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算刘伯温,可知身后500年,却没能算到自己晚年被毒身亡

 凤凰山居士 2023-05-27 发布于江西

印第安风

2023-05-25 11:18

刘伯温,本名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明朝开国元勋。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而驰名天下。

刘伯温天资聪慧,有过目不忘的本事。12岁考中秀才。博览群书,诸子百家均有通学,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仕途多舛


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考中进士,可是他却没有入仕。


直到三年以后,才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可是刘伯温性情耿直,为人刚正不阿,得罪了当地的土豪乡绅,于是这些人处处和他作对,好在当地的主官和同僚都很信任他。


到了1343年,朝廷调他出任江浙儒学副提举(相当于现在教育厅副局长),兼任行省考试官。还是因为耿直得罪京官,人家就给他穿小鞋,处处责难,干了不到一年就辞职回家了。


献上《时务十八策》


1359年朱元璋召身边的近臣处州总制孙炎,孙炎给朱元璋建议要广招人才,并向朱元璋推荐刘基、章溢、叶琛等人,且多次邀请三人加入朱元璋的团队。


在1360年3月1日这天邀三人一起赴建康(南京)入见朱元璋。朱元璋欣喜,设宴招待三人。

刘伯温


自此,刘伯温就成了朱元璋的一名军事参谋。当然这不是一个让人兴奋的职务,因为有名无实。可是对于已经50岁的刘伯温来说,已对官爵、俸禄看得很淡,只想着既受邀,就要发挥才智帮助朱元璋建立基业。


当五十岁的刘伯温见到了三十三岁的朱元璋。以他多年的人生阅历及敏锐的洞察力,很快就看透了朱元璋。他认为朱元璋这个人城府极深,内心深处有着雄心壮志,但是却缺少行动计划。说白了就是没文化。


朱元璋虽有听说过刘伯温,也经孙炎介绍将之召为麾下,可是朱元璋却从没相信过刘伯温。一直怀疑刘伯温的能力,于是找了个时间要和刘伯温单独聊一聊,想知道刘伯温到底有多大能耐。在此次聊天中,刘伯温向朱元璋献上《时务十八策》。


在这十八策里涵盖了以德取天下,晚称王,定都南京,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军事策略,及如何招揽天下贤士,粮草供应之对策,水战、火战之配合,坚城固守与弃城引敌,疑兵计与反间计,农田水利之,军中将领之俸禄,劫寨与反劫寨,谋士参议制,属官编制,平定北疆等等。


朱元璋看完《时务十八策》后,先是心花怒放,紧接着就是背后发冷、毛骨悚然。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世间真有这样的天才级人物,能在胜利的曙光未现时就谋划出建国大纲。


《时务十八策》几乎就是他内心深处喷薄欲出的,但凭他的智慧永远都无法喷出来的想法。


如果让《时务十八策》公之于世,将来功成名就,他人定会归功于刘伯温的谋略。我们知道朱元璋是个疑心很重且戒心很强的人。


据说,朱元璋看完《时务十八策》后,就把它处理了。有人说是藏了起来,有人说被他烧了,还有传说,他看完《时务十八策》后急如星火地找来刘伯温,并且告诉他,你从来就没有给过我什么《时务十八策》。


《时务十八策》失传了。那么,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时务十八策》是后人破译刘伯温所著的寓言体散文《郁离子》而总结出来的。

郁离子


在这十八策中朱元璋当下想要急于用到的就是如何除掉竞争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


朱元璋按“十八策”,以弱击强,成功地灭掉了与他争霸的陈友谅和张士诚,最终一统江山。据《明史》记载:“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灭陈友谅成霸业


此时,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县),意欲东向,气势甚为嚣张。朱元璋帐下各位大将,有的劝朱元璋投降,有的认为必须避其锋芒,还有人建议赶快逃跑。朱元璋意犹未决,刘伯温沉默不语。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虽然不说话,但是心里已经有了主张,遂召入内室与之决策,刘伯温以为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


至于陈友谅,骄气冲溢,目空一切,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应利用其骄傲自满、听不进不同意见的时机,诱敌入伏,一举重创之,灭其锐气。


刘伯温说:“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正是在建国之初、百事待兴,又突临强敌、内部看法不一的危难紧急关头,刘伯温寥寥数语,拨开迷雾,点破形势,议定决策。


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一次大战,这一仗对双方来说都是事关命运的。如果朱元璋失败,就会失去问鼎皇位的机会。这一仗整整打了一个月。


