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预防方案:《最全的新冠预防方法》 新冠的用药文章,请戳:《二阳如何备药?不同症状用药有什么不同?》 新冠的居家养护方案,请戳:《新冠第二波或已到来,但不要像去年那样治》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高福表示,“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要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高福说。 此前,关于“长新冠”是否存在,有过一定争议。而随着科研人员对“长新冠”研究的逐渐深入,“长新冠”和历史上出现的其他瘟疫类似,属于病毒感染的后遗症。 此次高福院士的表态,正体现了面对新冠病毒感染及后续影响所应秉持的科学态度。 而我们也确实应该理性的看待新冠后遗症的问题,思想上不害怕,行动上不大意。 今天开始我们给大家分享新冠后遗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01 新冠后遗症的表现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约有10%~20%的急性新冠感染者在感染后会有数周至数月的残留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心悸胸闷气短、疲劳倦怠、动则出汗、盗汗、腰疼肌肉疼、食欲不振、嗅觉味觉异常、腹泻、便秘、皮疹、水泡、头晕头昏、听力下降,会引发或加重失眠、抑郁、焦虑等病症。 还有一些相对隐性的后遗症,比如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长新冠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疲劳乏力(31%-58%) 胸闷、呼吸困难 (24%-40%) 肌肉关节骨骼疼痛 (9%-19%) 嗅觉缺失/运动障碍 (10%-22%) 认知障碍或脑雾 (12%-35%) 睡眠障碍 (11%-44%) 咳嗽 (7%-29%) 胸痛 (6%-17%) 来源: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 02 新冠后遗症的原因 从中医的角度上,新冠病毒具有特殊性,引起的症状多而重,对人体伤害较大,对于正气亏虚者病程会有延长,主要症状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退。 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如过度发汗治疗发热,烧虽然退了,但汗出不止反伤正气; 若疾病早期痰多的情况下使用镇咳药治疗咳嗽,由于痰液不能及时排出,使咳嗽的病程延长; 过度抗病毒治疗,抗病毒中药多属寒性药,如果用于寒性的病症,其结果适得其反等;西药抗病毒药的副作用也会引起许多症状; 如果在恢复过程中,饮食起居不当,比如过早劳作,洗澡受凉,使病情反复。 我们来看看一些新冠后常出现的症状,该如何进行养护。 03 体虚类 体虚乏力、爱出虚汗 无论是世卫组织的统计还是临床上的数据,全身乏力是新冠后的典型症状之一。 体虚,做事没有力气,全身酸软,头晕目眩,走路几分钟就气喘吁吁。一喝水就出虚汗,一出汗就怕冷,浑身乏力,处处透着一个“虚”字。 在中医看来,转阴后的心慌气短、出虚汗、乏力都是正气亏虚之象。 新冠的痊愈是一个正邪交争的过程,两军相战,必有伤损。正气战胜病邪后,自身也有很大程度的耗损。现代人本身体虚的就多,尤其中老年人或素有痼疾,勉力抗邪之后正气亏损尤其明显,其中常以气阴亏虚多见。 正气还未恢复,就无法固摄津液(汗液),所以容易出虚汗。因为动者耗气,活动或运动后,气虚更甚,出汗则更明显。 另外,发热阶段使用药物发汗,也会耗伤津液,因气随津脱,出现气虚(脾气虚)的症状。 而脾气亏虚,脾胃受纳和运化功能减弱,运化失职,饮食中的精微不能运输布散,四肢不得濡养,就会出现浑身没劲、乏力的症状。 其实新冠很多的后遗症表现,都源于以上的原因。 所以在新冠转阴后,整体愈后扶正祛邪,重点补正气,日常多汤水,可以喝陈皮粥;或以黄芪或人参泡水喝。 出虚汗可用玉屏风散(中成药是玉屏风颗粒)治疗,能益气固表止汗。 如果怕冷比较严重,日常可以喝姜枣茶调理。 广告推广: △点击了解姜枣茶详情 此外,针对体虚乏力、出虚汗、胸闷气短等症状,也可在医师遵嘱下服用一些益气固表的中药方剂,这里分享一则: 气虚康复方: 西洋参、太子参、南沙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百合、芦根、桑叶、杏仁、大贝母、枇杷叶、法半夏、陈皮、生甘草。 具有益气养阴,润肺止咳,敛汗固表的功效。适用于新冠病毒感染后气阴两虚,痰热余邪未尽者,临床症状见气短,乏力,咳嗽,少痰,易汗,口干,舌质偏红,苔薄,脉细者人群。 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很多人在转阴后,会感觉呼吸不顺畅,喘气有些费力,感觉胸口有东西堵着。 