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袭人是贤惠而且良善的吗?

 伴读红楼 2023-05-28 发布于黑龙江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鲁迅指出,《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是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作者笔下的人物,完全没有浮浅的概念化涂饰,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节的精雕细刻,将人性复杂丰富蕴含及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红楼梦》中袭人这个人物形象,绝不是一句贤惠与否和良善与否可以概括的。不过,回答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和写作艺术。

《红楼梦》最别开生面的写作艺术就是将真事隐去,借假语村言敷演出故事来,使闺阁昭传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切记,假作真时真亦假。也正因为如此,大量问题的答案都不是非此即彼,而往往是亦此亦彼。需要我们仔细研读细节,辩证地分析。

花袭人贤惠吗?善良吗?贤惠而且良善吗?

我上网一搜,贤惠指妇女善良温柔而通情达理。善良是指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对人和善,心地好。看来善良所有的内涵都应该包含在贤惠之中。我没有其他更好的解释,就以此来分析估计不会有大的误差。

首先,贤惠指妇女善良温柔而通情达理。妇女指成年女子。我们按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候算,林黛玉七岁,贾宝玉八岁。袭人跟薛宝钗、晴雯、香菱同岁,而香菱五岁被拐子拐走的时候,通灵宝玉还没投胎,贾宝玉还没出生呢。这样算来,就算比贾宝玉大六岁,袭人可以说是成年女子了。

袭人温柔吗?当然温柔,妄自温柔和顺也毕竟是温柔和顺。至少表面上是。

袭人善良吗?大概就需要讨论了。既然善良指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对人和善,心地好不怀恶意。恐怕只能具体分析。

袭人通情达理吗?那要看什么情,什么理了。

具体分析枉自温柔和顺

枉自温柔和顺是说袭人枉然白白地以其“温柔和顺”去博得主子们的好感。有人说这是作者对袭人温柔和顺的肯定,没错,是肯定。但是他的温柔和顺是有目的的。为什么说枉自呢,尽管她努力博取主子的好感,最终还是被主子抛弃,嫁给了蒋玉菡。这里主子是谁呢?是王夫人和薛宝钗。

堪羡优伶有福,可怜公子无缘。是说蒋玉菡有福,贾宝玉无缘。嫁给蒋玉菡就说蒋玉菡有福,贾宝玉没有娶她做妾,就叹无缘,显然是在赞她好。这就有趣了,先说她白白“温柔和顺”了,后又赞她,岂不矛盾?

不矛盾。问题出在一是袭人“温柔和顺”的目的所在,她对贾宝玉“温柔和顺”是为了控制宝玉,虽然她对宝玉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为了自己,为了有效地“劝诫”宝玉,就显得不那么纯真了。这也情有可原,偏偏她又是要做给主子看的,果然王夫人看到了她可以死劝宝玉;薛宝钗看到了她的有些见识,可以利用。偏偏她识人不准,遇人不淑。老主子王夫人言而无信,只为利用她控制贾宝玉;少主子薛宝钗背信弃义,也只是利用她实现金玉姻缘,目的达到以后,对他弃如敝履。

袭人错在认错了人、站错了队

谈论袭人免不了要说到偷试云雨。那其实是成年女子和一个小男孩的一场游戏,与别的游戏的区别在于以“性爱”的名义。不管她是真情,还是假意,也不管她是否别有用心。除了说她为了日后争荣夸耀,为了作姨娘,而不那么纯真以外,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因为于袭人而言可以理解;于宝玉而言,贵族公子和丫环那个,根本就不是个事儿。更何况她们的那个并没有实质意义,因为那时候宝玉还不到十岁。

如果说她认错了王夫人是不得已的,毕竟王夫人是她们真正的主子。她错认薛宝钗和林黛玉却是她主动犯错。本来在贾宝玉心里,一起化灰化烟、同生死的是林黛玉和她袭人。林黛玉也曾戏称她好嫂子,她本来可以跟黛玉一起贤妻美妾,然而她却犯了《红楼梦》里多数人都犯的错误,错误地认为林黛玉不好相处,薛宝钗作大妇对自己有利,在此基础上,她所做的一切都开始跑偏了。

她知道王夫人要了解宝玉身边的丫环的情况,她比谁都更有发言权;
她见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就进言暗示宝玉和表姐表妹需大防;她知道王夫人不会不满意薛宝钗,就主动在内心把薛宝钗当作大妇。她正在因为宝玉大清早就跑去看史湘云生气呢,见薛宝钗比宝玉更早跑来看宝玉,却不但不生气,还抓住机会献上投名状,加入金玉联盟;她正在为宝玉绣鸳鸯肚兜,见薛宝钗来了,就主动让位;


她见薛宝钗希望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她就帮助劝谏,因而失去宝玉的心;
她见晴雯有可能挡她的路,她就不惜作“西洋花点子哈巴”,对晴雯落井下石;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宝玉要撵晴雯的时候是袭人跪求宝玉留下她的,其实她那时是怕晴雯气头上把她那鬼鬼祟祟的事情抖落出来,来了个表面上的息事宁人。
……

好了,不多说了。我们结论一下:时势造英雄。卿本善良,是那个环境,是那些不那么善良的人把好好的一个人变成了哈巴。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打发了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