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绝世秘方】老中医一出手的必愈绝方,四五十年代就名镇一方,今天就让您开开眼

 豫西南客的书馆 2023-05-27 发布于陕西
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秘方
【组成】生白芍30g 钩藤30g 炙甘草9g 郁李仁6 全蝎6g(研末冲服)   天麻6g 僵蚕9g 白苣子10g 黑木耳15g  【用法】水煎服。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主治】阴亏津伤,筋脉拘急、疼痛、痉挛等神经系统疾患。【方义体会】方中以芍药、钩藤为主。二药均入肝经,芍药和肝血、养肝阴、柔肝解痉;钧藤疏肝风,调肝气、解痉止痛;白苣子、郁李仁一苦一甘,甘苦相须,利五脏、疗伤损,破淤血、润燥结,以通经脉;木耳、天麻,一柔一刚,刚柔相济,益精气,濡经络,祛风化淤止痛;僵蚕、全蝎,一缓一急、缓急相得,祛风邪、缓拘挛,以定痛;甘草协调诸药,延长药效,同芍药配伍,酸甘化阴,养阴益血,可治挛急。九味药主辅和协,标本同治,共同起着濡润筋脉,通经活络,解痉止痛的作用。【随证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面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加柴胡10克,没药10克;治疗拔牙后引起的神经痛,加生石膏20克;治疗癫痛小发作,加二丑5克、琥珀6克(研末冲服);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末稍血管痉挛,加桑枝15克,乳香9克;治疗癔病,加百合30克,麦冬15克,红枣4枚。

【中药佳方】胃病一治必愈绝方配方及用法:附子 6 克,肉桂 4 克,干姜 10 克,苍术 10克,厚朴 6 克,白芍 15 克,红花 10 克,元胡 12 克,枳壳 10 克,米壳 4 克,吴茱萸 10 克,黄芪 12 克,上述生药研细过 100 目箩成粉,装包,一包 4 克,每次服一包,每天服两次。忌:孕妇禁服。按: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在洪洞的古楼街有位魏老先生治胃病很出名,他在街上摆个摊子,并挂着一张纸,上写着:“胃病吃一包,一时三刻管保好。有钱没钱捎一包,十人九胃少不了。”逢会赶集的人宁肯不吃不喝,也要买几包畏寒散拿回家。曾经有一个学生大雨着凉,胃痛得特别厉害,买了几包胃寒散。回家后仅喝一包,不一会疼痛就消失了,经过观察验证,胃寒散对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癌等均有效.....属于脾胃阳虚或者阴寒痼冷者,用胃寒散都颇有奇效。从 1972 年到 1981 年经过临床观察 112 例,其中有 43 例在服用 3——9 剂后症状消失,69 例在服用 20 剂左右疼痛消失

加味乌梅僵蚕汤治疗胆囊息肉


近年来由于B超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对胆囊息肉发现较多,但目前除手术切除外,尚无特效疗法,有人报道用乌梅僵蚕丸治疗肠息肉有效,笔者从中受到启发,用自拟加味乌梅僵蚕汤治疗一例胆囊息肉,疗效满意。
李××,女,24岁,农民。因右上腹部阵发性胀痛一天,于1993年8月1日就诊,疼痛向背腰部放射,伴恶心,食欲减退,无寒热及腹泻,既往有同样发作史。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腹软,右上腹轻度压痛,肝脾未及,肝胆“B”超检查:肝脏未见异常,胆囊颈部可见8×7mm中高回声光团,向管腔内凸出,蒂短,诊断为胆囊颈部息肉。给予乌梅、僵蚕各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8月13日二诊,自述服药后腹痛减轻,体检右上腹稍有压痛,按原方继服10剂,8月21日三诊,右上腹疼痛及压痛未见进一步好转,乃在原方加丹参20g,三棱12g,莪术12g,山甲片15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12g,山楂10g,黄芪30g,党参20g。服10剂后于同年9月7日四诊,自述无不适,体检无阳性体征,肝胆“B”超复查均未见异常。

参百蛇熏洗疗女性黄带、白带、赤带异味

药物组成 枯矾20g,鱼腥草100g,苦参30g,生百部15g,蛇床子30g,木槿皮15g,龙胆草20g,黄柏15g,花椒15g,地肤子15g。
功能:解毒祛湿,祛风止痒。
制剂:水煎袋一袋60g.
主治 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白斑等。
用法用量 上药水煎过滤去渣,熏洗坐浴,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另将浸透药液的消毒纱球塞入阴道后穹窿部,每晚1次,10次为1疗程。
临床应用 治疗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100例中,年龄20-60岁,以40岁以上妇女为多;病程5日至2年。结果:经治后,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白带减少,阴道检查及镜检滴虫霉菌阴性者为治愈,共80例;2个疗程治疗后,阴道分泌物减少,自觉症状减轻,但仍有轻度炎症,镜检有滴虫,而霉菌阴性者为有效,共16例;总有效率达96%。

专治子宫肌瘤秘方

药方:王不留行50克,夏枯草、生牡蛎(先煎)、苏子、丹参、生黄芪各25克,三棱、莪术各10克,当归、茜草各12克,桃树根30克。  
用法:将生牡蛎先煎30分钟,后加上其他药物,用文火煎汁,先后煎两次,混合。每天1剂,分3次饭前服。同时每天吃猪肉50克,连服30天为1个疗程。若一疗程未愈者,可服第二、第三疗程。月经期月经过多者停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散结。主治子宫肌壁或浆膜下子宫肌瘤,中医辨证属血瘀型。症见下腹触及包块,按之疼痛,面色晦暗,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加减:偏脾肾气虚、腰膝酸胀、白带多者,加淮山30克,白术(先煎)20克,鹿角片12克,甜苁蓉15克;偏气血两虚、月经淋漓不断、劳累加剧者,生黄芪用量加倍,加制首乌20克,阿胶12克;寒凝瘀阻冲任、小腹冷痛、得温则舒者,加肉桂、炮姜各5克,艾叶3克;气滞胞脉、痛无定处者,加荔枝核15克,橘核10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