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阿里的朋友聊工作

 郭一炜 2023-05-28 发布于广东

记得加个⭐️星标,这样才不会漏掉推送。

最近看到很多地方传阿里裁员的事,这周正好有个阿里的朋友来找我,交流职业相关的问题。他在公司干得非常好,跟裁员沾不上边;只不过他一直属于想得比较远的那类人,于是问了我3个问题:

1、怎样将自己产品化变现?

2、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自由职业?

3、离开大厂前该怎样为自由职业做规划?

如今,很多打工人可能都感觉到日子没有以前好过。然而坦白说,我对未来不是特别乐观。在接下来三到五年,可能每一年都会比上一年更难过,这会是一个大面积的情况。

当然,这只是我基于现状的一个判断;我自己都希望这判断是错的。

回到上面的3个问题。18年我离开华为时写了这篇文章,一部分的答案能在里面找到:

25岁,放弃年入50万的工作

现在回头看,庆幸自己五年前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当初想过的一些事情,如今开始慢慢得到印证。

在这个基础上,我再对3个问题做一点补充。

1、怎样将自己产品化变现?

这个朋友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其实他已经做出了很好的解答。

他说:我早就发现,大厂的很多内部岗位做的事情价值很有限,可能出了这家公司就没人需要了。所以,我一直坚持做对外资源岗,能够借公司平台积累外部资源,而不是整天被困在公司内部琐事上。

简直不能更赞同。

怎样将自己产品化变现?换个问法就是,如果你离开公司,进入自由市场,怎样能让你这个人更值钱?或者更进一步,你怎样能不受制于平台,还能赚到钱?

核心就是你掌握的资源。

这里的资源,可以有很多种:你有被市场需求的好技能;个人IP和影响力;职场人脉;行业上下游资源……这些都算。

问题是,很多职场人是缺乏资源意识的。一天又一天,积累的是“工龄”而不是资源。

恕我直言,工龄并不值钱。

哪怕在那些工龄暂时还值钱的地方,以后也会越来越不值钱。甚至一些人认为工龄会永远可靠的地方,未来也会不再可靠。(好了我不能再细说了……

大环境好的时候不明显,大环境不好就会体现出来。单纯的工龄一文不值,伴随着资源和价值创造能力积累的工龄才值钱。

所以,你积累了什么资源,能让你离开平台之后身价不跌、甚至干脆不再打工自己赚钱?

可以想一想。

2、什么样的人适合做自由职业?

这样的人:

  • 对“自由”高度追求;对“不自由”高度厌恶;
  • 对“稳定”没有执念,或者对这个词的理解不仅限于“每个月都能领工资”;

  • 已经能将自己产品化变现,或已经掌握相关资源;

  • 能够放弃线性收入流思维。

关于“放弃线性收入思维”,补充一下。

什么是线性收入?打工就是线性收入——每个月工资2万,那么一年工资就是24万。

自由职业或者创业呢?可能是,1月收入0,2月收入0,3月收入0……6月收入100万。

如果你把后者定义为“不稳定”,对其感到非常恐惧和厌恶,那你恐怕不适合离开大厂。因为自己做老板都是这样的……

当然要注意的是,不是123月收入0,6月就都能收入100万

所以近两年我常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离开平台自己干。自由不是免费的,有时候自由的代价还很高。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享受这份自由。

以及,现在大环境不好,如果能找个地方摸鱼,只要工作不要太恶心、把所有时间都占掉了,那么一边摸鱼一边做别的事情,也是个挺好的选择。

参考这篇:我如何看待「工作」:摸鱼万岁

当然,老板是不会跟你讲这些话的。

3离开大厂前怎样为自由职业做规划?

不要闷头自己琢磨,不要每天只关心工作上的一亩三分地,多向外看,多交朋友,多跟外面的人聊,多积累有价值的资源。

没了。

-------

一个多月没写东西了。今年会是我近五年写作最少的一年。现在我的多数时间都投入在crypto投资相关的事情上,以及带娃。

前阵子有个新读者留言:感觉文章刚开始,怎么就写完了?

我的答复是:我是个“信息传递者”,不是个“写文章的”。

其实一直都如此,我对文章长度的要求就是“300字”。能少不多,最好别啰嗦。

所以,我不会写特别好看的大长文,也时间去琢磨“文章怎么写能勾住读者”这种问题。

遇到值得分享的信息,我就把这个信息传递出来。感觉传递清楚了,我就停笔。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