是家庭的一大笔投资,也是家庭的一大经济负担。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家长在留学费用的高付出中饱含着对中国教育的失望乃至绝望。

 家境如何,看孩子的消费就知道,同样是中国留学生,每月的消费差距极大。当然,即使是家境差不多的,孩子自身的消费观念、节俭程度也是因人而异。

 儿子的节俭在同学里是出了名的,买什么都是拣最便宜的。留学的头一年连5美元一盒的盒饭都舍不得吃,经常只是吃一、两美元的汉堡,儿子总是尽可能把生活费用压到最低。儿子的想法是,自己不能挣钱,唯一能帮父母的就是省钱。尽管我总是对他说,家里不缺他的饭钱,但他还是很执著地省钱,希望能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作为家长,看到儿子这么努力地省饭钱,还是蛮心酸的。

 中国留学生往往是带着“中国的胃”在国外留学,吃中餐的需求引来了商机。普度校园里有几家中国人经营的盒饭生意,每天给中国学生送中餐和晚餐盒饭,米饭炒菜一份5美元。我吃过一次,菜是炒鱼片,味道还不错,量也不少。在北京,这样的盒饭也是要花人民币20元左右。

 普度有中国学生会,每年组织中国学生举办两场文艺晚会:中秋节和春节。儿子每次都表演节目,2010年刚到普度一个月就参加了中秋晚会的演出,表演的是原创曲目的钢琴独奏。后来组建了一个小乐队,自此就一直以乐队的形式演出原创歌曲。

 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交往方面还是以和中国人接触为主,尤其是像普度这样中国学生比较多的学校。儿子的小乐队其成员都是中国学生,合租一套房子的4个室友也都是中国同学,总之,平时来往密切的朋友多是中国学生。

 在美国学校里种族间的分隔是明显存在的,中国学生有自己的组织,同样,美国学生也有自己的组织,譬如兄弟会、姐妹会。美国大学中的兄弟会、姐妹会非常普及,这是美国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从学生的群集性不难发现,尽管美国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但种族的差异依然是构成学生分隔的重要因素。不仅是中国学生更多地在中国人之间来往,其他国家的学生也一样是更多地是与本民族的人接触。

 其实,种族差异、文化差异是注定会存在的,试想,中国留学生在中秋和春节举行的联欢会,其他国家的人就很难融入其中。


中国留学生在校园里等候中餐馆的餐车

中国留学生在排队买中餐盒饭

中餐盒饭菜谱

中国留学生的工艺设计作品


数学系当年的毕业生里中国学生最多

注:此文图首发上官子木新浪客2012-12-26 23:4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