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舍《正红旗下》中的北京回民金四把,会被搬上话剧舞台吗?

 明日大雪飘 2023-05-27 发布于上海

2023年,话剧《正红旗下》在北京人艺公演。这是北京人艺走过70年历程之后,特别是疫情三年过后的开局大戏,由导演冯远征、闫锐带领人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精心创作,由濮存昕、杨立新、于震等领衔主演,旧时代那些褪去颜色、隐入历史的面容仿佛并未走远,借着艺术的光影一一浮现出来。

图片

众所周知,《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著于1961年至1962年。遗憾的是,因文革并未完成,两次搁笔,被迫停笔。当年于是之先生就希望它成为话剧,后由著名编剧李龙云完成文学剧本。有人说,《正红旗下》可能成为老舍先生最伟大的作品,如果先生有机会将其写完的话。

图片

在这部小说中,老舍以自传为线索,表现社会风习与历史变迁,特别是对清末旗人的生活作了出色表现。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小说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各色人物:温和老实的父亲、勤俭朴实的母亲、尖刻自大的姑母、吃喝玩乐的大姐夫、蛮横无理的大姐婆婆、无过是福的大姐公公、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奸滑钻营的多老大、性格直率的多老二、正直善良的老王掌柜,倔强耿直的王十成、养尊处优的定大爷、逍遥自在的博胜之、能说会道的索老四、身残“志坚”的查二爷、妄自尊大的牛牧师……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活得有滋有味无忧无虑,可当他们赖以支柱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破碎飘零时,他们的命运就同样不济了……

图片

很有意思的是,在《正红旗下》老舍还塑造了一个回族人物金四把。这里的“把”,是波斯语音译,是回民对年纪稍长的人比较亲切且尊敬的称呼,在北京等华北地区,“巴巴”通常指爷爷。所以金四把,就是金四爷。金四把是个武术高手,却只能潜伏在社会底层,卖卖羊肉。他很在乎自己的民族尊严,但同时又能和兄弟民族友好交往,比如,他就和“我”这一家旗人成为很要好的朋友,还来参加了“我”的满月酒。他是很令老舍尊重的一个人。

图片

来看一下《正红旗下》小说中的描写:

在北京,或者还有别处,受满族统治者压迫最深的是回民。以金四叔叔的身体来说,据我看,他应当起码作个武状元。他真有功夫:近距离摔跤,中距离拳打,远距离脚踢,真的,十个八个壮小伙子甭想靠近他的身子。他又多么体面,多么干净,多么利落!他的黄净子脸上没有多余的肉,而处处发着光;每逢阴天,我就爱多看看他的脸。他干净,不要说他的衣服,就连他切肉的案子都刷洗得露出木头的花纹来。到我会去买东西的时候,我总喜欢到他那里买羊肉或烧饼,他那里是那么清爽,以至使我相信假若北京都属他管,就不至于无风三尺土了。他利落,无论干什么都轻巧干脆;是呀,只要遇上他,我必要求他“举高高”。他双手托住我的两腋,叫声“起”,我便一步登天,升到半空中。体验过这种使我狂喜的活动以后,别人即使津贴我几个铁蚕豆,我也不同意“举高高”!

我就不能明白:为什么皇上们那么和回民过不去!是呀,在北京的回民们只能卖卖羊肉,烙烧饼,作小买卖,至多不过是开个小清真饭馆。我问过金四叔:“四叔,您干吗不去当武状元呢?”四叔的极黑极亮的眼珠转了几下,拍拍我的头,才说:“也许,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会当上武状元!秃子,你看,我现在不是吃着一份钱粮吗?”

这个回答,我不大明白。跟母亲仔细研究,也久久不能得到结论。母亲说:“是呀,咱们给他请安,他也还个安,不是跟咱一样吗?可为什么……”

我也跟福海二哥研究过,二哥也很佩服金四叔,并且说:“恐怕是因为隔着教吧?可是,清真古教是古教啊,跟儒、释、道一样的好啊!”

