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伴君如伴虎,从古至今君臣之间的关系一直都保持得很微妙,有的臣子与君王相敬如宾,而有的臣子则会因为一些原因,被君王处以极刑。 就拿对对子这件事来说吧,乾隆时期的刘墉就经常和乾隆皇帝对对子,两人文化水平都不低,自然可以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然而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位才子因为对对子得罪了朱元璋,最后被处以极刑。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著名的草莽皇帝,能说出“老子天下第一”这种上联已经相当不易,而才子对出的下联也堪称经典,那这才子到底是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处以极刑呢?难不成是朱元璋嫉妒才子的才华吗? 草莽大帝朱元璋众所周知,朱元璋出生于元末的乱世之中,和历史上大多的皇帝不同,朱元璋出身于一户非常贫苦的家庭之中,自游便只能以乞讨、打零工为生。 不仅如此,朱元璋在乞讨的时候还经常被贪官污吏们欺负在,这让他打小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敌视贪官的种子。后来,朱元璋觉得仅靠乞讨,无法在乱世中生存,就干脆加入皇觉寺做了和尚,想要讨口饭吃。 然而事与愿违,朱元璋没过多久,就被住持赶了出来,理由是寺庙无以为继,朱元璋无奈之下便只能离开。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朱元璋走投无路之际,发小汤和的来信给了他希望。 汤和在信中邀请朱元璋一起参军,朱元璋觉得军队里可以吃饭,立即就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人还是相当有能力的,他跟随郭子兴征战多年,立下战功无数,很多人都愿意追随他。 在郭子兴死后,他也如愿接过了起义军的大旗,继续征战四方。朱元璋的部队在乱世中实力非常强大,很快就打到了南京城内,望着南京城内历朝历代的皇宫,朱元璋下定决心要建立一个新的朝代。 然而,朱元璋这个人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他深知仅靠武力是难以建立起一个朝代的,就开始向全天下广招贤才,请来了一大堆文臣、儒士来辅佐自己。 果不其然,朱元璋补上了自己的短板以后,就接连立刻江南地区的诸多军阀,战无不胜,很快整个南方地区都落到了朱元璋手中,但朱元璋仍不满足,他继续北上进攻,成功打退了北元军队。 公元1368年,朱元璋回到南京城,彼时他已经统一了整个中国,他在南京建立了大明帝国,年号洪武,史称洪武大帝。文武百官都很高兴,纷纷期望能在大明朝有所作为,但是让大臣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朱元璋登基以后,他的心态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开始变得多疑,变得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很多人都猜不透他的心思。比如就曾有一位才子,因为对出了朱元璋的对联,而被下令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皇帝说出了一个对子事情发生在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彼时的朱元璋意气风发,甚至都有些自满了,想来也是,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到如今一国之君,他付出的努力难以想象,他完全有理由骄傲。 有一次,朱元璋偶然看见一群文臣们在对对子,朱元璋觉得有点意思,便加入其中,文臣们一见朱元璋来了,立马调转话口,夸赞起朱元璋来,甚至还邀请朱元璋一起来对对子。 面对文官们一致的吹捧,饶是朱元璋也有些飘飘然了,可无奈朱元璋从小就在外流浪,后来又带兵打仗,压根就没有上过一天学,虽然见多识广,但文化水平确实有限,想了半天,朱元璋才说出一句上联:“老子天下无敌。” 朱元璋的上联一出,文臣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阿谀奉承,丝毫没有要对出下联的意思,只说朱元璋在对对子方面天赋异禀,朱元璋自己也非常得意自己的上联,嘲笑文官们学艺不精。 然而,偏偏就在朱元璋准备离去的时候,一位年轻的文臣站了出来,说能对出朱元璋的上联。朱元璋回头一看,发现这是一位刚刚提拔上来的江南才子,虽然心有不爽,但还是让才子说来听听。 才子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对出来的下联,竟能让自己送了命。面对朱元璋的“老子天下第一”,才子的下联对曰“孙子盖世无双”,在对仗方面十分工整,在场的文官们都暗自赞叹才子有才。 不过,文官们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发表意见。再看朱元璋,他的脸色阴晴不定,令人难以猜测他的想法。才子这才发现情况有点不对,连忙想解释些什么,可朱元璋完全没有给才子解释的机会。 朱皇帝直接就是冷冷一句:“斩了”,可怜的才子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拖上斩首架,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很多人都很奇怪,朱元璋不是很尊重儒士的吗,怎么仅仅只会因为一个对子就处死才子呢,难不成是这对子出了什么问题? 无意间引来的杀身之祸首先,必须要肯定的一点在于,“老子天下第一”“孙子盖世无双”确实是一联佳对,对仗工整上下一体,从形式上绝对挑不出什么毛病,所以问题只能出现在内容方面。 我们先来看朱元璋的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不高,能说出上联已经很不容易了。“老子”除了是表现朱元璋自己的骄傲心态以外,同时也是指道家创始人老子。 老子被道教尊为始祖,自然是天下第一,而朱元璋此时为明朝的皇帝,毫无疑问也是天下第一,朱元璋这是拿“老子”自比老子,表现自己的骄傲之情。 再看才子对出的下联,“孙子盖世无双”,所谓“孙子”,自然指的就是春秋时期的“兵圣”孙武了。孙武作为兵家至圣,在军事方面无人能及,完全称得上盖世无双。 再加上孙武与老子一文一武,在对联中也是相得益彰,才子的下联倒也不错,不过他还是忽略了一点。对于朱元璋来说,自己的上联中最重要的是“老子”,也就是自己天下无敌。 在才子对出的下联之中,却变成了“孙子”,这一来二去不就是在侮辱自己吗,“老子”和“孙子”可完全不一样啊。如此看来,朱元璋本来就是个非常骄傲的人,如今却被一个才子如此“侮辱”,虽爱才但也要将其斩首也说得过去。 只可惜了才子,本身并没有任何侮辱朱元璋的意思,无奈朱元璋想多了,才子虽有才,然而又不懂得如何与君王相处,终究也是葬送了大好前程。 俗话讲伴君如伴虎,在君王身边做事必须要极其小心,一个小错误就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就像那个说出“孙子盖世无双”的才子,或许在很多时候,还是要收敛一些锋芒才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