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会议上他投下主席关键一票,建国后与元帅搭档,晚年却遭撤职

 山空天入海 2023-05-27 发布于黑龙江

在中国红色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关键的节点,正是在这些关键点力挽狂澜,党的发展才会不断剔除错误,从错误的道路上回归到正确的轨道。在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遵义会议,作为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而有一位同志为会议取得圆满的最终结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叫王稼祥,毛主席在晚年也始终不忘他投下的关键一票。

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他成绩优异,老师对他十分喜爱。在少年时期,他一直在学校里,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据,也正是此时的勤奋刻苦换来了敏锐的长远眼光。

不到二十岁的王稼祥有着青年独有的意气风发,当时他与同学们看到了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他们参与了许多爱国活动,决心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的突出表现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机会,他因此成为了共青团员,并和很多有志之士一同被安排到莫斯科学习。在校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和自己有着相同理想的朋友,其中就包括王明、博古等人。

1930年,王家祥学成回国,在实际的情况中,他发现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国外的一套理论放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开始更加注重思想理论中国发展的具体情况,他在不断的锻炼中逐渐变成了一个实践者。

王稼祥和毛主席在1931年相识,两人十分谈得来,他也在交谈中发现毛主席的主张和政策非常符合中国发展的现状。在不断的事实佐证下,他的观点主张也更加倾向于毛主席一侧,即使在毛主席领导权力被削弱的时期,他也依旧是忠实的跟随者。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损失惨重,被迫开始了艰难的长征。而当时若不是王稼祥顶着重伤的疼痛,和周公一同前去和博古沟通,毛主席的名字根本就不会在随军转移的名单中,而他的这一举动,也让毛主席铭记于心。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了遵义,虽然大家可以短暂休息,但因为前路渺茫,众人都知道一次大改变迫在眉睫。在遵义召开了中国红色革命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博古,张闻天,周公和毛主席都针对当前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看法。博古的发言浮于表面,而毛主席的观点实事求是,逻辑严密,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博古心神不定。

王稼祥率先支持毛主席的主张,并在私下也做他人的思想工作,最后也明确表示支持毛主席掌握领导权。在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后,需要成立新的军事指挥团,王稼祥坚定站在毛主席身后,他的选择也是大家的选择。就这样,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为党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因为长征路上条件非常差,王稼祥的伤势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所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他在工作期间,一直都需要带着热水袋。在建国后,王稼祥与陈老总搭档,负责外交部的工作,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1956年官至副国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王稼祥曾经提出中国需要处理好与外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苏联和美国等观点,因为这些观点他遭到错误对待,被撤职了,他在身心上都遭受了巨大打击,于1974年逝世了。

王稼祥的一生,有过错误,更多的是对党和国家的贡献,虽然在晚年时遭受了很多磨难,但是他的心依旧满是祖国。他的贡献不会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和错误就被抹杀,依旧会有人民记得他的付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