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化学汇编:溶液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化学汇编溶液一、单选题1.(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D
.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2.(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
.泥土C.面粉D.花生油3.(2020·北京·中考真题)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40
溶解度/g31.645.863.9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B.30℃时,100gKNO3饱和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
gKNO34.(2016·北京·中考真题)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B.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仍饱和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甲、乙
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5.(2016·北京·中考真题)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质量的二
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AB.BC.CD.D6.(2015·北京·中考真题)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牛奶C.果粒橙D
.豆浆7.(2015·北京·中考真题)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
和溶液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
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8.(2014·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牛奶C.面粉D.植物油9
.(2014·北京·中考真题)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
0g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将 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向100g
水中加入20ga和 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 为饱和溶液10.(2013·北京·中考真题)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
图所示。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a>b="c"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 t
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11.(2013·北京·中考真题)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
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12.(2013·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
油13.(2013·北京·中考真题)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向一定
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D.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二、选择题组(2021·北京·中考真题)用Mg
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问题。序号①②③④MgCl2的质量/g30405060水的质量/
g100100100100(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A.①B.②
C.③D.④15.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3%B.30%C.35%D.43%16.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B.②C.
③D.④(2018·北京·中考真题)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下列小题。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g。序号①②③④⑤固体种类NaClNaClNaNO3NaNO3NaNO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
0100100100100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⑤18.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①<②B.溶液质量:②<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2017·北京
·中考真题)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19.①中溶液的质量为A.10gB
.90gC.100gD.110g20.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A.②③④B.②④C.③④D.④21.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
l溶液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加水C.加KCl固体D.倒出部分溶液22.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A.26%B.29%C.35%D
.40%三、填空题23.(2022·北京·中考真题)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查阅资料
】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进行实验】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配制
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Ⅱ.探究影响
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
)。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水样的体积/mL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①20002012.48②20
00.22076.54③2000.32084.60④2000.4564.45⑤2000.41070.85⑥2000.41581.0
4⑦2000.42086.02⑧2000.52088.15⑨2000.62086.49【解释与结论】(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下
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2)②中浊
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4)探究等量水样中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思与评价】(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
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________。24.(2022·北京
·中考真题)吸附和冷凝是两种从空气中取水的方法。(1)吸附取水。制备吸附剂时,需要用到氯化锂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______。(2)冷凝取水。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其分子间隔______________(填“变小”或“变大”)。25.(2021·
北京·中考真题)H2O2溶液常用作的消毒剂。(1)H2O2溶液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H2O2不稳定,
易分解。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用3%的H2O2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金属种类不锈钢片铝片
铜片腐蚀速度(mg/h)0.0010.0100.404下列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的是______(填序号)。A.不
锈钢锅?B.铝盆?C.铜火锅26.(2020·北京·中考真题)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1)
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g。(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____(写名称)。(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
量比为_____。27.(2019·北京·中考真题)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如下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进行
实验。补全实验方案序号目的步骤A探究_______________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B检验NaCl中
混有Na2CO3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______C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20°C时①加入100g水
;②加入18gKCl;③加入___________(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D配制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2.5gNaCl;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28.(2016·北京·中考真题)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
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1)尿素[CO(NH2)2]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 。
(2)生产甲醇(CH3OH)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 __
_______________ 。②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9.(2015·北京·中考真题)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下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
试管是_______________(填“1”或“2”)。(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
资源匮乏的问题。下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2015
·北京·中考真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均已关闭。内容装置【实验1】制备气体【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Ⅰ.打开,用注射器向盛
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Ⅱ.在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Ⅰ.A(容积35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B中装满水。用
注射器向A中注入15mL 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Ⅱ.打开和(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关闭,打开、,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
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左侧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 ;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2)实验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 。(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
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则A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31.(2015·北京·中考真题)3%的硼酸溶液可用于清洗皮肤的小
面积创伤。现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1)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下图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
数。(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取 mL水()。(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装瓶、贴标签:在下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3
2.(2014·北京·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过滤水中的杂质.(2)生活中常用____
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 成的气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和 水的质量分别为_____,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_____
.四、简答题33.(2016·北京·中考真题)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
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2)设计实验②、③的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34.(2016·北京·中考真题)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欲配
置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 kg。参考答案1.D【详解】A、由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B、由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相交,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
等,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故C正确;D、t2℃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故D不正确。故选D。2.A【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
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详解】A、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B、泥
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泥土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面粉和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C、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成的混
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3.D【详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20℃时,100g水中溶解31.
