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彭思华的随笔《妈妈的苦难童年》

 黄石新东西 2023-05-28 发布于湖北

妈妈的苦难童年

彭思华 

妈妈生前,我每周都要定期回娘家,探望她老人家,陪她聊天、唱儿歌、看电视……  
妈妈喜欢看电视,尤其是名著、生活片等。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最爱看的是《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部连续剧,虽然每年暑假都要重播,可妈妈依就兴趣盎然,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百看不厌。《西游记》中,会飞能蹦的“孙悟空”,肥头大耳的“猪八戒”,这两个活泼、可爱的形象,她尤其喜欢。看到“猴哥”,用他的火眼金睛,无数次识破妖魔鬼计,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保的师傅“唐僧”,西天取得真经。妈妈佩服得不得了,说这“孙猴”真有“能耐”……有一集里,看到“猪八戒”,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将一簸箕,堆得像小山似的,又大又白的馒头,一扫而光,直逗得妈妈笑的合不拢嘴……看了喜欢的电视剧,见了我,便兴致勃勃地给我讲电视情节,兴奋地说看见毛主席了,又打了好多胜仗,还打死了好多日本鬼子……竟开心的直拍手!还有一部描写周总理的电视连续剧《海棠依旧》,我问妈妈好看吗?她说有好多地方看不懂。此后,只要妈妈看电视,我便坐在她旁边,给她讲解……充当“翻译官”。电视剧中人民的好总理,有一件会见外宾时,才舍得穿的呢子中山装,外面穿旧了,翻个面且打了几个补丁,总理又接着继续穿。看到此景,妈妈感叹道:周总理真节约啊!  
一天,陪妈妈看电视,那是一部抗战片。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在一个村庄,手无寸铁的全村老百姓,被日本兵抓住,然后集中在一起,惨遭杀害。当一名手端刺刀的日本兵,刺向一名妇女时。妈妈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泪水似决堤洪水倾泻……我一下被怔住了!惊的不知所措!当她的痛苦随泪水冲走,情绪慢慢稳定下来,我才得知:妈妈的苦难童年……  
1937年,妈妈出生在河北省沧州市。那一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战争的硝烟如“雾霾”笼罩着中华大地。此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在共产党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妈妈年仅三岁那年。那一天,亲娘带着她,怀抱刚满三个月的胞弟,娘仨在自家四合院中玩耍,当时妈妈就在亲娘跟前。突然闯进一日本兵,端着带刺刀的枪,对准娘的胸膛“砰”地一枪,娘顿时倒在血泊中,胸口满是砂子,其状惨不忍睹,妈妈也被吓晕在地,胞弟惊得撕心裂肺的哭叫不停……刚刚活蹦乱跳的娘仨,瞬间一死一晕一大哭不止。  
从此,在妈妈的心里,埋下了噩梦的种子。那震耳欲聋的枪声,亲眼目睹亲娘的惨死,那一幕幕,如毒蛇般撕咬了妈妈一生。晚上,无数次被噩梦惊醒,紧紧搂着奶奶,还是吓得发抖,无法入睡……肝肠欲断地哭喊着:要娘!要娘!要娘啊!!!  
仅三个月大的胞弟,突然断奶,饿的日夜啼哭不止……只能喂点米汤充饥,后来实在没办法,只有为他寻得一乳娘,由于胞弟营养不良,常常患病,年仅六岁,便夭折了。  
妈妈三岁,亲娘被日本鬼子害死,失去母爱的“痛”,在她幼小的心里,如同烙下的“伤疤”,深比大海,长过长江。看到电视中遇害的“妇女”,仿佛就像看到自己的亲娘一样,“伤疤”一旦被揭开,怎不崩溃?  
妈妈六岁那年,能写会算的太姥爷,驾鹤西去。  
妈妈十二岁那年,疼爱她的奶奶,也追随太姥爷去了。  
记得妈妈常讲“小燕子”的故事,讲到燕妈妈叼着虫子,亲饲雏燕时的情景,眼里总是闪着泪光,现在才明白为何那么动情。原来,那是对母爱的一种怎样的“渴望”啊!  
“儿童节”即将来临,愿天下再无战争,“和平”鸽永远飞翔在天空,世界儿童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灿烂阳光……  

2023.5.24


彭思华,笔名琴思,文学爱好者。曾在《湖北日报》《黄石日报》《东楚晚报》发表言论、通讯、散文等稿件数十篇。曾连续四年,被黄石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迅员。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