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化学汇编:化学能源、资源利用(教师版)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化学汇编:化学能源、资源利用一.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2020?北京)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
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
)。白磷、红磷均不燃烧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
是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2015?北京)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
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过程中,能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二.解答题(共7小题)3.(2020?北京)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氢能是公认的高热值清洁能源。目
前,氢气的来源如图1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水煤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是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北京
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
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
到1亿摄氏度、持续时间超过1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摄氏度运行近10秒
,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氢气的主
要来源是   。(2)图2中,催化剂为2% Au/α﹣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
氢元素,理由是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氘111氚1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α﹣MoC可使CO
转化率接近100%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4.(2018?
北京)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
,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5.(2018?北京)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由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
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
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如图2。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
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
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文作者郑秀珍、邰凯平等,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
题。(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
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   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
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6.(2018?北京)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
、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7.(2017?北京
)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1)生活中,可以利
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①图
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8.(2015?北京)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1)目前人们使
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   (填
字母序号)。9.(2014?北京)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内容步骤【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Ⅰ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烧
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Ⅱ推入适量H2O2溶液推入适量H2O2溶液(1)H
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
是   ;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
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三.选择题(共6小
题)10.(2019?北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物质的燃烧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11.(2016?北京)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12.(2014?北京)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石油13.(2012?北京)下列生活中的做法
,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14.(
2011?北京)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业废水处
理达标后排放15.(2011?北京)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废弃塑料瓶属于(  )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四
.填空题(共4小题)16.(2019?北京)人人行动,推进垃圾分类,推动绿色发展。矿泉水瓶、旧报纸   (填“能”或“不能”)投入
有如图标识的垃圾箱中。17.(2012?北京)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1)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   .(2)右图为
海水淡化装置,利用的能源是   ,获得的蒸馏水属于   (填字母序号).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
用的方法是   .(4)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可表示为:NaCl+NH4
HCO3═NaHCO3+NH4Cl.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g水中加入11.7g NaCl和15.8g
NH4HCO3.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
变.物质NaClNH4HCO3NH4ClNaHCO3溶解度/g36.021.637.29.618.(2012?北京)实验1:步骤1
: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
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实验2: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
反应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
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步骤3: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
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
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19.(2012?北京)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
意图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
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将NH3燃
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化学汇编:化学能源、资源利用参考
答案一.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分析】(1)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2)根据实验对比的方法以及探究的因素来分析。【解答】
解:(1)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没有发生燃烧;
故答案为:白磷未与氧气接触;(2)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
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这是因为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燃烧具备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提示学生要记准、记牢重要知识点并会应
用。2.【分析】(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即可;(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3)实验过程①②分析,注意变量的
控制。【解答】解:(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
中的实验现象,立即改通O2,a中由于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无明显现象,b中由于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温度达到着火点。(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答案为:(1)4P+5O22P
2O5;(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验
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的设计过程。掌握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要会根据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去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特别注意物质燃烧所
需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二.解答题(共7小题)3.【分析】(1)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来分析;(2)根据图2中的信息来分析;(3)根据元素
的概念来分析;(4)根据题干信息以及所学知识来分析。【解答】解:(1)由题干材料可知,目前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故填:化石资源制氢
;(2)由图2中的信息可知,催化剂为2% Au/α﹣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
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降;故填: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范围在50℃~400℃之间,CO转化率随温度的增大先上升再下
降;(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故填:氘和氚的质子数
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4)A.由图2信息可知,α﹣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70%,选项说法错误;B.水电
解制氢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该方法的不足是造价高昂,选项说法正确;C.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选
项说法正确;D.由题干材料可知:“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选项说法正确。故填:BCD。【点评】本题是一个信息材料题,解题时根
据题干中的信息结合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此类试题一般难度不大。4.【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水变为水
蒸气时无新物质生成解答。【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或水蒸气;(2)微观角度讲,水变为水蒸
气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造成的,而水分子的体积不变;答案:(1)水或水蒸气;(2)分子之间的间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微
粒的性质可以正确解答。5.【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氧化物的定义解答;(3)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4)
A.根据能源结构的变化解答;B.根据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解答C.根据石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D.根据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解答。【解答】解:(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石油、煤炭;(2)通过光催化可将H
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该
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Bi2Te3由2种元素组成。(4)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故
正确;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故正确;C.石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错误;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故正确;故答案为:(1
)石油、煤炭;(2)CO;化学;(3)2;(4)ABD。【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能读懂题意,从原题情
景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是解决该题的关键。6.【分析】(1)根据B、D的其它条件相同,水的温度不同,进行分析解答。(2)验证可燃物需要
