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湛海专栏】‖学习《道德真经》(七)

 纪实纵横 2023-05-27 发布于内蒙古

作者简介

  韩湛海,1964年12月生于冀中平原,历练于塞北军营,空军中校军衔。退役十几年来,从事军转工作,用绵薄之力,为退役军人鼓与呼。


学习《道德真经》(七)

左增杰

老子的思想其实也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思想。每一章节几乎都有关于认识事物的实践性的论述。只是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上升到了“教”的理念,玄妙、晦涩不可具体言表,传播性不强,平民百姓了解的不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教没有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教”,因而没有正统的宣传渠道的传播,没有与时俱进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仅仅是停留在了古文字中。
阴山南北,相距百十公里就有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十几座佛教寺院。我走访了开放的、不开放的所有寺院。在此老山东边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废弃的寺院,二十多年前,我专门去考察了这座寺院。寺院的附属建筑都拆除了,整个寺院只有大殿高高地耸立在山脚下。据当地村民介绍,解放初期寺院还比较完整,在“文革”时期被打砸哄抢,大殿里的所有东西在几十年的时光里流落的没几件像样的了。从门缝往里看,现在是当地村民的杂物仓库。高高的屋顶上,雕梁画栋的痕迹依稀还在。
这些寺大都建在深山之中,在当时自然环境恶劣、建筑技术落后的时代,建一座寺院所耗费钱财,是当时当地政府十几年之财力。没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是完不成的。达赖喇嘛封号就是从阴山脚下的美岱召由当时的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起始册封的。《老子》能够传承到现在,应该得益于人民的自觉的传播吧。也得益于它对事物认识的实践性与社会治理的人民性吧,虽然真正得到它的思想精髓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作为平民,学习它、运用它、传播它,也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弘扬,当然会有与别人学习中所领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思想认识。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国家治理表面上看,是对人民统治的过程。统治阶级对人民的统治,要顺应“道”的要求,自然和谐,符合自然规律,符合人民意愿。在前一章节,老子对于当时社会的病态现实进行了剖析,这里提出解决的办法。最根本的就是,要让民心有所归属,特别是作为统治者,必须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在社会治理中,统治者要抛弃那些自认为是聪明的智慧的东西,朴实地对待每个人,百姓就会得到比愚弄的百倍的利益;把那些约束百姓的繁琐的制度法则摒弃了,让百姓自由地生活,自然就会恢复到父慈子孝的社会状态;统治者不要以自己利益为重点,把一切政策法规设定于自身利益为前提,摒弃巧取豪夺的手段,营营苟苟的与民争利的思想,社会上就少了男盗女娼、阳奉阴违的社会乱象。回归到民风淳朴、物欲寡淡的自然状态,不去关注那些空洞的学术,保持一颗无忧无虑的心。
周朝末期的几百年间,周礼从根本上遭受到破坏,群雄并起,战乱不断。孙子要“克已复礼”,老子同样认为,恢复大道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原有的的社会法制秩序,回到人类初期的那种没有私欲、没有权谋的平等的社会状态。当然这是一种局限性的理想。不过我倒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初心”永远是发展的动力,“创新”也不都是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近期关于农业执法局的设立与撤消,成为百姓评论的主要事件之一。进入新时代,国家社会建设从“管理”到“治理”思维模式迈出了极大的一步。统治者以“管”为主到以“治”为主观念转变刚刚开始十年,又有“克已复礼”者,回到“管”的状态,以此来彰显公职的权威。城市管理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从与民斗到现在法制化、人性化发展取得这样的成就,来之不易:有人民群众牺牲利益,也有城管牺牲生命者。为什么又出现农业管理者?“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总把一此小聪明用于对付老百姓上来,是统治者与人民两败俱伤的治理思想。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绝胜时期,对于国家的治理,两千年多年前哲人就提出了抛弃所谓的“圣、智、仁、义、巧、利”等禁锢人民行为的,看似聪明,实则愚昧的思想,让人民心有所属,回归到认识生命自然发展的本源,克制自我的膨胀,压制自身的欲望,全心全意地创造财富、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大道上来。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周王朝东迁后,大一统的王朝逐渐衰败,形成群雄争霸的新局面。意识形态从束缚人们思想的占卜愚昧的、统治者凭空相像的意志统治下,在科学技术较快发展中,人们认识世界的朴素唯物思想占据意识形态,出现了百家争呜的新格局,思想充分得到解放,生产力发展也允许人们有条件自由独立的生活,“共和”意识初步形成,也便产生了遁世的思想。人们经常会思考,对统治者无限的服从恭维,和现在敢于起来斗争,在生活上受到的影响有什么差距呢?天下是人民的天下,赀物是人民的赀物,没必要向你们讨要。人生一切自然而为,顺时顺“道”,管他什么美与丑呢?美与丑只是人们的内心丑恶的观念,天生我像必是美,由不得他人来评判,更不由自己因此而焦虑,不以悦已者容,更不去做容而悦人的无聊之事,一切顺应自己心境就好。
人要有敬畏的,敬畏天地、敬畏山水、敬畏神灵、敬畏法律,敬畏村规民俗,友谊规则。一切道的法则,都必须谨慎遵守,在自然面前,道法世界里,不能不畏惧啊。宇宙洪荒,无边无际!人只是其中一粒尘埃。