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的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不正确;B、30℃时,KNO3的
溶解度是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得,30℃时,10
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B不正确;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30℃时,100g水中溶解4
5.8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选
项C不正确;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表示40℃时,100g水中溶解63,9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
℃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有关固体溶解度的题目,必须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
的定义。4.C【详解】试题分析:A选项因为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是正确的
叙述;B选项因为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仍为饱和溶液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虽然溶解度的
数值相等,但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溶质的质量不一定相等;D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是正确的叙述,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且降温的过程中均析出晶体,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答案选择C考点:溶解度曲线5.A【详解】A、
A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加到最大,然后不变,图象对应正确;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
锌片,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稀硫酸反应完全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图象对应错误;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锰元素质量不变,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因为生成氧气,固体质量减小,图象对应错误;D、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
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图象对应错误。故选A。6.A【详解】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牛奶属于乳浊液,果粒橙、豆浆属于悬浊液,它们不均一、不稳定;糖水是均一性、稳定性
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A。考点: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7.B【详解】试题分析:A、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都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将t
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有晶体析出,故溶液质量变小,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物质b的溶解度要更大,故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中溶质质量分数a>b,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t1℃时, a、b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
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B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8.A【详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故A正确;B、牛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错;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D、植物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
形成乳浊液,故D错。故选A。9.D【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g,故A正确;B、b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 30℃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没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所以向100g 水中加入20ga和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变为b的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
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10.D【详解
】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t2℃时,Sa>S
b=Sc, 故溶质质量分数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此S不变,故恢复到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蒸发后,都有
固体析出,因此还是饱和溶液;降温到 t1℃,c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11.A【详解】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依次为:计算
、称量、溶解、装瓶。其中称要用到托盘天平,量要用量筒,溶解的过程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故选A。12.C【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
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
,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A错;B、牛奶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B错;C、白糖易溶于
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和水形成溶液。故C正确;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不能和
水形成溶液。故D错。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
的判断。13.B【详解】试题分析:A. 开始时,氯化钠的质量为零;加入一定量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氯化钠的质量达到最大值
;再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但由于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图像不符合反应特点。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
加入大理石,二者反应溶液质量逐渐增加。当加入的大理石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达到最大值;再加入大理石,溶液的质量不再变化。
图像符合要求。C. 随着铁粉加入,溶液铁的质量逐渐增加;当加入的铁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铁的质量达到最大值;再加入铁不再反应
,溶液中铁的质量不再变化。图像不符合要求。D. 加热时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混合物反应生成氧气,混合物的质量逐渐减小。所以钾元素的质量
分数应逐渐变大。当物质完全反应时,达到最大值。再加热也不变化。图像不符合要求。所以应选B项。考点:图像题14.C15.A16.D【
分析】14.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镁全部溶解,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
1:2,故选:C。15.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100g水中加入30g氯化镁全部溶解,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故选:A
。16.20℃时,MgCl2的溶解度为54.6g,100g水中加入60g氯化镁,氯化镁部分溶解,此时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D。17
.C18.D【解析】17.根据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可知,②、⑤中含有未溶解的NaCl和NaN
O3,即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 C18.A、根据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判断溶质质量:①中30
g<36g,故①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30g,②中加入60g的氯化钠,最多只能溶解36g的氯化钠,故溶液中
的溶质的质量为36g,故溶质的质量①<②,正确;B、②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0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6g,④中60g的
硝酸钠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60g,故所得溶液质量②<④,正确;C、①和③中30g的氯化钠和硝酸钠都完全溶解,故所得溶液的
质量①=③,正确;D、⑤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钠88g,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故错误。故选D。19.D20.D
21.C22.A【解析】19.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时,100g水中加入10gKCl未达到饱和,可以完全溶解,所以溶液质量=溶质
质量+溶剂质量=100g+10g=110g,D项正确。20.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时KCl的溶解度约为35g,所以加入40gKC
l不能完全溶解,已达到饱和状态,故选D。21.结合溶解度曲线图,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不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化,可以通