那时候,我既不懂儒、释、道都是怎么一回事,也就不懂二哥的话意。看样子,二哥反正不反对跟金四叔交朋友。

在我满月的那天,已经快到下午五点钟了,大家已经把关于定大爷的历史与特点说得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金四叔来到。大家并没有大吃一惊,像定大爷来到时那样。假若大家觉得定大爷是自天而降,对金四把的来到却感到理当如此,非常亲切。是的,他的口中除了有时候用几个回民特有名词,几乎跟我们的话完全一样。我们特有的名词,如牛录、甲喇、格格……他不但全懂,而且运用的极为正确。一些我们已满、汉兼用的,如“牛录”也叫作“佐领”,他却偏说满语。因此,大家对他的吃上一份钱粮, 都不怎么觉得奇怪。我们当然不便当面提及此事,可是他倒有时候自动地说出来,觉得很可笑,而且也必爽朗地笑那么一阵。他送了两吊钱,并祝我长命百岁。大家让座的让座,递茶的递茶。可是,他不肯喝我们的茶。他严守教规,这就使我们更尊敬他,都觉得:尽管他吃上一份钱粮,他可还是个真正的好回回。是的,当彼此不相往来的时候,不同的规矩与习惯使彼此互相歧视。及至彼此成为朋友,严守规矩反倒受到对方的称赞。我母亲甚至建议:“四叔,我把那个有把儿的茶杯给你留起来,专为你用,不许别人动,你大概就会喝我们的茶了吧?”四叔也回答得好:“不!赶明儿我自己拿个碗来,存在这儿!”四叔的嗓子很好,会唱几句《三娘教子》。虽然不能上胡琴,可是大家都替他可惜:“凭这条嗓子,要是请位名师教一教,准成个大名角儿!”可是,他拜不着名师。于是只好在走在城根儿的时候,痛痛快快地喊几句。

今天,为是热闹热闹,大家恳请他消遣一段儿。“嗐!我就会那么几句!”金四叔笑着说。可是,还没等再让,他已经唱出“小东人”来了。

那时候,我还不会听戏,更不会评论,无法说出金四把到底唱的怎样。可是,我至今还觉得怪得意的:我的满月吉日是受过回族朋友的庆祝的。

图片

虽然这个金四把的人物在小说中描写不多,但却很是传神,看似只是一个回族人,其实他是北京城回民群体的一个缩影,他的民族习惯、精神气质、尚武重义、善于经商、干净勤劳,甚至对京剧的偏好,都带有回族人的典型特征。而在这部以满族为主体内容的小说中,回族形象的出现代表了老舍先生对兄弟民族的关切、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因此,金四把虽是小人物,却恰恰涵盖着大主题。用今天的话说,这个故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典型。

那么问题来了,在改编版的话剧《正红旗下》中,会把金四把这个人物搬上舞台吗?带着好奇与期待,宗融艺文馆的几位读者相约走进首都剧场,观摩了这部话剧,并制作了一期短视频节目,讲述更多关于老舍与回族的故事。

宗融伙伴观剧视频

大家都聊聊


泊石(《宗融艺文馆》主编)

人艺近些年都没有排这种大剧了,所以濮存昕杨立新这种好久不演戏的大咖都上场了。在《正红旗下》里老舍表达了对京城底层回民的关怀,金四把就是一个回民形象。平时如果没有去过北京人艺的同学,我强烈建议你们省出点零花钱去看一场人艺的戏,走进剧场去感受一下戏剧的力量。《正红旗下》很可能是中国文学史上把回民形象推向最高的一部作品。至于改编的戏剧舞台上是否保留了这个形象,我们需要走进剧场才能知道。


Cloudxsec(IT从业者)

非常非常感谢泊石大哥能够请我们第一次看话剧。新鲜,新奇,感觉时不时熏熏,身上的文艺气息会加重一些。殊不知,这一话剧《正红旗下》是一个严肃的艺术作品,整个过程中我被话剧情节,演员极好的表演以及现场几百位观众的投入所感染,时常有剧情让我内心振动。