新冠容易损伤阳气,而心阳就首当其冲,转阴后心阳未复,心藏神功能受损,部分人就可能会合并有“心慌胸闷气短”等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 阳康之后正气尚未恢复,如果过于劳累、高强度工作运动、压力过大、经常生气、焦虑,也容易导致胸闷加重。 日常可以多按压内关穴、膻中穴,开胸顺气。 按揉内关穴可以宽胸理气、和胃降逆、养心安神,缓解头痛、心痛、胸胁痛、腹痛、恶心腹泻等问题。 膻中穴是人体的理气要穴,可以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宣肺化痰,对于胸痹心痛、心烦心悸、胸腹疼痛、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各种气机不畅的症状都有很好的调理。 中成药方面,可以在医生遵嘱下服用生脉饮。 生脉饮由三味药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 人参补气,麦冬补阴,五味子酸味主收敛,在“开源”的同时“节流”,尤其适合气虚体质的人在夏天服用。 04 脾胃问题 很多人在新冠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出现脾胃不合的问题,表现为食欲下降,口苦,纳少恶心,腹泻,或有引发胃病出现胃痛、胃胀、嗳气,便秘等症状。 新冠属于首先犯肺,而脾胃和肺是母子关系,在肺面对新冠强敌的时候,子盗母气,脾胃也会跟着受累。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新冠病毒感染也是诱导肠道菌群失调的主因,会导致新冠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继而产生肠道问题。 如何调理食欲不振 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脾胃好了正气才足。新冠转阴后,少吃或者是不吃生冷食物和肥甘厚腻的食物。 多吃一些山药、小米粥、南瓜等养脾胃的食物,平时喝水,就用怀山药煮水喝,先保护胃气。 另外,除了日常食疗,也可以吃四神汤。这是中医著名的健脾祛湿方,由茯苓、淮山、莲子、芡实这四味药食同源的食材组成。 它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适合肠道虚弱、消化不良时服用。一般平时都给小孩子吃用于长养脾胃,但对于新冠后增强脾胃动力,大人也同样适用。 广告推广: △点击了解四神汤详情
如果新冠后一直有腹泻的症状,可能是胃肠有湿气,可以用藿香正气调理。 05 神经系统 脑雾 有人阳康后,出现认知功能减退,比如思维混沌、反应迟缓,精神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无法完整思考等一种或多种表现,大脑就像蒙上了一层雾,简称“脑雾”。 站在中医角度,肾藏精生髓,而脑为髓之海,因此“脑雾”的中医治疗可从肾入手,兼顾他脏。 当出现“脑雾”时,可以先试试以下食疗方: 枸杞桑葚饮: 枸杞子15g、桑葚15g洗净,置入锅中,加入3碗清水煎至1碗,取汁饮用。 适用:头晕、目暗耳鸣、咳嗽、头发早白。 功效:安神、补益肾气、乌须黑发。 失眠 能够让脑雾尽快消失的方式之一就是早睡早起,但偏偏阳康后很多人整晚睡不着或者睡觉开始变浅,睡一会就醒。 这主要也是心血不足引起的,心藏神,病毒伤害心阳,【神】就无法安宁,心神不宁自然就无法安睡。 中成药推荐: 心烦、多梦者用朱砂安神丸、磁朱丸。 急躁易怒、口苦者用加味逍遥丸、解郁安神胶囊,百乐眠胶囊。 纳差、记忆力下降者用归脾丸或安神养心丸。 易受惊吓者用宁神定志丸、安神温胆丸。 老年人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精神倦怠用参松养心胶囊。 以上药物在医师建议下服药,仅供参考。 头晕头痛、浑身酸痛 许多人在高烧痊愈后,仍然会出现头晕头痛、浑身酸痛的问题。 主要是因气血不通,像今冬的新冠性质为寒湿疫,寒湿入侵经脉,本该畅通的气血因寒湿凝滞,瘀堵在筋膜、关节中,不通则痛。特别像平时就肾阳虚的人,新冠后就会腰痛加重。 此外,新冠病毒伤阳气、又耗伤津液阴血,导致气血亏虚,无法润养机体,则引发疼痛。 虽然是到了夏天,但今夏冷热无常,湿度又大。在这一轮新冠后仍然有全身疼痛的症状,调理的思路重点仍然是祛湿寒。 如感到头痛,记得热敷大椎穴,可以用加热贴热敷,也可以用电吹风去吹热大椎穴。 大椎穴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在阳气被风寒所闭时,可以帮助益气助阳、祛风通络。 感觉身体酸痛的时候,在痛的地方热敷,用热水泡泡脚发汗,让气血畅通,疼痛也会有所缓解。 此外,可以服用葛根汤,葛根汤擅长祛风寒、解肌,可以把肌肉里面的寒湿逼出去,调养好脾胃,把气血重新引到头颈、四肢进行滋润,自然可以缓解疼痛问题。 篇幅有限,下一期我们将针对新冠后的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给出相应的用药和养护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