过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故选C。2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合溶解度曲线,2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Cl质量
约为35g,由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计算可得质量分数约为26%。23.(1)???? CDAB加快溶解速度(2)加入了絮凝剂(3)静
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4)①②③##⑦⑧⑨(5)⑧⑨实验对比得出,两组实验中水样的质量与静置时间都相同,⑧中絮凝剂加入体积较
少,浊度去除率较高【解析】(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为:计算出需要溶质的质量及溶剂的体积,先用天平称量出需要的絮凝剂的质量,将絮凝
剂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需要水的体积,将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溶液配制成功;故操作顺序为CDAB;玻璃棒
搅拌的目的为加快溶解速度;(2)②中加入了絮凝剂,①中没有絮凝剂,则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3)实验④~⑦中等质量的水样中加入的絮
凝剂体积也相同,根据表格数据得出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4)观察表格数据得出实验①②③或者实验⑦⑧⑨中水样的体积相等,静置
时间相等,加入絮凝剂的体积不一样,则实验①②③或者实验⑦⑧⑨可以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5)观察实验数
据可以发现实验⑧与⑨可知,实验⑧中浊度去除率较高,但絮凝剂加入的体积较少,则不能得出结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
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24.(1)氯化锂##LiCl(2)变小【解析】(1)氯化锂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锂,溶剂是水;(
2)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大于液态分子之间间隔,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其分子间隔变小。25. 混合物 C【详解】(1)H2O2溶液是过氧化
氢和水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H2O2不稳定,易分解,在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3)根
据表格中给出的数据,H2O2溶液对不锈钢片腐蚀的速度最慢,对铝片腐蚀的速度适中,对铜片腐蚀的速度最快,故铜火锅用H2O2溶液液浸泡
消毒时,最易被腐蚀;故填:C。26. 6???? 100mL量筒、胶头滴管(顺序可变) 1:9【详解】(1)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
量乘以溶质的质量分数 ,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60g×10%=6g;(2)量取一定
量液体时应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所用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或等于量取液体的体积,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100mL量筒
、胶头滴管;(3)溶液是均一的,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90=1:9。27
. 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稀盐酸或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 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 50g溶质质量分
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详解】(1)由A的实验步骤可得,向NaOH溶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再加稀盐酸,若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证明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故填写:探究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2)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用的方法有:向溶液中滴加稀
盐酸或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故填写:稀盐酸或稀硫酸或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3) 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
,溶液中已经溶解了18gKCl,再加入:34g-18g=16gKCl溶液就达到饱和,要想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加入的KCl超过1
6g就行,故填写:超过16g的氯化钾(答案合理即可);(4) 由D的实验步骤可得,该溶液质量为:2.5g+47.5g=50g,溶质
质量分数为:×100%=5%,故目的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28. 46.7% 二氧化碳##CO2 CO2+3
H2CH3OH+H2O【详解】(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填:46.7%。(2)①“捕捉”CO2: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
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或CO2;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用“捕捉”CO2生产甲醇
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29.(1)2(2)吸附水中的颜色、异味?(3)①A,B????????②变大【详
解】试题分析:(1)电解水的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产生的是氢气,故右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2(2)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水中的颜色、异味(3)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故不发生变化的是A,B②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溶液质量减少,溶质氯化钠质量不变,故剩余海水
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考点:电解水的实验,水的净化,物理变化的微观解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0.(1)B装置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Zn + H2SO4 = ZnSO4+ H2↑;打开K2、K3,关闭K1;(3)50【详解】(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1
关闭,打开K2、K3,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A中气体体积膨胀,看到B装置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用同样原
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故填:B装置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打开k2,k3,关闭k1,导
致装置A中气体压强增大,稀硫酸被气体压入装置B中,故填:Zn+H2SO4═ZnSO4+H2↑;打开k2,k3,关闭k1;(3)二氧
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减少的气体为:350mL ﹣ 160mL ﹣ 15mL = 175mL,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50%;故填:50.【点睛】本题考查了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气体体积分数的计算,掌握化学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1
.(1)5g 4g (2)291 (3)烧杯、玻璃棒(4)硼酸溶液?3%【详解】(1)根据所配溶液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可知300g×3%=9g,可知砝码的质量为5g和游码的示数为4g;(2)依据水的质量为300g-9g=291g,根据水的密度,量取水的体积为291ml;(3)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4)装瓶、贴标签:在右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为药瓶名称及浓度故为硼酸溶液,3%。考点:溶液的配制过程32. 吸附 肥皂水 氧气 50g、450g溶解【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硬水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的现象不同;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解答;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和所需要的仪器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2)硬水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的现象不同,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填:氧气;;(4)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的质量为:500g×10%=5og,需要水的质量为500g﹣50g=450g;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溶解,故填:50g、450g;溶解。【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的知识,掌握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区分硬水与软水、溶液的配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3.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详解】(1)①、②溶剂种类不同,溶质都是高锰酸钾,溶解的量不同,可得出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②、③中溶质种类不同,溶剂都是汽油,溶解的量不同,可得出结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34.90kg【详解】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欲配置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为100kg-100kg×10%=90kg。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