没落旗人的生活,真乃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细致,奢靡甚至是浮夸。老舍先生不愧为“人民艺术家”,他字里行间处处是烟火气,哪里都是生活在底层人民最真实的声音,尤其是大姐婆婆和姑奶奶一出场的装扮和言语,演活了,立马让我们置身于百年前那个时代中。

我一边看一边用手机记录一些关键字,生怕灯光太亮影响了旁人的视线。我一开始认为“旗人没落,愚昧和迂腐”,紧接着我感受到了“大厦将倾”下旗人光辉岁月不在,一股摧枯拉朽的态势。再就是看到了各种小人物的人间百态,唯妙唯俏,完全置身其中。紧接着八国联军打下了北京城,这些旗人和北京顺民们一开始还抱残守缺,认为天国上朝是无比强大的,洋人来了就是贪图小便宜,无所谓折损天国上朝的威严。但是现实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正如洋鬼子军官给了老百姓一记又一记耳光一样,天国上朝的土炮和冷兵器依然阻挡不了洋鬼子的洋枪洋炮。这真的是打破了旗人传承两百多年的“迷之自信”。

我认为,在剧中,老舍的父亲和福海二哥是旗人最后的脊梁。从始至终,不欺负弱小,不崇洋媚外,内心的正义始终如一。但是他们太缩小了,难以撼动大清朝的倾覆之势。我当时内心波澜起伏,我在想,真正的民族脊梁,是民族自强,是国富民强,是宝剑在手,是文化自信。

现在回想,有两股声音始终挥之不去。义和团运动,有一个旗人跪倒在地,口里喊着“谁来帮帮我呀?谁来帮帮我呀?”这也可能是很多中国人内心为民族羸弱受尽列强掠夺和欺压的那种无助和可怜。中国人,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内心当时就在想,谁也不要想真正让东方雄狮一直昏昏欲睡,他终究苏醒并且让世界尊重。第二股声音,我觉得就是老舍最后的结语“那些被遗忘的,被抛弃的故事,都是我们的故事。有些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些是听来的,但都反映在了这部剧里。”我也很有感触,任何一个民族或群体,忘了历史,忘了过去,就没有真正的未来。


在路上(大学生)

是老舍的残作,因某些原因未能写完。这是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写得作品。反映了清末时,社会动荡不安,八旗子弟生活窘迫,思想愚昧,傲慢,但民族尊严在被凌辱,被践踏的时候还有些旗人敢于用自己的方式与入侵者作斗争。

以前一直觉得话剧比较枯燥乏味,到今天看过话剧后,观念得到了颠覆,那种震撼,让我久久不能忘却。他用第一视角带我走进那个时代,哪里的人,哪里的事,是那么的清晰,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话剧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但是在语言上有颇多的烟火气息,并没有难懂的语句。通过《正红旗下》我们能更好地去了解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下老百姓和没落旗人的生活。


Assia(医生)

Assia:我也因为泊石老师的推荐,墙裂安利给身边的人一起去看了《正红旗下》。女性角度,大姐婆婆和姑妈本来是两个很讨厌的人。压迫女性,心安理得。但话剧美化后,一点儿也不讨厌了。成为了整个话剧的气氛担当。我觉得老舍是讨厌她们的。

然后就是老舍对父母的思念,几度催泪,一个孩子两岁就没了慈父,何等坎坷。60岁的时候孤身一人想念着爸爸妈妈。太难过了。

最后,音乐好熟悉,好像《末代皇帝》里坂本龙一创作的配乐。


泊石(《宗融艺文馆》主编)

你们几位的观后感吓到我啦,每个人都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不要低视自己对艺术天然的感受力鉴赏力。《正红旗下》的魅力我以为在三点:一是在于八国联军进北京这段历史,老舍是亲历者,因此写得最真切,大量语言、细节、人物状态是编不出来,无法复制无法超越的。二是老舍自身作为旗人勇于写出旗人的局限性,这种反思精神值得兄弟民族学习。三是他的多元文化性,对其他民族的同情和热爱。但很遗憾,回民金四把的角色未能出现在舞台上。希望剧本日后保留增改的空间,让这部剧最重要的多元文化意义得以彰显。


表述自我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