鄱阳湖战役中,刘伯温始终与朱元璋在同一条战船上,须臾不离左右。


一日,朱元璋正在船上督战,坐在他身边的刘伯温突然起身,拽着朱元璋的衣服,让他赶紧弃船。朱元璋也来不及细问,就跟着他下了船撤到另外一艘战船上。朱元璋刚刚撤离,还未站稳,只见一发炮弹击中先前的战船,顿时就是一片火海。朱元璋大惊,刘伯温临危前救了他一命。

鄱阳湖之战

《明史·列传第十六》这样记载:“与友谅大战鄱阳蝴,一日数十接。太祖坐胡床督战,基侍侧,忽跃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仓卒徙别舸,坐未定,飞炮击旧所御舟立碎。”


论相


朱元璋称帝以后,猜忌之心日益加重,尤其防范那些跟随他多年的淮西旧部。尤其是跟他一起打天下,后被任以丞相之职的李善长,朱元璋更是越看越不顺眼,琢磨着要撤掉他的丞相之位。


朱元璋召来刘伯温,想就撤销李善长丞相一事听听他的意见。刘伯温当即表示了反对,说到,李善长资历老,又练达,能调和诸位大将及勋旧的矛盾。


朱元璋说:“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他以前有几次要害你,你却为他说好话。我看你做丞相合适。”


刘伯温坚决拒绝,并且说了一番颇有涵义的话:“房屋如果要调换梁柱,必须寻找大树,假如用一束小树来当顶梁柱,房屋肯定倒塌。”


其实刘伯温很清楚,朱元璋是想借他的手撤掉李善长。


刘伯温也深知当下在朝堂之上多数都是李善长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很难施展手脚的。


朱元璋又问:
杨宪如何


刘伯温并不因为与杨宪有私交而说昧心话:“(杨)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杨)宪则不然。”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伯温说:“此偏浅殆甚于(杨)宪。”(他还不如杨宪呢。)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说:“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在刘伯温看来,胡惟庸最为糟糕,好比一匹劣马,叫它驾车,必然会翻车坏事。


朱元璋见以上人选都不合适,再次邀请刘伯温出任丞相:“吾之相,诚无逾先生。”


刘伯温再次推辞:“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就是说我肯定不行,其他人也不行,因此还是要用李善长。


这次密谈之后,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依然受到了重用,但这三个人先后被朱元璋给杀了。


我想朱元璋过后也会反省,刘伯温识人更高一筹,可是朱元璋是个多疑的人,而且戒心很重,这样一个把什么都看透的人,留在自己的身边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洪武四年,李善长正式告老还乡,紧接着刘伯温也主动提出回老家。原因是,取代李善长的是胡惟庸,因此之前自己的言论让他开始感到尴尬。


被投毒致死


刘伯温回到家乡后,当时在瓯、闽间有一条狭长的地域叫谈洋,该地区是盐贩、盗贼聚集的地方。


刘伯温委托儿子刘琏上奏,建议在该地区设立巡检司以控制管辖该地,以减少犯罪率的发生。


胡惟庸见时机到了,指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伯温,说淡洋踞山临海,有君王之气。刘伯温想要谋取作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百姓不答应,便想要在那里设置巡检司为难当地民众,才导致该地区形势迅速恶化。


朱元璋也不过多询问,只是命令把这份奏章给刘伯温送去。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也是一种胁迫,如果没有合适的反应,谋反的罪名就成立了。


刘伯温于是只好赴京亲自上朝拜见朱元璋,但朱元璋又全然不过问此事,刘伯温既不能辨白,又不敢离京。


不久后刘伯温就病了。此时胡惟庸带了药前来探望病情。刘伯温吃了胡惟庸拿来的药后,顿时感到有如拳头大小的石头般的硬物堵塞在胸口。


刘伯温多次奏明朱元璋,可朱元璋依旧不置可否,也不曾看望。


三个月后,刘伯温的病情恶化。朱元璋派人前去问候刘伯温,得知他已不能起床了,便让他乘坐传送公文的船返回青田家乡。


不久后去世,这一天是洪武八年(1375)夏历四月十六日,享年65岁。


关于刘伯温被胡惟庸下毒而死,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洪武八年(1375)正月,刘基生病“胡丞相以医来视疾,饮其药二服。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公遂白于帝,帝也未之省也。自是疾遂笃”,亦终于不治身亡。


刘伯温虽才华盖世,胸有韬略,并非政治家。他是性情中人,不会为逃避乱世纷争,躲起来做自己的学问。


可是因他心地至诚,性格正直刚烈,嫉恶如仇。虽满腹经纶,运筹帷幄,助朱元璋夺得江山,可是却始终不被重视,最终还被下毒而亡。这就叫,性格决定命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