盛世太平,人民小康。人间烟火,人流如溪。当下世界文明偏离“道”,形成了“以我为尊”“以我为主”的新的列强思想,竞争、对立成为解决世界问题的新手段。能够在这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独善其身,乃是幸事。更有市井小酌,酩酊而卧,无财产损失之忧,更无身体损害之惧,难得太平盛世矣。个个如赴宴之愉悦,如登台之欢欣。在这个极尽享乐的世界里,我却孤独享受着身体漂泊不定、心灵荡漾无形,不知明天将身居何方、心安何处?虽已经历江湖山川,阅事无数,却因内心之本善,仍是冥顽不化,利他利民,混混沌沌愚昧之极,像婴儿不知喜怒也。
物欲横流亦是人之生存之本。故而不与时俱进,不入污流,却造就如此身体疲惫、心灵沮丧之境地。本可以如熙熙众人,享太平盛世,歌舞升平,颐养天年,却像是无家可归流浪之民。行走于世几十年,看着众人在城市、乡村自得其乐,幸福美满洋溢在脸上,街头路口半瓶烈酒,一个窝头,兴致昂然开怀畅饮,不亦乐乎。大千世界,行走江湖,我亦风云叱咤。却总也甩不掉那世事情仇,人间爱恨,总在寻找着遗落的什么,茫然于尘世。何苦来哉?看似怀国忧民,实则是杞人忧天。真是愚笨、愚昧心肠,混沌不知人情世故啊。
世人都可以自我炫耀,蔑视道之存亡,我却昏昏然不知世风日下,依然秉持正道,公平对待一切,宁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在这个利益为重的时代,人人计较利益得失,唯吾视苟利如粪土,却也是让亲者苦俗者利,尽一切之力成人之好,亦有多人因余而飞黄腾达,却无以感恩,甚或恩将仇报。本可以置之死,地却也善念为重,顾他蚊虫之苟活尔。
道之无道。何求以道。吾心辽阔,如东海之无边无际,吾思浩瀚,如西天之沙尘暴飘扬万里无尽无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任尔东东南西北风。吾独自爱独,贯看秋风夏月。
因此,看上去众人都显得各有所用,酒桌上推杯把盏,高谈阔论,唯赚几杯劣酒下肚,实则毫无所用,皮襄一堆。余少言寡语,力能撼动三山五岳,智能书写天下文章,虽是愚人目中冥顽不化、世事不通之才,亦不改其志也。
我这样与众不同,只是一生把道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啊无它,唯心志难改矣。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经过对道德经的学习,始终不能确知“道” 乃何物?德乃何“状”。常言道“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之“德”应该是“道”具体表象。表现在日常的社会治理与人情交往之中,则是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尊老爱幼、扶善惩恶,公正公平、礼尚往来。“国之大者”“不忘初心”看上去是道的理念,在实际行动中,是德的表现。
南宁停车问题成为热搜。其中本质上是“道”与“德”的争论,是“为谁服务”的争论。制定“道”的统治者,必有“德”约束自觉性。否则,将是民不聊生之景象,揭竿而起之动荡。在新时代的法制社会中,难以想象作为一级政府的法律执行者,与以生产经营盈利为目的企业为伍,堂而皇之地制作了合作备忘录,把国家赋予的法律职能用于单个的个体,置法律公平与正义于不顾,置当地营商环境优化于不顾,以国家的意志来为营营小利保驾护航。
大德必须服从于大道。大道乃为国家的宪法,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之地位。一切政府的行为不能离开这一根本的要求。当一个政府以法律的强制力,来维护某个个体的利益时,人民根本利益就会受到伤害,政府执政的公信力就会受到冲击。“道”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是一个可以触摸的具体的物象。看上去恍恍惚惚恍惚之中有形象。正如,每一个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一样,看似与民众不相干,但却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如拆迁条例的出台,造成大量的不公平的拆迁,甚至于人民与拆迁者对立自焚;发展轨道交通条例出台,造成大量不必要的轨道建设开工浪费。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不只是“恍兮惚兮”,在学习宣传上,统治者往往以更加“恍兮惚兮”的言语进行教育,不从现实的表象中加以论述,让人民群众从中学习到实实在在的、指导实践的理论。从治国理政的以民为本的根本出发,把“道”上升为一个精神境界,让人民在生活中有信仰、有理想,有方向、有前途,才是大同世界。
从古到今,从外到内,道的根本法则没有改变,人类依靠道的法则来认识世事的规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想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依靠对道的尊重、研究。
现代化建设是人类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的生产方式和奋斗目标。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具体德的表象。看似恍惚,与已无关,却是人类及个体不可不重视的东西。当资本成为现代化推进的动力时,人类将进入不可逆的倒退。《罪与罚》中说:“也许你一生的奋斗,不若他出生时的贺礼。”但是,你一生的奋斗,是他一生得不到的幸福。也许人不需要大道,也不需要大德,要从认识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道与德做起,正如,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中彰显大道,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寻求和谐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尊重文明个体,从个体利益来维护整体利益,少一些如“停车合作”的东西。让人民从道的认识中,来体会德的福利。
  

作品链接

【韩湛海专栏】‖学习《道德真经》(六)

【韩湛海专栏】‖学习《道德真经》(五)

【韩湛海专栏】‖学习《道德真经》(四)

【韩湛海专栏】‖学习《道德真经》(三)

【韩湛海专栏】‖学习《道德真经》(二)

【韩湛海专栏】‖老子天下第一(一)








编辑:孙传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