O2,应控制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验证燃烧的条件,可设计对比试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B、D的其它条件
相同,水的温度不同,B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2)验证可燃物需要O2,应
控制其它条件相同,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3)验证燃烧的条件,可设计对比试验,A~D中,BD、CD
对比可得出燃烧的条件,可不做的实验是A。故答案为:(1)探究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
)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析】(1)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了二
氧化碳和水,分析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解:(1)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2)①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甲烷与
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填:CH4+H2OCO+3H2;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所以图2横
线处填写内容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氢分子﹣﹣;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
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8.【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
利用的能源,包括氢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解答】解:(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
然气等。(2)A、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是利用了新能源,故选项正确。B、太阳能飞机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动能等,是利用了新能源,故
选项正确。故答案为:(1)煤;(2)A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常见的新能源范畴与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
.【分析】(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成水和氧气;(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
到着火点;(3)根据信息: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分析解答。【解答】解:(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
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 2H2O+O2↑;(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
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气,氧气通过导管进入烧杯,所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助燃;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
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先增大后减小,因为生产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当最后内外压强一致后,达到平衡,因此
恢复至常压。故答案为:(1)2H2O2 2H2O+O2↑;(2)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
没有与O2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3)助燃性;先增大后减小,最后恢复至常压。【点评】此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
写、压强的变化等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三.选择题(共6小题)10.【分析】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
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对比①③,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
烧,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选项说法正确。C、对比②③,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故选项说法正确。D、④未燃烧,不能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可能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煤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
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分析】可以根据图标表示的意思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是燃着的一根烟被禁止,是禁止吸烟的标志。B是一串鞭炮在燃放,被禁止,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C是
火柴燃烧被禁止,是禁止明火标志。D是一摞易燃物被禁止,是禁止堆放易燃物的标志。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差了学生对常见标识的认识
,要加强理解记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12.【分析】根据能源的种类进行分析,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
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解答】解: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A、潮汐能是清洁、
无污染的新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C、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新能源是中考的热点,了解常见的新能源范畴、种类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分析】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
于节约用水;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解答】解: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不符合题意;B、用洗过衣服的
水冲马桶可以节约用水,故B不符合题意;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不利于节约用水,故C符合题意;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
用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用水。14.【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两
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节水型马桶是节约水资源的具体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源,故C 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处理
达标后排放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要保护水资源首先要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及节约水资源的方法.15
.【分析】根据被回收的垃圾成分、性质和用途判断。【解答】解:A、用于回收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废弃的塑料属于
可回收垃圾,故A正确;B、用于回收会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故B错误;C、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故C错误;D、用于回收A
、B、C之外的其它垃圾,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垃圾质的分类,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四.填空题(共4小题)1
6.【分析】根据图中标志是可回收物,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图中标志是可回收物标志,矿泉水瓶、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能投入有如图标
识的垃圾箱中。故答案为:能。【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矿泉水瓶、旧报纸属于可回收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分析】(1)鱼类中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以据此解答;(2)从图中可以得出使用的为太阳能,而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可以据此解答;(3)根据海水晒盐的过程结合
结晶的原理来解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解答】解:(1)鱼类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所以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2)从图中可以得出使用的为太阳能;而得到的蒸馏水为纯净物,故选B;(3)海水晒盐是将海水中过多的水分蒸发,而得到食盐晶体的过程,
所以其原理为蒸发结晶;(4)根据化学方程式中质量关系可以知道:NaCl+NH4HCO3═NaHCO3+NH4Cl58.5 79
84 53.511.7g 15.8g 16.8g 10.7g满足化学式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故可以知道可以得
到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6.8g,生成氯化铵的质量为10.7g,根据题中的溶解度表可以知道,20℃时100g水中能够溶解碳酸氢钠的质量
为9.6g,能够溶解氯化铵的质量为37.2g,所以能够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16.8g﹣9.6g=7.2g.故答案为:(1)蛋白质;(
2)太阳能;B;(3)蒸发结晶;(4)7.2g.【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与之
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
即可.18.【分析】实验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据此写出
化学反应式;实验2: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操作目的;证明生产的气体二氧化碳减少了,就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解答
】解:实验1: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C中的白磷是可燃物,加入热水后也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但这时C
中的白磷不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当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说明这时满足了白磷燃烧的
条件,即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氧气来自B中发生的反应.B装置可以做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所以在B中生成氧气,就要双氧水和二氧化
锰反应,所以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通过这个实验也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故答案为:2H2O2
2H2O+O2↑;与氧气接触.实验2:步骤1中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
没有明显变瘪,说明气球内还有气体没有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说明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所以进行改进后,继续实验.实验1中气球没有
明显变瘪,应该是装置中的空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结果.所以进行实验2时,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
上,发现木条熄灭.这样做的目的一则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二则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然后进行后续实验,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所以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然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气球内的二氧化碳与C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反应了.故答案为: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并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证、实验基本设计.要同学们具有综合的化学知识方可做好此题.19.【分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①观察图示,判断反应类型;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3)①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答案为:天然气。(2)①观察图示可知,此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②根据图示可知,此反应是:C+H2OCO+H2,所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答案为:1:1。(3)①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所以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3。故答案为:14:3。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中有4个氮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只少4个氮原子,所以另一种生成物是氮气,所以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6H2O+2N2。故答案为:2N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和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比,难度较小。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